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缩张君秋一生,领略大师成功之路

张君秋,原名家鸿,别号玉隐,祖籍江苏省丹徒县,1920年10月14日生于北京。1997年逝世。他的父亲是北京的一名职员。母亲张秀琴是河北梆子演员,曾在田际云的“玉成班”里演青衣。张君秋幼年时,长期跟母亲在一起,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母亲去外地演出,有时也带他出去,还让他上台串演过“娃娃生”。
  
  他十三岁的时候,拜李凌枫为师,开始学习京剧青衣,开蒙头一出戏,学的是《彩楼配》。李凌枫是王瑶卿的弟子,张君秋经常跟随李凌枫,到王瑶卿家里去,王瑶卿对张君秋的艺术训练给予了许多具体指导。
  
  1935年底张君秋正式登台演戏。热心戏曲教育的尚小云看了他的演出,十分器重,收他为义子,让他住在自己家里,亲自对他进行栽培。尚小云不只教了他《春秋配》、《祭塔》等许多戏,还给他创造了从事舞台实践的条件。如携带他同台演出《乾坤福寿镜》,与他分别扮演剧中的胡氏和寿春。又如1937年农历七夕,尚小云在自己剧团演出《天河配》时,自己不登台而让张君秋扮演主角织女,由剧团的全班人马给他配戏,张君秋扮相好,嗓音好,学戏又用功,并有尚小云备加提携,立即引起了戏曲界内外很大的注意,北京有许多著名老生约他配戏。他先后与雷喜福、王又宸、孟小冬、谭富英等诸多优秀演员合作,艺术上进步很快。 
  
   1937年初,张君秋参加了马连良的“扶风社”,与马连良合演了《苏武牧羊》、《三娘教子》、《桑园会》、《审头刺汤》、《御碑亭》等许多戏,并从此长期合作,得到了马连良一个相当长时间的传帮带。三十年代末、四十年代初,他就与李世芳、毛世来、宋德珠一起,荣获了 “四小名旦”的称号。
  
  1942年3月,张君秋自己组织了“谦和社”,经常在北京、天津、上海等大城市巡回演出。虽然声誉不断提高,但为求深造,他又拜梅兰芳为师。抗日战争期间,梅兰芳蓄须明志,不为敌伪演出。那期间,张君秋专诚到上海向梅兰芳集中学了许多梅派戏。
  
  在京剧的“四功五法”中,前辈艺术家总是把“唱功”放在首位加以强调的。张君秋正是因为他嗓音的优厚天赋和唱工的扎实基础,受到特殊重视的。他早年唱腔唱法是按王瑶卿的指导打下根底,而以梅派、尚派为宗的。他的嗓音得到过“脆、亮、甜、润”的四字评语,韵味也以醇正、大方获得好评。这些特长,早在四十年代就有很充分的反映了。
  
  张君秋高度重视四大名旦已经取得的艺术成果。他不仅学尚派、梅派,也经常向程砚秋、荀慧生请教。他精心地学习和钻研了四大流派的唱腔、唱法,力图博采四大流派的精华。他享有盛名之后依然经常去向王瑶卿和四大名旦求教,谦虚好学,孜孜不倦。四大名旦都具有很强的事业心,都重视人材的培养,他们都很赞赏张君秋,对张君秋的帮助都是无私的。尚小云在为张君秋的艺术成长做了大量工作之后,又把自己的代表作《汉明妃》传授给他,成为张君秋组班后最有号召力的剧目之一;梅兰芳向张君秋倾囊传授了《宇宙锋》、《霸王别姬》、《奇双会》、《凤还巢》、《生死恨》等剧目;程砚秋向张君秋传授《红拂传》、《朱痕记》、《六月雪》、《贺后骂殿》等剧目;荀慧生也给张君秋加工了《十三妹》等剧目,还把自己演出的全部《秦香莲》剧本赠送给他。后来的张派名剧《秦香莲》就是根据荀本加以改编的。这些得到真传的戏都是张君秋的常演剧目。
  
    张君秋学戏的范围十分宽阔,求访的名师很多。他重点学青衣,而对于花旦、刀马旦戏也都力求有好的传授。他演的《二进宫》、《四郎探母》、《金山寺》、《樊江关》、《得意缘》、《苏武牧羊》、《孔雀东南飞》等剧目,都是王瑶卿亲自传授的。他还向阎岚秋、朱桂芳学刀马旦戏,向张彩林、冯子和学花旦戏,向朱传茗、郑传鉴学昆曲戏。所以他会的戏很多,演出剧目相当丰富。1937年他首次随马连良来上海,出演于黄金大戏院,共演出40天、46场,演出的青衣、花旦、刀马旦各不同类型的戏就有27出。张君秋通过向众多名师精学传统戏,不仅积累丰厚,而且鉴别艺术上精粗美恶的能力大大提高了,这对他进行新的艺术创造,是一个极其有利的条件。
  
  四十年代末叶,张君秋和马连良、俞振飞一起,到香港演出了一个较长的时期,这期间他们合作的《打渔杀家》、《玉堂春》、《梅龙镇》等剧目摄制成了彩色影片。虽然拍得很不理想,显然不能较好地反映他们在舞台上的艺术风采,但还是给我们留下了三位大师早年的一些形象资料。而且《梅龙镇》一剧,是现有张君秋影像资料中唯一的一出花旦戏。
  
