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段锦——两手托天理三焦的功理与作用
本式通过四肢、躯干的伸展抻拉,并配合调息,有利于元气、血液在全身的布散,与气机的升降。可调理三焦,畅通任、督二脉和手足三阴三阳经及脊柱相应节段;同时,可扩张胸廓,使腹腔、盆腔脏器受到牵拉、按摩,促进气血运行,提高脏腑机能。
双手托天理三焦的中医原理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中医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
动作提升气血运行的原理
两手交叉上托,拔伸腰背,提拉胸腹这些动作对身体两侧有一定的拉伸作用,而阴阳跷脉就位于身体两侧,通过拉伸这两条经脉 ,可以起到疏通经脉的作用。阳跷脉起于足跟之外,行于肢体外侧肌肉的表里,升举而上的动作,使脉中阳气运行,可以对阳跷脉中的阳气产生调节作用,通过阳气养筋脉的作用可以外濡胰理,行于下肢而主小腿和足部的伸展,行于髋部而利于髀股及胁肋部转向灵活,行于肩部而助上肢上下旋转,行于面部而司口眼之开,其与阴跷脉中阴气协同,使阴平阳秘,筋脉平和,可以条件肢体运动。另外,阴跷脉起于足跟之内,行于肢体内侧肌肉之里,升举而上,共脉中运行阴气,主一身左右之阴。通过这一式可对阴跷脉中的阴气产生调节作用,阴跷脉通过阴气的濡养作用滋养所过之处的筋脉,行于下肢而主腿部及足部屈收,行于阴部及胸腹部可使筋脉柔顺而不挛急,行于面部而司口眼之合,与阳跷脉中的阳气协同,起到阴阳平衡的作用。
对应经脉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主要经脉是手少阳三焦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无名指末端,上行小指与无名指间,沿手背出小臂后侧两骨间上行,过肘尖,沿上臂后侧向上过肩部,交出足少阳胆经后入缺盆,分布于膻中、散络于心包,通过膈肌广泛遍属于上、中、下三焦。由膻中分出支脉1上行出锁骨上窝向后至后项连系耳后,直上出耳上方,弯下向面颊,至眼下。由耳后分出支脉2入耳中、出走耳前,经上关穴前,交面颊,至外眼角接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与足太阳膀胱经于委阳穴处脉气相通。
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耳聋,外眼角痛,咽喉肿痛,腮、颊部疼痛,耳后、肩及上肢外侧经脉所过部位疼痛。
内脏——腹部胀满,少腹实,小便不通,水肿,遗尿,尿频,尿急。
本经主治病证:头面疾病、神志病、发热。
对应穴位
练习本动作主要牵动的穴位是:
1、关冲,手少阳三焦经穴;井穴,位于手环指末节尺侧,指甲角外展0.1寸。
对应动作:手指翻转上托。
2、阳池,手少阳三焦经穴;原穴,位于腕背横纹中,指伸肌肌腱尺侧缘凹陷处。
对应动作:腕部翻转。
3、外关,手少阳三焦经穴;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位于小臂背侧,阳池穴与肘尖连线上,腕背横纹上展2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对应动作:小臂扭转。
4、天井,手少阳三焦经穴;合穴,位于臂外侧,屈肘,肘尖直上1寸凹陷处。
对应动作:肘部扭转。
5、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肩部,肩髃穴后方,臂外展时肩峰下凹陷处。
对应动作:肩部翻转上抬。
6、天髎,手少阳三焦经穴;手少阳三焦经、阳维脉交会穴,位于肩胛部,肩井穴与曲垣穴中间,肩胛骨上角。
对应动作:肩部翻转上抬。
7、翳风,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耳垂后方,乳突与下颌角之间凹陷处。
对应动作:抬头上观动作。
8、丝竹空,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于面部,眉梢凹陷处。
对应动作:抬头上观动作。
经典穴位
1、肩髎---五十肩活动肩髎
位置:握拳,曲肘,肘尖向上,用力时三角肌鼓起,肩部后缘有一凹陷小窝,既为本穴。
肩髎,是三焦经在肩部关节负责转动的穴位。活动肩髎穴对手臂不能上举、肩周炎有非常好的疗效。
2、丝竹空---祛除鱼尾纹
说到丝竹,大家肯定会想到乐曲。确实,丝竹在古代就是弦乐器与竹管乐器的统称,也泛指音乐。刘禹锡最有名的诗《陋室铭》当中那一句“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了。
少阳经走到头部,穴位都围绕耳朵在转,所以穴名都和耳朵有关系,丝竹之声当然要通过耳朵来听。但这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竹,竹在这里也有它单独的意思,而不仅仅是和丝连在一起的。我们知道,竹叶是从宽到窄,瘦削细小的,有一种眉形就叫竹叶眉,这正好对应我们的穴位,和眉毛有关。空是指空隙、孔窍,丝竹空穴在眉梢凹陷的地方,正是眉梢的空隙。
