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部六病版《伤寒论今释》之合病合证之小青龙汤证第40条

表部病辩证

一、太阳病

二、厥阴病

三、部证

四、合病、合证

3、小青龙汤证 太阳太阴合证

40、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咳,或渴 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

不解,《千金》作未解。干呕、发热而咳,《玉函》、《千金翼》并作咳而发热,无干呕字,是。或喘,《玉函》、《脉经》、《千金》并作或微喘。

岛寿云:《千金》以此论方为发汗后证,是也。

汪昂曰:仲景书中,凡有里证兼表证者,则以表未解三字该之(山田引)。

钱氏云:心下,心之下,胃脘之分也。水气,水饮之属也。

中西惟忠云:干呕、咳、渴、噎、喘,皆心下有水气之状也,其云或者,谓有兼证如此者,又否者,亦皆主之也(亦山田引)。

王肯堂《证治准绳》云:小青龙汤证与小柴胡汤证相似,有不同者,小青龙汤无往来寒热、胸胁满硬痛之证,但有干呕、发热而咳。此则为表不解,水停心下也,虽有或为之证与小柴胡相似,终无半表半里之证为异耳。

渊雷案:

小青龙汤,治急性呼吸器病之方也。

其主证为发热、恶寒、头痛,咳而微喘,《玉函》、《千金翼》以咳而发热为主证,不举干呕,是也。如急性支气管炎、螺旋菌性支气管炎、支气管性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凡咳喘而有太阳表证者,皆是。此种表证,本非麻、桂诸汤所能治,故服麻、桂诸汤而仍不解。以其服表药不解,而有咳喘,始知心下水气为病。

此因古人概以热病为伤寒,见太阳证辄与表,故有此失耳。

仲景书凡言心下者,皆指胃,独此条之水气,不在胃而在呼吸器,以其主证为咳喘故也。

胃中蓄水,固有致咳喘者,然属苓桂术甘汤、真武汤所治,不属小青龙。小青龙之水气,即上述诸病之炎性渗出物,以其浸润而非停潴,故不曰饮而曰气。若胸膜炎之胸膜囊中积水者,即属饮。其胸胁满痛者,属柴胡剂,皆非小青龙所治。《准绳》辨本方与小柴胡之异,正以此故。不然,青龙太阳方,柴胡少阳方,人皆知之,安用辨为。

诸或然证皆非必见者,惟喘为支气管病,本方证所必见,胸膜病则不必见耳。噎即膈噎,程氏改作噫,山田从之,引生姜泻心汤干噫食臭、胁下有水气为证。无论是噎、是噫,在小青龙证皆甚稀见。山田亦执定心下为胃耳。

小青龙汤方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去皮)(各5两),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上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

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水去,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方极》云:小青龙汤,治咳喘,上冲头痛,发热恶寒,或干呕者。

《方机》云:治干呕、发热而咳,或咳且微喘者,以上兼用南吕。喘息者,兼用南吕,或姑洗(本名控涎丹,甘遂、大戟、白芥子),或太蔟(本名人参大黄丸:大黄、黄芩、人参)。咳唾吐涎沬者,兼用南吕,或时时以紫圆攻之。

柯氏云:此方又主水寒在胃,久咳肺虚。

丹波氏云:案《金匮要略》,本方治溢饮。又加石膏,治肺胀咳而上气,烦躁而喘,脉浮者,心下有水气。又本方,治咳逆倚息不得卧:《外台秘要》、《古今录验》沃雪汤,即本方去芍药、甘草,治上气不得息,喉中如水鸡声。凡《局方》温肺汤、杏子汤之类,从此方增损者颇多。

《御药院方》细辛五味子汤(即本方),治肺气不利,咳嗽喘满,胸膈烦闷,痰涎多,喉中有声,鼻塞清涕,头痛目眩,肢体倦怠,咽嗌不利,呕逆恶心。

渊雷案:

