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侠五义和七侠五义,有什么关系?

明清之际,古典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高峰期,名篇辈出,比较知名的作品有《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聊斋志异》等。除此之外,公案小说作为一种独立的小说形式,也逐渐流传开来,特别是到了清朝中后期,各种优秀的作品层出不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当属《三侠五义》,与之相关的作品还有《七侠五义》《小五义》《续小五义》等。这些作品有哪些联系和区别呢?下面简单介绍一下。

三侠五义

《三侠五义》刊行于清光绪五年,又名《忠烈侠义传》,全书共一百二十回,是古典侠义公案小说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作者石玉昆,号问竹主人,天津市人,生平事迹不详,乃当时有名的说书艺人。《三侠五义》的底本为明朝刊行的短篇公案小说集《龙图公案》,石玉昆在此基础上,结合自己的说唱经历,经过润色、改编,才形成了现今一百二十回本的长篇小说。

该书主要讲述了北宋仁宗时期,包拯在众多侠义之士的协助下,调查、审理各种奇案大案以及诸位义士行侠仗义、除暴安良的故事。其中比较知名的情节有狸猫换太子、五鼠闹东京、大破冲霄楼等。书名中“三侠”指的是南侠、双侠和北侠,其中南侠指展昭,双侠指丁兆兰、丁兆蕙两人,北侠指欧阳春;“五义”又称为“五鼠”,是五位义士的统称,分别是钻天鼠卢方、彻地鼠韩彰、穿山鼠徐庆、翻江鼠蒋平和锦毛鼠白玉堂。

七侠五义

《七侠五义》刊行于光绪十五年,是《三侠五义》的改编本,改编者为近代学者俞樾。当时俞樾居住在苏州时,在好友潘祖荫的推荐下阅读了《三侠五义》。之后,俞樾动笔将自己认为书中不合理的地方进行了修改,定名为《七侠五义》并重新刊行。两书的故事框架、情节基本一致,主要区别在于:

第一,开篇内容有别。俞樾认为原书第一回“设阴谋临产换太子,奋侠义替死救皇娘”内容比较荒诞,没有事实依据,便重新撰写了本回内容。将原著中生动曲折的宫廷秘事改编成该事件的考据与评论,可读性大大降低,回目也变成了“据正史翻龙图公案,借包公领侠义全书”

第二,侠义之士数量不同。石玉昆原著中有三侠、五义共九人,其中三侠四人,五义五人。俞樾认为其数量名不副实。五义不作调整,将原书三侠中的双侠丁兆兰、丁兆蕙一分为二,计为两侠,在此基础上认为黑妖狐智化、小侠艾虎、小诸葛沈仲元三个角色也符合侠义之士该有的特征,一并计算在内。因此,三侠就变成了七侠,书名也变成了《七侠五义》。

第三,将颜查散改名为颜昚敏。俞樾认为,原著中的颜查散名字并不准确,乃颜昚敏之形近而讹,故在《七侠五义》中将其改为颜昚敏,但这种改变并无实际根据。

小五义

《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续书,又名《忠烈小五义传》,现存最早的版本刊行于光绪十六年,作者不详。《小五义》全书共一百二十四回,分为两部分,前四十回与《三侠五义》后二十回内容基本一致,四十一回之后才开始重点描写小五义的故事。小五义乃《三侠五义》中五义的后人,分别是窜天鼠卢方之子卢珍、掣地鼠韩彰义子韩天锦、钻山鼠徐庆之子徐良、锦毛鼠白玉堂侄儿白芸生和小侠艾虎。

续小五义

《续小五义》是《三侠五义》的续书,又名《忠烈续小五义传》,现存最早的版本刊行于光绪十七年,作者不详。《续小五义》全书共一百二十四回,故事情节与《小五义》相衔接。主要讲述了众侠在江湖上除暴安良,打太岁坊,破桃花寨,盗鱼肠剑,擒白菊花等,最后擒获襄阳王,受到皇帝封赏的故事。《续小五义》和《小五义》疑为同一人所作,在艺术成就和故事情节方面都与《三侠五义》存在较大差距。

此外,《三侠五义》还有《续侠义传》《续三侠五义》《续七侠五义》等续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