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7
三字经—7
quán yān sì |
kòu rú lín |
lǐ chuǎng chū |
shén qì fén |
权 阉 肆 |
寇 如 林 |
李 闯 出 |
神 器 焚 |
【解释】明朝末年,宦官专权,天下大乱,老百姓纷纷起义,以闯王李自成为首的起义军攻破北京,迫使崇祯皇帝自杀,明朝最后灭亡。
【启示】明末宦官专权,带来了政治的腐败和贪污成风,这样,不仅加重了人民的负担,同时,也给少数民族上层分子入内陆骚扰带来了可乘之机。
【故事】中国历史上,以宋朝和明朝遭受的入侵最为严重,宋朝最后被北方蒙古族大军所灭,忽必烈就在中国的历史上建立了元朝。而明朝也遭遇相同的命运,在势力强大的清军的攻势下,明朝灭亡,破关而入的满族建立了大清帝国。在明末岌岌可危的时候,许多忠臣义士奋力不不懈的想挽回国家的势力,虽然最后还是失败了,但却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郑成功,这个和台湾有着密切关系的民族英雄,在明末时,就非常痛恨那些卖主求荣的人。有一次,他带兵攻打福建漳州,久攻不下,只好以悬赏总督的首级来改变僵局,结果有个人果真提了总督的首级来领赏。郑成功知道后,很气愤地将这个人斩了,旁人问他原因,他答道:“国家会如此衰败都是因为卖主求荣的人太多了,如今这个人是总督的心腹,却也照样将主子杀了来讨赏,我能留这种人吗?”由此便可以看出郑成功刚烈耿直的个性。
qīng shì zǔ |
yīng jǐng mìng |
jìng sì fāng |
kè dà dìng |
清 世 祖 |
膺 景 命 |
靖 四 方 |
克 大 定 |
【解释】清军入关后,清世祖顺治皇帝在北京登上帝座,平定了各地的混乱局面,使得老百姓可以重新安定地生活。
【启示】清朝初年虽然存在着高压政策,如为了控制汉族人民的思想,大兴文字狱,但到嘉庆皇帝为止,人民生活也比较安定。
【故事】明末时,床王李自成将攻占北京,吴三桂奉派出守三海关,当时有人将名妓陈圆圆献给吴三桂,吴三桂对她自是疼爱有加。后来,李自成攻下了北京。这时,吴三桂的父亲吴骧为了阻止李自成,便决定将陈圆圆献给李自成,则要吴骧劝吴三桂投降。吴三桂知道父亲在向他招降后,原本有些心动,后来听到陈圆圆已经成了李自成的妾,一怒之下,决定亲自南下攻打李自成。一场大战后,李自成眼看形势极为不利,便将吴骧杀了,接着又要杀陈圆圆。陈圆圆向李自成献计,要他往西逃,李自成才放了陈圆圆,而吴三桂虽然收复了北京,但清兵也在这时入了关。
yóu kāng yōng |
lì qián jiā |
mín ān fù |
zhì jì kuā |
由 康 雍 |
历 乾 嘉 |
民 安 富 |
治 绩 夸 |
【解释】顺治皇以后,分别是康熙、雍正、乾隆和嘉庆四位皇帝,在此期间,天下太平,人民生活比较安定,国家也比较强盛。
【启示】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经过同外部侵略势力及内部分裂势力的斗争,建立起空前统一和巩固的多民族国家,在内陆设立了十八个行省,从而确立起比较巩固而稳定的政权。
dào xián jiān |
biàn luàn qǐ |
shǐ yīng fǎ |
rǎo dū bǐ |
道 咸 间 |
变 乱 起 |
始 英 法 |
扰 都 鄙 |
【解释】清朝道光、咸丰年间,发生了变乱,英军挑起鸦片战争。英、法两国分别以亚罗号事件和法国神父被杀为由组成联军,直攻北京。
【启示】自鸦片战争以后,各帝国主义国家相继侵略中国。强迫清朝政府签定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从独立的封建社会逐步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tóng guāng hòu |
xuān tǒng ruò |
chuán jiǔ dì |
mǎn qīng mò |
同 光 后 |
宣 统 弱 |
传 九 帝 |
满 清 殁 |
【解释】同治、光绪皇帝以后,清朝的国势已经破败不堪,当传到第九代宣统皇帝时,就被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
