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博士论文走红,揭开一个残酷真相:没有烂牌,只有怂人

“我走了很远的路,吃了很多的苦,才将这份博士学位论文送到你的面前。二十二载求学路,一路风雨泥泞,许多不容易。”

这两天,一篇博士论文的致谢部分,感动了亿万网友,许多人读过后泪流满面。

这篇看似普通却沉重无比的文字,背后是一个充满苦难与挫折,也带给人希望和温暖的故事。

故事的主人公,叫黄国平,中科院博士,腾讯人工实验室高级研究员。

这是他在2017年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时,写在最后的一段感悟。

从穷苦的山村少年,到如今的中科院博士,这一路,黄国平走得无比艰辛。只要读过他的故事,都会为他捏一把汗。

难以想象命运对一个人能有多么的残酷。

黄国平出生在四川省一个偏远的小山村。

12岁那年,母亲丢下他离家出走;17岁那年,父亲因为车祸去世;同年,相依为命的奶奶病故;就连身边唯一的羁绊,一只老狗,也不知所踪。

十七岁,多么美好的年纪。别人的17岁,还沉浸在父母的疼爱与呵护之下,而17岁的黄国平,却是孑然一身,孤苦无依。

所有的至亲都离开,一座摇摇欲坠的破屋子里,只有一个倔强而孤单的少年。没有人关心粥可温,衣可暖?没有人关心他还能不能撑到明天。没有任何人能依靠,黄国平只有他自己。

也难以想象一个人的内心能有多么强大,意志有多么坚韧,才能撑下这一切。

“人情冷暖,生离死别,固然让人痛苦与无奈,而贫穷则可能让人失去希望。”

但黄国平从来没有丧失过希望。

家徒四壁,读书是他最开心的事,哪怕只能在昏暗的煤油灯下,哪怕破旧的房顶还在滴答漏雨。

为了凑齐学费,漆黑的夜里,弱小的孩子被狗追,被蛇撵;为了生存,他要钓鱼、摸黄鳝,放学回家还要喂猪、养牛,而这些苦难,对黄国平来说,竟然还不是最苦的。

“人后的苦尚且能克服,人前的尊严却无比脆弱。”

赤脚的尴尬,屁股上带泥的窘迫,还有因为欠学费被老师约谈的绝望……

命运的捶打,一下又一下淬炼着这个17岁的少年。

“把书念下去,然后走出去,不枉活一生”,这个强大信念,是无数个绝望的暗夜里,支撑黄国平活下来的勇气。

黄国平的老家,在四川省南充市仪陇县,一个叫永光镇(原炬光乡)的炬光农村社区。

这里气候温和,冬暖夏长,但是经常会有暴雨、大风、雷暴和冰雹。

黄国平的“家”,是一个两层砖瓦结构的老房子。这里甚至都不能称为一个“家”,因为真的只是一个未完工的毛坯房。红砖裸露,连窗户都没有。

每逢下雨,小小的黄国平,都要去找竹笋壳塞在瓦缝里,只为了不让屋里漏雨。

“夏天光着脚走在滚烫的路上。冬天穿着破旧衣服打着寒颤穿过那条长长的过道领作业本。”

所有这些艰难,都差点成为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而点燃少年心中微弱希望的,就是知识改变命运。

为了凑学费,他不得不在夜里抓黄鳝、周末钓鱼、养小猪崽、出租水牛。少年抓回来的黄鳝,有时甚至会被父亲偷卖了换酒和肉。

无法想象,少年看到被黄鳝换回的酒和肉,内心是怎样的天崩地裂。那是他的学费,也是他的尊严。

少年黄国平,就这样一直与命运顽抗。就像那个“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哪吒,在给定的剧本里,也一定要活出不一样的精彩。

直到他进入高中,学校免除了全部学杂费,又有好心人资助了生活费,少年才得以安心学业。

多年的艰难生活,让他患上了胃溃疡和胃出血。多少个日夜里,他强忍疾痛,用加倍努力的学习来转移对疼痛的恐惧。亲人的离世,让他学会了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分钟。

如果命运不公,那就用加倍的努力,去讨要一个公平!

二十二载求学路,黄国平终于一步步迈向了自己的梦想。

进入西南大学,不仅让他心满意足地学习了计算机专业,还治愈了胃溃疡和胃出血。

本科毕业,黄国平又以优异的成绩进入了中科院自动化所,后来被调剂到模式识别实验室,开启了科学研究的新大门。这一切,都成为他“这一生值得回味的美好瞬间之一”。

从四川仪陇老家,到北京中科院,倒车转车需要两天。而黄国平,用了二十二年。

还好他没放弃,还好身边总有暖意,还好命运留有一丝怜惜,黄国平没有被厄运狠狠踩进泥里。

他靠着一腔孤勇,单枪匹马从山村一路跋山涉水,从小镇做题家成为中科院博士,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大牛。

黄国平的故事,让所有人热泪盈眶。而让我们掉下眼泪的不只是他遭受的苦难,更是感动于苦难之后,他与命运徒手相搏的不屈与坚持。

“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这个世界艰难而残酷,被命运裹挟下的每一个人,是否都能如黄国平一般,面对世事刁难,坦然的说出那句“只愿年过半百,归来仍是少年,不辜负这一生吃过的苦”。

