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黎晓 | 吃桌儿

吃桌儿

文|左黎晓

朋友,你知道“吃桌儿”是什么吗?

在我的家乡,“吃桌儿”就是吃酒席的意思,说得文雅点儿,也叫“赴宴”。每逢哪家人婚丧嫁娶,总要摆上宴席,多则几十桌,少则也要十几桌,邀请亲戚邻友来一同分享喜悦,或是凭吊逝者。而这酒席,也通常摆在主人家的院子里,院子不够大,就延伸到院外的路边,若是这家有楼梯通向平房顶,你就能看到那三五一桌的人在房顶上说笑吃喝,别有一番风景。若是下雨,便要找来街坊们来帮忙支起雨棚,而这些来帮忙的,通常都是些青年小伙儿,或是放假回家的大学生,或是刚读高中的半大孩子,这帮忙,也算是他们的一项成人礼。只要被叫来帮忙的,大多都被认为是“劳力”(劳力,方言,指具备养家糊口能力的男人,多用于美称),年轻小伙们很愿意来证明自己已长大成人。

在我们七八岁小学生的眼里,这“吃桌儿”可是一件大事儿。那满桌子的热菜冷盘撤了又上,好像有吃不完的美味。可是如果“吃桌儿”的时间和上课冲突了怎么办?

好办!请假!

当然也有摆宴席的人家离学校近的时候,这时便会有人偷偷溜出去,连假也不请。等到老师来上课询问空位子上的人去哪了,大家都会哈哈大笑,说:“吃桌儿去了!”

如果碰巧有同班同学也是摆宴席人家的亲戚好友,那就更乐了。

两位同学都去赴宴,或是隔着几张桌子,或是跟随家长坐到了同一桌儿,就都会朝对方挤挤鼻子撇撇嘴,好像在说:“要不是我妈叫我,我才不想来'吃桌儿’呢?”另一个好像在说:“我也不想来,我就看看有没有自己想吃的,吃两口就回学校了。”

“吃桌儿”的欢声笑语间,推杯换盏里,浸润着乡人的友爱与质朴。

我曾和奶奶一起去表姑(舅爷的女儿)家吃过桌儿。

那时,表姑喜得贵子,舅爷打来电话给奶奶报喜,说奶奶一定要去赴宴。那时,父母都在外地谋生,小弟和我都由奶奶照顾,奶奶起初嫌麻烦,说“礼到人不到”就好,真心为侄女儿高兴。

但舅爷一再邀请,奶奶只好答应。

那天天色阴沉,天气预报说近几日都有雨。奶奶斜挎一个碎花小包,装好雨具和哄三岁小弟用的零食,拉着十多岁的我,登上了去舅爷家的汽车。

我们搭乘舅爷的农用三轮车,坐在车内事先摆放好的椅子上,看着一路的杨树和农田,辗转来到了表姑家。宴席开始时,下起了雨,虽然夏末秋初天有些微凉,好在乡邻古道热肠,嘘寒问暖,宴席饭菜可口美味,我和奶奶弟弟也都安然自在。

席罢,别了表姑,我和奶奶弟弟再次搭乘舅爷的车往回走。此时已近黄昏,雨后的西天透出些彩霞来。可是这淋了雨的土路真不好走,开车的师傅虽然握紧了方向盘,但三轮车却像找不到路的甲壳虫,突突地冒黑烟,轮子卷起的泥巴甩得到处都是。路过一个陡坡,坡地的一侧是一个四五米的小小“悬崖”,“悬崖”的下面,是农田和一条弯弯小河,弟弟吓坏了,挤到奶奶怀里,我则故作镇定地握紧车栏杆。

车终于还是陷在泥地里出不来了,舅爷和开车师傅下车修理,看来问题一时半会不能解决。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远远的房舍烟囱开始冒起一缕缕青烟,傍晚的凉风慢慢吹起,小弟开始呜呜地哭闹。