小青龙汤为麻、桂合方去杏仁、生姜,加细辛、干姜、五味子、半夏。姜杏为麻桂发表之佐使;细辛辛散,五味酸敛,辛味相伍,开阖相济以镇咳。干姜温肺,半夏降逆涤痰,姜夏相伍,温降相借以逐水,故本方发表之力,低于麻黄,胜于桂枝,而镇咳逐水之力则至优。

昔贤说二青龙命名之故,方中行谓大青龙与云致雨,小青龙倒海翻江,喻嘉言亦谓大青龙升天而行云雨,小青龙鼓波而奔沧海,意皆谓一主发汗,一主逐水,理或然也。

由今日之病理言,急性喘咳之病,多有细菌为病原,水气不过为病变之产出物,然则治法宜以杀菌为主,次则消炎,而逐水为末务。然中医古方之法,如慢性胃肠炎之多黏液者,如胸膜炎胸膜囊积水者,皆以逐水为主,不但小青龙而已,而试用皆极效。盖涤除此等产出物,直接所以免炎症之刺激而增长,间接即所以助正气之消炎。

柯氏云;两青龙俱治有表里证,皆用两解法。大青龙是里热,小青龙是里寒,故发表之药相同,而治里之药则殊也。此与五苓同为治表不解而心下有水气,然五苓治水之蓄而不行,故专渗泻以利水,而微发其汗,使水从下而去也。此方治水之动而不居,故备举辛温以散水,而大发其汗,使水从外而出也。仲景发表利水诸法,精义入神矣。

渊雷案:

柯氏论两青龙,移以释《金匮》溢饮则恰是,今释《伤寒》,则未尽然。何则?本论之大青龙治无形之热,小青龙治有形之寒。大青龙证是官能上疾患,无病灶可见。小青龙之外证,虽亦是官能疾患,其里证则肺脏或胸膜必有病灶。质言之,大青龙可治发热为主之纯粹伤寒,小青龙但治喘咳为主之类似伤寒也。

又,五苓散证是排泄失职,其病变在肾;小青龙证是呼吸器发炎,其病变在肺;五苓散之水,是血中水毒不得排泄,其水不在心下;小青龙之水,是呼吸器之炎性渗出物,故在心下。由今日之病理知识观之,二方为用迥异,不得相提并论矣。

钱氏云:详推后加减法,凡原文中每具诸或有之证者,皆有之。如小青龙汤、小柴胡汤、真武汤、通脉四逆场、四逆散,皆是也。余窃揆之以理,恐未必皆出于仲景也。

惟忠云:加减法,后人补入,不足据矣。

丹波氏云:且荛花以下二十字,盖是叔和语。大柴胡方后云“不加大黄,恐不为大柴胡汤”,许氏《本事方》引为叔和语。此段语气,亦与彼条相类,可以证也。且《玉函》、《外台》并有此语,可见不出于后人手。

《建殊录》云:京师河源街,贾人升屋传兵卫女,病,众医皆以为劳瘵,而处方亦皆无效。赢瘦日甚,旦夕且死,贾人素惧古方,然以不得已,来求诊洽。先生既往诊之,知其意之不信,即谢归矣。逾月,其女死。其后二年,其妹亦病。贾人谒曰:“仆初有五子,其四人者皆已亡,其病皆劳瘵也。盖龄及十七,则其春正月,瘵必发,至秋八月,必皆死矣。向先生所诊,此其一也,亦已死矣。而今者,季子年十七,亦病之。夫仆固非不知古方有奇效,惧其多用峻药也,然顾缓补之剂救之,不见一有其效矣。愿先生瘳之,纵死,无所复悔矣。先生为诊之,气力沉溺,四肢惫惰,寒热往来,咳嗽殊甚,作小青龙汤及滚痰丸杂进。其岁未至八月,全复常。

渊雷案:

此条病状,似是传尸劳,乃肺结核之一种。然肺结核,未见有宜麻、桂者,存以待考。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