2017年毕业后,黄国平就职腾讯人工智能实验室,并且继续着博士期间确定的研究课题,继续向着心中的理想前进。

尽管已经成功逆袭,黄国平却依然保持着自己低调、谦逊的本色,不断前进。

致谢信网络爆红后,他依旧有条不紊地忙碌于自己的科研工作,婉拒了记者采访,也表达了自己对网友关注的感谢。

让人感慨敬佩之余,不由得想起那些和黄国平有着相似经历的“寒门后浪”。

2019年的双十一,一条短短的抖音视频,引来了数百万网友的点赞。

视频中是一个脸上带着很多灰印的小伙子,露着一口大白牙,开心地笑着说:“发工资了,上个月挣了7000块钱,今天双十一,买了纯牛奶。”

这个年轻的小伙子,就是90后“网红”任海龙。

任海龙从小跟着姑姑姑父长大,17岁离开家乡当兵,22岁才回到老家。

复员后,因为没有学历,也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技术,他只能一切从头开始。

他做过汽车厂工人,摆摊卖过臭豆腐,一心一意努力奋斗的时候,却被赌博的发小忽悠贷款,欠了一屁股债。

在任海龙骑着电车回村收麦子的路上,风呼呼刮过他的耳边,“还钱”两个字不断在他脑海中盘旋,成了支撑他走下去的信念。

2018年,任海龙进了船厂工作,每天吹着冷风工作十几个小时,一边拼命工作赚钱还债,一边默默问自己:我这辈子就这样了吗?

焦虑迷茫的日子里,他给自己定下一个初步计划:学剪辑。

于是,他笨拙地拍下自己的一些日常发到网上。

没想到,没有什么套路和剧本的视频,却因他真诚、乐观以及阳光般的笑容,吸引了一大波粉丝。

网友纷纷评论:

“就是那种很有人间烟火气的踏实的温暖。”

“你的眼睛里有光。”

“越努力越幸运,在你身上看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或许,任海龙并不是人们心中的“成功人士”,但是他的视频中展现出来的踏实、坚韧、百折不挠,已然成为很多人力量的来源。

还记得13年前,那个带着疯母上学的刘秀祥吗?

1988年出生在贵州小山村的刘秀祥,他的人生经历和黄国平一样,坎坷曲折。

刘秀祥4岁时,父亲因病突然去世,母亲因为承受不了生活的打击,变得间歇性精神失常。

随后,哥哥和姐姐也因为不堪生活的负担,相继离开了家。从此,小小的刘秀祥,就担负起了养家糊口、照顾疯母的重任。

当别的同龄人还在父母身边撒娇的时候,刘秀祥却每天都要帮母亲洗脸、梳头、做饭,还要带着她一边打零工一边上学。

第一次高考时,刘秀祥因为身体生病而名落孙山。

那一次,他差点就撑不下去了。

可当他翻开自己的日记,一句话赫然映入眼帘:“当你抱怨没有鞋穿的时候,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

这句话一下子击中了他的内心,让他重新找回了对抗生活的勇气和力量。

刘秀祥带着母亲租住了一个废弃的猪圈,一边照顾母亲,一边刻苦复读。终于在2008年高考时,成功拿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

多年后,成为教师的他,说了这样一段话:

“我能走出去,大家也一定能走出去,现在条件艰苦一点,不要怕,只要有梦想,有行动,未来一定会更加的美好。”

无独有偶,就在黄国平致谢信曝光的前几天,还有一个现实版福贵让人唏嘘不已。

这位老大爷先是死了父母,又死了妻子和孩子,唯一的弟弟是个傻子,就是这样让人无比同情的人生,可当事人老大爷却依然可以笑着说一句:向前看。

有句话说,幸福大都是相似的,不幸却各有各的不幸。

诸如黄国平、任海龙、刘秀祥,还有这位老大爷,他们的人生,都深刻诠释了人世间各种各样的苦。

似乎幸福二字和他们相隔甚远。

但他们却无一例外,空前一致地展现了不屈、不服、不放弃的人生态度。

我的生活有多苦,我的力量就有多强大。

巩俐曾说过一句话:你无需活成太多样子,认真做一件事,会解释所有的事。

黄国平的这半生,就努力做了一件事:读书,读出来。

他成功了,他靠读书,最终走出了贫苦的乡村,成了博士,有了一份好工作,昔日受过的苦,终于在自己的努力下,化作甘甜的养料。

任海龙也努力做了一件事: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于是他没被外债打垮,他不满足于船厂的体力活,最终靠着自学在短视频趟出了一条路。

刘秀祥和黄国平一样,抱着走出去的信念,付出了同龄人几十倍的努力,才换来了如今的涅槃。

而这种傻傻的坚持,傻傻的做到极致,就叫做坚韧。

现在这个时代,更新很快,赚钱也很快,多少年轻人诠释着“丧”,多少人看着赚快钱,让“读书无用论”卷土重来。

可黄国平的致谢信,宛如一剂清醒针,让这个混沌的世界透出一丝光亮:

原来这个时代,还有人这样不屈不挠的坚持。

我们多希望如他一样,在每一个加班的深夜,在每一次考试失利,在每一次被上司怒骂,在每一回被生活负担压得喘不过气,告诉自己,坚持下去,明天就会有曙光。

本文作者丨编辑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