好在奶奶的一个堂妹(我叫姨奶)就住在附近的村子,舅爷让奶奶带着我和小弟去姨奶家住一晚,明日再回家,他则留下来修车。

奶奶再次抱起小弟,我则跟在身后,朝姨奶家走去。远远地,村口有一个妇女上来招呼奶奶,问奶奶是不是去她桂婶儿家,她满脸堆笑,和善地给我们引路。到了姨奶家,姨奶谢了这位邻人,忙请我们进了屋。吃过晚饭,舅爷的电话来了,说车修好了,即刻就回去。

奶奶放了心,随后我们便睡下了。

第二日一大早,吃过饭弟弟便开始哭闹,奶奶便收拾东西准备回家,姨奶请奶奶多住几日,奶奶说孩子明日还要上学,要早些回。

姨奶也不强留,唤上爷爷(姨奶的丈夫)来送我们,奶奶推辞不让,姨奶说下雨河水满涨,过河怕是要老爷们儿帮忙。

告别姨奶,我们和爷爷一起上了路。路边还有些成熟晚的包谷地,一片一片或浓或浅的绿叶在清晨的微风中沙拉拉地响着。来到小河边,果不其然,之前只过脚踝的河水一下子涨到成人的膝盖处。奶奶抱着小弟,爷爷背着我,绾起裤管,踏入冰凉的河水中。

那河水在爷爷奶奶的腿边打着旋,又向下游流去,几颗露出水面的大石头上,一两只水鸟立在上面张望着。我抬头看向天空,昨日的乌云渐次散去,一缕缕阳光从淡云处射了出来。

好在河面不算宽,爷爷也熟悉地形,没多久我们就到了对岸。爷爷硬说要把我们送回家,奶奶说什么也不同意,她说前面都是大路,她很熟悉,劝爷爷早些回家收拾刚刚掰下来的包谷。

于是,奶奶抱着小弟,我跟在身后,朝着前路走去,阳光越来越强,照在路上的小水洼里,折射出白亮的光。

我问奶奶,昨天下的一场大雨会不会打乱家门前我种的彩色野花,奶奶低下头告诉我,你可别看野花小,太阳一出来它就又支楞(支楞,方言,指恢复生机)起来了。

听了奶奶的话,我一颗担忧的心便落了地,着急赶紧回家看我的小花。

十几年过去了,每每想到“吃桌儿”,我便想起这段往事,想起我那日渐年迈,再也抱不动我和弟弟的奶奶……

-End--

图|网络

作者简介:黎晓 ,1993年生于河南唐河,河南大学毕业,有文学、美术专业背景。好文史,喜音律绘画,有乡土情怀,亦追赶时代潮流。愿以笔为伴,书情怀,感人生,传美好,走四方。

(0)

相关推荐

  • 这华语电影震惊国际,我们却还无人问津

    这是今年最打动我的一部影片. 美籍华裔女导演+亲身经历改编. 吉林省长春市,为主要拍摄地点. 一经上映,便震惊了众多国际电影节. 而我,仅看到一半,就忍不住泪流满面-- <别告诉她> 电影 ...

  • 匡燮散文连载《我的起源》14《祖母》/轩诚清读

    文/匡燮 播读/梁轩诚 编辑/清慧 上期结尾: 我在渭南上学,接到爷爷去世电报的头天晚上,做了个梦,梦见我正走在回家的路上,山岭间一轮夕阳,红彤彤收敛了光芒. 我工作后,把爷爷晚年的一张照片放大了,装 ...

  • 【123】中国精美小说、散文、诗歌、散文诗大奖赛刘静作品

    走亲戚 刘静(河南) 现在走亲戚,简洁.利索,似乎和亲戚的关系就在一个"走"上,感觉少了些人情味. 小时候,在老家走亲戚是从大年初二开始的.按照习俗,这一天是要走舅家的.因为去舅舅 ...

  • 黑面黎

    十几年前我和小叔常常下象棋,后来他丢下好多年,一次晚餐后,他饶有兴致让儿子同我切磋,其他堂弟都来围观参战,不懂棋的侄儿也来加油.当年爷爷绰号"黑面黎",村里人说他下棋厉害,总有妙手 ...

