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豪刘禹锡(六集全)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全文一万六千五百字,无广告,无链接,只有纯正的文字和带着情感的故事,当然也穿插了作者的一些感受。谢谢阅读。
大唐故事之诗豪刘禹锡
一
古人说:三起三落不到老。
意思是说,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总是有些磕磕碰碰。只要做一只打不死的小强,希望还是有的(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一帆风顺呢?是因为你没有看见他的磕磕碰碰,或者是他隐藏得好)。
或许有人会说,作为我这种屌丝,为啥一辈子都在经历风雨,从来没有看见过彩虹?为啥我这一生都是在走下坡路,从来没有看见过希望?
这上升到了一个很严肃的哲学问题,或者说是神学问题。可能这就是命吧。这个世界上,虽然没有永远的成功,但确实有永远的失败。
自古以来的官场,都是烽烟弥漫。或者是因为能力问题没有顺利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或者是得罪了人遭下了套子,或者是因为自己的位置被更有能力的人瞧上而下了烂药,或者是因为站错了队伍,还有一些什么原因也没有直接就是莫名其妙……风水轮流转,于是就产生了宦海沉浮。
看历史还是很有趣的。来,随便举几个栗子。
杜审言,出生于大唐太宗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杜甫的祖父,先贬吉州(江西吉安),再流放峰州(越南河内)。遭流放的原因,是因为他和武后的“关系户闺蜜”张易之兄弟有交情,张氏兄弟遭弄下课后,他受牵连。他写过一首《渡湘江》描述自己的狼狈:“迟日园林悲昔游,今春花鸟作边愁。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
李白,出生于大唐武则天大足元年(公元701年),有一首《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咋一看,还以为他游山玩水,高兴得板。实际上是因为曾给永王李璘当过几天秘书,后来李鄰被兄弟唐肃宗李亨搞下课,李白获罪被流放夜郎(贵州),半路到白帝城遇赦。这首诗,实际上写的是劫后余生,“老子竟然活出来了”的心情。
杜甫,出生于大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因为没有“文凭”,在帝都找工作,找得十分艰难。安史之乱给了机遇,他在凤翔追到逃难的皇帝,被任命为左拾遗。回长安后,遇到皇帝罢免宰相房琯之事,杜甫没讲“政治规矩”,越权帮忙说情,把皇帝惹毛了,被贬为华州(陕西华县)司功参军。
韩愈,出生于大唐代宗大历三年(公元768年),当过刑部侍郎,高级干部,皇帝迷信宗教,想迎佛骨供奉,韩愈直谏皇上疏离佛教,把宪宗惹毛了,被贬潮州刺史。他写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阳路八千。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相当悲壮。
白居易,出生于大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本来在中央机关工作,虽职务不高,但也还体面。当朝丞相武元衡被人当街杀死,京城震动。涉及政治谋杀,没人愿意开腔。白居易主动充当了正义的出头鸟,写奏章要求朝廷彻查。不谙遭人下了黑手,以越权奏事为名将他举报了,贬为江州司马。他写有“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坐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十分郁闷。
柳宗元,出生于大唐代宗大历八年(公元773年),21岁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司局级)。因参与“永贞革新”失败,33岁被贬谪永州司马。10年之后混回长安,谁知道二月到京,三月再贬,到“蛮夷之地”柳州,四年后离世。为官26年,被贬14年。
我们读唐诗,只看到了这些大诗人表面的光鲜。实际上,他们都很倒霉。
还有谁?
太多了,一时半会还说不完。要说遭贬时间长度这方面,还真有这样一个代表。
他,二十岁与柳宗元同时通过大唐公务员考试,中进士,后来连续三次登科,原本以为前途大好、官运亨通,却不谙运气没跟上,遭贬二十三年。
这,就是刘禹锡。
“我乃中山靖王之后。姓刘,名禹锡。字梦得,籍贯彭城。”刘禹锡的名片上,这样介绍自己。
人们总是评论:你这啥舅子水平,你整些三国时期刘备的台词搞啥?你这个造型,也算皇族?你考虑过中山靖王的感受没?