【启示】清朝政府到了光绪年间,皇帝只是个空架子,而实权是操纵在慈禧太后手中,这个人称“老佛爷”的女人,十分专横,在她手中,中国的威名被完全丢尽了。
【故事】鸦片战争之后,带来了清朝末年一连串的内忧外患。当时掌大权的人如磁禧、李鸿章等人,缺乏新观念,一旦与西方的新文明接触后,一时无法调整自己的旧思想,就在许多沟通不良的情况下,使得中国的国土就这么被外人蚕食鲸吞了。光绪帝及慈禧太后死后,又宣统皇帝即位。这位年仅三岁的小皇帝,尚不知人事,当他身穿龙袍,端坐在王位上举行仪式时,竟吓得哇哇大哭起来。这时他的父亲只好在一旁哄他:“不要哭了,就快完了!”这句话似乎已说出了清朝的命运,宣统皇帝才当了三年就被孙中山先生所领导的革命军队推翻了,也使得中国正式步入民族时代。
gé mìng xīng |
fèi dì zhì |
lì xiàn fǎ |
jiàn mín guó |
革 命 兴 |
废 帝 制 |
立 宪 法 |
建 民 国 |
【解释】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政府的统治,废除了帝制、建立了宪法,成立了中华民国政府,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
【启示】中国发展了五千年,经过了各个朝代的治乱兴衰,第一位由人民选出的总统诞生了。
【故事】一项革命活动要从发起到成功,并不容易,除了要配合各种天时地利,最重要的还是人和。清朝末年,由于党政者的昏庸无知,招致许多西方国家的侵略,不仅国家命运未卜,人民的生活是更疾苦,在这种情形下,才有了孙中山先生领导革命军起来推翻清朝政府的事迹。由于当时百姓早已唾弃清朝的虚弱无能,于是,革命的号角一响,有志之士便纷纷响应,经过烈士们抛头颅洒热血,终于推翻清朝,建立了民国。1950 年,由孙中山先生组织的同盟会,首先提出“ 中华民国” 的国号。“中华民国” 的称号,是孙中山先生一生中重要的贡献之一,1912 年,临时政府成立参议院后,才正式决定以它为国名。
gǔ jīn shǐ |
quán zài zī |
zǎi zhì luàn |
zhī xīng shuāi |
古 今 史 |
全 在 兹 |
载 治 乱 |
知 兴 衰 |
【解释】以上所叙述的是从三皇五帝到建立民国的古今历史,我们通过对历史的学习,可以了解各朝各代的治乱兴衰,领悟到许多有益的东西。
【启示】“读史使人明智”。如果把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当成一个大家庭的家谱,那么当我们回顾前人的经验时,可以从中吸取许多有用的东西。
shǐ suī fán |
dú yǒu cì |
shǐ jì yī |
hàn shū èr |
史 虽 繁 |
读 有 次 |
史 记 一 |
汉 书 二 |
【解释】中国和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启示】《史记》是我国汉代大思想家司迁所写,从传说中的黄帝一直到汉武帝时代共几千年的历史。《汉书》是东汉时期思想家班固所著,它记载的只是西汉这一时代的历史,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断代史”。
hòu hàn sān |
guó zhì sì |
jiān zhèng jīng |
cān tōng jiàn |
后 汉 三 |
国 志 四 |
兼 证 经 |
参 通 鉴 |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启示】《后汉书》讲述东汉时期的历史;《三国志》写的是东汉灭亡后,魏、蜀、吴三国形成鼎立局面,直到被晋统一;《资治通鉴》叙述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多年的历史,有以史为鉴戒的的思想,所以叫《资治通鉴》。