  • 经此一别,愿相见可期

    人,一个一个走掉,通常走得很远.很久.在很长的岁月里,只有一年一度,屋里头的灯光特别灿亮,人声特别喧哗,进出杂踏数日,然后又归于沉寂.留在里面没走的人,体态渐孱弱,步履渐蹒跚,屋内愈来愈静,听得见墙上 ...

  • 信阳人拜年,这些讲究你知道吗?

    老家豫南  ID:ljyn_888 远离家乡的游子,喜欢在这里聊聊故乡.过往.世间百态,记录平凡人走过的时代.欢迎投稿.交流.军哥微信:37096414    新 年 好 今天是大年初三, 军哥在这里 ...

  • 左黎晓 | 麦茬地里撵溜虫儿

    麦茬地里撵溜虫儿 文|左黎晓 老娘带外甥儿,麦茬地里撵溜虫儿(溜虫儿,方言,这里指还不会飞的小野鸡). 说这话的时候,奶奶正坐在院子里的椅子上晒太阳.那是几年前的一个初秋,暖阳洒满了小院,照在房顶瓦片 ...

  • 左黎晓 | 听奶奶的话

    听奶奶的话 文|左黎晓 "娃儿,回家要听你奶奶的话,不要惹她生气." 这是我宝叔说给我听的.宝叔是谁?宝叔是我舅爷的儿子,我奶奶的娘家侄儿.宝叔是我奶奶口中的榜样,奶奶常跟我提起她 ...

  • 左黎晓 | 妈妈走了

    妈 妈 走 了 文|左黎晓 妈妈走了,这对于王小田来说真是天大的灾难. 帆姨一身碎花长裙,站在育红班(幼儿园)的大门口,向王小田报告了这一坏消息.王小田说不出的难受,帆姨也不敢再多说什么,转身走了,怕 ...

  • 撸串儿啦,地平线烧烤约你吃串儿哈啤酒啦

    "  100%的乳山人,时间长了不撸串儿就甚是想念了吧?那就赶紧来府前三洋书屋对面的地平线烧烤撸一顿儿吧 " 最近温度蹭蹭上来了 乳山撸串的旺季又来了 再不开撸更待何时! 乳山的烧 ...

  • 上礼吃台儿

    吃酒席,我们老家土话叫吃台儿(音chi tai er).最早仅仅是婚丧嫁娶生孩满月,在自己院里摆上几桌,邀请族家或亲朋邻里到场祝贺.既是祝贺,自然要图个高兴,谋个吉利,于是奉上一份薄礼,大家皆大欢喜, ...

  • “今儿吃馅儿!”北京人听见这句,一准流口水。。。

    "正月葱,二月韭", 春天刚下来的韭菜味儿特别浓, 这会儿拿来做韭菜盒子更是再合适不过了~ 往剁碎的韭菜里, 放上点鸡蛋跟虾米, 也有人家爱往里放上点粉条~ 但具体怎么做,一家一方 ...

  • 青岛美食圈盛会!美食大咖董克平邀你青岛《吃鲜儿》,福利多多!

    嘉宾:董克平 主持人:马蕾箫(青岛电视台主持人) 特邀嘉宾 1.船歌鱼水饺联合创始人兼首席产品官.国宝级面点大师.山东面点大王第二代传人王桂云 2.爱酸不吃醋创始人.怡情楼总经理郭科 3.中华美食频道 ...

  • 与美食大咖面对面,董克平邀你《吃鲜儿》,福利多多!

    董克平新书<吃鲜儿>全国签售-贵阳站 活动名称:与美食大咖面对面,董克平邀你<吃鲜儿> 活动时间:2017年8月26日(周六)下午2点 活动地点:西西弗书店·贵阳逸天城店(南明 ...

  • 这个夏天不如来植本吃冰粉粉儿~

    冰粉是流行在云贵川地区一道特色美味小吃,特别是在夏天很受当地人们欢迎.颜色透明清凉,加上入口爽滑的口感和与各种小料都能搭配的属性,价格低廉,原料易得,所以在成都随处就能看到卖冰粉的人们.成都的冰粉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