面对这些质疑,刘禹锡总是不慌不忙:莫焦,我给你讲一下历史。中山靖王是西汉景帝刘启的儿子,名叫刘胜,他是汉朝中山国的第一代君王,在位四十二年……
那你到底是哪一支、那一系、哪一脉呢?人们总是要追问。
懒得给你说,说了你也不明白。刘禹锡总是语焉不详。
不管怎么说,刘禹锡说自己的皇族后裔,强调出身名门,表明他和当时的大多数文人一样,十分在意自己的出身。
到底真实情况是啥情况?我们不妨围观刘禹锡后来给自己写的自传《子刘子自传》(1103字)。开头几句在这样写的:
子刘子,名禹锡,字梦得。其先汉景帝贾夫人子胜,封中山王,谥曰靖,子孙因封为中山人也。七代祖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遇迁都洛阳,为北部都昌里人。
这样说来,刘禹锡应该是北魏孝文帝时期刘亮的后人了。但也有人说,他的祖上其实是匈奴人,汉高祖刘邦曾经将公主嫁给匈奴冒顿和亲,冒顿的后代过来冒充刘氏后裔。
年代太久远,实在搞不清楚。无所谓了,出身天注定,名片是自己打出来的。
刘禹锡在《子刘子自传》中,写了父亲的经历:
父讳绪,亦以儒学,天宝末应进士,遂及大乱,举族东迁,以违患难,因为东诸侯所用,后为浙西从事。
他的父亲刘绪,是经历过大风大浪的,安史之乱的见证者和经历者。曾经在多个节度使门下当过秘书和顾问。其人品,受到了当时很多人的肯定和点赞。
刘禹锡在《子刘子自传》中,这样写母亲:
先太君卢氏由彭城县太君赠至范阳郡太夫人。
她出身于范阳士族,属于名门闺秀。
父母的基因都很强大,那是不摆了。他们合作所生育的儿子,自然不在话下。
少年时期的刘禹锡,长在江南(吹牛打草稿,我们讲求证据)。且看他写的《送裴处士应制举》(240字)。最后几句关键的:
忆得当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馀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
大唐代宗大历七年(公元772年),刘禹锡出生。直到大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这十八年中,虽然刘禹锡的父亲多次调动,但始终在江南一带。即便是最远的一次,也不过是从嘉兴到湖州,几百公里而已。
江南出才子佳人,刘禹锡正好是这种类型。
二
大唐的文人,简直算得上是多能多专。
皇帝说了,啥都会一点,生活更精彩一些。
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刘禹锡准备了扎实的精神基础。他不但熟读经史,还通晓天文(曾经和僧人惟良交流天文知识),甚至还精通医学(三十多岁还编写了《传言方》医学书籍)。
他的学习成就,离不开谦恭好学。他随身准备有笔记本,一旦见到自己崇拜的文化人,就会尾随其后,随时瞅机会请教,认真记笔记,做痕迹化管理,并随时复习翻阅。
当时,吴兴有一位高僧,法号皎然。这位高僧俗姓谢,他自称是谢灵运之后。不但佛法高深,最要命的是,诗歌写作一流。虽然大唐当时有很多僧人会写诗,但都不及皎然。他还有一个叫做灵澈的和尚同行,也是个诗歌高手。
这种高手,刘禹锡咋可能错过呢?必须尾而随之,讨而教之。
话说拜师当天,两位老师出了一个题目,要求刘禹锡以自然风光为题,吟诗一首。刘禹锡稍加思索,脱口而出一首《杨柳枝词》,然后写在纸上: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邀得垂杨相发挥。
两位高僧相视一笑:写得不错,但还缺少灵动。给你个建议,把“邀”字改成“须”,感受一下?
刘禹锡仔细一想,简直是高啊!只此一字,让这首诗上升了好几个档次。于是,刘禹锡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写成了《杨柳枝词九首》(306字),成为后代范文。两位老师的指导,让刘禹锡的文采大幅提升。
他对老师的感情,相当真挚。话说灵澈禅师圆寂十七年之后,刘禹锡帮助其门人秀峰禅师出版了老师的《澈上人文集》,还亲自动手写了前言《澈上人文集序》(613字)。其中这样记录师生情谊:
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他还这样评价老师的学问: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昼公后,澈公承之。
这一学,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间无缝衔接。
好不容易到了大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已经十九岁的刘禹锡终于学有所成,准备一试身手。正好,这一年,大唐开科取士,刘禹锡被作为“三好学生”代表选送参加。
大唐的考试不比如今,考试前提前半小时到考场妥妥的。因为交通原因,必须十分提前动身,边远地区甚至提前一年两年。
交通伤不起啊,牛车、马车、渔船、步行,啥交通工具都经历了。赶到帝都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的刘禹锡,正好二十岁。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把自己整理的文稿投递给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刷一下存在感,引起他们的注意。这就是所谓“行卷”。万一有人识货,点赞作品,并转发推荐呢?万一火了呢?万一钓到大鱼,被安排工作呢?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如果不去尝试,连机会都木有。
在大多数人都执行这种操作的时候,刘禹锡不以为然。他想,要投稿就要投个大的。他果断把文章发给了德宗皇帝。然鹅,并无音讯。极有可能是皇帝并没有收到他的邮件,被太监作为广告或者垃圾骚扰邮件给过滤了。
还是不能免俗,他不得已,也和大家一样,先把这些文章发送给可能识货的社会名流。
事情干了好多次,最后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所谓的“行卷”其实并无卵用。大多数人觉得喜欢,看看后,感叹一番,也就算了,根本不得转发推荐。更有甚者,收到的文章多了,直接屏蔽,或者直接丢进了垃圾桶。也有些过分的,把人拉黑了。
要想考试通过,还是要靠自己。只有考试,才是唯一出路。
中间过程直接省略,相当轻松,一举高中。
刘禹锡十分兴奋。原本他都做好了诸多假设:万一没有考过,万一要去读复习班,万一要去打工……现在这些假设都成了真正的假设。必须要感谢这个正直的时代。多年后,他在《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160字)中用这样一句描写了自己的心情:
初逢贞元尚文主,云阙天池共翔舞。
这一年,一起通过大唐公务员考试的,还有柳宗元。
大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22岁的刘禹锡再次参加贡举考试,登进士第。同一年,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顺利登上第二科。
这两次大考通过后,刘禹锡十分开心。
大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刘禹锡参加吏部取士科考试,终于实现了三登科。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正式的聘书终于来了,刘禹锡被任命为太子校书。这个职位是东宫属官,主要职责是校对勘误崇文馆的书籍。自古以来,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那是一个高级人才的出产地(例子不多说,大家懂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能够大量读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东宫工作了5年,无非就是一些编辑校对整理工作,木有啥激情,按部就班,没有啥显著成绩,也不会有显著差错。
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刘禹锡的工作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动。从中央机关下到地方基层,担任徐州泗濠节度使掌书记(不是党委书记,实际上就一秘书长),成为了泗濠节度使杜佑的下属。
为啥工作突然变动呢?
