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羝羊》,红楼解读“新集”
《羝羊》
作者:端木持易
我的红楼梦领读,每五回一个小结,定个名字,写个前言,以为一本小书。第36-40回,写完了,命名为《羝羊》,前言见下文。欲购买者,加我微信:duoleibei001,非诚勿扰,售价人民币50元,学生半价,只提供PDF电子版,请知晓。
前言
《易经》里有一个典故,叫羝(di)羊触藩,就是说公羊的角撞到了藩篱之中,拔不出来了,他进退都不得,非常难过。
《资治通鉴》里也有一个典故,叫羝羊得乳,讲的是苏武被匈奴流放到北海边上,使他放牧公羊(即羝),并放狠话说,公羊下小羊了你再回来。实际上是不可得的事情。
我们现代人形容这种“被卡”的境地,叫“囚徒困境”。每个人成长过程中,几乎都有一个阶段,是处于这种“困境”之中的。后来你以为自己已经冲出这种“困境”,稍微自由一些了。但很快,你又会在社会中陷入这种困境。因为你越大,你就会发现,藩篱也总是会越来越大。哪怕你超越家庭,学校,社会,甚至心灵的束缚,最后你还有“自然规律”的束缚。总之,藩篱总是常在的。
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所谓的知天命,大约就是知道这个藩篱的存在,他五十岁才知道这么回事儿,六十岁才接受这个事实,七十岁才晓得如何和藩篱相处,那就是不要去像羝羊那样去碰,以免自己的角被卡住。藩篱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去硬碰,卡在其中出不来。孔子说他不碰,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像他一样,有些人是绕行也要过去的。有些人就批评苏武,你咋不逃回来呢?“不须羝乳终回汉 ,肯学鸡鸣诈度关。”这个人就鼓励应该学习齐国的孟尝君,话说孟尝君出使秦国,被秦昭王扣留,孟尝君的一个食客装狗钻入秦营偷出狐白裘献给昭王的爱妾,求他说情,让秦昭王放了孟尝君。后来昭王又令追捕,这时孟尝君已逃至函谷关,可是出不去,于是他的另一食客装鸡叫引起所有的鸡一起鸣叫起来,骗开看了城门,孟得以逃回齐。比孟尝君更进步的人,就号召大家起来,砸烂旧世界的藩篱,去创造一个自己当家做主的新世界。比如陈胜吴广,黄巢闯王等等。
藩篱常在,我们是学孔子不去碰它,还是学孟尝君绕过去,还是学陈王直接砸了它?这是个问题。
它之所以是个问题,就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回答,我们究竟是羊,还是人?以及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应该成为什么样的人?
如果我们是羊一样的人,那是啥话也没得说了。
我希望,不是放生池里的鱼,不是怡红院的宝玉,不是大观园里的那些花花草草,总之,我希望,我们都不做“羝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