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作春泥更护花
这是关于《红楼梦》的第22篇随笔。
1
很少看到一个男人对红色如此钟情,除了《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宝玉爱一切红色的美好的东西,尤其是胭脂。
宝玉爱胭脂,一周岁时就有了征兆。贾政为了试试宝玉将来的志向,特地在宝玉一周岁时,搞了一个“抓周”仪式。谁知宝玉看了半天,笔墨纸砚一概不要,只是拼命去抓脂粉钗环。
贾政大怒,说:“将来酒色之徒耳!”从此,对宝玉大不喜悦。
其实,一周岁的孩子抓什么,当然代表不了他将来的志向。父母为了让孩子抓代表好学上进的笔墨纸砚,会故意将笔墨纸砚放在孩子近处,无非讨个彩头罢了。
2
不过,宝玉爱红色,倒是不争的事实。
黛玉进贾府,第一次见到从庙里还愿回来的宝玉时,只见他从上到下、从头到脚,一片红色。
“头上周围一转的短发,都结成小辫,红丝结束。身上穿着银红撒花半旧大袄,带着项圈、宝玉、寄名锁、护身符等物。下面半露松花撒花绫裤腿,锦边弹墨袜,厚底大红鞋。”
他的住处,叫做“怡红院”。他最津津乐道的笔名,是“怡红公子”。
3
如果说宝玉爱“红”,旁人还可以理解,因为红色喜庆吉利。但宝玉爱吃胭脂的癖好,大家就真的看不明白了。
《红楼梦》中多次提到宝玉爱吃胭脂。
有一次,宝玉在贾母贴身丫头鸳鸯面前,猴上身去,涎皮笑道:“好姐姐,把你嘴上的胭脂赏我吃了罢。”一面说着,一面扭股糖似地粘在身上。
有一次,王夫人的贴身丫头金钏拉住宝玉,悄悄笑道:“我这嘴上是才擦的香浸胭脂,你这会子可吃不吃了?”
还有一次,湘云替宝玉梳头。宝玉看到镜台两边都是妆奁等物,就顺手拿起来赏玩,不觉又顺手拈了胭脂,想吃,却又怕湘云说。正犹豫间,湘云果然看见了,伸手来“啪”的一下,将宝玉手中的胭脂打落,说道:“这不长进的毛病儿,多早晚才改过!”
这里要声明一下,宝玉吃的胭脂,不是现在商场里卖的动不动铅汞超标的口红,而是用纯植物做成的真正可以吃的化妆品,纯天然,零添加。
4
宝玉不仅爱吃胭脂,还爱亲自动手做胭脂。黛玉日常用的胭脂,就是宝玉亲手研制的。
有一次,宝玉要去家塾上学,出发前特地跑来嘱咐黛玉:“好妹妹,等我下了学再吃饭,和胭脂膏子也等我来再制。”
哈根达斯的广告语是“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宝玉的爱,则是“爱她,就为她做胭脂”。
宝玉深谙此道,曾对探春讲过制作过程。他说:“不独桃花,四时花卉,凡是红的,都可以做胭脂。先要选好花瓣。每一朵花的花瓣颜色,深浅都不一样。选好花瓣后,把花瓣放进石臼里,慢慢地把它舂成浆汁。然后再用细沙过滤,再把丝绵放在花汁里浸上五六天。浸透了就拿到太阳下去晒,晒干了就可以用了。”
5
宝玉不仅会研制胭脂,还懂得如何化妆。
黛玉是宝玉的女神,用宝玉的话说,是“越发超逸”了。超逸的黛玉自有一种仙姿,宝玉的化妆技巧在黛玉身上没有用武之地。
不过,在平儿身上,我们倒是见识了宝玉化妆水平之高。
《红楼梦》第44回,凤姐过生日,贾琏背着凤姐偷情,刚好被凤姐撞个正着。凤姐气得浑身乱战,听他们都夸平儿,就先把平儿打了两下。贾琏又气又愧,又不敢碰凤姐一个指头,只好冲平儿踢骂。
其实平儿什么错都没有,但处在贾琏之俗、凤姐之威之间,注定成了他俩的出气筒和受气包,被他俩拿来煞性子。
一肚子委屈的平儿有冤无处诉,气得干哭,被好心的李纨拉入大观园,来到了怡红院。
大观园是有象征意义的。似乎所有受了委屈的女子,都能在大观园里得到应有的尊重和怜惜。
宝玉一直很敬重平儿,时常感叹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贴,今儿还遭荼毒,真是委屈的很了”。
看着换上袭人给的干净衣服的平儿,宝玉笑着劝道:“姐姐还该擦上些脂粉,不然倒像是和凤姐姐赌气似的。况且又是她的好日子,而且老太太又打发了人来安慰你。”
然后,走至妆台前,揭开一个宣窑磁盒,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儿。他拈了一根递与平儿,笑说道:“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对上料制的。”
平儿倒在掌上看时,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且能润泽,不像别的粉涩滞。然后看见胭脂,也不是一张,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
宝玉笑道:“铺子里卖的胭脂不干净,颜色也薄,这是上好的胭脂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配了花露蒸成的。只要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唇上足够了,用一点水化开,抹在手心里,就够拍脸的了。”
平儿依言妆饰,果见“鲜艳异常,且又甜香满颊”。刚才委屈的心情,也好了大半。
6
据说,胭脂的主要成分是红蓝花、紫茉莉、凤仙花和合欢花。
宝玉爱吃胭脂、爱做胭脂的背后,其实是他骨子里对女子的尊重和爱惜。
宝玉常说:“女儿是水作的骨肉,男人是泥作的骨肉。见了女儿,我便清爽,见了男子,便觉浊臭逼人。”
宝玉说这番话时,是在十八世纪的清朝。在那个男尊女卑、践踏女性的时代,宝玉敢于对女性唱出由衷的赞歌,对女人赋予和男人一样甚至超过男人的尊严。
这是宝玉最了不起的地方。
或许,他终其一生,都愿意像红蓝花、紫茉莉、凤仙花、合欢花等花儿那样,捣碎自己,化为胭脂,只为增添女子的美丽,消褪女子的愁容,抚平女子的悲伤……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当是宝玉最好的写照。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