刘禹锡的这位垂直领导杜佑,可不简单。他是大唐最有名气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之一,属于典型的官二代。但这人全然没有所谓官二代的不良风气,十分能够体验民间疾苦,关心爱护群众。
更有价值的,是这位杜领导和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是老朋友。杜佑需要一个写材料的高手。所以,他获得这个工作,不是关系户,全靠“实力”取胜。
上班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帮助杜佑,辅助推进史书《通典》的编撰。让杜佑花了三十多年心血、共二百卷、约一百九十万字的书,在大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顺利完成并发表。
这是一部很厉害的书,记述了远古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
杜佑十分高兴,觉得刘禹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经常安排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让他做(说多了都是泪啊,不外乎还是写材料……)。
在大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徐州刺史张建封病逝。主要领导挂了后,地方上一群“内伙子”自作主张,让张建封的儿子接班继续搞,却把朝廷派来的新领导韦夏卿撵得屁仆。
敢不讲政治?给我弄痛!朝廷果断安排泗濠节度使杜佑出马摆平。刘禹锡必须随军工作,虽然不会上火线杀敌,但在后方写材料,包括战书、汇报、军情速报等,写了很多。
可惜,杜佑运气没跟上,戡乱失败,朝廷只得另外派人。杜佑不再担任泗濠节度使,而改为淮南节度使,刘禹锡也就成了淮南节度掌书记。
打仗失利的杜佑,心情十分郁闷。他安排刘禹锡帮助写材料,给朝廷认错,想辞职回乡。刘禹锡果断写了一篇《代杜司徒乞朝觐表》(392字)。句子很动感情,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窃位时久,妨贤愧深。况历任以来,四十八考。祗奉朝谒,时才二周。服勤郡府,荏苒垂老。屏营魏阙之思,梦想承明之迹。如迫馁寒,不忘衣食。伏惟睿鉴,俯亮愚衷。早赐择人,与臣为替……所冀退归旧里,沐浴皇风……
老板都在请求辞职,刘禹锡作为下属,感觉很有可能混不下去了。在扬州还能搞啥呢?他也想回长安,说不定还有大大的机会。心情很纠结,写了一首《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个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于是,他也写了一个请示。终于在大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年底,刘禹锡接到调往畿县的批复。
可以又回到首都近郊工作了,刘禹锡各种开心。
三
在畿县工作的第二年,刘禹锡获得了组织部的调令,到京兆府渭南县担任主簿(主管文书、簿籍、印鉴,起草文件、管理档案,差不多就是秘书)。这个地方由于靠近帝都,所以其干部的级别都要比其他地方高一些(参照直辖区)。所以这个职位是正九品上。
那位曾经被地方势力恶意抵制的韦夏卿,回到京城后,当上了吏部侍郎,然后又当上了京兆尹(首都市长)。这个人特别喜欢文化人。由于渭南县属于他的地盘,所以他要刘禹锡挂职,帮助写材料(历朝历代的领导,都缺秘书人才,严重缺。希望这一句能对那些考公务员的同学有所启发)。
大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由于工作干得好,刘禹锡被提拔为监察御史(中纪委副书记)。这个工作对刘禹锡来说,有很大的价值。他在《望赋》(761字)中说:
望如何其?望且欢!登灞岸兮见长安。纷扰扰兮红尘合,郁葱葱兮佳气盘。池象汉兮昭回,城依斗兮阑干。避御史之骢马,逐幸臣之金丸。
最后两句透露的意思是,监察御史地位之牛逼,在大街上可以横着走。
说来也怪,人这个名堂,穷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一旦有了地位和身价后,好事情就接踵而来。
担任监察御史的刘禹锡被京兆水运史(海事处长)薛謇(免费普及知识,读简)给看中了,果断跑到刘禹锡的父亲刘绪家里,说:“兄弟,我想跟你当亲家,你干不干?”刘绪说:“要得。”这桩婚事就这样定了,简单直接。
这监察御史的职位,不但给刘禹锡带来了政治地位,幸福家庭,还带来了一群朋友三四。
工作期间,刘禹锡新认识了好几个朋友,白居易、韩愈、柳宗元、韦夏卿,还有韦夏卿的弟弟韦执谊等等,都是一伙文化人,大家在一起写文章、喝酒、旅游、唱歌,各种快活。
这期间,刘禹锡还认识了一个对他产生重大影响的领导干部,王叔文。
其实也不算是新认识的。刘禹锡当年在担任太子校书时,王叔文也在太子身边工作,担任太子侍棋。所以算下来,两个人是同事。但真正的密集型交往,还是在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之后。作为太子身边红人的王叔文,认定刘禹锡绝对是一块国务卿的料,十分看好,所以感情很深,亲兄弟那种。
话说大唐德宗李适所使用的贞元年号,从公元785年开始,一直沿用到公元805年,前后共计21年。刘禹锡担任监察御史,是在大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之后,这时间节点,已经是贞元年间的尾巴上。
贞元末年的政治风气,已经很险恶了。政治路线斗争搞得很过火,不准干部之间有“小圈子”,更不准搞“团团伙伙”,相互过度亲密的交往也不行,否则就是想搞事、谋反。
白居易在《韦执谊传》中,这样描述这一时间的政治生态:“臣又见贞元之末,时政严急,人家不敢欢宴,朝士不敢过从,众心无憀,以为不可。”
这时间的刘禹锡、韩愈、王叔文、柳宗元等几个走得很近,被一些不明真相的“吃瓜”干部认定是“死交”,心里各种怀疑,也搞得他们之间闹出了一些误会。
大唐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冬天,韩愈给朝廷写了个请示,要求减轻群众负担,结果事情没搞成不说,还遭贬职,去广东的连州阳山担任县令。突如其来的职位变化,让韩愈慌得一匹,认为是刘禹锡和柳宗元泄露了私下对朝廷的“抱怨”。几个人相互之间都开始不安逸彼此。还是杜佑出面解释协调,才把这个事情摆平。
大唐贞元二十一年(公元805年),德宗皇帝病逝。太子李顺即位,是为顺宗。这一年,被改元永贞。
这个时候,宦官以及藩镇把持朝政的情况,已经十分严重。
要说这个宦官把持朝政,还得从玄宗时候说起。那时候高力士就是一个例子。
尼玛权力给人家占用,皇帝眼看要成个摆设,这还了得?