【故事】《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是读史书者必读的,这些书各有各的特色。《史记》是汉代司马迁所著,是我国第一本史书,这本书是由皇帝时代到汉武帝时代,内容丰富,许多历史故事都出自这本书。《汉书》只记载西汉的历史,不像《史记》贯通了好几个朝代,所以《汉书》是本“断代史” ,由东汉班固所著。《后汉书》虽然也是写汉代的历史,不过它所记录的是后汉时代的事,由南朝刘宋时的范晔所著。至于《三国志》的内容,相信大家都耳熟能详,三国时代魏、蜀、吴的激战、斗智故事,还有桃园三结义里的英雄们,都是书中的主要人物。后来,明代的罗贯中就是根据《三国志》,写了一本家喻户晓的小说——《三国演义》。《三国志》是由晋朝的陈寿所著的。这四本书合称四史,是中国四本相当重要的史书。
dú shǐ zhě |
kǎo shí lù |
tōng gǔ jīn |
ruò qīn mù |
读 史 者 |
考 实 录 |
通 古 今 |
若 亲 目 |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象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启示】中国的历史十分悠久,前面提到的不过是一个简单轮廓,要想真正掌握必须翻阅各朝各代的历史资料,深入进行了解和研究。历史是面镜子,我们可以从这面镜子中吸取许多宝贵的历史教训。
【赏析】
“读史者,考实录”,意思是研究历史。学习历史的人,一定要尊重历 史的本来面目,尊重客观的历史现实。对不明白或有疑问的地方一定要认真考查、分析研究。历史应该是事实真实的记载,不能因好恶而肆意扬贬某位历史人 物。读史书一定要认真考查、研究书中所写的历史事实是否是真实的记录,真实 的就相信它,虚妄的就抛弃它,这样才会获得真知。
“通古今,若亲目”,是说通过对古今历史的研究、考查,就能了解历 史的规律、明白社会进化之理,就仿佛亲自见正当时发生的历史现象一样,即使自己没有经历过,在浩瀚书海中畅游,也如身临其境。
“口而诵,心而惟”,是说口中不断地朗诵史书,心中不断地思考历 史,也读史,也思考,才能明白历史的规律、社会的进化,才能透过历史现象掌握历史的本质。首先要读史,即掌握大量的感性材料;其次要对材料进行分析,
即“心而惟”就是认真思考,这样才能做到把历史真谛了然于胸,知古而通今, 通今而预知未来。“朝于斯,夕于斯”,是早晚都要以这样的态度学习和研究,专心致志,心无旁骛,争分夺秒,只争朝夕。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随兴而 至,随兴而逝。古往今来,凡是学识渊博的人都是学而不厌,有始有终,珍惜时 间,精于纯一之人,都是把学习与生命看作同等重要的人,才能学有大成,成一家之言。
注释
实录:据实记载,唐朝后代载帝王个人事。
kǒu ér sòng |
xīn ér wéi |
zhāo yú sī |
xī yú sī |
口 而 诵 |
心 而 惟 |
朝 于 斯 |
夕 于 斯 |
【解释】我们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启示】我们应该立志努力学习,知识的领域是无穷无尽的,知识是财富、是力量、是智慧。学问是苦根上长出来的甜果。只有刻苦地、不间断地学习才能掌握和运用它。
【故事】我们都知道,不论做什么事,专心和恒心是最基本的态度,尤其是求学,更是需要具备刻苦的毅力。在中国历史上,许多有成就的文人或是大官,他们都曾有过一段艰苦的求学经验,我们就以宋朝的宰相范仲淹为例子。范仲淹小时侯家庭环境并不好,母亲改嫁后,便带着范仲淹到长山居住,由于他对母亲的改嫁一直不谅解,所以到他年纪稍长后,便独自离家到应天府去求学了。范仲淹非常用功,常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有时候精神不好,或体力不济时,范仲淹就会拿早已放在桌边的冷水,往自己的头上浇,好让自己清醒过来,再继续读书。像他这种刻苦求学的态度,并非人人都做得到的,所以,他后来果然当上了宋朝的宰相。
注释
诵:大声朗读。
帷:思维、想。
斯:代名词,这、这些。
xī zhòng ní |
shī xiàng tuó |
gǔ shèng xián |
shàng qín xué |
昔 仲 尼 |
师 项 橐 |
古 圣 贤 |
尚 勤 学 |
【解释】从前,孔子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伟大的圣贤,尚不忘勤学,何况我们普通人呢?
