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李時珍的《脈學》和《脈考》(一)
2011年3月初百歲老人張至順老道長在海南玉蟾宮召集了第一屆道醫養生研討會。我是在會議召開後第三天中午趕到,落座不久就被老道長點名要求發言。聽到張至順道長在前面強調做中醫的基本功,多次提到了《瀕湖脈學》,我也沒有準備就此話題展開講了一些我的認識和體會。時隔近一年一些師兄把我的發言整理成文,我修正校對了一下在此公佈,供大家參考。
師父反復提到這個《瀕湖脈學》,是說李時珍,瀕湖是他晚年隱居在這個地方,有人念瀕(bīn )湖,有人念瀕(pín )湖,念瀕(pín )湖的多。李時珍這個人呢,大家都知道他是像振林醫生,滿山遍野去采藥認藥,糾正本草學認識的錯誤,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搞藥的。其實李時珍對中醫學的貢獻,是把中醫回歸到道醫學。讓中醫學認祖歸宗貢獻最大的人是李時珍。他還有個字叫東璧,東方的東,玉璧的璧。《瀕湖脈學》是他把對脈的體會總結出了二十七種脈象,以七言歌訣的形式記述下來。
首先,每個脈象他都分成四個:體狀、相類、主病和分部。體狀是講脈像什麼,因為中醫講的是感覺,這種感覺很難通過語言來表述,他只能像師父給我們講課一樣,他老愛用比喻,講故事,就讓你去體會。所以他首先告訴你脈象是什麼,然後它主病是什麼,與它類似的脈如何鑒別,再告訴你寸關尺分別主什麼,這個是學中醫學的基礎。我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母親誘導下背,到現在所有的脈象,就是隨時都可以背下來。這是他的第一大貢獻。
第二大貢獻呢,李時珍把道家,就是仙道的秘密告訴那些在紅塵人群中混世的中醫大夫,說你們做的那些事不過是些皮毛,道家修的是奇經八脈,所以他寫了一本書叫《奇經八脈考》。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貢獻要遠超過《本草綱目》。這可以說是李時珍的另一部《脈學》。
《奇經八脈考》裡,現在被人引用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師父說過的,“欲知山上事,要問下山人”,說大周天,小周天,奇經八脈,去問那些修煉的人,他們會告訴你。而我們這些沒有感、沒有覺的人,只能是通過古人記載在文獻中的只言詞組,去體會這是怎麼回事。
《奇經八脈考》基本上把散在《黃帝內經》、《靈樞》、《甲乙經》以及後面的一些針灸著作裡面有關對奇經八脈的論述,作了一個總結,他說了一句話,說“內景隧道,唯反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他很謙虛,意思是說我不是個仙家道家,但是我相信那些文字記載這些仙家道家關於奇經八脈的論述是真實的存在,或者叫真虛的存在。我們現在一說玩虛的好像就說你是騙子,其實高手都在玩虛的。
徐文兵
2012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