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存亡话方便(3)

3

有这么一则民间小故事:城市苍蝇与乡下苍蝇交朋友,乡下苍蝇进城,城市苍蝇带着乡下苍蝇东边饭馆进,西边饭馆出,以示友好;后来城市苍蝇到乡下做客,乡下苍蝇带着城市苍蝇这个茅厕进,那个茅厕出,礼尚往来。这个故事应该是挖苦乡间贫穷落后的,可说白了,城里的卫生间大同小异,乡下的茅厕却各不相同。

在新农村建设尚未普及之前,我们陇东乡下的民厕都极其简陋,大都是院外土窑或山墙隔拦的露天空间,老百姓也不习惯“厕所”这一雅称,甚至连茅厕和茅房的说法都很少,一般都是叫“灰圈子”,老旧的“灰圈子”甚至不设蹲坑,人们方便后顺手用锨铲铲一些柴火炕、柴火灶掏出的土灰或干土一掩,堆到一旁的粪堆,等聚多了就凑空拉到田地里做土肥,顺手再拉一车子黄土来补充“灰圈子”被铲走的土灰,土灰埋土灰垫,或许正是“灰圈子”称谓的来历。

我读书的那个年代,从小学到初中,学校的厕所也极其简陋,同样式只是一方由夯土墙围拢的空场地,墙头被学生攀爬和风蚀雨剥而充满豁口,且没有蹲坑,学生们常常是一边拉一边挪脚,拉大粪的大叔一天不来,就会变得无处下脚,一到雨天更是湿滑脏污,举步唯艰,但毕竟是属于学生们的私秘空间,中学时代许多同学一下课就跑到厕所里抽烟,这是公开的秘密,老师们都知道,在课堂上也常会藉此大发训责,说烟草本就是是什么高营养产品,蹲在臭茅坑抽烟更是害人害已,而写到这里我却突然想到某期“半月谈”里解说陕北十大怪的一段说辞来,其中关于“只吃辣子不吃菜”的解说中就有一句是:“站在臭气熏天的烘粪堆旁,津津有味的吃着馍夹辣子”,抽烟与吃馍夹辣子自然是有许多不同,但如今回想起来,当年的小孩子捧着馍馍边吃边拉屎的场景却似乎在乡间随处可见。

也就是在那样的年代,代课老师偶尔给同学们讲起各地风俗,说青藏高原的藏族同胞没有建厕所的习俗,四处放牧,随地大小便,他们甚至会在聊天说谈的时候毫不顾忌的撩动藏袍蹲在地上解手,如果不是起身离开,你甚至不知道他们是在方便。同学们当时听闻后纷纷掩鼻,直觉得那是一种很不文明的陋习,其实领略过高原博大的人们就会明白,在那天高地远的空旷草原自然地方便,远远比我们陇东乡下的那种土茅厕清新自然,甚至比城市装修奢华功能齐备的高档洗手间更环保。

多年后笔者到浙江永康市的栋陇乡间打工,初来乍到,突然间就发现了江浙与陇东的许多差异,最糟糕的就是跑了许多人家的房前屋后找不到厕所,令人一时猴急不堪,真正的体会到“树洞狐狸”的慌乱。水乡的水前山后,农庄三五成群,你可以随意走进许多宅院,却极难找到方便的地方,半天方弄明白,人家养猪间隔壁的水坑就是厕所,只是水乡的水坑实在太多,池塘连着池塘,一个北方人一时还无法明白,水坑上放两根木橼就可以方便,北方人以土为净,南方人以水为净,正应了鸡不拉尿,各有渠道呀,一直按老规矩办事,就免不了活人被屎憋死的可能。

后来终于发现,栋陇并不缺厕所,“私厕”、“公厕”随处可见,只是我当初误解了,田地地头那些人字形简易尖顶茅草棚,曾意为是类似于北方田间地头的看瓜棚看果棚的暂住间,虽然那棚里没有简易的架床,一尊半栽入地的土瓮横在正中,很类似北方屠户杀猪用的大缸,我曾为此联想到岭南人家坟园里放置骨殖的陶罐,却直到有一天晨起赶集时看到一老人蹲坐缸上与路行的妇女聊天,询问旁人才知老人正在拉屎,那茅棚就是田头的茅厕,一时大跌眼镜,却一瞬间明白“行万里路,破万卷书”的蕴含。