【启示】孔子曾经拜郯子学礼仪;拜长弘和师橐学乐曲;拜老子学人生哲学。孔子曾说过:三个人一起同行,其中一定有一个人值得我向他学习和效法的”。
【故事】春秋时代,有一次,孔子与学生坐着马车出门,在途中看到许多孩童在路边嬉戏。其中有个叫相橐的小孩在道路上独自玩着筑城的游戏。孔子的弟子便走到小孩的身边,告诉他车子要经过,请他道路旁玩,只见项橐理直气壮地对他们说:“我只听过马车饶着城走,没听过拆城让马车过的道理。”孔子听了小孩的话,便对他说:“你小小年纪,却懂得很多吗!”“小鱼生下来几天就可以在水中自在地游来游去,而兔子生下三天,就能跑好远,我的年纪不他们都大,当然应该懂很多事了。” 孔子听到项橐不服气的回答,便决定考考他。“你知道什么山没有石头?什么树没有树枝?什么火没有烟吗?”“土山没石头,枯树没树枝,萤火虫没烟。”项橐这个小朋友是不是很聪明呢?
【赏析】
孔子是圣人,是中国的万世师表。孔子一生勤学好问,孜孜不倦,学而 不厌。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孔子有一次进入太庙,为了不失礼节,事事都要问太庙的人,“子入太庙,每事问”就是这 件事情的记录。“孔子师项棄”来源于一个有趣的两小儿辩日的故事。一日孔子 出游,见两个六、七岁的儿童在戏耍,为了一个太阳中午时近还是早晨近的问题在争吵,稍小一点的儿童说:“早晨太阳离我们最近,中午远,因为早晨太阳 大,近的看着大,远的看着小。”稍大一点的儿童说:“早晨太阳离我们远,中 午近,因为近的感觉热,远的感觉凉。”孔子对此不能分辨,两小儿笑了。《战国策》说:“夫项棄生七岁而为孔子师。”后世都以项橐为早慧儿童的代称。以 孔子圣人的身份,如日的名声,尚且向一个七岁的儿童求教,真是“古圣贤,尚 勤学”呀。孔子认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刻苦而好学,不耻下问,终于成为学富五车又德高望重的圣贤,受到 世人千载的顶礼膜拜。现代人就缺古圣贤这种谦虚的学习态度,我们应该反思自 己,见贤思齐,向古人学习勤学好问的精神。
注释
仲尼: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代鲁国人。
项橐:七岁为孔子学琴老师。
zhào zhōng lìng |
dú lǔ lùn |
bǐ jì shì |
xué qiě qín |
赵 中 令 |
读 鲁 论 |
彼 既 仕 |
学 且 勤 |
【解释】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启示】人的学问是永无止境的,一个人的努力和奋斗是不可中途终止的。活到老、学到老,一个人应该好学不倦,直到死为止。
【赏析】
“赵中令读鲁论”,指的是赵普读《论语》的故事。“中令”,官名,
即中书令的简称,在宋代指的是宰相。赵普是宋代的宰相。赵普曾对宋太宗赵光义说,以半部《论语》佐太祖定天下,以半部佐太宗致太平。鲁论,就是《论语》。赵普对《论语》手不释卷,勤学好读。学问与见识日渐长进,并且能把学 到的知识用到实践中,成为一代贤相。
