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了快3年的时间记录有什么用?
作者:笋笋
千万语写践行者&时间记录践行者
语写训练报名时间:2018年05月08日
时间记录报名时间:2018年06月
目前语音写作1038天,累计完成1067万字
时间记录让人有了长期主义的想法,因为总共就3万天可以支配。——笋笋
阅读柳比歇夫的《奇特的一生》以及剑飞老师的《极速写作》,对做语音写作和时间记录都有帮助。
这两本书我之前都看过,但还是要反复阅读。最近我在想一个问题,高手是如何变成高手的,他们一定是做了普通人不常做或者不做的事情,而那些事看上去又非常简单。
为什么会有这个认知?因为从柳比歇夫身上,我看到了这一点。
柳比歇夫是时间管理高手,但他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把每段时间用来干什么记录下来。给人感觉是反直觉的,就光把自己的时间开销记录下来有什么用?但对他来说确实有用,而且这个方法到今天我们依然在用。
开始也并不觉得有什么高明,用着用着会觉得好像比原来更珍惜时间了,对时间的敏感度会更高一点,而且开始明白哪些地方更应该投入时间。
关于时间记录的三点收获:
一、做时间记录让人更珍惜时间
大多数人对于时间,都不算特别珍惜,知道一天有24小时,要安排一些事情去做,但有时在认为时间还早的情况下会磨蹭,觉得还有明天可用。
对于每天做时间记录的人来说,每段时间都记录自己做了什么,写所做事项,会思考这个事值得去做吗,会发现有些事情确实是不太有必要的。
记录时间以来,我发现每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忙碌,也有时间放在休闲娱乐上,并不是我觉得一个人不该有娱乐,而要了解到其在24小时里占的份额。如果这段时间有重要目标需要达成,那么放松的事就需要少一些。
理解了时间去向就会想着优化它。
看时间管理、精力管理的书,想办法让时间支配更科学一点。在记录以后,我发现零星的娱乐性休息,其实休息不好,更好的办法是直接躺下睡一会儿。
过去害怕直接睡觉,觉得高手都是不睡觉。实际上,他们是因为工作所累,确实没时间,才采用得空就小睡一会儿的办法。普通人不能学他们看上去不睡的表象,睡足才更有精力做事情。
现在我不害怕把时间花在睡觉上了,充足的睡眠是良好生活的保障。
比方起床在4:30左右,这并不意味着这一天就全力以赴在工作或者学习上,一定会抽出一点时间来再补一下睡眠,因为通过时间记录,了解到晚上只睡5个半小时是不够的。
正常人一天的睡眠,应该达到7个小时,有两个小时的缺口需要补回来。这个信息如果不做时间记录无法感知,会认为现在好像比较神清气爽,不觉得需要补充精力。
当你开始做记录,对于时间的珍惜程度就会更高一点。把它安排在更合理的事情上,就是对它的珍惜。不是不再使用时间去睡觉或娱乐,而是能够更好地把它们规划到生活中。
二、做时间记录让人对时间更敏感
现在我对于时间的敏感度,比过去好了一些,过去8小时外的时间相对比较混沌。工作8个小时是公司驯化出来的敏感,大概知道一天能完成多少工作,比较关注效率。
当你关注一件事时,自然敏感度就会提高很多,但其他时间我们怎么去利用,大多数人概念就不那么清晰了。
时间记录让8小时以外的时间变得分明,一天怎么分配,通过记录看得一清二楚。
知道这一天,刷牙洗脸大概占据15分钟,吃饭差不多20分钟。原先没有太多概念,如果别人问起来只能靠感觉猜。
通过时间记录得到的结果,也是长期观察的结果。
在时间记录的第1年,并不知道我吃饭到底会花多久,没有这个概念,只是记录下来。但是记录到第3年,我就可以用自己的敏感度去理解时间,知道这件事情最多花20分钟。
当需要提高效率时,能够很快告诉对方准确的时间预估。这是敏感度带来的一个好处,它让你的表达更精确,也让你显得更专业,因为在这方面训练了好几年,大概每一件事花多久心里非常有数。
没有分析时间构成的情况下,只靠记录已经可以获得这些好处,并且这也没有很难,有耐心记录下来就可以,它考验的只是能不能坚持。
在坚持后,收获是在不知不觉中获得的,不需要再额外再付出什么,只要每天记录,总会对时间有一些新的看法。