经过深入调研和深刻反思,皇帝弄明白了一个重要问题:只有改革,才是出路!是时候搞一个大动作了!
这个时候,诞生了一个团队,一个具有一定实力的改革团队,史称“二王八司马”,具有相同的政治纲领,那就是“打击宦官,革新政治”。
其中的“二王”指王叔文、王伾。“八司马”指韦执谊、韩泰、陈谏﹑柳宗元﹑刘禹锡﹑韩晔﹑凌准﹑程异。为啥叫“八司马”呢?是因为他们在改革失败后,俱被贬为州司马。当然,这是后话。
这一场政治活动,被称为“永贞革新”。
这期间的皇帝,脑壳咚大。自己的政令,出不了皇都就“黄”了。特么的,下面都听藩镇的,都听宦官的。甚至还有人扬言说:“天高皇帝远,管不到我这。”这个皇帝,和稻草人没有多大区别,气得半死。
皇帝的想法,是逐渐消减藩镇的势力。为这个,他拟定了感觉上很周详的一揽子计划,但事先并没有“试水”,而是直接在朝会上提交大会高级干部讨论。完全不谙才开了个头,下面就各种抵制:
“老大,你老汉才死,现在说这个,怕不合适哦。”
“老大,你老汉当年也想搞这个,他那么牛逼,但还是没有搞成。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还差点惹祸。我们大唐现在实力焦人,你最好不要搞这个事情哦。”
皇帝气得不行,但又能怎样呢?事情明摆着的,队伍带不动了。
自古以来,都是人多的会议不重要,重要的会议人不多。既然大会上搞不定,那就小范围搞了再说。皇帝一气之下,他拟定了几道秘旨,要求部分干部过来“开小会”。
接到通知的干部赶到皇帝的御书房一碰头,就是这八个人。
见面后,皇帝开门见山:“你们几个领了我的工资,应当帮我效力。现在国家需要你们。今天请你们过来,就是帮我想个办法,如何才能打击宦官、革新政治,让我过得真正像一个皇帝?”
王叔文心领神会:“皇帝莫焦,我们都帮你计划好了。你看,我们几个商量好的行动方案。”
皇帝接过来一看,大概意思是:先以宦官干政为理由,把牵头人搞下课,把余党一网打尽。再逐步落实撤并措施,削弱藩镇势力。最后实现国家统一,皇帝真正执政。方案的末尾写的是:皇帝英明神武,以你的才能,再搞出个贞观之治、开元盛世也不在话下。
这个计划,正是皇帝想要的。于是,就“愉快”地决定了。
谁料想,理想之丰富,而现实之狗血。新的政治思路推行没几天,阻力就来了。除了这参与改革的十多个人是“铁心豆瓣”之外,其余的干部尤其是高级干部,竟然都已经被宦官给成功收买,他们站在了新政策的对立面。开始还敢当面抵制,到了后来,果断罢朝,连班都不上,开会连鬼影子都看不到。安排的所有工作,更加没人落实。朝野混乱不堪,一时间,搞得成了“无政府”状态。
皇帝气得不行,但又毫无办法,只好放弃了推行新政的决定。这个事情,不到半年,又黄了。
当年的顺宗皇帝,是宦官扶上位的。完全没有想到,现在的顺宗皇帝,还得由宦官搞下课。才当了二百多天的顺宗,活活被气成了严重抑郁症,不得不下台换人。他驾崩之后,李纯即位,是为唐宪宗。
然后,为顺宗皇帝出谋划策的十位大臣,遭到了宦官团队的“秋后算账”。杀人倒还不至于,只是官职保不住了,都被贬职,无一幸免。全都发配到经济落后地区支援地方建设,搞扶贫工作。
大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刚好35岁的刘禹锡开始了贬谪生涯,开始的通知是连州刺史,结果在上任的途中,又被通知为郎周司马。
果然是人生无常啊,如果当年的事情搞成了,说不定自己现在是宰相。但成王败寇的规律无法假设,刘禹锡各种郁闷。
四
于是,刘禹锡只好风雨兼程地到郎州(湖南常德)上任。
这个朗州当时还不是风景区,环境恶劣得背时,白天都能看见虎狼出没,条件很差,人口也不多,十分需要开发性建设。
按照大唐地方领导干部生活待遇相关规定,虽然刘禹锡官职不大,但可以分配三间三厢的房子。这个知县李趵是个实在人,觉得应该在人家落难的时候拉一把。他果断安排了一套位于城南江边的七居室大房子。
知县的想法是,你现在如此倒霉,我关键时刻帮了你,你总得想办法感谢我才对。明显的动机不纯。
没想到,刘禹锡一家搬进去好几天,木有动静,丝毫没有来感谢的意思。反而在门上贴了一副对联“面对大江观白帆,身在郎州思争辩”。
知县很生气,感觉这人完全不懂人情世故,也不懂“音乐”,决定“点拨”一下。于是,安排人把刘禹锡的住处从城南迁到城北,面积由七间减少到三间。
本以为刘禹锡能够幡然悔悟,晓得自己该“做啥”,却没想到,他不但依然没懂起形势,反而在门上贴了对联“垂柳青青江水边,人在历阳心在京”。
