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从鲁迅的文到邻居的书

点击此处“转发”分享精彩内容
从鲁迅的文到邻居的书
  --------读王振芳《绍兴乱弹从艺录》想到的
跟着课本“到”绍兴。对绝大多数中国人来说,绍兴就是这样进入他们视野的。小时,我也是这样“进入”绍兴的。我在大别山乡村学校读着鲁迅。既《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又随着闺土到瓜地里看瓜。对了,当然,少不了撑乌篷船看《社戏》。现在我还津津乐道的是,阿Q在回土谷寺的路上所唱的戏文。“锵令锵,手执钢鞭将你打……”还有什么“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兄”之类。
现在寻思,鲁迅的三味书屋有哪三味?我倒不记得了。我凭感觉判断,绍兴,或者说江南亦有三味。三味如何?我拎不清。但我知道,这三味在哪里:一味在黄酒里。二味在戏中。
黄酒,是我到宁波工作后开始喝起的。当然当初并不喜欢,更谈不上达到孔乙己就茴香豆喝黄酒的境界。但几年下来,温一瓶酒(绍兴的古越龙山最好)消解在冬日一天的疲乏,却是我在异乡已养成习惯的“温暖工程”。顺便说一句,宁波历史上曾属绍兴郡。喝黄酒,体味宁波风土人情,不曾想,无意之中知解了绍兴一味,或者说江南一味。
在戏中浸泡的江南二味或绍兴二味,我有过亲密接触,甚至可以说我走进了绍剧的后台,大略扫描到了绍剧的幕后情景。讲事体要从身边说起。住宁波,我和宁波人打交道。打来打去,最后一打听,不少人并不是宁波“土著”。这其中,有一位是我的邻居。他的儿子和我的儿子在同一个学校就读,且两人一起习武学音乐。这样,两家交往越来越紧密。一天,我邻居拿来他父亲的书稿(U盘里),我这才知道我们和艺术家比邻:原来他的爸爸是“十三龄童”王振芳。其实,当时我不知道“十三龄童”,更不知道“十三龄童”名头有多大。后来有一次,我和一位宁波人电话交谈,有意无意中,我问他:“你知道‘十三龄童’?”他一回气说了许多有关“十三龄童”、有关绍剧的事体。
找时间,我认真通读了“十三龄童”自传体书稿,我的感觉是,艺术从苦里来。“十三龄童”,不仅和时代一起“吃苦”,一九三三年出生,少年时代赶上了国难当头(且王家还是堕民后代,其苦更多);而且学艺亦得从“苦”中求,九岁开始在其祖父王茂源的指导下学戏,勤学苦练,有时还有性命之忧。十三岁正式挂牌演出。得艺名“十三龄童”。其以清官戏见长,文戏武戏兼备,表演(调吊高手)、唱腔自成一格。代表剧目有《二堂放子》《清官册》《海瑞背纤》《于谦》等。鲁迅笔下阿Q唱的“悔不该酒醉错斩了郑贤兄”,来自《龙虎斗》中的赵匡胤。赵匡胤这个角色,“十三龄童”曾经扮演过。
书和书稿还是有很大区别的。拿到“十三龄童”赠送我的《绍兴乱弹从艺录》(绍兴乱弹从艺录)王振芳著,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1月北京第1版,书号:ISBN 978-7-104-02514-6)。我发现,一是书的前面配了不少有历史价值的图片。二是书的后面有“十三龄童”(现在可是“七十四龄老汉”)亲手绘制的男吊七十二吊图谱(老来劲,学新艺:绘脸谱,习书法。此精神,感后人)。这使得没有亲眼看过绍戏的我,对绍戏多了一份感性的认识。
说来说去,黄酒可常喝,绍戏却没有看过一曲。因缘际会,让我对绍兴、对江南有了更深的了解。由此,算不算,我已大体知晓江南三味了呢?这,我不能确定。我确定的是,如果再上学听老师讲鲁迅的《社戏》,我想,我理解得比儿时要深刻得多了。
《绍兴乱弹从艺录》王振芳著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7年1月北京第1版
书号:ISBN 978-7-104-02514-6  
定价:29.00元
作者简介: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中国节气+”概念倡导者,“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作者。河南新县人,中国作协会员,中国科普作协会员,浙江省评协会员,浙江省民协会员,宁波作协主席团委员,宁波评协理事,宁波市北仑区文联秘书长,北仑作协主席。“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之一《跟着太阳走一年》入选2013年国家图书馆等单位主办的“‘书香未来’——为少年儿童推荐一本好书活动”100本(套)。2017年,入选浙版好书年度榜TOP30。2018年3月,荣获浙江优秀科普作品金奖。“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主打书《中国年轮》,由宁波出版社2018年出版,2018年7月参加香港书展并举办节气文化讲座,浙江电视台等媒体进行了报道,荣获2018-2019年宁波市文艺奖。光凭三耳识天机,智托一生不秀才。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秀才有三耳,意味着,多一只耳朵去倾听——孩子成长的声音,大地律动的声音,还有自己心跳的声音。
(0)

