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瑞记:太极图里的中华智慧
太极图,源于我国古人对天象的观测,表明了中华民族对自然乃至社会运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对生活实践的深刻把握,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
“太极”二字最早见于《易经》中:“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为天地未开、混沌未分阴阳之前的状态,两仪指太极生出的阴、阳两种元素,四象、八卦是指从阴阳中生出的万象万物。
太极图是对阴阳关系及其转化规律的直观表达,它包括三大要素:阴阳鱼、S型曲线、〇。让我们走进太极图,去感受中华民族那博大精深的智慧。
阴阳鱼:对立统一
我们的祖先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万物皆含有阴阳两种因素。比如,从大自然来看: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春夏为阳,秋冬为阴;昼为阳,夜为阴。从人来看:男为阳,女为阴;气为阳,血为阴;动为阳,静为阴;刚为阳,柔为阴,等等。同时,古人还认识到,阴阳既相互对立,又互相依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他们把这种关系用阴阳鱼来进行直观表达:阴鱼(黑鱼)的眼睛是白的,寓意阴中有阳;阳鱼(白鱼)的眼睛是黑的,寓意阳中有阴。
阴阳观念不仅在太极图中得到体现,其它地方也有类似表述。《道德经》说“万物负阴而抱阳”,还说“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雪心赋》中说“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我们平时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一个巴掌拍不响”、“看问题要一分为二”,都是这个意思。
阴阳观念启示我们:对立统一是事物的内在规律,片面追求纯一和极端则是不可取的。《国语》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不同的东西在一起和谐相处,万物才可以生长发育,如果完全相同一致,则事物无法发展和继续。某野生动物园里的麋鹿经常被野狼追逐吃掉,工作人员遂将野狼全部清理。没有了天敌,麋鹿们悠然自乐,奔跑速度也降低下来,造成体能和繁殖能力退化。针对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又引进了一批野狼,在野狼的追逐下,麋鹿的体能和繁殖能力逐渐恢复。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人,惟有在充满忧患(阴)的环境里,才能迸发出奋进的激情(阳),才能彰显生命的活力。
S型曲线:变化不息
在太极图中,阴阳鱼的身体朝着同一个方向旋转,阴鱼追阳鱼,阳鱼追阴鱼,中间是一条S型曲线,而不是一条直线。它启示我们,阴与阳在不停地变化。
怎样变化?我们来作详细剖析。“太”字由“·”和“大”构成。“·”+“极”的意思是小极了,“大”+“极”的意思是大极了。在这里,“太极”的意思不言自明:大到一定程度要变小,小到一定程度要变大,这叫“物极必反”,极就是极点,反就是向相反方面转化。它启示我们,事物强到一定程度会弱,弱到一定程度会强;好到一定程度会坏,坏到一定程度会好;“得”到一定程度会“失”,“失”到一定程度会“得”......这就是阴阳互变规律,是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根本法则。
有例为证。从大自然来看,一年在不停地变化:春去夏来,秋去冬来;一月在不停地变化:月亮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一日在不停地变化:夜以继日,日以继夜。大地在不停地变化:今天的沧海明天就是桑田,今天的沙漠明天就是绿洲。大地上的植物在不停地变化:生根,发芽,结果,衰亡;动物在不停地变化:生,老,病,死。正是由于变化,万物才显得生机勃勃,世界才显得多姿多彩。难怪大思想家斯宾塞·约翰逊说,这世界“唯一不变的是变化本身”。
太极图关于变化的观念启示我们:要与时俱进,及时变革。《周易》也教导我们要“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〇:包容和谐
太极图中的〇强调的是不同性质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不同方面能够和谐相处。
〇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有圆圆满满之意,汤圆、包子、馒头、月饼等食品和很多日常用品都做成圆的,亲人久别重逢叫团圆,喜结连理叫花好月圆,夫妻失散或决裂后重归于好叫破镜重圆,演员吐字准确、唱腔纯熟叫字正腔圆,内心坚持原则、外在成熟老练叫内方外圆,修行成功叫功德圆满。中华民族的伟大智慧通过〇这个符号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这就是和而不同,包容并蓄。
想当年,华夏民族诞生于黄河流域,喝着黄河水,耕着黄土地,吃着黄小米,住着黄茅屋,以至于每个人都长成了黄皮肤。他们创造出了农业文明,这种农业文明的主要特点就是集体主义。集体主义要求大家和而不同,包容并蓄,团结友爱,和平共处。基于这种民族品质,华夏民族由氏族到部落,由部落到部落联盟,由部落联盟到国家,由单一民族到不断融合其它民族,历经数千年,如今已经成了拥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国土、五十六个民族、十四亿人口、大家和睦相处的大家庭,是目前地球上人口最多的家庭。任何人都不得不承认中华民族拥有宽广博大的胸怀和巨大的包容精神。
总起来说,阴阳,体现的是中华民族肯定事物存在差异的理性思维;变化,体现的是中华民族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包容,体现的是中华民族和谐共处的集体主义情怀。在差异中共存,在共存中发展,在发展中和谐,这就是太极图里蕴藏的中华民族的智慧。
宛城区政府办 刘瑞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