完全没把这个知县当回事啊!知县彻底生气了。这回打算欺负一把。再次派人把他调到城中,这回的房子只有一间,只能容下一床、一桌、一椅。
原本以为刘禹锡会郁闷,然后主动过来求情,然后有所表示。却不料几天没动静,几个月也没动静。知县坐不住了,派人过去一看,刘禹锡竟然在家和文人墨客喝酒唱歌,完全没有一点郁闷迹象。
他甚至还在门前石头上,写了一首《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位知县彻底蒙圈,继而气得半死。他完全没想到,这种落魄的文人,竟然还有着如此坚毅的气节和胸怀。
话说这郎州,属于湘江的流经之地。三月的某日,群众自发聚集,对湘水之神进行祭祀。
而湘水之神,就是远古舜帝的娥皇、女英两位妃子。舜帝外出检查工作,因公殉职。娥皇、女英在湘江边听闻噩耗,伤心不已。眼泪滴在竹子上,染上点点泪痕,遂为湘妃竹。二位妃子投水自尽,化为湘水之神。
听了群众对于故事背景的深刻阐述后,刘禹锡感慨不已。一蹴而就,写下了二首《潇湘神》(每首两句):
湘水流,湘水流,九疑云雾至今愁。
君问二妃何处所?零陵香草露中秋。
斑竹枝,斑竹枝,泪痕点点寄相思。
楚客欲听瑶瑟怨,潇湘深夜月明时。
这两首诗,不止是献给潇湘神,同时也是献给失意的自己。
本来以为一段时间风波过去,就能翻身。刘禹锡也随时和当年的兄弟们保持着联系。但时间一天天过去,他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多半遭狗日的有关领导给搞忘了!
谁也没想到,竟然在郎州这个神奇的地方,一干就是八年。
曾经真的以为人生就这样了,平静的心却依然还有浪潮。刘禹锡不相信人生如此狗血。但又能怎么办呢?
机会等了很久,原以为奄奄一息,居然被抢救回来。
大唐元和九年(公元814年),朝廷似乎良心发现,突然来了一道诏书,要求刘禹锡、柳宗元回帝都复命,说是有重要工作安排。
二人怀着十分激动和期望的心情,结伴而行。从当年的十二月一直走到了第二年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的二月,才到达长安附近。
眼底长安啊!刘禹锡十分激动,更十分高兴。写了发了一个朋友圈《元和甲午岁,诏书尽征江湘逐客,余自武陵赴京,宿于都亭,有怀续来诸君子》(焦人,为啥名字比内容还长):
云雨江湘起卧龙,武陵樵客蹑仙踪。
十年楚水枫林下,今夜初闻长乐钟。
在诗中,刘禹锡以“卧龙”自比,以“蹑仙踪”即重返尚书省当郎官自期,以“十年”被贬的痛苦来衬托“今夜”闻钟的兴奋。总的意思是表达一个意思:受苦终于过去,这次多半有搞头!
到达长安后,刘禹锡终于见到了曾经一起搞事的难兄难弟们,抚今追昔,感慨万千。他发了一个朋友圈《阙下口号呈柳仪曹》:
彩仗神旗猎晓风,鸡人一唱鼓蓬蓬。
铜壶漏水何时歇?如此相催即老翁。
他们想把逝去的岁月补回来,尽快地实现自己的报国宏愿。他们的心灵虽然受到很深的创伤,但不忘初心,打算砥砺前行。
这年三月,刘禹锡同柳宗元等到达去长安玄都观,主要目的是看花。刘禹锡见玄都观里桃花满园,触景生情,写了著名的《元和十年,自朗州承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因为名字太长,后人更愿意简称为《桃花诗》:
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这是一首十分好的诗。我们来简单分析一下。
前两句是写实。大唐时候,长安有春天看花的风俗。暮春时节,长安居民观赏牡丹,“车马若狂,以不耽玩为耻”。刘禹锡有《牡丹》诗,白居易有《买花》诗,李贺有《牡丹种曲》,都写到唐人重牡丹的风气。尽管桃花也吸引了很多人围观,但花品始终不高。
然鹅,后两句就开始不对劲了,大有戏谑、讽刺之意。以桃花来比喻权贵,已经表达了轻蔑的概念,而且还讽刺他们是在排挤自己出朝的情况下才被提拔起来的(你几爷子那么牛逼,不还是在我离开后才起来的么)。
这首诗一发表不打紧,负面评价如潮,删帖都搞不赢。本来是一个文学问题,充其量是一个哲学问题,现在被生生地搞成了政治问题。
绝大多数人,包括皇帝,都对刘禹锡各种不安逸:你一个人牛逼完了,能干完了,我大唐真就没人了么?
其中一部分人,总感觉被骂了,恨不得整刘禹锡一顿。
这一年三月底,朝廷的调令和人士安排终于定妥:以虔州司马韩泰为漳州刺史,以永州司马柳宗元为柳州刺史,饶州司马韩晔为汀州刺史,朗州司马刘禹锡为播州刺史,台州司马陈谏为封州刺史。
这些当年被政治打压的干部们都被重新召回而又复出,到底是啥情况呢?
