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磁器口
磁器口始建于宋真宗咸平年间(公元998年),因明朝建文帝朱允文隐修于镇上宝轮寺,故又名龙隐镇。清朝初年,因盛产和转运瓷器,而得名磁器口。独特的磁器口标识造型将磁器口老街的景象立向构图,使游客能以全新视觉品鉴古镇。在造型底部,有满载瓷器、泊靠江畔的木船、石梯码头等元素,凝练了昔日的繁华,再现古镇遗韵。
磁器口古镇标识。
磁器口街坊雕塑。书写:“中国历史文化名街”。
旁还有摄影图片展览。
名胜风景。
历史名人。
非物质文化遗产。
磁器口名人墙上,众多名人的介绍。
黄桷坪牌坊。“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石柱上的对联正是古镇繁荣的写照,虽然因为年岁的缘故有些风化,但那极具古韵的榜书依然引人注目。黑色布瓦下,牌坊前后雕刻的是四大神兽——青龙、白虎、朱雀和玄武。与那对威武的石狮子,一起守护着古镇。牌坊的石质坚细,使得浮雕生动,同时也让精细的图案历经数百年而不泯没。
威武的石狮子。
在牌坊大门的左边,有一块《磁器口赋碑》,这是磁器口土生土长的民间书法家,乡土诗人朱墨先生所撰,并书写,由磁器口土生土长的民间雕刻工张石匠勒石刻成。碑文洋洋洒洒数千字。从磁器口的历史到今天,并展望磁器口未来的辉煌前景。
在牌坊大门的右边,立有一块非常自然的大石头,这石头是磁器口嘉陵江段的天然卵石,历经万载打磨,疑聚百世沧桑,号称"嘉陵石",上面书有"一条石板路,千年磁器口"几个大字。真是古镇沧桑,尽在不言之中。
过了牌坊是黄桷坪一巷。顿感与现代繁华闹市成为鲜明的对比,磁器口最有特色的石板路就是从这里开始。小巷不长,石板路曲曲弯弯,沿街店铺林立,两边的房子据说都建于明清年间,高高低低,低者似乎伸手就可够到屋檐,高者则是三层的楼房。
第一家就是大名鼎鼎的陈昌银麻花,但侄儿说是冒牌的。
木锤酥,图标是两人抡木锤。木锤酥的美味就在于一遍一遍把糖块砸扁了,再对折,再砸扁,糖形成自然地层叠酥脆的口感,加上麦芽的甜度适中,不容易腻,真是一吃就停不了口。
名特小吃毛血旺、软烩千张、椒盐花生被誉为磁器口的“三宝”。
毛血旺是重庆特色小吃,更是磁器口的名特三绝之一。毛血旺实则是一种小火锅,以鸭血块为主,加少许鳝鱼、泥鳅、午餐肉、黄豆芽、土豆、冬瓜片等的小火锅,一个人吃足够了。
钟家大院,是慈禧太后管家钟云亭所建,距今有120年历史。该院子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感受南北建筑风格,欣赏明清两朝雕花古床迥异风格,体验清末大户人家民俗。
门外有一关于婚俗的木雕。
铜雕说书人。
大门。楹联:“堂构羡重辉自此看人文蔚起,起奂轮称修美溢兹卜甲弟宏开”。
穿堂。中间是写有“福”字的木花窗式照壁。楹联:“国杖荷鸿庥,咸钦上寿,海筹添鹤算,共庆古稀”。
穿堂内的图片。从下图可见,钟家院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
穿堂背面。楹联:“如竹如松,大启尔宇承先绪,肯堂肯构,长发其祥培后昆”。
庭院兼具北方四合院与南方四合院的特色。方方正正,青石板铺就,院内种着一株金桂,一株银桂,枝繁叶茂,桂花盛开时,馥郁芳香。
两边各有一个水池,做水池用的石头经过岁月的风化早已磨了棱角,据说这个水池是以防起火用的。现在这些水池里面养一些金鱼,里面还有一个石雕的蟾蜍,看上去也是极具有古老的风韵。
庭院的走廊原汁原味地再现清代风味。