“彼既仕,学且勤”,说的是赵普在没有做官的时候,不喜欢读书,但 做事能力却非常强,所以对他的评价是“长于吏事,知于学术”。宋太祖赵匡胤劝他读书,他便终日勤读,手不释卷,而且最喜欢读《论语》。赵普已经做了一 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还是学而不厌,是因为《论语》里的确有不少治国安邦的真理,得以让赵普辅佐两朝国君,可见《论语》之殊贵。《论语》中有很多 名言警句,可以让从政者终生受用不尽,如“为政以德”,“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等等。所以赵普一生都在勤学《论语》也是理所 当然了。
注释
赵中令:赵普,宋朝中书令。
鲁论:书名,《论语》有三种本子,是《鲁论》、《齐论》、《古论》,现在我们通常读的论语是《鲁论》。
仕:做官。
pī pú biān |
xuē zhú jiǎn |
bǐ wú shū |
qiě zhī miǎn |
披 蒲 编 |
削 竹 简 |
彼 无 书 |
且 知 勉 |
【解释】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他们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启示】路温舒和公孙弘这两个古人,在没有书本的情况下,想办法把书抄在蒲草或刻在竹子上学习,我们今天能有印制精美的书本,学习条件和环境如此优越,更应该刻苦读书。
【故事】西汉有位名叫路温舒的人,由于家里很穷,只好替别人放牛,有一次,他看着满地的蒲草,灵机一动,心想:“何不利用蒲草编成本子,把向别人借来的书抄在上面,这样不就有书可读了吗?”于是,路温舒便利用这种方式,苦学成功了。
【赏析】
“披蒲编”,讲的是西汉路温舒读书的故事。西汉时,路温舒家贫,无 钱买书,路温舒便取泽中蒲草,截以为牒,一片片编在一起,用以写书。路温舒后来终于学有所成,官至临淮太守,死在仕上。
“削竹简”是西汉武帝时公孙弘读书上进,后为宰相的故事。公孙弘家 境贫困,为人放猪,四十岁时,才开始学习《春秋》与其他书册。因为家贫,没有买书的资财,他便去竹林中,找来竹子,削去青皮,制成竹片,借别人的《春秋》抄写在竹片上。日夜诵读,终于明白了《春秋》的义理而成为一代文豪。西 汉武帝继位后,招纳贤良文士。公孙弘终于在六十岁时以贤良征为博士。后被提为丞相,封平津侯。
“彼元书,且知勉”讲的是路温舒、公孙弘皆因家竟贫寒,无钱买书习 读的故事。西汉时期,还没有出现纸张。“书”多是写在绢帛皮简上的。而这样昂贵的东西是贫苦人家买不起的。但在买不起的条件下,路温舒、公孙弘,却用 蒲草、竹简抄书学习,终成一代大家。而今天的我们生活富裕,莘莘学子身处于 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之中,国家为青年一代的教育投入很大,但像古人那样刻苦学习的人却很少见了。只要现代的学生有古人精神的一半左右,又岂能够整曰为 工作发愁?
