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triceratops-design.com
能面歷史和簡介
能,是日本獨有的一種舞台藝術,是佩戴面具演出的一種古典歌舞劇,日本的能樂已有600年歷史。能樂起源於平安朝時期的猿樂,到了鎌倉時代,配以音樂和歌舞,形成能樂的雛形。室町時代的觀阿彌及世阿彌父子將能樂推向巔峰,並制定了許多能樂獨有的形式。如今能樂分為觀世流、寶生流等5個流派。雖然流派不同,藝風各異,但能樂的共同之處是展現人與鬼神的對話。為情愛所困、抑鬱而終的女孩,受到詛咒變成蛇身的少婦,在戰爭中捐軀武士的亡靈,還有獅子神、菊花神等諸多鬼神,都是能樂的主角。因此,能樂又被稱為「幽玄的藝術」。
早期的能樂在室外演出,直到明治十四年才有了室內的能樂堂。但能樂師最推崇的還是在室外表演。他們認為月色、鳥啼、蟲鳴和風聲,無不為能樂增添靈動的氣息。特別是對於「幽玄的藝術」而言,自然界是最好的舞台。如果在室內,演員不能自己翻動衣袖整理飄帶,而在室外,裙帶當風,自有一番飄逸之感。
能樂的表演,分直面(即不戴能面)和戴能面兩種。通常只有主角才戴能面。能面由檜木雕刻而成,不少已有五六百年的歷史。能面的獨特之處在於兼有「悲哀與微笑兩種截然相反的表情」。有的能面看似微笑,眼角卻如泣如訴;有的能面看似悲傷,唇邊卻漾出一絲平和的笑意。兼具悲喜的能面擴大了能樂師的表演空間。
能面是能中使用的假面,但並不是所有的人物都使用假面,配角、狂言角等不使用。能面中能夠確認其製造年代的極少,而且能面的早期資料非常少,所以現在人們還無法弄清能與假面的結合過程及能面自身的發展過程,只能做大概的推測。能之前的猿樂能中的翁猿樂已經使用翁面、三番叟面。一三四九年春日若宮(註:春日神社(奈良)的下屬神社,位於春日神社前。1135年創建)臨時祭上演的田樂能也已經使用假面,因此人們認為能從它誕生時起就開始使用假面了。
能面種類
能中所使用的面具稱為能面(能面:のうめん、面おもて),種類繁多,分別為翁面、老人面、鬼神面、女面、男面、靈面、特殊面等幾大類型。能雖然是一種假面劇。但並不是所有的人物都使用假面,不使用假面時叫做「直面」。「直面」演出時演員要控制自己的表情,儘量不形於色,這是因為「直面」也具有假面性質的緣故,所以能樂界把直面也歸屬為能假面的一種。
4 狂言面:狂言所使用的面具。狂言較少戴面具演出,面具主要使用在動、植物及鬼神等特殊角色上。下面分類介紹各種能面,因能面種類繁多,只例舉各類面中具有代表性的加以說明。
一、男面
能演員飾演普通男性人物時不戴假面,也不化裝,叫做「直面」。但飾演武將、公卿貴族、少年、盲人等人物時使用假面。
據說此面是按平安時代初期的歌人,六歌仙之一的在原業平的相貌製作的。因在原業平位至右近衛權中將,所以叫「中將」面。雙目細長,鼻樑端正,嘴部輪廓與女面相近,只有上齒(表現人物優美文雅)、眉頭處有兩道豎紋,使俊秀的臉上流露出哀愁。除在以業平為主人公的劇目中使用外,也用於《清經》、《忠度》等劇目中的公卿貴族。喝食麵的原型是禪寺中吃飯時站在食堂的一角大聲喊唱菜名的少年,用於具有藝術氣質的美少年。十六面,據說此面是按十六歲戰死的平氏家族的平敦盛的相貌製作的。比中將面、今若面年輕。《弱法師》在能劇中屬雜能,講述的是弱法師因被人中傷而被父親趕出家門,過度傷心導致失明,又因腿腳無力故被人稱為弱法師,後和父親遲釋前嫌的故事。法性寺僧都俊寬,因密謀反叛平家而被流放到鬼界島,在失意與嚴重營養不良的交困下衰朽至極的形象。充滿憤恨和慾望的雙眼兼有消沉之色,因消瘦造成面部骨骼極其突出。蟬丸是醍醐天皇之子,生下來便是盲人,被父親派人扔在逢坂山。認為悽苦遭遇乃是償還前世罪業的蟬丸于山中修建草庵自修,每日演奏琵琶於其中。男面中還有「今若」面、「喝食物」面、「平太」面、「邯鄲男」面等。「今若」面與「中將」面有些近似,也用於公卿貴族;「平太「面是按鎌倉時代的武將平太胤長的樣子製作因此叫做「平太」面,鼻下的鬍鬚上翹,表現人物英武強悍,造型很像靈面「怪士」,但眼白部沒有靈面鑲嵌的金屬。「平太」面有「赤平太」「白平太」之分,「白平太」品位更高。「平太」面用於武將,《田村》《屋島》等劇目使用此面。
