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讲堂】 词人情怀——从《西江月·三千弱水》说起(下)

词人情怀

——从西江月·三千弱水说起(下)

上次讲到,词人情怀,是养人品,养文品,经过长时间的不断积累形成的。这份属于你自己的情怀,进而发乎为词,就外化为境界了。这一讲接着说这个话题。

情感外化为境界,有时候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一看就能感觉到诗人的情怀。这种状况,可以称之为有我之境。有时候却表现为很淡然的自然色彩,好像感觉不到诗人的情怀。这种状况,可以称之为无我之境。这个问题,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有精辟的论述。

我们看看王国维先生举的例子。

有我之境的一个例子是“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这是欧阳修《蝶恋花》词中的句子。可以看出,所谓有我之境,就是在描写中有诗人主动动作和主观感觉在,诗人去“问”花,花不语,花却独自飞过秋千去。问,是诗人的主动动作;花无语独自飞过秋千去,花落是自然的,独自飞向秋千去,则有明显的主观色彩,读者可以明显地感受到诗人的惆怅和哀怨之情。

无我之境的一个例子是“寒波淡淡起,白鸟悠悠下”,这是元遗山《穎亭留别》诗中的句子。所谓无我之境,就是通过对物的纯粹的描写,好像物就是物,与诗人无关。其实,诗人的情怀都化为了所描写的物的情态,就像庄子梦蝶,不知道庄子是蝴蝶,还是蝴蝶是庄子。

但是,从元遗山的这两句诗看,物中又何尝没有诗人的情怀呢?波起之淡淡,鸟下之悠悠,淡淡,悠悠,不也是诗人的主观感觉吗?写出这等悠闲的句子,不正是诗人闲适而又恬淡的情怀使然吗?这样考虑问题,似乎不存在无我之境。实际上,有我无我,是学问家们折腾的,但在个人主观色彩的“植入”上,确实有程度的不同。

王国维先生进而认为,古人为词,多写有我之境,把主观感情表现的很明显、很强烈。无我之境,豪杰之士也能为之,如陶渊明、元遗山。他们确实有很多专写自然景物的诗,包括王维,不沉入诗人的氛围里,确实不容易感觉他们的主观意愿是什么。因此,也就产生了前边讲过的一个观点,诗无意才是最高境界。这个无意,不是没有意义,而是没有作者的主观意愿和色彩。

当我们的填词能力还处于比较一般的状态时,有我之境就多些,“我”出现的频率也就高。当填词能力比较高超以后,“我”出现频率就低了,就有可能创作出无我之境的作品来。而到了“浑化”的程度,填出的词天趣自成,浑然一体,也就无所谓有我之境,或者是无我之境了。

当然,出现“我”也不一定就不好。如辛弃疾《贺新郎》中的名句:“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上片的“我”,下片的“吾、我”,反复出现,却传诵近千年。

以上讲了这么多,是为了探讨下面的问题:我们在填西江月时,起拍是追求有我之境起好呢,也就是说,是比较直接地抒发情怀好呢,还是追求无我之境好呢,也就是说,通过以物观物的形式间接地抒发情怀好呢。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下面,我们先选两首宋人的《西江月》来看看。

我们先看贺铸的《西江月》:“携手看花深院,扶肩待月斜廊。临分少伫已伥伥,此段不堪回想。   欲寄书如天远,难销夜似年长。小窗风雨碎人肠,更在孤舟枕上。”

贺铸的词,“携手”“扶肩”,让我们立马看到了一双相亲相爱的影子。这双影子,已经是过去的记忆了,临别的伤心时刻,至今都不敢回想。由此,才有力地衬托出下片的“风雨”、“孤舟”、“枕上”的客愁有多么深,多么重,多么苦。

我们再看周密的《西江月》:“情缕红丝冉冉,啼花碧袖荧荧。迷香双蝶下庭心,一行愔愔帘影。  北里红红短梦,东风雁雁前尘。称消不过牡丹情,中半伤春酒病。”