注释
披:披开。
蒲:草名,又叫草蒲,蒲编用蒲草做的书,传说汉代路温舒,年幼时无钱买书,用蒲草做成书页,向人借来《尚书》抄了读。
竹简:用竹削成蒲片,在竹简上写字,传说汉代公孙弘,在竹林中放猪时,把青竹削成竹片向人借来《春秋》抄了读。
tóu xuán liáng |
zhuī cì gǔ |
bǐ bù jiào |
zì qín kǔ |
头 悬 梁 |
锥 刺 股 |
彼 不 教 |
自 勤 苦 |
【解释】晋朝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上,以免打瞌睡。战国时苏秦读书每到疲倦时就用锥子刺大腿,他们不用别人督促而自觉勤奋苦读。
【启示】要想成为一个有学问的人必须自觉地刻苦读书。因为求知识这件事任何人也代替不了,只有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学到。现在我们有父母、老师的关心和教导,就更应该好好学习才是。
【故事】战国时代的知名纵横家——苏秦,在还没有成名之前,是个不被重用的人,他曾向秦王游说,并且毛遂自荐要求担任官职,因为自己学问不够,而被拒绝了。于是,苏秦决心发奋读书,每当读书读累时,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提起精神后,再继续苦读。后来苏秦成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合纵政策” (联合六国抵抗秦国)就是他所提出的。
【赏析】
“头悬梁”,这是孙敬留下的一则自奋苦读的故事。孙敬秉性好学,读 书时不遗余力,夜以继日,他特别喜欢读书。每次临案读书之前,先用绳子挂住自己的发辫吊到屋梁上,一打磕睡,绳子就会把自己吊醒,于是孙敬就醒了,又 继续读书了。
“锥刺股”,讲的是战国时期苏秦的故事,苏秦曾拜纵横家鬼谷先生为 师,学习游说诸侯,以求名显富贵。苏秦落魄之日被家人耻笑,于是下定决心继续苦读。当苏秦读书读到昏昏欲睡的时候,苏秦就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来让自己清醒,以持续苦读。
“彼不教,自勤奋”,孙敬与苏秦两个人不需要别人教导,便努力而刻 苦地读书,其勤勉精神可见一斑,这两则故事就是告诉人们读书要靠自觉,不是别人逼出来的,而是发自内心的对知识的一种渴求。要明白学习不是为了别人, 知识是自己惟一的的财富谁也抢不走,要像孙敬、苏秦那样,不用教,就能自己 奋发向上,勤奋努力。这种自动自发的精神在今天也是弥足珍贵的。
注释
头悬梁:架于柱上端的屋林,传说汉代孔敬,常读书到深夜,唯恐打瞌睡,把头发用绳子系住,挂在屋梁上。
锥刺股:钻孔用的锐器指战国苏秦日夜苦读,要把瞌睡时,用锥子刺自己的大腿,痛醒了再继续。股,大腿。
rú náng yíng |
rú yìng xuě |
jiā suī pín |
xué bù chuò |
如 囊 萤 |
如 映 雪 |
家 虽 贫 |
学 不 辍 |
【解释】晋朝人车胤,把萤火虫放在纱袋里当照明读书。孙康则利用积雪的反光来读书。他们两人家境贫苦,却能在艰苦条件下继续求学。
【启示】古人这种求学的精神是多么令人钦佩呀!在那样恶劣、贫困的情况下,能够克服困难,不受外界环境影响、努力学习。今天我们有方便舒适的环境,如果不知道珍惜,那真是惭愧啊!