上房正中是正厅,正厅两侧是书房和主人卧室,主人卧室东面是儿子房,西厢房是女儿闺房和餐厅,东厢房是客房和账房,大门两侧则是下人房和放置杂货的。
正厅。匾额:“德明族睦”。楹联:“排闼挹清风,真个人间居玉宇,卷帘邀皎月,不殊天上住瑶台”。
据传此牌位已经200多年历史了,在钟家祖先的牌位下面用玻璃罩起来的那条青龙不能小觑,那是钟先生特地请了风水先生来考察了钟家院的实地后请回来的。钟家传人说这个院子里除这个牌位和青龙绝不能移动,其余的家具管理处可以根据需要随意摆放,可见它的重要性了。
正厅两侧的椅子和老照片。
另一侧。
正厅东是主人卧室。房间有八柱六檐双榻雕花大床等名贵家具,墙上挂着几件清朝服装。
八柱六檐双榻雕花大床,属于民间所说的“千工床”。
床四周的雕刻很美、很华丽。
另一侧。地上摆的烘炉。
戏剧人物雕花六角椅。
椅子
那时候没有空调,就用许多葵扇做出这样的人力大风扇,看着凉的舒服摇的辛苦。
主人卧室西侧是厨房。
厨房。
杂物。有石磨、农具等。
正厅东面是长子、媳妇房。
奇特大牙床说明。
家具和墙上的老照片。
次子房。
移民怀旧床说明。
移民怀旧床。
书房。书房面积极其阔气,虽然家具摆设在百年之后看起来已经极其老旧,硕大的书桌,随处可见的匾额题词,仍能看出主人是个爱书、爱笔墨纸砚的文化人。
东厢房。
客房。
账房。
各种斗,所谓大斗进,小斗出。
西厢房。
女儿房。
进入女儿房。
五檐六柱厢房式小姐床。
床分为里外三层。最里面一层顶部,雕着凤凰,下面两边是龙,游龙戏凤,整张床朱红色的漆身,贴金涂银,精致细巧,相传还是慈禧亲赐的。
左边房间是童养媳轿。
墙壁上还挂着很多照片,里面自然少不了老磁器口、老重庆、清朝末年的景象。
女红房。织机。
钟家院旁边有一个小院是卖书画的。
你的名字就是一副画。
样品。
回到黄埆坪一巷,继续前行,人头攒动。又见一家陈昌银麻花!
连棉花糖都做得如此漂亮,不敢吃,怕色素。
走路走越窄。房屋也是一层加小阁楼。
翰林院--磁器口翰林院原为鲤鱼石学舍,清末在此办学授课,后来考中三个举人。所以,翰林院是当时读书人向往之地。
房屋现还保存着中院,内庭有一座小拜月台,是当年主人举行家庭祭祀的地方,这里也是中央电视台《远方的家》北纬30度中国行91集拍摄地。中间一棵刺桐树,树下摆放小方桌和竹靠椅,屋檐下一块“老地方”匾额,老板开这家茶馆,专职守店,给来喝茶的客人讲瓷器口的历史,讲民风民俗。要的就是老瓦房、老院子、老味道、老感觉。
有敬一丹访问的照片。
大井陶艺工坊纯手工制作,这家店专卖各种挂件,所有的工艺品都是手工制作的。产品精致而特别,绘画也很精美。挂在屋子里有着画龙点睛的效果。“室无陶不雅”!?
小巷鸡杂,以中央电视台作广告。磁器口的“三宝”之毛血旺、软烩千张。
居味鲜,老重庆味道,看着这些各种口味的肉丁,闻着麻辣的香味就流口水。很想买,可惜拿不动。
进入磁器口正街。
巴村人手工糍粑。
真的很费力!
重庆的酸辣粉是很有名的。吃不下去了!
宝善宫。原为道教宫观,民国时期辟为嘉陵小学丁肇中在此读了3年小学。现改为宝善宫茶文化馆。
茶馆。
硕大的紫砂壶。
各种字体的“茶”字。
戏台和丁肇中展览馆。
丁肇中展览馆。
展厅局部。
展厅局部。
继续往前,能看到重庆特色的石阶梯高石坎,这条数百米的石梯两旁,有着大大小小的吊脚楼,特别能代表老重庆的风情。
鑫记杂货铺是渣滓洞、白公馆难友们与外界交换信息的主要窗口,当时地下党重要秘密联络点之一。《红岩》小说中“华子良”的原型韩子栋,就曾通过此处递送出很多珍贵情报。门前有华子良塑像。
从前水吧。开了许多年,风格也没变。白幡红灯笼,还有一直都在的空酒瓶和松果。
时间有限,原路返回,沿正街向东行,码头方向。
小小宝葫芦。美女葫芦吹得很悦耳。
陈麻花,又是冒牌!