周密的词,拟孙惟信的口气写的词。孙惟信是个不爱做官,而爱度曲散笛,老于花酒的隐士,自称花翁。前两句,极尽凄美,红绳青丝,碧袖泪花,纯粹客观描写的美人,也活灵活现地站在读者的面前。

在西江月中,起拍何为有我,如贺铸的西江月,何为无我,如周密的西江月,从这两首词看,一目了然。但哪首更好些,应该说各有特色,难分优劣。

讲了以上这些内容有何用处呢?一个是对读懂别人的词有帮助,可以理会作者的心境,也就是情怀了。一个是对自己创作构思有帮助,可以简单地把西江月的起拍形式归结为这样两种形式,进而在创作时选择不同的表述方式,是直接表露情感,还是通过客观事物间接表露情感,进而决定整首词的风格特点。

下面结合以上内容和以下几首《西江月》,继续讲讲情怀与境界的相关问题。

第六首

西江月·红柳

一望茫茫白碛,何来簇簇青枝。 嫣红摇曳说相思,恰有秋风相寄。  梦里依稀曾遇,似乎读过新词。痴情题满紫霞衣,旋过天边征骑。

《西江月·红柳》,起拍两句,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望出去茫茫沙石戈壁,为何有一簇一簇的青枝呢?一望一问,作者的“我”和主观愿望就出来了。三、四两句作答,红柳们在等着词人的到来,赴约就在这个秋天。上片这四句,由望出去到收回来,完成了一个回环。把与己无关的红柳,由于赋予了相思的情感,便由秋风成就了相见。下片在意上紧承上片,相思相见在梦里都经过了,好像还写过新词。三、四两句,继续深化这种联想,题满新句的紫霞衣,就披在奔驰在天边的将士身上。下片这四句,由梦里到现实,完成了又一个回环。

这首词通过写实与拟人相结合的手法,上片由实写起笔,虚写收笔。白碛,青枝,嫣红,赋予荒原生命的色彩。下片纯是虚写,“梦里”两字,已经直言虚写,“依稀”、“似乎”都在无可无不可之间,虚迷中有几分空灵。紫霞衣与天边征骑,既是对红柳的摹状之笔,更赋予红柳生命的色彩与力量。而且置于天边大背景下,有景的空旷,力量的勃发。这首词读来结构上有跳跃,由远至近,又由近至远;由物到人,又由人到物。迎合了从自然之物到心灵感应的需要,情感上走完了由蓦然产生到有所寄托的历程。

读过这首西江月,不能不讲到赋比兴这个话题。《诗经》以来,赋、比、兴的表现手法,成为了诗词创作的基本方法。

有的词人喜欢用“赋”笔,直接铺陈叙述,直接抒发情怀感慨。如苏东坡的《西江月》起拍两句“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就是用赋笔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辛弃疾相当数量的词作都是赋笔写的,如他的《西江月·遣兴》上片的后两句,“近来始觉古人书,信著全无是处。”直书胸中激愤之情。有的学者认为,善用赋笔的辛稼轩长短句,把词推向了最高峰。赋笔宜于抒写有我之境。这首西江月上和下片前两句,赋笔的味道相对来说就浓一些。

有的词人喜欢用“比”的方法,以彼物比此物,把自己的情感化在比喻的意象里。如吴文英的《西江月·晚花》开头两句,“枝鸟一痕雪在,叶藏几豆春浓。”以雪痕比喻梅痕,以春豆喻花谢,通篇以晚花喻己,抒发生不逢时、不为时用的感慨。又如王沂孙的《西江月·赋雪梅图》,起拍两句“褪粉轻盈琼靥,护香重叠冰绡。”以琼靥喻梅,以冰绡喻雪,也隐喻着自己的如梅雪般清洁美好的情怀。喻比宜于抒写无我之境。这首西江月上片的后两句,喻比的味道相对来说就浓一些。

