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十条中医临床用药经验2020.9.24
一、
现在的中医人往往重视西医的检测和诊断方法,忽视中医的辨证思维和理法方药的运用,常走所谓的“捷径”(即西医诊断,中医处方用药),这样一来真正的中医会越来越少,中医的阵地就会越来越小。要知道,中医讲的是医理,而西医讲的是病理。中医的医理讲的是研究生命的学问,西医的病理是研究病的学问,中医分科不细,对人不对病,西医分科严格,对病不对人。
二、
做为一名中医工作者要清醒的知道自己所面临的压力,对目前处于主流医学的西医要了解,要做到知己知彼。中医不能包打天下,中医不能包治百病,但中医可百病调理。中医不是不能治急症,但治急症中医不具备优势。我的观点是实事求是,中医信仰不能变,中医之不足要正视,要运用中医思维指导临床实践,做“铁杆中医”,万万不可做用“圣经”改造“佛经”的所谓“现代中医”。临床诊断要中西两手并重,中西互补,任何时候也不要和尚念圣经这样的结合。治疗方面遵循的原则:除危、急、重症外,力争做到“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只有这样做了,你方能在中医队伍做高手,西医同行赞成你,患者从心里认可你。前途光明,贵在坚持,贵在实践。
三、
临证对不明原因发热,若见发热恶寒、关节酸困、乏力、腹胀、纳呆、便溏、舌尖红、苔白厚或白腻、脉细无力者,均可从湿遏卫气入手,即可用藿朴夏苓汤化裁治之,常收良效。常用药物有藿香10g半夏6g茯苓9g杏仁6g苡米15g白蔻10g厚朴10g莲子10g扁豆10g大腹皮6g苏梗6g陈皮3g,水煎服,日一剂,连用3-7剂可效。
四、
虎杖、紫草、丹皮、连翘、党参、甘草合用,有升高血小板数的作用。
五、
临证辨“瘀”,首重舌诊。瘀证多见舌紫暗或有瘀点瘀斑;舌下络脉青紫,形粗延长、分叉。中医认为久痛入络,久郁必瘀,久瘀入络。
六、
治鼻衄可在应证方药中加入桑皮、牛蒡子、荆芥三药,以宣肃肺气以促肺火下降,可收佳效。
七、
凡是临床辨证属于阴虚寒凝者,均可取阳和汤治之。取其温补通散之力而消散,以此理治疗内科妇科杂病均能收良效。
八、
瓜蒌行气开郁,涤痰散结,尤擅荡涤胸膈之痰浊。现代临床研究表明,瓜蒌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液循环、增加冠脉血流量、发挥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
九、
桑皮清肺降气,桑椹补肝肾之阴,桑寄生既可补肝肾又能通络活血,三药治咳喘证属痰蕴于肺,肝肾不足者。三药药性平和,补而不助热生痰,泻而不伤脾伐肾。
十、
黄连3-6g有清热泻火之功,与生地15-30g相伍可降心火滋肾水,水火相济可使机体津液自生气血得养;二药可治疗口舌干燥,口舌生疮属心肾失调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