二、女面
女面是能面中最美最具能面特徵的面。表情為中間表情、不大悲亦不大喜,不鮮明地表現喜怒哀樂。男面、老人面雖然也是中間表情,但女面的這一特徵最為突出。各種女面的眉毛都畫得很高,牙齒塗黑色。這是因為日本古代社會有女性拔眉,用眉筆畫高眉,染黑牙齒的風俗。
若女面的表情和「增」差不多,只是上眼瞼的彎曲形狀及嘴兩端的曲線有些不同。比「增」艷麗一些。深井面以前也寫做「深」或「深女」。關於此名稱的由來,一般認為是由於此面表現出人物無論年齡還是生活閱歷都已加深的緣故。「深井」面比年輕女面臉頰消瘦、憔悴,鬆弛的兩腮上有淺顯的皺紋、眼窩有些塌陷,雙目俯視下方。萬媚面(孫次郎面?存疑)比一般女面妖艷,用於妖媚女性。關於增面名稱的由來,金剛流秘傳書上記錄了兩種說法,一種認為由於此面是增阿彌所作。另一種認為,因為「增」面比「小面」面、「孫次郎」面增加了一點艷麗的緣故。「增」額頭比「小面」「孫次郎」寬且長,下巴稍短,整個臉部下傾,給人感覺理性強、品位高。「小面」中的「小」包含著年輕、可愛、美麗的意思。「小面」面在女面中是最年輕的面,臉頰豐潤,眼鼻嘴集中在臉的中央部,額頭寬下顎長,給人的感覺非常純真
此外還有「曲見」面等
「曲見」面的額頭和下顎比「深井」面突出,臉中間部分的肌肉鬆弛,比「深井」面略顯老。表情悽然寂寞。「深井」「曲見」多用於失去孩子精神一時處於狂亂狀態的狂女。如《隅田川》《百萬》中的主角等,此外還用於《砧》《芭蕉》《定家》等表現中年女性的劇目。
各種女面的眉毛都畫得很高,牙齒塗黑色。這是因為日本古代社會有女性拔眉,用眉筆畫高眉,染黑牙齒的風俗。
三、怨靈面
能面包括男性靈面、女性靈面。男性靈面表現的靈有戰死沙場的武士之靈,也有生前犯殺生之罪的獵戶、漁夫之靈等。女性靈面表現的多是因嫉妒狂亂而死的怨女之靈。靈面跟鬼神面一樣,一般在眼白部鑲嵌金屬。靈面在後場表現靈的本來面目時使用。
般若面名稱的由來有以下三種說法。1、此面是由叫般若坊的人製作。2、怨女之靈聽到般若經之聲,豁然通達。3、般若在梵語中是智慧的意思。此面是藉助佛的智慧創作的。面為肉色,頭上有兩隻角,上眼瞼突出,眼白部鑲滿金屬,巨口獠牙。只有額上的眉墨及凌亂的頭髮表示她是女性。整個表情比「橋姬」面更激憤。但不只是激憤,雙眼的眼神是極度悲酸的。用於《道成寺》《葵上》《黑冢》劇目中的怨女靈。橋姬面之所以叫「橋姬」,是因為傳說中有個因嫉妒而變為鬼女的人名叫橋姬。「橋姬」面用於嫉妒女人。面為紅色,眼球周圍的顏色是深紅色。咧嘴瞪眼,猙獰可怕。橋姬的表情是動的,積極的,是一種要復仇雪恨的表情。用於《鐵輪》劇目。瘦男面用於《善知鳥》、《阿漕》等劇目中因生前犯殺生之罪而附入地獄,反悔罪過的幽靈。面為土黃色,眼窩、兩腮深陷,瘦骨嶙峋,無力地微張著嘴,嘴中只有上齒。只有上齒的能面一般是表現高貴、優雅,但在「瘦男」面中表現的是衰弱無力
男性靈面中還有「神體」、「阿波男」、「鷹」、「蛙」、「二十餘」、「三日月」、怪士」等面。
「三日月」面也寫做「月出」「若月」。之所以叫「三日月」面,據說是因觀世家所藏此面的背面,位於額頭部刻有狀似舊曆三日前後的月牙形弧線。面深黃褐色,高顴骨,嘴半張,眉毛、鬍鬚、鬢髮線條有力。本來用於《高砂》等劇目中後場中的神。現在多用於戰死的武將魂靈。因室町時代以後,《高砂》等劇目中的神改用「邯鄲男」面。
