鲁苏战区
抗日战争鲁苏战区,在中国抗日战争中,因应战争形势,中国国民政府成立对日作战战区之一。
目录
1 历史
2 主要作战地区
3 主要作战部队
4 参考
历史
1938年11月决定设立,1939年1月成立[1],总司令于学忠(1939年至1944年3月)[2],中将参谋长王静轩、战区总部中将副官长陈策,政治部主任周复中将。
总司令部驻地在沂水县北乡许家庄。政治部设在沂水县北乡史家庄,下辖三个处和一个秘书室及干训团政治部、政工大队、《阵中日报》社等单位,其主要负责人是:
第一处:处长潘国屏少将调113师副师长/宋云浦上校
第二处:处长谢扶民上校
第三处:处长王秩疆少将/张民治上校
干训团政治部主任潘国屏。
政工大队大队长王敬远
秘书室主任曾某,江西人,人称“曾夫子”。
鲁苏战区《阵中日报》:1940年年初创办。周复自兼社长,由卢麟(又名卢好问,江西人)任经理,张冰子(江苏人)任总编辑。
在安丘南逯和贾孟店子兴办了省立第八联合中学和山东临时政治学院等院校。
战区党政分会。沂水天晴旺村成立了鲁苏战区干训团,下设政治部、教育处、秘书室和副官处等,直接负责管理和训练军官大队、军士大队、游士班、医务班和军需班。另有高级作战人员训练班,按期轮流调训正规军和游击部队干部。还开办了较大的兵工厂和被服厂。
吴化文于1943年1月18日率新编第4师及保安第1师叛国投敌,鲁苏战区元气大伤。1943年2月21日政治部主任周复中将在山东安丘城顶山与日军激战中壮烈殉国,时年43岁,成为抗战时期国军中将级政工高官抗战阵亡之第一人,后追赠为陆军上将。一同阵亡的还有第一一三师少将参谋长张少舫,第678团团长刘斌上校等,另外第一一三师师长韩子乾、挺进第二纵队司令厉文礼被俘。1943年7月,于学忠呈请军委会批准,率部南撤,国民党军队在山东的抗战基本结束。
1945年1月,并入新建之抗日战争第十战区[3]。与鲁苏皖战区合并。
主要作战地区
此后,苏北划分为两个游击区:第一游击区,以副总司令部、江苏省政府所在地兴化为中心,包括高邮、宝应、淮阴、淮安一带,由韩德勤任第一游击区总指挥(兼);第二游击区,主要在泰县、泰兴以及苏皖边区一带,由苏北游击总司令、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任第二游击区总指挥。韩德勤于1938年5月代理江苏省政府主席(1939年10月转正),于1939年担任鲁苏战区副总司令,在职权上统领苏北敌后党政军事务。
主要作战部队
参考
^ 刘凤翰著,《国民党军事制度史》,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8年,第241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14页
^ 4.0 4.1 王成斌等主编,《民国高级将领列传》(4),北京,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270-271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304-305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359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381页
^ 张明金、刘立勤主编,《国民党历史上的158个军》,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07年,第470页
^ 刘凤翰:〈论抗战期间国军游击队与敌后战场〉,《近代中国》第90期,刊张玉法:《(前中华民国,现中国台湾省)史稿》,台北:联经出版,1998年6月,ISBN 978-957-08-1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