“兴”字的本义是“起”,因此又多称为“起兴”,决定着词的气氛渲染和意境创造。叶嘉莹先生有一段很有名的话,说的是,若问诗词对于现实生活有何用,答曰,可以使人心不死!因为,诗词有一种生发感动的力量。这个力量,相当多地成分就是来源于气氛和意境的渲染与创造。也就是说,由赋而兴,直抒胸臆应该给人以感发;由比而兴,通过比喻委婉地给人以感发。这在词的创作中,都是常用手法。这首西江月最后两句,通过动感的描写,给人以生命的感发和力量的感觉,就有兴的味道。

第七首

西江月·海森楚鲁怪石

磊落它年泪眼,参差昨日云涡。眉边诗句月边歌,湿透心花一朵。  也许昔时痴梦,曾经系在矛柯。流沙无语送流波,错搭偏风沉舸。

“海森楚鲁”是蒙语的音译,意思是像锅一样的石头。我们在现场看到,所以有这样一个名字,主要是石头上的圆坑、圆洞、圆眼很像锅。整个风景区位于弱水之东,巴丹吉林沙漠南缘。据专家考证,此处的怪石多是花岗岩。在数千年前,这里为大海的海底。岩石经过海水长期冲刷,形成了圆形、椭圆形,而且还有层层叠叠、杂乱无章的圆洞。后来由于海底上升为陆地。原石经过风力剥蚀,逐渐形成了十分怪异的形状。景区内现在还有好几股泉水,最大的一股泉水,从一块形同卧佛的大石头旁边流过,所以又被称为“卧佛泉”。上面刻有“康熙三十八年四月十五日高台县府李亲来到此石城泉”的字样。从整个地形山势看,当年这里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应该是一条大河的河道,说不定曾经是弱水的支流。

词人是富于联想的。面对远接天际的黄沙,怪石叠立的荒山,山石上错落奇特的圆洞,首先想到的是“泪眼”,是“云涡”。因此就有了开拍的两句“磊落它年泪眼,参差昨日云涡”,磊落写山石的形态,层层叠叠的石头,层层叠叠的石窝,用泪眼这一富有感情的词比喻石窝,也为后面的词句里注入情开了导引之笔;参差写石窝排列状态,以勾勒笔法,描画出石窝如云涡,云涡也为后面写到水埋下伏笔。

眉边诗句月边歌,湿透心花一朵,上承“泪眼”,也上承“云涡”,也是对这两个意象的注解和延伸,而且赋予上片以浓浓的情感。这一句,可以看作全篇的“词眼”。这首词写的是石头,但重笔却在水。客观情况是,这些石头的怪是由于水才形成的。而对水与景物合二为一的描写,着力和出彩的一笔,就在这句“湿透心花一朵”,富有感情,富有宽敞的想象空间。

下片继续展开想象的翅膀。想象这里曾经是一条大河,出征的将士曾经有过建功立业的梦想,这个梦就系在长矛上。但是,这条大河流到了荒漠沙海里,壮士们的梦想破灭了,因为那条战船被大风吹偏了航向,沉没在这片茫茫沙海里了。下片这个无情又无奈的结局,回应了上片的泪眼,悲愁的结局,确实值得流泪。也回应了上片的云涡,那曾经的水花奔溅,现如今也只有云还时而前来光顾。

一首词也是一个故事。长调适宜讲情节比较复杂的故事,小令适宜讲情节比较简单的故事。以词讲故事,一方面要讲究铺排结构,词句之间要有承接,上下片之间要有照应。一方面不追求结局圆满,而追求有理而深刻,有情而感人。如这首西江月,写到河,是有历史根据的,也是在情理之中的。写到征战,前边讲过,弱水一带,西汉以来,战事频繁,也是有想象基础的。以泪眼起句,以沉舸结句,也就完成了这样一个悲情故事。这样写,也是有寄托的。人的一生,会有许多挫折,也会有许多意外,也就有许多惆怅和烦忧。但是,回头一望,还是留下了一点什么。如此一来,心里也就释然了。