据《资治通鉴》卷二三九《唐纪》五十五:“王叔文之党坐滴官者,凡十年不量移,执政有怜其才欲渐进之者,悉召至京师;谏官争言其不可,上与武元衡亦恶之,三月,乙酉,皆以为远州刺史,官虽进而地益远。”
大概意思是,这些人差不多被惩罚性调动工作已经十年,他们都是些很有文化的人,舆论影响不好,朝廷还是想慢慢启用,于是都召回来。结果有不少高级干部烧壳子说要不得,于是皇帝做了一个决定,都提拔,但都往远处调。
这究竟是啥意思呢?皇帝为了消除舆论影响,给大家都升官,给你们全部整成县长、市长,但往偏远而条件差的地方安排,越远越好那种。看你几爷子闹哪样。
大家获得升官的调令后,不但没有开心,反而十分郁闷。但又能咋整呢?收拾收拾,上班去吧。
播州是贵州遵义,当时群众总数不到五百户,荒凉得背时。当时,刘禹锡的母亲年老多病,风烛残年,无法随同儿子前往。刘禹锡一筹莫展。关键时刻,柳宗元站出来说:“播非人所居,而梦得亲在堂,万无母子俱往理。欲请于朝,愿以柳易播。”意思是说,刘禹锡的老妈行动不方便,无法和儿子去工作,我愿意和刘禹锡换。
御史中丞裴度与刘禹锡的母家素有交谊,他也向宪宗进言,说这种安排要不得。这种安排,不是让人生离死别么?人家会骂你残酷、没人情味的!皇帝考虑了一下,道理是这个道理。于是同意让刘禹锡改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又和柳宗元一道,前往上班。两人在衡阳分手,相互劝慰了几句:兄弟莫焦,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工作慢慢搞,机会总会有的。还相互赠诗。
柳宗元送给了刘禹锡一首《衡阳与梦得分路赠别》:
十年憔悴到秦京,谁料翻为岭外行。
伏波故道风烟在,翁仲遗墟草树平。
直以慵疏招物议,休将文字占时名。
今朝不用临河别,垂泪千行便濯缨。
意思很直白,就是说:兄弟,以后莫要乱发朋友圈了,容易惹祸。有啥子事情,各人隐到起,莫随便开腔。
刘禹锡回复了一首《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
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歧。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分手以后,以后再也没有见面,竟然成为永诀。
五
大唐元和十年(公元815年),秋天,刘禹锡到达连州赴任。
这个地方说起来偏远,但地理位置还算好,靠近大海,户籍群众十万。到任后,刘禹锡就开始了微服私访。
作为新上任的市长,他没穿官服,没带秘书,也不要当地基层干部带路,更不计划行程,走到哪算哪。他打算搞清楚这个地方的真实情况。
几经辗转,到了乡下农村,只见一群百姓在聚众闲吹。刘禹锡凑过去,听见其中一人面容焦作一坨,说:“老火,这日子咋过呢?”
刘禹锡问他:“这眼看粮食就要丰收了,日子咋还不好过?”
老百姓告诉他说,每年这个鬼时候都要涨潮,海水会淹没庄稼,搞得颗粒无收。
刘禹锡问:“难道没办法解决么?”
老百姓答:“办法还是有的。需要修一个堤坝,解决海水隐患。另外再打点井,解决安全饮水及农田灌溉用水问题。”
刘禹锡问:“政府不管啊?”
老百姓说:“我们向上面反映了多次,上面也经常派人来调研,他们来问几句就走,做了痕迹化管理,我们签字留名,但并无下文,并无卵用。几年了,还是这个现场。”
听到这些,刘禹锡心里一凉。立即明白了自己的任务。他在群众的带领下,到海边亲自走了一下应该修建堤坝的线路,还到村里实地查看了需要打井的位置。
回到办公室,他果断给上级写了一个请示,申请了项目,把群众这个最需要解决的大问题给搞定了。
一时间,群众满意度大幅扭转并急剧上升,竟然还收到了群众送来的锦旗。
在这个地方工作,刘禹锡是愉快的。他写了一首《插田歌》(全文196字,含序),中间几句对于田园生活的描写是这样的:
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夫绿蓑衣。齐唱田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在任期间,刘禹锡在扎实开展经济和“三农”工作的同时,还热衷于推进民族融合,积极开展统战工作。他经常举办少数民族和汉族的联谊活动,开展交流,增强感情。这个地方有个少数民族叫做莫瑶族,他还专门为这个民族写了一首表达赞美的《莫瑶歌》:
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转眼就到了大唐长庆元年(公元821年)。一不小心,在连州就干了五年,是换届的时候了。
按照朝廷的安排,刘禹锡到夔州担任刺史。这个夔州是四川奉节,途径鄂州,刘禹锡在这见到了当年御史台的同事,现在的鄂州市长李程。
二人见面,各种亲热。不免要喝一台。
临别之际,刘禹锡写了一首《鄂渚留别李二十一表臣大夫》送给李程:
高樯起行色,促柱动离声。
欲问江深浅,应如远别情。
到夔州上任后,刘禹锡秉持一贯作风,先到基层考察,发现问题,再想法解决问题。最终,他形成了两份内容比较扎实的调研报告,分别是《夔州论利害第一表》(300字)、《夔州论利害第二表》(277字)。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
快递发出去了,毫无音讯,并无下文。
大唐的快递公司还是很负责任的,不可能半路遭狗吃了。急件肯定是到了皇帝手中的,皇帝也看了。但被他忙于享乐,丢到一边,根本没有任何批示。
也就是说,这个事情最终相当于半路遭狗吃了。
领导不表态,你能怎么办?刘禹锡很郁闷,但又无可奈何。心情不好,他就去夔州白帝山刘备庙散心解闷。
刘备也算英雄,事情搞得很大,队伍也带得好,这个必须点赞。但在儿子教育上出了大问题,这么伟大的人,也有不足之处。人生何尝不是如此呢?鉴于这些感受,刘禹锡写了一首《蜀先主庙》:
