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12.9
![](http://pic.ikafan.com/imgp/L3Byb3h5L2h0dHBzL2ltYWdlMTA5LjM2MGRvYy5jbi9Eb3dubG9hZEltZy8yMDIxLzAzLzI2MTcvMjE4NTkxNjI5XzFfMjAyMTAzMjYwNTQ3NDEyMzg=.jpg)
一、
临证治脱发可从整体调理入手,治以平衡阴阳,升清降浊,可取制首乌、枸杞、菟丝子、女贞子、旱莲草调补肝肾;黄芪、党参益气健脾,运化浊湿;丹参、怀牛膝降浊化瘀,改善循环;茯苓、车前草、荷叶降浊升清。此法可使浊气下行,阴血上荣,头发乃生矣。
二、
临证遣方用药,调护阴阳为要。古人谓:“阳化气,阴成形。”应用温阳药辅以补阴药来收敛,应用补阴药佐以温阳药来运化,此为万全之策。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临证用药无非阴阳两端。然而,水火无情,既可养万物,亦能害万物。我们遣方用药不可偏执一方面,扶阳不可过头,补阴不可久填,十二正经相当于自然界大地之河流,奇经八脉相当于湖泊,湖泊干涸,河则断流,湖泊瘀塞,蓄水量减少,若遇洪水则江河决堤,此理可用于阴阳之调整上,细悟可知之奥秘。
三、
中风急性期,内风、邪热、痰浊、血瘀、腑实等标实之症突出,六端中惟腑实为要,实践已证明通腑泻热在该病的治疗中尤为关键。根据中医“闭者通之,逆者降之”之旨,此阶段通其腑气,泻热下行,腑气畅,气血行,经络通,清窍明,且肺与大肠相表里,痰浊下降,肺得清肃,治节复行,神明自清矣。临证通腑泻热首选方为凉膈散加瓜蒌、胆星、石菖蒲,方中大黄、芒硝用量视病人大便次数而进行调整,大便一般不超过3次为度。大便畅通3日后即可去芒硝,合升降散治之,疗效较好,综合石家庄市中医院诊治中风经验,此法可靠。
四、
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祛风药不宜久用,宜温肾壮督,强壮筋骨为治。常选药有寄生、炒杜仲、狗脊、骨碎补、熟地、仙灵脾、鹿含草。同时辨证论治,随证治之可收佳效。
五、
过敏性紫癜的治疗不可一味凉血止血,治疗时虽可很快血止,但易致瘀血内留,致紫癜反复出血。笔者常用桃红四物汤加虎杖、丹皮、丹参、紫草、紫参、地丁治之,常收良效。待病情稳定后则改为玉屏风散加仙鹤草、虎杖、丹参治之。取玉屏风益气固表之效,通过机体免疫功能,达到脱敏防复发之目的。
六、
出血性疾病若出血后出现血虚气衰者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人参、阿胶珠、五味子治之。人参补益肺脾之气,既可摄血止血,又可补气生血;阿胶珠生血补血;五味子收敛固涩,养阴生津,使阴血生化有源。
七、
高脂血症可选下药降之,化浊祛脂之品有荷叶、炒山楂、草决明、酒大黄、路路通、虎杖、制首乌、刘寄奴等药。胸痹属痰瘀互结者,应用下方有良好的降浊祛脂之效。柴胡10g枳实10g黄芩6g大黄6g半夏6g炒白芍15g丹参20g云苓10g陈皮6g甘草6g泽泻15g虎杖20g制首乌15g炒山楂15g刘寄奴10g水煎服日一剂。连续服用不少于1-3月,方可收效。
八、
石家庄市中医院已故老中医刘景兰先生治疗慢性肝病,喜在辨证方药中加入水红籽10-15g。刘老认为水红籽性咸,微寒,无毒,有良好的健脾利湿,消瘀破积之功效。可用于胁腹瘀积,水臌,胃痛,食少,腹胀等。经验珍贵,可资参考。
九、
足跟痛多属局部组织劳损和退变所致,西医多诊为“跟骨骨膜炎”或“跟骨骨刺”。临证可用逍遥散加骨碎补、夏枯草、桂枝、狗脊、怀牛膝治之。本病中医认为多属肝肾亏虚,筋脉失养,复加风寒湿邪所致。故用上方,可使肝肾得补,木气冲和,筋骨得荣,寒湿去除,筋舒痛失矣。
十、
葶苈子重用10-30g配大枣6-10枚,加入应证方药中有泻肺利水强心之殊功。临证治疗肺水肿、胸腔积液、脑水肿等有不可替代之作用。临证若配以温阳益气扶正之品使用,可扬长补短,祛邪而不伤正气,短期应用效佳。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