汉语言文学博大精深,厕所在远先各地就有不同的称谓,在一些地方叫窖,也有地方称茅房,古代还有过“东厮”等叫法,想来大半是对应了不同的方位和场景。如今的厕所之所以被称之为洗手间、卫生间等,也充分说明,随着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变,厕所也越来越具备更先进的设计和更完善的功能,随着现代智能化厕所不断植入更多的科技元素,传统观念的一些立场之争也随之消亡,病人不再认为厕所越近越方便,医生也无法认定厕所越远就越卫生,因为厕所已不再只是单一的便溺之处,许多厕所还承载了休闲、沐浴和养生功能,只是世间的一切都是相辅相承的,有得必有失,现代的厕所革命对能源消耗不断加骤,一方化工香精漫溢的声光空间,远没有天山牧场,大漠塞北人与自然和谐共融的方便率真,纵观古今,对于厕所的好坏,或许同样可以套用一句大有若无,世界上最好的厕所就是没有厕所。

轻点下方链接,阅读本站旧帖:

生屎存亡话方便(1)

生死存亡话方便(2)

屁话连篇

我的“穷人富肚子”

我吃过的饭堂与那些打工往事

捆绑、SM与肚子疼

零食相关(随笔二则)

关注本公号,分享真味岁月!

(0)

相关推荐

  • 杂谈茅厕

    现在闲闲来介绍关于茅厕的事情,各省份的茅厕现在看来是大同小异,以前的区别性与环境差异很大!六七十年代的厕所

  • 刘姥姥着急方便,为什么不找茅厕当众解衣?她如此做法在羞辱谁?

    刘姥姥二进荣国府,贾母设宴招待并请她游览大观园.由于王熙凤和鸳鸯设计让她当"女蔑片"逗贾母高兴,便吃的喝的可劲儿灌她,以至于刘姥姥在午宴之后闹了个大笑话,差点出了丑. (第四十一回 ...

  • 贾宝玉随地小解,司棋钻山洞,鸳鸯草丛方便,他们怎么不去厕所?

    人吃五谷杂粮,就有三急不能等.美如林黛玉.薛宝钗,也需要吃喝拉撒.<红楼梦>中的方便问题,被曹雪芹屡屡提及,才是真正的人生百态生活还原. <红楼梦>那个时代公共卫生一定不好.古 ...

  • 东北茅厕

    厕所,泛指由人制造并且专供人类进行生理排泄和放置排泄物的地方. 厕所的名称在不同地域叫法各有不同,有的地方叫窖,有的地方叫茅房,还有的地方称为洗手间.在东北还有的人称之为茅楼. 上厕所的叫法也不同,古 ...

  • 生死存亡话方便(2)

    <廉颇传>中有"然与臣坐,趋之三遗矢矣"之句,这里的遗矢与拉屎同意,而通过阅读就很容易明白,古今"矢""屎"同义,同样矢又代表箭 ...

  • 国色天香话牡丹

    朋友来电话说是去山海关看牡丹花,我说不是洛阳市看牡丹花吗?秦皇岛也有?还别说,去了一看才知道,朋友自己的庄园,买的花卉,种植后盛开了.真个很好看. 朋友来电话说是去山海关看牡丹花,我说不是洛阳市看牡丹 ...

  • 张翠梅佳作《母亲节 话母亲》外一首

    母亲节 话母亲 文 墨梅 伤口痛到难忍时 一层层 包裹起来 遇到委屈时 一把把泪水吞肚里 脏活繁事 不声不响去做 这个人是谁 你的母亲 你走到哪儿 心就牵到哪儿 在她眼中 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留在她身边 ...

  • 无论你的儿女多大,一定告诉他们这12句话!

    相信这12句话,是很多父母都想对子女说的话.今天叶子老师把它们重新整理起来,相信这些话不光孩子看受用,家长们看了,也同样受用.  - 01 -  孩子,你一定要学会做饭.这与伺候人无关.在爱你的人都不 ...

  • 墙面装修遇到说这3句话的工人,请立刻让他走人

    "墙面装修不这样做,将来出了问题我可不管!" "你管不了就走吧,我去找个能管得了的工人." 这是发生在昨天的真实对话,昨天我正在朋友家帮忙装修.有些装修工人非常 ...

  • 3句话讲明白,普通门诊异地就医要不要备案?

    异地就医一直是大家关注的话题,异地就医前先备案,一般说的都是异地住院医保直接结算备案,但是从今年2月1日起,27个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算试点省份实现互联互通,启动试运行.那么,普通门诊费用跨省直接结 ...

  • 西南官话(四川话)的前世今生

    现代汉语之中,有一种方言地域色彩和喜剧色彩非常重,这就是一般人所称呼的"四川话".在中国西南地区虽然不同省份的人说起家乡话,但大家都能听懂,因为这属于官话,也就是北方话系统,也是官 ...

  • 聪明人从不会说这三种话,而人缘差的却逢人便说

    生活中总有一些人会让我们心生仰慕,而还有一些人让我们总希望避而远之,原因虽然五花八门,但是总结起来无外乎几类情况,有些人总会给我们带来消极的影响,有些人总是喜欢阶级讽刺,不管是哪种情况,似乎都跟表达有 ...

  •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

    《道德经》:20句话,20种处世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