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艺术来自民间。在夔州工作期间,刘禹锡积极收集地方文化,发现了一种十分接地气的歌曲唱法,竹枝词。在系统整理民间唱法的基础上,他亲自填词,很多被群众广为传唱。随便举两个栗子《竹枝词》: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踏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有木有觉得十分眼熟?对,这正是被农村正在耕田的老百姓唱的那首。我们再随便围观一首: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唱本乡歌。
今朝北客思归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文字浅显易懂,内容简单直白,特别适合民间风格,这也开启了一种新的诗歌题的先河。
岁月如梭啊!没想到,在夔州工作,一晃,又是一个不平凡的五年。
当刘禹锡和他的战友们,又在怀疑是不是又遭哪个狗日的给故意搞忘了的时候,朝廷的文件来了。
大唐敬宗宝历二年(公元826年),朝廷通知,让刘禹锡到洛阳。
正好,白居易也受到通知到洛阳,两人正好在苏州见面。
免不了一台酒。
说起这几年的经历,二人竟然感慨万千:这个神奇的时代,竟然容不下有才华的人。要想在公务员队伍里混出一点名堂,必须学会溜须拍马,领导并不欣赏才华,只在乎下属是不是对自己有用。任凭你能干上天,领导不喜欢,仍然毫无卵用……
二人越说越气,然后喝得一塌糊涂。
白居易说:“在你辉煌的时刻,让我为你唱首歌,我的好兄弟,心里有苦你对我说。干脆我给你写一首诗吧!”于是动手,写了一首《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为我引杯添酒饮,与君把箸击盘歌。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
举眼风光长寂寞,满朝官职独蹉跎。
亦知合被才名折,二十三年折太多。
不写还好,这特么写出来后,气氛不对,十分伤感,尤其是最后这两句,刘禹锡看了后,开始嚎啕大哭。
刘禹锡噙着泪水:“人生难得起起落落,还是要坚强的生活,哭过笑过,至少你还有我。”写了一首《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二人相拥大哭,然后大醉。
第二年正逢朝廷改元,所以这一年既是大唐宝历三年,也是大和元年(公元827年)。春天,刘禹锡和白居易到达洛阳。
很快,白居易被提拔为秘书监,到长安上班。刘禹锡等了半个月,并无下文。他只好在洛阳赋闲,闲得无聊,写了一首《罢郡归洛阳闲居》:
十年江海守,旦夕有归心。
及此西还日,空成东武吟。
花间数杯酒,月下一张琴。
闻说功名事,依前惜寸阴。
这一等,竟然等了差不多一年。
大唐大和二年(公元828年),皇帝在小范围会议上,征求选人用人意见。宰相裴度、段文昌、窦易直等,联名推荐刘禹锡。于是,刘禹锡被任命为主客郎中(掌管少数民族及外国宾客接待工作,汉族人编制4人)。
到长安上班,刘禹锡又到了玄都观。故地重游,他感慨万千,果断又写了一首《再游玄都观》发到朋友圈:
百亩庭中半是苔,桃花净尽菜花开。
种桃道士归何处,前度刘郎今又来。
表达的意思好直白:风水轮流转,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裴度看见了刘禹锡的朋友圈后,果断把他叫来问话:“你这小伙子咋没耳性呢?你忘记了当年写的那首诗,影响了你二十多年,现在竟然又写。我记得有人劝告过你,朋友圈不要乱发,你特么的咋又搞忘了?”
刘禹锡说:“不至于吧,都过去这么多年了。难道还有刁民贼心不死?”
裴度说:“兄弟,防人之心不可无。你赶紧删了,不要留下痕迹。”
结果,迟了,莫法删了。已经被大家纷纷转发点赞,甚至皇帝都看见了。
裴度赶紧找到皇帝汇报说,刘禹锡这首诗,表达了耿直豁达的人生态度,皇帝大量,肯定不得生气。我们干部队伍里,混吃等死不在少数,烂眼太多。这刘禹锡是一股清流啊,对于这种人才,要提拔重用才对。
本来皇帝还想就此结束刘禹锡的政治生涯,但裴度汇报很是及时,想一下,也是这个道理。一寻思,提拔刘禹锡为集贤殿学士(国家图书馆副主编)。
六
刘禹锡和兄弟伙柳宗元曾经有一次合作。他们一起,为禅宗六祖慧能,写过一道碑文。
碑文的第一章,是柳宗元作品,碑文的第二章,则出自刘禹锡。刘禹锡在《曹溪六祖大鉴禅师第二碑》中,具体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无修而修,无得而得。能使学者远其天识,如黑而迷,仰见天极。得之自然,竟不可传。口传手付,则碍于有。留衣空堂,得者天授。
大唐的诗人,大多与佛有缘。刘禹锡也不例外。
佛教给了刘禹锡无尽的精神力量。即便是他在从政的后期,经常遭烧壳子,经常遭贬,但依然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
实际上,早期的刘禹锡对佛教存在一定的误解。他一度将佛教的养生混为一谈。他曾经写过《天论》,含上、中、下三篇。其中,上篇937字,中篇1098字,下篇371字。
在文中,他否定“天人感应”的“阴骘之说”,认为“天”只是“有形之大者”,和“动物之尤者”的“人”一样,都是有形之物。古人所谓的无形,实际上是无常形的意思,都是随物赋形,明确指出“空”就是“形之希微者”,从而批判了佛、道的空无观念。
他还认为,事物的发展有其客观规律的必然性和发展趋势的偶然性,进而提出天人交相胜,还相用的命题,辩证地解决了天人关系的问题。
他与佛的缘分,不得不说一个故事。
话说大唐宪宗元和十五年(公元820年),刘禹锡和一位高僧探讨佛理,十分高兴,竟然忘记了时间。开门一看,太阳已经换成了月亮。
高僧说:“这么晚了,莫走,明天再说。”
想到没有手电筒,乌漆嘛黑一片,又想到毒蛇猛兽,刘禹锡怕了。
迷迷糊糊正要入睡,突然窗外有老虎打呵欠,并大叫几声。刘禹锡吓得遭不住。瞟瞥一看,高僧正在打坐,面色丝毫不变,好像完全没有听到什么动静一般。
竟然这么牛逼?刘禹锡忍不住了,问:“师傅,你为啥能做到不受外界影响呢?”