第八首

西江月·胡杨

黄叶千年不再,伊还沙海从征。千年枯干向青冥,守望天边伊影。  亲吻千年热土,只为不了深情。千年又是绿枝横,又是一番风景。

胡杨是生命力极强的生物。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烂。在额济纳旗胡杨主景区大门口,有一条很响亮的标语口号:“三千年的守望”!看到这句话时,我的心里一颤。这首西江月,就诠释了这句话。

胡杨每年秋天下霜以后,满树的绿叶一夜间就变成了金黄色,十分壮观。生长在干旱的大漠里的胡杨,一千年来,一直到老,一直到落尽最后一片黄叶,一直在守望着自己的心上人,也就是沙海里从征的那个身影。这是一种托情的写法,也就是把常人之情,寄托于描写对象,赋予物以情感的写法。老死的胡杨枯干,顽强地向青空挺立着,还是为了守望天边那个人的身影。这首西江月的上片写了两个一千年。第二句的“还”字,意味着已经陪伴着战士征战了一千年。三、四句写了死而不倒又守望了一千年。

下片写千年不倒的胡杨,有一天倒下了,但倒而不枯不烂。它亲吻大地,还有未了之情。为了报答这片土地,与这片大地相守一千年后,它又生出绿枝,又撑起一片美丽的风景。最后两句用重词叠进的手法,喻示新的一轮三千年又重头开始了。这就是这首西江月的下片。

在这首西江月里,写了三个一千年:先是暗写千年凝绿的守望,接着写千年不倒的守望,再接着写千年倒而不烂的守望。三千年的守望,终于修炼来了重绿新生。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胡杨心里有爱,这片土地有情。为了心中的爱,为了回报这片土地的情,就有了这震撼心灵的三千年的守望。

由这首西江月引起的一个话题,就是词的立意问题。立意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所描写对象本身已有的“意”。比如我们写红军长征胜利八十周年,红军精神在,歌颂这种精神,就是词作的立意所在。类似的题目还很多。我们每次组织军旅诗词采风,都有一个主题,围绕主题确定毎一首词作的立意,大体也属于上述情况。而我们平时填词,如何立意则是另一回事。

回想我们填词的经历,恐怕更多的时候是这样的:当我们看到一样特别的景物,听到一首很动听的曲子,读到让自己怦然心动的词句,就会触动已有的情愫,就会涌出苦思冥想而不得的句子。这个句子所代表的意,很有可能就是这首词的立意所在。就如湖北的侯孝琼教授讲的那样,她常常是先得了一句,对自己的心情触动最大的一句。这种现象就叫作“突有小鹿撞胸来”,就产生了美好的句子。“小鹿撞胸来”, 它给你带来联想,帮助你立意。立意的优劣高低,取决于你的胸怀襟抱,取决于学养造诣。这意早就立在你的胸中了,只不过恰在这个时候,小鹿撞来,迸发而为一句词,一首词,成为了绝妙好辞。

近人寇梦碧认为,词要“情真、意新、辞美、律严”。我认为,没有真挚的情感写不出动人的词,没有浓郁的情感写不出震撼的词。这方面,读读辛稼轩《贺新郎》《摸鱼儿》诸阕,就明白了。好词,立意必定是正的,是新的。所谓正,应是大雅之声,给人以生发感动的正能量。所谓新,不落俗套,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面目。