临街店面的冰纹窗花、瑞兽雀替及雕花木门,非常精致,还可依稀看到当年豪华气派的影子。
石朝门上有幅石刻对联:“宅傍青龙云吐瑞,门迎彩凤草生芝”。横批为“气转鸿均”,字体苍劲有力,书法功力深厚。因年代久远,已不知为谁所书了。
走进去是深水井。这是古镇保存完好的明代古迹之一,相传明建文帝辗转流落到磁器口时,为躲避官府追捕,曾于枯井中藏身,饥渴难耐之时,井中突生甘泉,饮后饥渴顿消,脱险后到磁器口的宝轮寺出家隐居。故乡人们称其为“生水井”、“僧水井”。后误为“深水井”,世代相沿流传至今。深水井房屋曾作官府粮仓,雕梁画栋,蔚为壮观。解放后,亦曾作为政府粮库。可惜在上世纪80年代破败,形成危房而被拆除,目前仅余石朝门和临街一点店面。
“一亩三分地”是正宗的四川辣椒哦!辣椒也能装饰出独特的艺术效果,红红火火的展示着婀娜。
在金蓉巷与幸福巷之间的空地,有一座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碑前塑着大汉奸汪精卫、陈壁君夫妇一对跪像,人称“汪逆跪像”。这尊塑像从设计到制作跨越时空整整一个甲子,创造了雕塑史上的一个奇迹,特别是还原了一段不能忘怀的抗战历史原貌,足显珍贵!
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行政院长汪精卫夫妇叛国出逃投靠日本,举国大哗,群情激奋,国人无不切齿痛恨,各界纷纷口诛笔伐,掀起一个个讨逆高潮,陪都各界爱国人士发起了一个声势浩大的“建墓铸逆”运动。中央美术研究院王临乙教授主持设计汪逆跪像。王临乙将其先塑成泥塑模型,决定在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后,再进行铁质铸造。老百姓,对着汪逆泥塑用口水吐不出气,还捡起石块、砖头打击,更有甚者,拿起木棒扁担乱砍,把个汪精卫陈壁君打得“粉身碎骨”。
后来,冯玉祥主持用石头制作第二座汪逆夫妇跪像。蜂拥的人们围着跪像观看、咒骂,向卖国贼汪逆夫妇跪像吐口水、丢石块、打棍棒、还有小孩向石像屙尿发泄心中仇恨。天长日久,这副石像虽未毁灭,还是被打得伤痕累累,残缺不全,且浑身散发阵阵恶臭。上世纪40年代后期因整修公路车站而被埋入地下土葬了,至今无法找寻。
本世纪初,沙坪坝区政府查找到60年前王临乙制作的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及汪逆跪像的设计图稿,据当年原作图样和要求,聘请美院专业大师用上等材质建成纪念碑,而汪逆跪像则为铁质浇铸,终于了却山城人民一桩夙愿。
特色创意产业街,好象没什么特色。产业街有手工酸奶、邓家刀、杂瓷、丝绸成衣等工艺品。产业街尽头拾级而上是川剧演艺场。
这才是真正的陈麻花。有多种味道,我们买了四包。磁器口的麻花的确比武汉的麻花好吃,但是我还是很喜欢天津的。
林森题刻。
林森感慨磁器口“白日里千人拱手,入夜来万盏明灯”的繁荣景象,认为磁器口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重庆城的缩影,欣然挥毫命其为“小重庆”并刻于石碑上,可惜此石碑毁于“文革”时期。为缅怀他对磁器口古镇的这段情缘,沙区磁器口管委会依样重立此碑。对于林森一生功过,1979年中共中央作了新的评价,认为他是“著名的老一辈民主革命家”,“为中国人民做了许多好事,中国共产党是不会忘记的,人民要纪念他”。
磁器口更夫生动地展现了清末明初时期更夫的形象,有着浓郁的磁器口地方特色和巴渝风情。巧妙的是,这尊雕塑并不是静止的,更夫左手提起的锣鼓可以自由移动。可以引起观众的互动。
此处左边是磁器口横街,可以上山到宝轮寺。“宝轮寺”建于唐初。此寺毁于明末清初,张献忠入川时,把庙宇几乎烧尽,仅存大雄宝殿。后经培修川主殿、观音阁、天王殿及禅房。
宝轮寺山门。楹联:“佛法隐禅机,且喜光明随心至,寺门通大道,何忧风雨阻客来”。
山门前的石狮。
进山门后就是一道长达数十级的陡峭的石梯,石梯是经过多次整修后才呈现出如今这个模样的,以前的石梯更窄更陡,这也是宝轮寺的特色之一。
