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后感(四)

车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爱民治国,能无为乎?天门开阖,能为雌乎?明白四达,能无知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道德经》

2500年前的老子已经告诉我们“身体像车一样载着魂魄,他们能不能不要分离?之就是身心灵统一。车代表身体,营魄代表心灵。你不能把车停在原地,而让营魄去了过去和未来。那么车不知道去哪里,就会表现出一些症状告诉心灵,我迷失了。比如抑郁焦虑。

车和营魄抱一就是内外的统一,内外统一就会安抚于当下。托利在《当下的力量》讲让身心处于当下,当下才是力量的源泉;一行禅师的《正念的奇迹》告诉你吃饭时吃饭,走路时走路。如果吃饭时想着走路,走路时想着吃饭,这就不是抱一,最终不知饭之味,景之美。

有的人喜欢一边走路,一边看手机;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这就没有处在当下,也就不会专注。没有专注心就不静,心不静不知道知止,没有止就没有观,没有观就体会不到宇宙的奥妙。

下一个是“专气致柔,能婴儿乎?”不管是孔子还是老子都是婴儿的崇拜者。西方哲学也在讲:要向婴儿学习。道德经却用一句话说出了精髓,从婴儿身上学习专注,心无杂念,吃饭时吃饭,玩的时候玩。可以在一堆沙,一盆水里玩的乐不思蜀。微笑的迎接每一天。那么是什么挡住了成人的笑容,是欲望,比较,计较,各种杂念

第三个是“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像玄镜照心一样清除杂念而深入观察心灵,能不能让心灵没有瑕疵呢?

简单的讲就是学会反思,没有反思就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错了不知道就会再犯。有的人说:我脾气不好,请多多包涵。这是给自己不改变找借口。

所以你没有反思,就会希望别人改变。不会追溯情绪起伏的原因。看似是因为当下的事实引起的,其实是由你对事实的想法引起的。这个想法又从哪里来,找到源头,才能改变。

人们总期待别人改变,当没有出现你期待的样子,就有了争执,对抗,痛苦。所以方向错了,再努力也改变不了你当下的情绪。

最后一个是“开门天阖,能为雌乎?”感官与外界对应变化相接触,能不能守住雌柔宁静呢?佛家用眼耳鼻舌身意对应色声香味触法,也就是感官对应外界的变化。

老子用天门概括了人的感官,通过眼耳鼻舌身意与外界的接触,怎样守住内心的清静。首先要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随着外界的变化内心有了起伏。

就像看这个电视节目感动的泪流满面,换了一个频道又被逗的开怀大笑。这个过程得到是心累,而不是放松。

所以人生的智慧来自身心灵的合一,婴儿般的专注,时时的反思,这才有了心能转境的能力。

译文摘自韩鹏杰的《道德经说什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