和尚没有回答,继续闭目打坐。刘禹锡问了好几次,和尚才睁眼,仍旧没有回答。
接下来的好几天,两人依旧探讨佛理,依旧晚上留宿。
这日,高僧突然问刘禹锡:“你懂起没得?”
刘禹锡回答:“懂了一些,但没有全懂。”
高僧说:“来,你配合一下,闭眼。”刘禹锡照做了。只觉得印堂被高僧按了一下,原本混乱的思想竟然清晰起来,感觉灵魂已经脱离肉体,脑袋中,犹如电影一般,看遍了人生百态。
刘禹锡突然明白了,人世间的得失,全在一念之间。自己追求的幸福,原来是梦幻一场。既然如此,不如放松心态,享受当下。
于是,刘禹锡参透的佛教的玄机,终于开悟。所以之后,即便是各种不顺,也能淡定对待,不为物喜,不为己悲。相反地,写出了很多绝妙的诗文。
大唐文宗太和六年(公元832年),刘禹锡调任苏州刺史(市长)。
到任后,发现一个问题,这个地方经常水灾,群众生活贫困,竟然沦落到沿街乞讨。查明原因后,刘禹锡果断给朝廷写了报告,写了《苏州上后谢宰相状》,很短,只有156字:
朝议大使持节苏州诸军事、守苏州刺史上柱国刘某。右,某今月六日,到州上讫。某山东一书生,潦倒疏阔。在少壮日,犹不逮人。况今衰迟,智力愈短。相公哀怜不遇,擢授名邦。实荷宏奖,惭非器使。伏以当州繇大浸之后,物力萧然,肌寒殒仆,相枕于野。誓当悉心条理,续具奏论。才术素空,忧劳方始。惧无闻问,忝负恩知。不任瞻望恳迫之至。
首席执行官唐文宗李昂看见情况汇报后,深受感动,果断调拨黄金一百万两,粮食五十万斤,让刘禹锡救灾,并完善基础设施,彻底解决问题。
在苏州工作三年后,刘禹锡被调任同州刺史。
大唐文宗太和九年(公元835年),刘禹锡到达同州。看见的景象,竟然和苏州如出一辙。刘禹锡在认真考察灾情后,向朝廷上报了《谢恩赐粟麦表》(237字),争取到了粮食二十万斤,同时还有诸如免收税赋的相关政策,解决了问题。
刘禹锡得到了老百姓的空前爱戴。
现在的刘禹锡,心态放宽,得以有时间去各地旅游。
在南京,他写下了著名的《金陵五题》,共有诗五首。其中一首,是最著名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曾经的辉煌,都是过眼烟云,而已。既然如此,还有啥值得心焦的呢?人的痛苦来自于比较,来自于自我感觉不足。三个字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不计较。
晚年的刘禹锡,终于等到了朝廷的调令,回京,担任太子宾客。
这时间的刘禹锡,身体状态急转直下,行走不方便,眼睛也开始看不清楚。朝廷突然良心发现,让他担任这个不是太忙的职务。
也好,白居易和刘禹锡一同居住的洛阳。
刘禹锡想到自己的初心,还是有很多的遗憾。心焦之际,他写了一首《岁夜咏怀》:
弥年不得意,新岁又如何。
念昔同游者,而今有几多。
以闲为自在,将寿补蹉跎。
春色无情故,幽居亦见过。
他问白居易:“兄弟,人生苦短,到底是为啥生活呢?我的想法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你觉得如何?”
白居易没有表态。回家后,想起这个话题,写了一首《咏老赠梦得》发过去:
与君俱老也,自问老何如。
眼涩夜先卧,头慵朝未梳。
有时扶杖出,尽日闭门居。
懒照新磨镜,休看小字书。
情于故人重,迹共少年疏。
唯是闲谈兴,相逢尚有馀。
刘禹锡看了后,回了一个朋友圈《酬乐天咏老见示》:
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这种淡定,让白居易深感欣慰。
大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2年),秋天。刘禹锡因为重感冒(风寒),一病不起。医治无效,溘然长逝,享年七十岁。
白居易悲痛不已,亲自动手,写了《哭刘尚书梦得二首》:
四海齐名白与刘,百年交分两绸缪。
同贫同病退闲日,一死一生临老头。
杯酒英雄君与操,文章微婉我知丘。
贤豪虽殁精灵在,应共微之地下游。
今日哭君吾道孤,寝门泪满白髭须。
不知箭折弓何用,兼恐唇亡齿亦枯。
窅窅穷泉埋宝玉,駸駸落景挂桑榆。
夜台暮齿期非远,但问前头相见无。
悲哉!刘禹锡若泉下有知,也该欣慰了。
2018年9月15日完稿于杭州西湖。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