「怪士」面也寫做「怪」「靈神」「罔像」「危」。此面與「三日月」面相似,但比「三日月」更接近人世間活人的表情。「怪士」面多用於武士魂靈。
女靈面中還有「泥眼」、「瘦女」、「蛇」、「山鬼」、「靈女」等面
「靈女」面眼窩、臉頰塌陷,額頭乾癟,眉毛呈八字形。用於《定家》《求冢》《砧》等劇目中死後還在述說對男性對方怨恨的幽靈。
四、鬼神面
鬼神面的最大特徵是誇大瞬間表情,這與男面、女面、老人面不同。以上各面,特別是女面的表情是中間表情。中間表情如果用「溫」形容的話,那麼鬼神面的表情便要用「烈」來描繪了。鬼神面還有一個區別於其他面的特徵是眼球的眼白部分鑲銅片等金屬。鬼神面有叫做「癋見」「飛出」「天神」「惡尉」「顰」「獅子口」等名稱的面,用於龍神、雷神、狐神、天狗、閻魔、鍾馗、鬼等人物。「飛出」面是因面上的眼球好像飛出似的,而得此名。「飛出」面中有「大飛出」「小飛出」「青飛出」等。「大飛出」面整個臉用金泥塗彩,眼球凸出,眼梢上吊,嘴巴大張,舌尖上翹,鼻耳碩大。用於《雷電》中的主人公,該主人公是由於政治鬥爭被迫害致死,死後成為天神的菅原道真丞相,也用於天上的雷神等。「小飛出」無耳,臉上的部件比「大飛出」小,臉呈赭色,顯得很精悍。用於比較活躍的神靈,如狐神、龍神等。癋見——「癋見」的意思是指上下唇緊閉咧嘴的形狀。因為嘴角向兩側用力,嘴唇閉得緊,雙目自然大睜。「癋見」中有「大癋見」「小癋見」「牙癋見」「黑癋見」「白癋見」等。「大癋見」古時也寫做「閉齒見」,此面在世阿彌時代就作為鬼神面使用,用於第五齣能(鬼能)中的天狗。天狗是一種虛構的紅臉高鼻很自負自大的妖怪,住在深山中,能在天空自由飛越。天狗使用的「大癋見」面呈淡紅色,下巴前傾,鼻頭特大,粗眉倒立,雙目圓睜,威風凜凜但讓人覺得有點兒滑稽。(圖13)用於地獄之鬼的「小癋見」完全沒有「大癋見」的滑稽味,面呈深紅色,嘴角朝下,雙目銳利,令人恐懼。《鍾馗》《皇帝》中的鐘馗,《昭君》中的呼韓邪單于的魂靈用此面。一般的「癋見」不露牙齒,「牙癋見」有兩顆犬齒露在嘴外。五:翁面
翁面中有「翁」「三番叟」面,只在《翁》中使用。《翁》是產生時代早於能的神樂歌舞,登場人物是叫做翁、千歲、三番叟的神翁。神翁起舞,祈祝國泰民安、五穀豐登。《翁》中的神翁由能演員扮演,但能樂界的人說《翁》不是能劇目,這是因為《翁》具有更神聖的式典屬性。現在《翁》也只在新年(日本不過春節,新年是最隆重的節日)及特殊慶祝演出時上演。《翁》中主角「翁」戴的「翁」面被視為最神聖的面,現在還保留著《翁》劇上演前,在鏡間(參照《能舞台》)用神酒、洗米、鹽等供奉「翁」面的習慣。「翁」與「三番叟」都是吊顎面。下顎部與上顎部是斷開的,用繩連接。至於為什麼吊顎,尚不明確。有的學者認為,這是象徵神翁述說壽詞。六:老人面(註:日語原名「老體面」)
老人面也叫做尉面,這裡的「尉」是指男性老人,所以老人面只包括男性老人面。其特徵是臉頰瘦顴骨高,束髮,牙齒整齊。牙齒形狀有上下兩排和只有上齒無下齒兩種。鬍鬚有鑲嵌鬍鬚和畫須。兩排牙齒、鼻下的鬍鬚是鑲嵌鬍鬚的面,一般用於平民百姓中的老人,而只有上齒、鼻下的鬍鬚是畫須的面用於表現有身分或是有神性的老人。有人認為因此面作者是三光坊,所以叫「三光尉」。此面的特徵是臉上的皺紋多且深,骨骼比「小牛尉」粗壯,牙齒是上下齒,鼻下的鬍鬚是鑲嵌鬍鬚。修羅能中的武將幽靈化身為一般的漁夫、船夫、樵夫時多用此面。
老人面中還有「朝倉尉」、「笑尉」、「舞尉」、「皺尉「、「小牛尉」、「阿瘤父尉」等。
