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中轴线上的第二大建筑群
寿皇殿建筑群始建于明代,位于景山公园东北面,现在看到的建筑群是清乾隆十四年(1749年)修建的。此建筑群在1954年北京青少年宫使用至2014年收回,便开始勘测、规划,2016年4月启动修缮,经过四年的修缮、布展于2018年11月22日正式对外开放。经修缮后的寿皇殿全新面貌展现在游人面前,冒着严寒耐心的排着长队等待观赏寿皇殿的真容。
寿皇殿是清朝专为供奉皇帝祖先影像而建造的,所以不仅建造富丽堂皇、辉煌肃穆,而且布局严谨,自成格局,由内外两院落组成,整体建筑仿照太庙规制而建,属中国古代最高等级的建筑形式,也是北京中轴线上除故宫之外的第二大建筑群。明清时期,这里是皇家举行祖先祭祀活动的场所,在寿皇殿中陈设帝后御影,每年皇帝要按照节令、祭日和相关规定到寿皇殿祭祀祖先。
寿皇殿就在景山公园内,笔行至此不得不说景山,这座地处故宫北面,鼓楼之南占地23公顷的公园是一处环境幽美的古老园林,历史悠久,闻名中外。此地曾是一片茫茫原野,并无土山,自金世祖完颜雍建大宁宫开挖“西华潭”今日的北海,把所挖淤土填堆于此形成一座土山,到元代这座土山逐渐成了皇帝的御苑所在地,还修了延春阁。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后,营建宫殿景山也是组成部分,把拆除旧城的渣土和瓦紫禁城筒子河的泥土压在延春阁的旧止上,形成一座相当规模的土山,取名“万岁山”,又名“镇山”。清朝初年景山已是满山苍翠,景物清幽,身临峰顶,附瞰整个紫禁城更使人舒心暢怀。顺治十二年(1655年)取“日照京城”之意,将“万岁山”改称“景山”。园内山高47.5米,古树参天,园外红墙环绕,光艳夺目。登高远眺,俯瞰紫禁城,奇观壮景,引人入胜。
以上三片是寿皇门: 面阔五间,黄琉璃庑殿顶,重昂五踩斗拱,金龙和玺彩画。
寿皇殿是中轴线上的第二大建筑群,北京市政府复原寿皇殿的原貌非常正确,北京城市中轴线上的建筑,从个体上看,是一座座中国古代建筑的精华,而从整体上看,是一幅展现华夏文明的历史画卷。建筑大师梁思成曾这样赞美北京城市中轴线:“一根长达八公里,全世界最长,也是最伟大的南北中轴线穿过全城。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前后起伏,左右对称的体形或空间分配都是以这条中轴为依据,气魄之雄伟就在这个南北延伸,一贯到底的规模。”中轴线的建筑美感体现在中轴线上及两侧的明清时期的重要建筑;永定门、天坛、先农坛、天安门、太庙、社稽坛(中山公园)、端门、紫禁城、景山、鼓楼、钟楼。今日中轴线1990年建的亚运村是第一次延伸,2008年建的奥林匹克公园是第二次向北延伸,终点是森林公园的主峰——仰山。
砖城门:是寿皇殿宫墙的南大门 ,黄琉璃瓦庑殿顶,朱门金钉,三个门道,中间供皇帝通行。
以上三片是宝坊: 有东西南三座,是寿皇殿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宝坊为四柱三间九楼的木牌坊,比例适度,雕造瑰丽,形制壮观,黄琉璃瓦庑殿顶,和玺彩画,坊额为乾隆御笔题写。
碑亭:在衍庆殿与绵禧殿前各一座,八角重檐攒尖顶,碑亭里有石碑,分别由满汉文题写,石碑南面是乾隆御笔《重建寿皇殿碑记》。以上6片
西配殿 用于存储寿皇正殿内陈设物品及祭祀礼仪时用的乐器
绵禧殿:面阔三间,有前廊,台基前左右有石护栏,黄琉璃瓦,歇山顶,重昂五彩斗拱,和玺彩画。曾储藏爱新觉罗族谱玉牒。
二院进门
龙头出水口
景山最高处万春亭附瞰寿皇殿
中轴线上的寿皇殿看景山最高处的万春亭正好在寿皇殿的中门
红墙龙图
乾隆十五年在景山五峰上依山势而建了五座亭,以“万春亭”为中心,两边亭子:周赏亭、观妙亭、辑芳亭、富览亭,相对称,相互辉映,雄伟华丽,构城了一幅十分美丽和谐的景观。五亭之中供奉五方五佛。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后,五方佛被劫走四尊,只剩下“万春亭”的“毗卢遮那”佛,因无法运走,将它砸得粉碎。
万春亭:此处在金元明三代时就建有辉煌的建筑。乾隆十五年在原建筑的基础上建万春亭。位于山巅,高17.4米,内外共32根金柱,三层重檐,四角攒尖顶,上覆金色琉璃瓦顶去,绿剪边,气势高大雄伟,造型优雅,堪称我国古典园林中的佳作。亭内供奉“毗卢遮那佛”以译为“光明普照”。以上五片
辑芳亭:景山五亭之一,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剪黄边,重檐八角攒尖古亭,高14.2米。亭内供五方佛之一阿弥陀佛,佛像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富览亭:是景山五亭之一,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高11.3米,亭内原供奉五方佛之一的“不空成就佛”。佛像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被八国联军劫去。
观妙亭:景山五亭之一,为翡翠绿琉璃瓦覆顶,黄琉璃瓦剪边,重檐八角攒尖古亭高14.2米。
周赏亭景山五亭之一,为孔雀蓝琉璃瓦覆顶,紫晶色琉璃瓦剪边,重檐攒尖的圆形古亭,高11.3米,亭内供奉五方佛之一的“宝生佛”。
京城一绝“二乔玉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