所有在眼部的穴位都能防治和眼睛相关的疾病,那么丝竹空在眉梢处,有一个作用是所有女士都愿意关注的,那就是祛除鱼尾纹。我们可以用大拇指从眉头,沿着眉毛一直按揉到眉梢,然后顺势按揉到太阳穴入发际的位置。沿着眼周这样按摩一圈,不仅可以祛除鱼尾纹,对于我们明目、舒缓紧张、调整植物神经都是有帮助的。眼周的皮肤很薄嫩,所以在按揉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一点,可以抹一点眼霜,加上按摩刺激,这样效果会更好。
对应脏腑
练习本动作对应的人体脏腑是三焦:
三焦是中医藏象学说中一个特有的名词,是上焦、中焦和下焦的合称。上焦为膈以上的部位,包括心、肺;中焦为膈以下、脐以上的部位,包括脾、胃;下焦为脐以下部位,包括肾、膀胱、大小肠、女子胞等。上焦、中焦、下焦的部位划分有其各自的生理功能特点。上焦主气司呼吸,主血脉,其特点是主宣发,将饮食物所化生的水谷精气敷布周身,如雾露一样可以滋养全身脏腑组织,因而喻为“上焦如雾”。中焦主运,即腐熟水谷,运化精微,以化气血,故喻之为“中焦如沤”。“沤”即是饮食水谷腐熟时的泡沫浮游状态。下焦主分别清浊、排泄尿液与大便,其具有向下、向外排泄的特点,故称“下焦如渎”。“渎”指沟渠。
三焦的生理功能一为通行元气,二为水液运行之道。三焦主持诸气,总司全身的气机和气化。三焦是报导的升降出入的通道,又是气化的场所。雹气,是人体最根本的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而充沛于全身,故说:“三焦者,气之所终始也”,《难经·三十八难》说三焦“有原气之别焉,主持诸气。”三焦为水液运行之道路。《素问·灵兰秘典论》说:“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也就是说三焦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
两手托天理三焦的作用
首先我们要知道三焦经的起点、循行路经和止点。中医称三焦经为手少阳三焦经,起于第四指关冲,循臂中间上行,一支上面部,一支入属三焦,络心包。三焦经起于关冲,当我们并步站立,两臂下垂,由于重力(地心吸引力)的原因,给其气血上行造成一定的困难,而两手托天这个动作,使该经脉的起点关冲穴托至身体的最上部,还是受地心引力的原因,就促使了气血很快的入属了三焦,有效的调理了三焦。
疏通三焦的作用
通行元气:元气根于肾,通过三焦别入十二经脉而达于五脏六腑,故称三焦为元气之别使。三焦通行元气于全身,是人体之气升降出入的通道,亦是气化的场所,故称三焦有主持诸气,总司全身气机和气化的功能。
运行水谷:三焦为传化之府,其具有传化水谷的功能,可将水谷精微变化为营气,还具有传化糟粕的作用。三焦对水谷的作用有别:上焦主纳,中焦主腐熟,下焦主分别清浊、主出。
运行水液:三焦具有疏通水道、运行水液的作用。三焦水道的通利与否,不仅影响到水液运行的迟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有关脏腑对水液的输布与排泄功能。
形象地说,三焦就是人体躯干的一个大通道。如果说普通的经络是在四肢上走的两车道,那么三焦则是在人体躯干上走的双向八车道。
三焦上包括了绝大多数的经络,可谓是统领全身,三焦上有一个地方不通,则整个气血就紊乱了。因此,打通三焦,比打通任何一条经络都重要。
上焦有火、下焦有寒的主要问题,是中焦堵住了。打通了中焦,上下焦就贯通起来了,气血也就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回路。
医学阐释
1、本式动作通过双手上托,缓缓用力,可有效抻拉手臂、肩背,使三焦通畅、气血调和;同时,双臂反复地上举、下落,还可锻炼肘关节、肩关节和颈部,有效防治肩背病、颈椎病。此式除充分伸展肢体和调理三焦外,对腰背痛、背肌僵硬、颈椎病、眼疾、便秘、痔疮、腿部脉管炎、扁平足等也有一定的防治作用。此式还是舒胸,消食通便,固精补肾,强壮筋骨,解除疲劳等极佳方法。用以预防治疗脉管炎时,要取高抬脚跟的做法,每次要反复练习。
2、三焦经脉支脉从膻中穴上出缺盆,上项系耳后,出走耳前,交颊,至目外眦。本经有病,经气不利,故耳聋,耳后疼痛,咽喉肿痛,目外眦痛,面颊肿痛。三焦之经脉起于小指、次指之端,上出两指之间,循手表腕,出臂外两骨之间,上贯肘,循臑外,上肩,经脉有病,则肩、臂、肘外侧疼痛,小指、次指不用。三焦主持诸气,疏通水道,输布水液,三焦气机不畅,则腹胀,气化不利冰液泛滥则水肿;膀胱气化失司则遗尿,小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小便完全闭塞不通。
3、虚症:免疫力下降、易疲劳、上肢无力、腹部堵胀、体毛变浓、呼吸困难、胃寒等。
实症:肩膀经常酸痛、颈侧酸痛无力、淋巴经常发炎、偏头痛、发热、耳鸣、小便异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