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高度持股 牛股配牛基引发“控盘猜想”
原标题: 创业板牛市,机构高度持股 牛股配牛基引发“控盘猜想”
图片说明:惹眼牛股背后总能闪现机构的身影
今年以来的创业板牛市中,基金公司集中持股的现象颇为突出,由此催生了一大批牛股与牛基。机构的高度持股,近期也被不少市场人士诟病为“坐庄”模式,为此市场各方展开了激烈的争论。
集中持股基金大赚
昨日,率先站上400元大关的A股第一高价股安硕信息,股价继续高歌猛进,最高已上摸至近470元。
顶着A股第一高价股的头衔,再加上年初60元起步到昨日收盘450元的短期神奇暴涨,其背后的持股者也引发了市场的关注。安硕信息一季报显示,汇添富旗下的5只基金合计持股581.56万股,占安硕信息流通股达24.07%,占总股本的比例也达到8.47%。
像安硕信息这样,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挤满了公募基金的超级牛股,目前在A股数量颇为可观。股价昨日刚刚突破400元的全通教育,该股前十大流通股东也全为机构,包括6只基金、2只社保基金和2家私募投资机构。此外,京天利、赢时胜、长亮科技等百元股,它们的前十大流通东中基金数量也超过半数。
一边是牛股不断刷新股价新高,另一边则是相关基金净值单日涨幅惊人。5月6日,沪指下跌1.62%,南方中国梦一季报的十大重仓股中却有五只涨停,南方隆元十大重仓股中有六只涨停,这两只基金的单日净值涨幅均超过5%。今年4月中旬以来,东方财富复牌后连拉11个涨停,作为第一大重仓股、持有东财近8%的泰信优质生活,其净值也是一路飙升。同样,重配“互联网+”、清洁能源等新兴经济的银华中小盘,其净值也在今年完成了翻番。在创业板指数涨幅遥遥领先于大盘指数的背景下,抱团集中持股的基金,今年都取得了相当不错的业绩回报。
控盘程度高惹争议
然而,就在基金抱团的创业个股不断走高之时,市场的争议与质疑声也是此起彼伏。
再以安硕信息为例,其业绩着实一般。据其一季报显示,安硕信息当季营收仅为5708.73万元,净利为273.69万元。此前公布的2014年报,其净利润也只有3861万元,同比下降幅度达17%。近期一篇名为《致安硕信息及其基金经理、股民、基民》的文章大热,其中将基金重仓模式比作当年的德隆。另一篇名为《热门创业板和牛股的庄主名单》的文章也指出,当基金公司旗下的基金合计持有某只个股股份数达到该股流通股份相当大比例时,就对其股价具有相当大的影响力,这家基金公司就成为该股二级市场最大的“庄主”。在今年以来的牛市中,基金公司这种类似“坐庄”的情况颇为盛行。
对于这样的质疑,多数基金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均予以了否认与反驳。“集中持股,本来就是我的投资风格。”沪上一位基金经理对记者坦言,基金经理精力有限,难以持续密切跟踪多只股票。其次,随着组合集中度的下降,基金收益率也出现了下降趋势,分散持股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稀释了基金的收益。
在不少基金经理看来,集中持股,其实正是向巴菲特等学习,通过主动管理,进一步提高基金的收益。纵观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其大手笔集中持股的案例,被投资界所津津乐道,几乎未接到监管部门的调查。比如,巴菲特合伙公司曾把公司40%的资金陆续买入美国运通的股票。1964年美国运通陷入丑闻时期,巴菲特通过走访调查,认为该事件并没有对美国运通的品牌造成大的影响。1964年至1966年,巴菲特合伙公司把公司40%的资金陆续买入美国运通的股票,总成本为1300万美元,1967年该笔投资升值为2800万美元,之后他陆续卖出,总收益率为2到3倍。
基金似介入公司治理
集中持股,只是第一步,更重要的是因为集中持股,才有了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话语权。海外市场上,各类投资基金除了财务投资赚取二级市场差价外,还一直积极参与到上市公司的治理中。
美国知名对冲基金经理、绿光资本创始人艾因霍恩,他是美国知名的亿万富翁,以卖空操作而闻名。如果自己所投资的企业不能带来可观回报,艾因霍恩对企业领导人的鞭挞可谓毫不留情。此前,艾因霍恩曾公开呼吁过微软CEO鲍尔默应该卷铺盖走人。他还在苹果公司的股东大会上,公开呼吁大家投票反对苹果发行优先股的提议。
相比之下,目前国内A股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现象普遍,国内公募基金以股东的身份参与上市公司事务,依然长途漫漫。不少业内人士呼吁,基金公司应该以积极的心态,通过合纵联合的方式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事宜。
近几年来,公募基金已有所动作。2013年10月,上海家化收到易方达、汇添富、华商基金三家基金管理公司函件,提议修改公司章程,增加一名董事并推荐曲建宁为公司第五届董事会董事候选人。2014年3月,鹏华基金联合耶鲁大学推荐格力电器董事候选人冯继勇,并获得高票通过。在此之前,中国证监会基金部负责人洪磊也指出,推动基金公司积极参与上市公司治理,更好地发挥机构投资者在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这也是监管层积极推进机构投资人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基调之一。
[记者手记]
坐不坐庄
证监会都该查清楚
晨报记者 张佳昺
大量牛股被许多基金集中持股,于是引发了“基金坐庄”的质疑。
你问基金是否坐庄?对不起,暂时我看不出。
一个机构大量持有某只股票,这的确是做庄的必要条件,没有足够的持股,难以长袖善舞影响股价。但是,这绝非“坐庄”的充分条件,否则,巴菲特热爱集中持股的作风,恐怕就是世纪大庄家。
说到底,坐庄,尤其是昔年让人印象深刻的德隆系的坐庄,最重要的是通过自买自卖等手段蓄意操纵股价; 而十多年前某媒体曝出的基金黑幕,也涉及对倒、倒仓等具体的操纵行为。
那么这次基金们有没有类似的行为?看了那么多指控基金坐庄的文章或者是流传甚广的所谓庄股名单,一切依据都只是“集中持股”,连基本的操作行为都无法指出。显然,暂时而言,指责基金坐庄,并无过硬的证据。
当然,作为外部者,无法分析具体的成交数据,也难以查验基金经理们的通信记录,几乎不可能给出过硬的证据。谁能做到这点?自然是证监会,尤其是把握了大数据在挖老鼠仓上颇为得心应手的证监会。
是的,当“庄股”指责已经引发基金持有者恐慌的时候,该是证监会出手的时候了——如果大数据查不出操纵,那么还基金清白安基民之心;如果查出操纵,那么及早公布杀鸡儆猴,避免泡沫因为坐庄而被吹大。
这段日子,证监会很忙,甚至周末或者开盘前都要为股市发澄清公告,强调没有打压股市,但这样的澄清其实不是监管部门该做的事情。相反,类似查庄股,维持市场公正,才是我们期待证监会出手的时候。
这周五证监会例会是否会对此表态?期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