第九首

西江月·策克口岸眺望外山李陵解甲处

壮士经行何处,那山可有征痕。匈奴白草汉家巾,记得英雄遗恨。  漠野风南云北,雁边车水秋尘。相逢一笑旧时人,只是真情难问。

这首西江月,专写李陵。李陵是和弱水、居延泽联系在一起的最具悲剧色彩的历史人物。

李陵悲剧主要有3方面内容:第一个,他是汉武帝亲自提拔重用的5个青年将领之一,他出征时,战功赫赫的韩延年只是他的副手,曾经的伏波将军路博德,一说做他的接应,一说调往别路留守。汉武帝对这5000步兵又能有多大期望呢?唯一可以解释的理由,就是居延泽是离单于王庭最近的点,这支奇兵也许可以直捣单于王庭。所以,汉武帝听说他投降后,爱恨交加,杀了他所有亲人。第二个,他是单身鏖战的武人,与失败的英雄项羽,韧性反抗的伍子胥,受到鲁迅的推崇。他带着5000步兵,与8万匈奴步骑兵鏖战8昼夜,且战且退近千里,在离汉塞遮路障不足百里的地方,战败投降。不能说他没有蓄势再起的谋算,他的投降令人同情。这种敢于单身鏖战的血性,值得称赞。第三个,他是怀有爱国爱不成的的悲愤情感的。这从他送苏武归汉时的诗中可以看出:“径万里兮度沙幕,为君将兮奋匈奴。路穷绝兮矢刃摧,士众灭兮名已隤(tui)。老母已死,虽欲报恩将安归!”

当我来到居延海北的中蒙边境策克口岸,当地蒙族兄弟告诉我,此地南面离汉代遮路障50来里,北面离李陵投降的地方浚稽山南缘50来里。他指给我看那片苍翠色的山,他曾经去过那里,去寻找当年李陵鏖战过的遗迹。听着他的介绍,我仿佛看到了手握断剑而又悲愤无奈的李陵,仿佛看见了李陵那两行流穿泥沙的泪水。就是在这种心情下,写了这首西江月。

当年壮士们是从那条路去出征的哪,他们打到了什么地方?远处的那山可还有当年征战的痕迹?匈奴时期就有的白草和汉家壮士的衣巾,可还记得英雄们不尽的遗恨。这是上片。上片前两句发问,后两句作答。虽是淡淡道来,却透漏出浓郁的惆怅。

下片上两句,用形象化的语言,漠野风南云北,描述世事变迁,物是人非。用雁边车水秋尘,描述眼下口岸的繁忙。接下来两句,写的是实情。我们从等待签证的蒙古国游客和大卡车司机身旁走过,相互对视一笑,有种很亲切的感觉。于是,突然就有了一个奇怪的想法,他们当中有李陵后代吗?想归想,却不能去问。欲问而不能问,向读者传达了些许惆怅与遗憾的情感。

所以这样写也不是凭空捏造。汉武帝听说李陵降了匈奴,杀了他的母亲、弟弟、妻子,致使李陵彻底与汉朝断绝关系。后来匈奴单于把公主嫁给李陵,做了右校王,掌管坚昆部落。前89年,还带领匈奴兵,与他的前帅李广利的部下商秋成带领的三万汉军打过一仗。李广利孤军深入,7万人马有去无回,从此西汉再无人马远征匈奴。

公元648年(唐贞观二十二年),一支来自今俄罗斯叶尼塞河上游地区的黠戛斯朝贡团抵达长安。黠戛斯酋长(团长)自称是汉朝李陵的后裔。史料记载,李陵被匈奴单于封为右校王后,负责管辖当时被匈奴征服的坚昆(黠戛斯)。自称李陵后裔的黠戛斯人为黑发黑瞳,明显具有同汉人混血的特征。中国少数民族柯尔克孜族和中亚的吉尔吉斯人,就是黠戛斯人的后代。