  1951年张君秋返回大陆,52年回到了北京。不久在京建立了由他领衔的北京市京剧三团,1956年底,又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所在的剧团合并为北京京剧团。这一时期,张君秋个人风格的发展进入了黄金时期。
  
  张君秋创排了许多新戏,绝大多数创作剧目都是在新中国建立之后编演的。这些戏在艺术上都有不同的新建树,大部分都成为京剧舞台上的保留剧目。其中《望江亭》、《诗文会》、《怜香伴》、《珍妃》、《彩楼记》、《秋瑾》等剧目中有大量精彩唱段传世。
  
  他与马连良、谭富英、裘盛戎合作创排的《状元媒》、《楚宫恨》、《赵氏孤儿》、《秦香莲》这些优秀作品,更是京剧专业和业余舞台上至今常演不衰的名剧。随着这些新剧目、新唱腔越来越广泛的普及,张君秋的艺术风格在广大观众心目中建立了崇高威望,张派作为一个新的旦角流派也就此得到了确立。
  
  张君秋的表现手段,丰富而高超,他娴熟地掌握了京剧的传统技法,而又有大幅度的创造发挥。他十分注重通过旋律的变化来表达剧中人物的情感,同时增强唱腔的艺术美。他吸取程砚秋、荀慧生在设计新唱腔中积累的成功经验,在自己创排的每出新戏里,都谱制了大量的新旋律。在设计新腔时,他能打破旧京剧界的门户之见,对旦角四大流派的旋律都加以采用,并能融汇、统一于自己的风格之中。他自己会拉胡琴,创腔时,他对胡琴的“过门”、“垫头”也十分考究,使自己的演唱与乐队浑然一体,给人以非常和谐、舒适的感觉。
  
  他在唱腔设计中,很善于运用各种对比的手法。如高低对比、字距疏密对比和节奏、速度、音量的对比等,旋律起伏较大,变化多端但又自然流畅,声音色彩也相当丰富、绚丽。他的板头十分灵活,他很注意转板的处理,转板时大都灵活自如。像谭记儿和白道姑叙话时这段节奏多变的【二黄摇板】转【快三眼】唱腔,就集中采用多种手法,作出了精密的处理。如果我们细细剖析,就可以发现,他那些动人的新腔,都是匠心独运地精雕细刻出来的。
  
    张君秋还在四大名旦创造的一些新板腔的基础上,作了较大发展,使这一些新板腔更加成熟。如《西厢记》里的【西皮滚板】、【反西皮散板】、【反西皮二六】这些新板式,就都是十分可贵的新创造。这出戏是1959年中国京剧院和北京京剧团合作排演向建国十周年献礼的节目。剧本是田汉先生根据王实甫的《西厢记》改编的。由张君秋、叶盛兰、杜近芳、李金泉主演。崔莺莺的唱腔是张君秋和著名京剧作曲家刘吉典一起设计的。在“寺警”一场,当孙飞虎兵围普救寺,崔莺莺毅然准备牺牲自己,为了使音乐上有所创新,田汉先生特意把一个大段唱词写成了不规则的长短句。要把这段破格较大的唱词顺畅地谱成京剧曲调已然很不容易,再要准确体现人物感情就更难了。张君秋正是在这样的课题面前,显示了卓越的才能,他成功地谱制了【西皮滚板】转【流水】的新型板腔。【滚板】,是把【散板】滚唱、垛唱的一种板腔形式。这里从“第一来”到“第四来”四句就是用【滚板】演唱的,不仅表现了问题的严重和时间的紧迫,同时,用痛楚而又坚毅的口吻,把崔莺莺心地的善良、美好也刻划得很出色。下面的【流水】也与一般不同,而是一段把【流水】和【滚板】融会起来的新型【流水】。“赖婚”一场,当崔夫人变卦之后,崔莺莺面对痛苦不堪的张君瑞,有一大段唱,张君秋又成功地创造了【反西皮散板】、【反西皮二六】、【反西皮摇板】这些新板式和新腔调。
  
  张君秋常演的许多传统剧目,如《大保国》、《二进宫》、《祭塔》、《三娘教子》、《春秋配》、《玉堂春》的《起解》、《会审》等,经他加工创造,在唱腔唱法上也都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这些戏也都成为张派名剧。
  
  张君秋先生不仅在唱腔设计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唱法上也有许多独标一格的新创造。他以装饰唱腔、运用气口的丰富技巧,创造了张派的“点唱法”。这种“点唱法”,就是在行腔中,不把一句腔唱实、唱满,而是在胡琴的衬托下,用画龙点睛的手法,把腔唱活。这是一种高难度技法,在我国当代歌唱艺术家中,能够出色地驾驭这种“点唱法”,而达到高深造诣的,只有京韵大鼓艺术大师骆玉笙(就是小采舞)和京剧艺术大师张君秋两位。
  
  张派唱腔和它的伴奏音乐是一个艺术整体,张君秋先生与京胡演奏家何顺信合作长达五十余年之久,与京二胡演奏家张似云也合作了近三十年,他们的共同创造,也是京剧音乐史上珠联璧合的一个典范。何顺信、张似云二位,非但在伴奏方面给了张君秋很大的辅佐和帮助,更在伴奏曲调包括“过门”、“垫头”的创作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学习张派唱腔,是不能不同时学习何顺信、张似云的伴奏音乐和他们那独创一格的演奏技法的。 

转自张君秋文选 原文发表于京剧大戏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