「小牛尉」面——據說此面的作者名叫小牛,因此得名,也寫做「小尉」「古尉」。面容清癯,只有上齒,下顎鬍鬚是鑲嵌鬍鬚,但鼻下的鬍鬚是畫須。用於有身分氣質高雅的老人或具有神性的老人,《高砂》等第一齣能(註:最先上演的能)前場主角用此面。
「阿瘤父尉」——名稱的由來尚不明確。有一種說法認為,因此面額頭及臉部凸起的肌肉呈瘤狀而得名。也寫做「阿古父尉」。造型比較接近「小牛尉」面,只有上齒,鼻下的鬍鬚是畫須,多用於中國題材劇目中的人物,《三笑》《唐船》《天鼓》用此面。此外植物精靈在前場化身為老人登場時也使用此面。
七:直面
能中不戴假面的劇目,被稱為「直面」能。「直面」的「直」是直接的直,「直面」的「面」與其他能面的「面」的用法相同,也就是說「直面」這一名稱,表示其屬性是能面的一種。
世阿彌在《風姿花傳》中講到「直面」能時指出:此亦很難,一般來說,演員自身為凡人俗體,表現凡人俗體乃容易之事,但奇怪的是演員演技若尚未達到一定程度,是演不好直面能的。首先,作為演員當然要扮演各種人物。但臉部無法與人物完全一致,所以要改變自己,硬做出表情,而這種樣子更不堪入目。因此要注意在舉止動作上下功夫,使舉止動作像所扮演的人。而表情儘量不要做作,自然為宜。世阿彌在這裡強調了演「直面」能的難度。同時指出「表情儘量不要做作,自然為宜」。這大概指的是不要用自己的表情去表現人物,保持中間表情。從這一意義上說「直面」也具有假面的性質。「直面」能多是現在能(註:舞台展開是現在進行時,主人公是現世中的人),而且所飾主人公都是男性,這當然是因為能演員都是男性的原因。「直面」能劇目有《安宅關》《夜討曾我》《放下僧》。能面的地位、性質、演出程式
「能面為能之生命」,「能面之心乃能之心」,能面不僅包含著歷代能樂演員的感情,凝聚著歷代觀眾的視線,而且支配著能的各個方面。能演員戴上能面後,只能從面上的瞳孔部分向外看到一線微弱的亮光。能面當然有兩隻眼睛、兩個瞳孔,但是戴面時只能讓面的瞳孔部分與演員的一隻眼睛重合。這是因為能面要比演員的臉小一點。如果演員的兩隻眼睛與面上的瞳孔雙雙重合,那麼這個面對這個演員來說過大,要另換小的。
「足拍子」是指用腳在舞台的台板上踏節拍。能舞台的台板像鏡面一樣平,台板下放水缸,提高音響效果。這樣的能舞台構造是與「拖足步行法」「足拍子」的表演方法有直接關係的。所以人們說形成能舞台特殊構造的原因,是由於能面的存在。
能的所有動作,都非常緩慢。外國人第一次看能時也許會著急地想,怎么半天不動一下呢?能的這種獨特的緩慢演技,當然也是在使用能面的大前提下完成的。能的服裝使用較硬的面料,直線裁縫。這種樣式也是為與能面協調一致。
能面中雖然有據說是根據某人相貌製作的面,但總的來說,不是以某個特定人物為模特而製作的,是一種複合寫實面,也就是典型面。但能面比演員的臉小,演員的下巴露在能面之外,這是在明確地告訴觀眾,這是假面,是角色的象徵。
能面表情有兩大類,一類是瞬間表情,一類是中間表情。瞬間表情的能面一般用於後場,演出時間不超過三十分鐘,而像女面等中間表情的能面,多用於演出時間長的能。其原因何在?研究家們認為,中間表情的能面正因為是中間表情,其中包含著各種表情。古人製作中間表情能面的初旨,大概就是因為它的表情含量大。有人指出,能這一戲劇本身追求的是「無」的境界,在能中越是重要的地方,動作越少,有時竟是靜止狀態。能的音樂表現越在重要的地方,無聲部分越多。這裡的靜止並不是停止。就像陀螺轉到最快時看上去像靜止一樣。能面與能的動作、音樂是一致的。能面能使人回到「無」的狀態之中。「無」的狀態具有無限表現的可能性。所以有人認為中間表情的能面無表情,這是一種誤解。能面不是掛在牆上供人觀賞的靜止的藝術品,所以好的能面為表演留有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