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昊:《与妻书》中的“忍”与“不忍”
《与妻书》中的“忍”与“不忍”
安昊
《觉(遥寄林觉民)》这首歌曲是歌手齐豫的作品,读到《与妻书》时,年轻的她深受触动,和资深音乐人许常德一起完成了这首作品。此曲以林觉民妻子陈意映的口吻表达了丧夫的彻骨之痛和内心的无常之感,和林觉民的《与妻书》遥相呼应,一为妻子的“刹那”和“永恒”之思,一为丈夫的“忍”与“不忍”之情。
《与妻书》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的林觉民写给妻子陈意映的一封家书,也是绝笔信。他于起义前回到福建家中,面对老父与身怀六甲的妻子,心情沉痛愧疚,想开口提及起义之事,却不忍开口;想沉默不语,却担心不测发生。通篇1200余字,字字含情,感人肺腑,围绕着“忍”与“不忍”展开情、义、理的纠缠与交织。
“谓吾忍舍汝而死”是一“忍”。此书乃遗笔之作,林觉民深畏此别为永别,想象妻子看到此书时,两人已是阴阳两隔。作此书,不禁泪如雨下,担心妻子误解自己“忍心”舍弃爱情而英勇赴义。
“故遂忍悲为汝言之”是二“忍”。此“忍”乃“强忍”,忍什么?忍舍妻之悲,忍离子之痛……为何忍?为心中理想,为国家大义,为天下苍生!对妻子儿女爱意愈深,离别之情愈发悲痛;对妻子儿女感情至浓,舍身之举愈发至痛!
“吾心不忍,故宁请汝先死”是“不忍”。“不忍”之情通过四件回忆之事展开:一是回忆四五年前,夫妻争论谁先死。林觉民缘何“请汝先死”?因为逝者已逝,生者必然不能承受生离之伤,故留“吾担悲也”,而眼前的事实是,自己将先于妻子离去。二是回忆初婚三四个月时,冬日十五,望月赏梅,“何事不语?”尽显夫妻甜蜜的点滴,往事萦绕心头,难怪“真真不能忘汝”。三是回忆六七年前,自己逃回家时,妻子哭泣告知:“望今后有远行,必以告妾,妾愿随君行。”一句话点明妻子长相随的心意,也点明自己不忍不告诉妻子之心。四是书写此次归家,想告知起义之事又不忍告知的两难心理:六七年前答应妻子必将自己的行踪告知于她,但面对身怀六甲之妻,实难启齿。“故惟日日呼酒买醉”,一醉解千愁,虽能暂缓压抑心底的难言之苦和永别之痛,然悲痛之情依然不能减轻丝毫。
四段回忆,段段皆情,字字含悲,使人不禁想起归有光的《项脊轩志》。《与妻书》中写道:“初婚三四个月,适冬之望日前后,窗外疏梅筛月影,依稀掩映;吾与并肩携手,低低切切,何事不语?何情不诉?及今思之,空余泪痕。”《项脊轩志》中写道:“后五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吾妻归宁,述诸小妹语曰:'闻姊家有阁子,且何谓阁子也?’”两篇文章皆以喜写悲:《与妻书》中的小窗呢喃、两情相悦真实表达不能“舍汝”之痛;《项脊轩志》中作者写到妻子,沉浸在当年“吾妻来归”时“至轩中”的情景,“问古事”“凭几学书”的相濡以沫表现出妻子尚在时那一抹温情与回忆。当时有多喜,如今就有多悲;当时有多甜蜜,如今就有多苦涩!
夫妻情深至此,林觉民为何还要离家赴死?夫妻情长和家国大义在信中矛盾交织。林觉民在文中多次提到“吾至爱汝”“吾真真不能忘汝也”“吾诚愿与汝相守以死”,对妻子的情感喷涌而出又缠绵悱恻,然而由“小爱”上升为“大爱”,“即此爱汝一念,使吾勇于就死”,让妻子明白自己舍家为国的决心。当时中国,豺狼遍野、荆棘密布,舍身之举是为了让更多的夫妻团聚,牺牲自己亦为了更多的国人能获得幸福。脉脉柔情和凛然正气交织在一起,林觉民对妻子有至爱柔情,对国家更有博大襟怀!
歌曲《觉(遥寄林觉民)》中写道:“再多的难舍和舍得,有时候不得不舍。”此书中有爱的甜蜜,情的缠绵;有生的眷恋,死的激昂;有灵魂的愧疚,理智的升华!庸俗、卑贱、渺小、自私……都在这至爱、至诚的崇高和伟大中烟消云散。这——就是中国革命志士的抱负与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