石梯尽头有一座石牌坊。中间一座石塔。匾额:“龙隐禅院”,楹联“”。
石牌坊两侧各一门洞。
进入门洞后,是一个小院。左侧有石阶向上到天王殿,两边护栏,是两条汲水卧龙,灵动活现。前方有两个山门。
护栏两侧是水池,水中的三足金蟾,是财富的象征之一。
上书匾额《尘山》。左右各一对联:尘山胜景冠天下,重庆禅林数宝轮。字,意俱一般。
天王殿在石阶上方。
右侧是鼓楼。鼓楼为三层四方八角结构建筑。
左侧是钟楼。钟楼为七层八角结构,地藏殿就设置在钟楼第一层。钟鼓二楼在不对称中求平衡,这也是宝轮寺根据地理山型而巧妙的构建。
对面的嘉陵江。
坐落在中轴线上的天王殿,该建筑采用的是两重殿结构建筑形式。
楹联:“一切宝灯辉妙喜,大千圆镜纳须弥”。“未跨门栏,谩言休去歇去;已到宝所,那管船来陆来”。
天王殿内供奉弥勒佛。楹联:“何处此身客入座;与君相见百荷缘。”。“开口便笑,笑古笑今凡事付之一笑;肚大能容,容天容地于人无所不容。”
山门楹联:“不作风波于世上,别有天地非人间。”
楹联:“高山仰止疑无路,曲径通幽别有天。”
穿过山门,上石阶,到达一个大院。院两边植树颇密,以银杏、桂花为主。院中央,有焚香台,台上插满高香。善男信女伫立台前,表情肃穆,祛灾祈福,寻求神灵的护佑。
大雄宝殿建于明宣德七年,大殿系全木结构,建筑内外不用一钉。大殿飞檐翘角,雕梁画栋,古朴精致。匾额“大雄宝殿”乃赵朴初先生所题。
雕龙云板。
守门神兽。
殿堂内雕梁画栋,古朴精致,庄严肃穆,黄幢红幡,香烟缭绕。殿柱很粗,一人双臂不能合抱之。殿中两桩刻有盘龙抱柱,栩栩如生。最奇的是两柱础石,一柱凸出地面尺许。
一柱凹下几寸,但两柱平衡。历时千年之久,全殿无歪斜之影,真可渭天工巧匠,堪称一绝。
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金身塑像,为清代中期作品:面目慈祥,身躯高大,盘膝而坐,庄严伟岸。
沿大殿后面的石阶拾级而上是药师殿。该殿主要供奉的是药王菩萨。
大雄宝殿对面是观音阁
外墙,楹联:“道场遍十方无人无我,佛法超三界非色非空”。
穿过山门,登石阶而上。
匾额:“慈航普渡”
观音阁供奉有珍贵文物——明代紫铜观音站像。这是历经战火兵乱得以保存下来的寺院幸存文物。
两侧是僧侣和居士住房。
从宝轮寺旁边的小道下去,立着一个叫着“少妇尿童”的雕塑相传,朱允炆避难来磁器口宝轮寺时,因长期风餐露宿,奔波劳累,患上了哮喘、风湿等疾病。他的四叔朱棣又派人四处追杀他,他不敢寻郎中看病,十分痛苦。一天晚上,有神仙托梦给他,说是饮七岁男童小便可免除其痛苦。第二天,建文帝便出庙暗暗访查,刚来到金碧桥边,正见一少妇在抱小男孩撒尿,建文帝手持缘钵向前询问,该男孩正好七岁,便说明来意,少妇爽快答应。一碗童子尿喝下去,建文帝顿感神清气爽,恼人的哮喘、劳损、风湿等症一扫而去。此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人们都知道童子尿能治百病了。后来,人们才知道那个讨要童子尿的和尚就是真龙天子建文帝,于是,便习惯称童子尿为“护龙水”了。
下山到嘉陵江边,竹缘村茶坊。
纤夫文化展览馆,也算是吊脚楼建筑。
古渡口。
有一题有“龙隐门”字样的石牌坊。楹联:“夕阳斜照分波轮影随流去,晓雾初开隔岸山形扑面来。”
据说这个“龙隐门”还颇有来历。说是明建文帝曾在磁器口镇隐居,被势所迫欲重返朝廷,在此渡口告别之时,不禁黯然神伤。想想一个堂堂天子不能为民谋福,使社会国泰民安,却为私欲而勾心斗角,万般权衡痛下决心归隐。故此地被后人称为“龙隐门”。
另一面书写“磁器口”。楹联:“果然好气象古风赖汝存一墨,不是真龙门骚客凭谁颂三巴。”
华子良脱险处。
沿清水溪西行。
清水门
金蓉桥为清末乡绅陈元煊集资修建。桥为一座三孔券拱石桥,长28.7 米,宽4.3 米,三拱大小相同,拱跨7.6 米。桥面和护栏看上去很新,但桥身的石块上长满青苔,侵蚀痕迹很重,看上去很有历史。
桥北侧。
返回磁童路,乘公交返回市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