相关推荐

  • 你知道100年前的绍兴人怎么看电影吗?绍兴电影传奇邀您一起留绍过年

    电影,被誉为造梦工厂 自19世纪末首部电影面世以来 随着时代的发展 电影已成为人们精神生活不可或缺的内容 你知道绍兴最早的电影放映是在什么时候吗 你听说过那些努力造梦的绍兴籍电影人吗 你看过与绍兴有关 ...

  • 三耳秀才|| 祝你生活阔绰

    关注天安门文学,时代潮流,让文学温暖人生! [作者简介] 光凭三耳识天机,智托一生不秀才.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中国节气+"概念倡导者,"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 ...

  • 原来,这些绍兴美食是鲁迅舌尖的乡愁!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家乡的饮食往往寄托了旅人最浓的乡愁.从绍兴走出去的鲁迅,1927年在广州时,曾在<朝花夕拾小引>中深情地写道:"我有一时,曾经屡次忆起儿时在故乡所吃的蔬果:菱角 ...

  • 绍兴,江南的风骨

    绍兴地形比较复杂.处在丘陵山地和平原盆地的交接地带,往北是杭州湾,可以通海.境内会稽山自西南向东北横跨,分水浦阳.曹娥两江,是绍兴的脊梁. ▲ 绍兴在浙江的区位示意图.制图/伍攀 无论在地形上还是文化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劝 母 文

    孝顺孝顺,孝容易,顺难.算命先生就是不说,我自己也知道,我跟我的母亲,在命中有些相克,在她面前,我总是像一个叛逆期的孩子,你说东我就说西,说话说不到三句,还会顶起来.在我河南老家,这顶就叫"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右边是蔷薇 左边是香樟

    右边是蔷薇 左边是香樟   上学,曾写过"上学路上"的命题作文,如今,上班,在路上,没有老师命题,也可戏作一篇"路上"的文章的.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春晓春眠?搞错了时间吧!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春晓春眠?搞错了时间吧!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一个完整的挑水过程

    枸杞文学   清晨,雾气还迷漫在村中,门边似乎还残留有,也不知是冬季还是初春--模糊了.一个不大的男孩--算起来,大约刚超过十岁的样子,也可能更小些--不知从哪里来的劲头,拿起挑水扁担,拎着两只水桶出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这就是咱河南!

            从安阳到信阳,从三门峡到商丘.这,就是咱河南!   从甲骨文到春天邙山上的一片新叶.这,就是咱河南!    清明上河图,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哟.这,就是咱河南!     少林寺,陈式太极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说话的奥秘

    从一句俗语--"宁听苏州人吵架,不听宁波人说话"--开始. 无疑,这一句话,最开始,一定不是宁波人自己讲出来的,也不太会是什么人在宁波这个地盘上讲出来的.是苏州人讲的吗?在苏州讲的 ...

  • 【温柔雨丝】| 三耳秀才作品:又是一年秋分时

      太阳抵达黄经180度,今日秋分.   先说年华再说秋.年华,说白了,就是一年的时间.再问,以"年"为刻度的时间,哪里来?太阳.太阳在天上转一大圈,便是一年,太阳在天上走的轨道( ...

  • 【温柔雨丝】| 傅亚菊作品:怀念母亲

    NO .1 世上有一种爱,温柔如水,长流不断,那是与生俱来的,也是毫无保留的.这份爱就是--母爱! NURSE'S DAY 傅亚菊作品:怀念母亲 母亲离开我们已有二十六年了,每当深夜寂静时,我总会深深 ...

  • 【温柔雨丝】| 乔军翔作品:瓜棚(外一篇)

    瓜棚 八十年代初,刚散社,土地分包到户,为增加经济收入,每年家里都要种几亩西瓜. 收麦以后,西瓜就长到碗口大小,逐渐出叶了. 绿莹莹的底色,淡黑色的条纹,毛茸茸的,十分诱人可爱. 这时,瓜虽未成熟,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