谦逊护体
本文导读:
前些年参加研究生论文答辩时,我曾遇到一场小小的风波。按照答辩规则,一位同学入场,排在后面的一位则需进场等待,我就是当时等待的那个。
正在答辩的同学来自某基层单位,比我年长一些,看样子像是一位领导。他准备得并不充分,面对几位教授的提问漏洞频出。连我这个旁观者都听得出来,他这篇毕业论文看似洋洋洒洒数十页,明显不是亲力亲为,而是下属代劳的结果。
面对尴尬局面,同学一时面红耳赤颇为失态。他先是强调自己工作忙抽不出时间写论文,又举出种种事例表明自己对答辩的重视,后来言辞激烈几乎和评委吵了起来。最终,三位教授评委一致表示答辩不予通过,他怒气冲冲地摔门而去。等我坐上答辩席,一位教授突然发话,既像是在对两位同事说,也像是在对我说,“古今中外、做人做事,除了毅力、胆量和智慧,还需要谦逊。可惜,很多人都只看到了前三样,倒把谦逊忘得干干净净!”
在毕业答辩中,拥有一篇质量不错的论文,就算回答问题出了纰漏,也很少会被三位评委一致否定。看来那位同学最大的败笔,就是忘记了谦逊,忘记了自己的学生身份,在被质疑时瞬间爆发了所谓领导权威不容侵犯的“小宇宙”,既有些搞笑,也有些可惜。
这一幕之所以令我难忘,在于我从中悟出了一个心得,一个人想做成事,缺智慧缺毅力缺胆量还都能有机会弥补,但缺了谦逊就很危险。说白了,本分做事放低姿态,时刻不自大不浮夸,就是谦逊。懂得了谦逊,才能获得他人的善意和理解,才有做人行事的空间和保障。
如果让我在智慧、毅力、勇气和谦逊中间做个排序,那谦逊肯定排第一。如果连起码的谦虚谨慎都做不到,谁敢用你?谁又敢和你共事呢?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要聊谦逊,不妨拿谍战剧《潜伏》中的主人公余则成来论证一番。我一直认为,红色特工余则成能潜伏敌营有惊无险完成任务所依仗的,不单单是信仰的力量、革命志士的勇气和随机应变的智慧,更有谦逊品质的护佑。
和众多渲染红色特工非凡品质的谍战剧不同,《潜伏》这部作品除了为余则成安排了一位身份气质充满冲突矛盾的“女搭档”,更把余则成身上喜怒不形于色、做事本分不张扬的谦逊品质演绎到了极致,这才使这个形象更加符合现实,也更加符合观众的欣赏口味。
想隐藏在敌人的阵营中不被察觉,想利用敌人的疏忽获取机密情报,一个活灵活现的“孙悟空”是做不到的,而本本分分扎扎实实的“老好人”才是最好的身份掩护。所以,余则成面对老奸巨猾的站长、阴损狠毒的陆处长、气势汹汹的马奎、心思缜密的李涯这些难缠的对手时,不可能表现出一丝一毫的古灵精怪和智计无双,只能谦逊地通过本分低调一点一点换取信任。
因为有了对于谦逊的深刻理解,余则成才会不失时机地向站长表忠心,用各种敛财手段换取站长的青睐,因为把自己装扮成敌人贪得无厌的嘴脸,才能让敌人放松戒备。同样,在面对陆桥山马奎李涯因为争权夺利不时爆发的争斗时,余则成还是处处使拙时时示弱,隐藏在各种冲突矛盾背后,让自己显得更加安全。如果不能安身立命,又何来完成任务呢?而这至关重要的安身立命,就取决于谦逊二字。
《潜伏》中刻画的“军统天津站”,俨然就是一个现代企业机构的缩影。在这样一个庞大的组织内部,谁聪明得过头,谁总想着把别人踩在脚下,谁总是说大话,难免就会成为各种内耗争斗的主角,成为他人的众矢之的。而像余则成那样待人谦和、踏实做事、绝不霸气侧漏的人,才是组织真正的基石,真正的依靠。
谦逊通常不容易做到,因为一个人保持低调踏实做事时,总免不了碰到别人靠小聪明走捷径摘取胜利果实的尴尬时刻,这是对奉行谦逊之人的最大考验。但请别忘记,一个人想做成事不能只靠谦逊,还要具备智慧、毅力和勇气。谦逊不是让人一味装孙子,而是像《周易》中描述“乾卦”那样,做到“空谷藏峰”。
一座巍峨的山峰本已卓尔不凡,却还能够在山谷中隐匿身形,就像从不曾出现过一样。想想看,一旦它被世人发现,那将是多么惊艳而又令人钦佩的一幕!这种谦逊的胸怀和深藏不露的低调,不仅为人提供隔绝纷争的屏障,也绝对配得上世间所有的惊叹!
依我看,懂得“空谷藏峰”式谦逊的余则成,堪称这些年最能经得起推敲的谍战剧艺术形象。相比之下,谍战剧《风筝》中的郑耀先就显得过于“高大上”“伟光正”,做人行事太聪明太招摇,导致这一个人物形象对整个故事结构都产生了冲击和伤害,殊为可惜。
正如前面所述,谦逊不是让人一味示弱,而是循着本人最终极的目标,坚定不移地遵循规律去低调做事,做事过程中不浮夸不自大,懂得与人为善。这就像我们安居乐业的地球,看似雄浑瑰丽硕大无比,其实本身也具有谦逊的特性,奉行着到位不越位严丝合缝的宇宙定律。
不论一个曲折动人的故事,还是周而复始的生活,谦逊的品质必不可少。越是重要的事物越谦逊低调,往往低调到常人忘记了去关注。不管你是称赞还是贬低,一分不多,一分不少,我就在那里。这难道不算一种伟大吗?
END
小编其人
小皮流流(另一网名:皮皮中尉):现为某主流媒体主任编辑,“天涯文学”签约作家,“360个人图书馆”原创达人;在本职中品味业务骨干的充实,在读书写作中聆听先哲的教诲,在陪伴妻子女儿的过程中体会最纯真的快乐。
历史推荐
每周一至周五晚20:00,咱们在“铭语铭言”不见不散。
关注公众号
鼓励支持小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