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神剧的N个不懂
看神剧的N个不懂
张效雄
记得行内有人说过,一部电视剧是不是有观众,先找些保姆看一看,如果他们笑得合不拢嘴,如果他们跟着剧情哭哭啼啼,如果他们丢下手中的活儿痴情地连广告间隙的时间也不放过,这个电视连续剧就成功了。
由此可见,时下一些电视连续剧就是按照这个标准来生产的。
这就是我很少追剧的原因之一。除了对这个标准不认可以外,还因为好多事儿我看不懂。爱情剧谍战剧且不论,只以某些一播再播的抗日神剧为例,我就有好多看不懂。
第一个不懂的是,神剧怎么消灭了那么多日本鬼子?抗战八年,中国战场消灭了多少日本军人,虽然统计口径不同,但总有个大数。细心的人计算过,一部电视连续剧消灭的鬼子,比某个集团军八年里消灭敌人的总数多很多。换句话说,一个战役、几个神秘部队加上几个做地下工作的人员,就足以消灭大批穷凶极恶的鬼子,仗这么容易打,鬼子这么经不得打,干吗要打八年?
第二个不懂的是,电视剧主人公的子弹怎么永远打不完?在电视连续剧里,主要人物,也就是战斗英雄,他们不论用什么枪射击,子弹始终是富足的。按照常理,勃朗宁手枪装弹不会超过10发,射程就是一百米左右。一把驳壳枪,包括日本造的王八盒子,装弹不会超过20发。步枪是要一发一发装弹的。即便是抗战后发明的自动步枪,弹仓只能保留几发子弹。轻机枪是要换弹夹的,重机枪要有一个协助装子弹的助手。这些常识总是被导演们忽略了。更有趣的是,卡宾枪、冲锋枪一类自动武器,大都是1945年以后由美国人援助过来的,怎么会在1940年左右就用在国军和八路的手上?
第三个不懂的是,枪弹怎么总是打在鬼子的钢盔上?电视剧中的英雄,无论是狙击手还是持步枪的士兵,常常命中敌人的钢盔,还能够听到清脆的声音。这样的镜头,无非是想烘托狙击手或是英雄们的辉煌战绩。但不解的是,狙击手干吗一定要瞄准钢盔打?打身体躯干不是目标宽大些吗?再说,钢盔这么不经打,战场上戴钢盔有什么用处?
第四个不懂的是,无论哪个部队,士兵总是带着钢盔在打仗,而长官从来不带钢盔,军衔标志也不掩饰。实际情形是,上了战场,不论官兵都要伪装自己保护自己。当官的不伪装不采取保护措施,那闪亮的军衔和鹤立鸡群似的不带钢盔的人,不是明显的指挥官是什么?那不是等着敌人先打掉指挥官?还有,神剧里的长官,无论敌我,长官总是最后被消灭或是负伤,要等到全军覆灭以后再来一个战场比武,丢下枪支上阵,鬼子最后死在冷兵器之下。我就弄不懂,千变万化的战场,怎么总是这么巧。
第五个不懂的是,一个重要人物中了枪弹,鲜血直流,奄奄一息,为什么不先实施抢救包扎伤口,或是紧急送医院,而是在场的人和伤者说一段大话,眼睁睁地看着心爱的人或是最重要的人在自己的怀里死去?这样违背常理的镜头怎么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出现在一个又一个神剧里?
第六个不懂的是,日军的间谍怎么都是女的?难道日军培养了一大群川岛芳子一样的特工,都是按照这一个模子做出来的?女间谍层出不穷、总唱主角,难道战时日本阴盛阳衰吗?
第七个不懂的是,为什么不是庆典大场面,军人怎么要带着勋章上班或者开会?常识是,庆典、重大节日,功臣们才佩戴勋章出席的,而神剧里,好多军人是带着勋章上班开会的,最高长官蒋委员长也不例外,经常佩戴勋章参加小型军事会议,他用得着这么去炫耀吗?
还有更多的不懂,不好一一提出。我常常在旁人尽情欣赏剧情的同时,听到一声声唏嘘和叹息。估计他们也有很多的不懂,只是他们陶醉于剧情和人物的命运不去深究罢了。
我于是感到,好多电视连续是不忍细看的,不能问太多的不懂的。
我不是对编导们的能力智力提出质疑,而是愤慨他们把咱们观众都当成保姆一样来设计。这不是公开地在侮辱观众的水准,轻视咱们的智商吗?
细细想来,这些电视连续剧,本质上就是在意淫,在挑战观众的忍耐力。
有人戏说,现在的荧屏,除了古装戏就是神剧或是嘻嘻哈哈哭哭啼啼的爱情剧。除此之外,还能看到什么?除了这些大行其道之外,还有瞎掰的装逼的和选秀的。也难为了电视剧的编导可以把观众是为无知的幼童,就是取乐而已。
前些年流行过一句话:真话不让人讲,假话不愿意讲,人们只好说痞话了。
为什么痞话这么流行?这和神剧流行是一个理儿。
朋友劝我别发牢骚,有戏看就不错了,你还能挑个甚?人啦,不能活得太清醒。不懂,比懂的好。
难得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