新的看法可以优化生活,让我们感觉到时间的流淌。过去支配时间,并不觉得拿着的是宝贵的时间资源。
现在看到时间,不仅知道它宝贵,也形成了一生也就3万多天,已经过去了1/3的概念,活百岁的话,剩下大约也不过56万小时罢了。
开始觉得,把时间放在有意义的,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事上是更稳妥的。不想要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去做一些可能意义不大,只是今天特别感兴趣的事情。
时间记录让人有了长期主义的想法,因为总共就3万天可以支配。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中的1万天已经过去了,这1万天怎么过的没有记录也不知道,大概也经历了很多事情,但是如果仔细琢磨,每天都在干什么是不清楚的。
开始明白,时间已经消耗了一部分,接下来你需要的是跟时间去赛跑,而不是任由时间浪费在各种不同的地方。
三、时间记录让人把时间放在核心竞争力上
仔细想想,生活也简单,一份工作以及把家庭顾及好是最重要的。工作相关的是同事和领导,生活家庭相关的是另一半、父母还有孩子,把这些处理好的同时,满足到自己一些交友的需求,涉及的东西是很容易看到的。
所涉及的人事物中,我们希望工作最好是自己感兴趣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找到感兴趣的工作。
我认为,关键还是看工作是否在你的核心竞争领域,也就是你比别人要相对擅长,能够做得更好的可能性才会更大。如果你的工作是这样,那十分恭喜,拥有这种幸运,在这样的工作领域去开疆拓土。
因为擅长,精力集中起来是相对比较简单的,启动成本也会降低一些。反之,如果每天上班是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那一切就不太妙了。毕竟最基本的一天,也要工作8个小时。
8个小时涵盖了在核心竞争领域的学习时间,就需要考虑拿出1到2个小时去学习,长期看来所获得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当你能够拿出更多时间去学习,一定会提高工作效率,它决定你能够拿出多少时间投资自己。
公司雇人根本的目的,是让人干活,而不是让人做研究去学习,但学习和研究,又是让活干好的一个重要方面,雇员需要自己解决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一个拥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人,会把工作安排得非常妥贴,先完成雇主让做的主要工作事项,用时间管理四象限的方式确定处理顺序,加上时间观比较强,便可以更加明确如何做更高效。
同时也会试着把一些事情交给他人处理,对自身的时间进一步形成优化。这对于他人来说,也是一个成长的机会,对自己来说教就是最好学,成为别人的老师时,也更加能证明自身的价值。
结语
时间记录一天并不会感觉到什么,记录上三五十年就会感受到它的魔力和价值。有点像存款,存一天没什么利息,但是存上十年八载复利的魔力就会发生。
在过去读《奇特的一生》,我是一个时间记录的新人,很难产生共鸣。有了三年的行动和感知,找理论去看看真正的大神是怎么做的,获得的启发很大。同时也明白了重新阅读的价值,可以从里面挖出新的宝藏,但如果不重读,它对我的指导也就到此为止。
我随着时间已经成长起来,阅历比过去要更丰富一些,看过的书一方面会有熟悉感,也能检查一下看完这本书学到了什么,落实得怎么样。
另一方面,我还可以找到一些新的突破口,进行查缺补漏,让自己提升得更快。
当有耐心的再去看,已经有点收获的领域书籍时,更尊重作者,产生的那些敬意,对这本书的爱,都会转化成自身的财富,深度理解的可能性也会更高。因为任何事物都需要投入热情,才能更能消化和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