相逢一笑旧时人,只是真情难问。作结的这两句,含蓄地表达了对李陵的怀念。从创作手法上讲,也照应了全篇,并将情感提升一步,留有更深一层次的思索余地。

第十首

西江月·本义

戍影五千流去,诗行一驾萦回。雪花香短荻花飞,零落湾长影碎。  那刻与君別过,无时不梦清辉。西江曙色黑山杯,滴尽人间滋味。

弱水流过内蒙古额济纳旗东风航天城以后,分为东江和西江。东江流入苏泊淖尔,西江流入嘎顺淖尔。这两个淖尔,就是大汉时的居延泽,大唐时的居延海。弱水流到这里,形成了两个海子,也就到头了。而用西江月本意来写,也就对这组弱水三千词画上了句号。现在看,所以用西江月这个词牌,就因为弱水确实有西江。而写的这些内容,现在看来也符合这个词牌内在的一些特点。

我们都知道,在词的早期形态,词牌和内容是统一的,后来就分离了。这个过程当然很长,也不是我们所探讨的内容。现在,词牌与内容已经没有关系了。为了表示词牌就是本首词所写的内容,往往标上“本义”两个字。

这首词是三千弱水这组词的收尾之作,也是对居延海有关故事的的一个总结。

上片起句“戍影五千”是讲李陵出征的事情,次句“诗行一驾”是讲王维的故事。用“流去”“萦回”,都是在状写江中月亮的运行轨迹,并赋予形象化的感觉。接下来雪花一句寓意时间永恒而人事易改,所以用了一个“短”字;零落一句寓意空间依旧而故事不再,所以用了一个“碎”字。上片四句营造了一种有点扑朔迷离的气氛,月影中的一切,已经无处寻找,无法认证了,有点悲伤的感觉。

下片直接用一个“君”字点出月亮,给月以温度,以有情的感觉,以无时不在梦中表诉对弱水之月的思念。第三句,用“曙色”之白,相称黑山之黑,用强烈的色差,寓意世事变迁的剧烈和对人情事态的冲击。第四句,滴尽人间滋味,力图写出无限感慨,不尽惆怅。弱水消失在大漠,故事沉积在心里,西江之月,依旧照在这片土地上,照在人们的心里。

总结一下这10首西江月,大概有这样几点有点意思:

一是西江月这个词牌,既不太豪放,也不太婉约,介乎两者之间,似乎用“清壮”两个字来描述其特色,有可能比较接近。

二是一个地方总有它的故事,搜集探寻这些故事是有意义的基础性工作。这些素材需要经过加工,抽象成词人的思维并化为形象,写进词里,形成一个个画面,将原本已经升华且空灵起来的故事,象剪接电影画面似的安排妥当,以求得感人的效果。

三是要想写好词,养人品特别重要。心里阴暗龌龊,很难写出明亮清丽的词句。追求真善美,是词人终生之目标。有了这个基础,词就会充满力量,能够给人以生发感动,能够给人以正能量。养文品同样重要。用雅字,唱雅声,填雅词。因为词是美文,美是基础,是基调。失去了这一点,也就不能称之为词了。

四是情怀与文化学识有关,与品格修养有关。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应该是基本功课。词要写的有情,这情,是读书读来的,是走万里路寻来的。只有心里堆满了情感,这情感就在你心里煮着,翻滚着,有了欲说不能,欲罢不能的痛苦,一旦破堤决口,就会奔涌而出。词者的这种情感状态,就是情感饱满的状态,词作也一定充满了感情,读者通过词作也会感觉到的。

五是一首词,要写得圆润中和。豪放而不粗率,委婉而不纤弱,句秀而不张狂,理正而不直露。一首词就像一块玉,圆润、明丽、可人。让人喜爱,被感动,被爱怜。叶嘉莹先生的老师顾随先生说:“诗根本不是教训人的,只是在感动人。”词比诗应该更加注意感动人。这个感动,就来源于词人的情怀,而且将情怀注入了美好的词句,美好的画面,美好的构思,美好的一整首词作。

祝愿各位诗友都能够写出语言优美,画面优美,富有感情,富有力量,十分感动人的好词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