【故事】晋朝的车胤用纱袋装着萤火虫,借其微弱的灯光来读书,而孙康则打开窗户,得用月光照在雪地反射的光阅读,他们的家境虽然都相当贫穷,可是却能坚持到底,努力而不半途而废。
【赏析】
“如囊萤”,说的是东晋人车胤贫而好学的故事。车胤在儿童时期,爱 好读书,但家境贫寒,日无余财,每到夜晚,因家中无钱买油点灯照亮,不能夜读。车胤有办法,每到夏季便用白囊盛数十只萤火虫来照明读书。努力攻读,终 于学有所成。成为一代博学大儒。
“如映雪”,讲的是晋代人孙康刻苦读书的故事。孙康家境贫困,执意 求学,但到了夜晚无钱买油点灯读书,孙康只好在冬天下大雪的时候,夜晚跑到 屋外的雪地里映雪读书。有时候冻得身上发抖,也不停止。孙康如此努力,终于学有所成,成为了朝廷的御史大夫。
“家虽贫,学不辕”,车胤与孙敬虽然家境贫困,读书没有好的条件,但他们都能够利用贫苦的条件,努力进取,勤学不辕。喻示人们即使家再贫困,只要有勤学不辕的心,也照样能够“学不辕”。环境不是学习的障碍,环境是死 的,人是活的,没有什么不能克服的。不能克服的只是人的惰性和依赖性。现代 人的读书环境远优于古人,但像古人这样囊萤、映雪的精神却找不到了。
注释
囊:装在袋子里名词当动词用。
辍:中止、停顿。
rú fù xīn |
rú guà jiǎo |
shēn suī láo |
yóu kǔ zhuó |
如 负 薪 |
如 挂 角 |
身 虽 劳 |
犹 苦 卓 |
【解释】汉朝的朱买臣,以砍柴维持生活,每天边担柴边读书。隋朝李密放牛把书挂在牛角上,有时间就读。他们在艰苦的环境里仍坚持读书。
【启示】朱买臣和李密,一个打柴一个放牛,生活都非常贫苦,但能自己发奋读书。后来都成为很出色的人。我们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怎么能不努力学习呢?
【故事】汉朝朱买臣每天砍柴、背柴,仍不忘读书,而隋朝李密为人放牛时,也随时把书挂在牛角上准备阅读。虽然环境是如此艰苦,但他们求学的毅力仍不变。
【赏析】
“如负薪”,讲的是西汉武帝时期,辞赋家朱买臣艰苦读书求进的故 事。朱买臣家境非常贫困,但朱买臣却苦读不辕,为生活所迫,朱买臣不得不上山砍柴来维持生活。但朱买臣在砍柴时,也是读书不停,打柴休息时读书,担柴 行路时读书。学习刻苦是常人所不能比的。由于朱买臣不治产业,只是读书,却 无功名,其妻弃他而去,但朱买臣终于学业有成,受到汉武帝召见,并做了会稽太守,朱买臣的辞赋也名盛一时,可比肩司马相如、东方朔,后其妻要求复合,朱买臣马前泼水,示意不可能复合。
“如挂角”,讲的是隋朝人李密的事。李密对书也是如饥似渴,手不释 卷,而且素有大志。李密在往侯山拜见包恺,乘牛时,在牛角上挂着《汉书》一 帙。越国公杨素见之问读何书,李密答曰:“项羽传。”杨素听后非常吃惊。杨素之子杨玄感认为李密气度不凡,杨玄感后收李密为左膀右臂,后来李密拥兵自立,归唐又叛唐,结果被杀。
朱买臣与李密都是当时的名人,他们刻苦用功,努力读书,奋发向上, 其精神颇值得学习。朱买臣穷困时,背柴尚且勤读;李密行路时不忘读书。正是 他们有这种刻苦努力的精神,所以才建立了一番功业,留名于世。当代青少年往 往志大才疏,好高骛远,其原因就是因为不肯踏下心来读书,有一番空志,志向如天也是空中楼阁。
注释
负:背。
挂角:传说隋代李密,曾替人放牛,把一捆书挂在牛角上一边走,一边读书。
sū lǎo quán |
èr shí qī |
shǐ fā fèn |
dú shū jí |
苏 老 泉 |
二 十 七 |
始 发 愤 |
读 书 籍 |
【解释】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洵,号大泉,小时候不想念书,到了二十七岁的时候,才开始下决心努力学习,后来成了大学问家。
【启示】宋代著名文学家苏洵和他两个儿子苏轼和苏辙,是我国文学史上十分有名的人物,他们的学问都很高,文章也都写得很好。被后人合称为“三苏”,也是唐宋八大家里的三位人物。
【故事】据说,苏东坡的父亲苏洵,二十七岁时仍认识不了几个字,直到哥哥中了科举考试,做了大官后,才开始觉悟到自己的不学无术。从此,苏洵便专心地研读,进一步改掉以往有手好闲的习性,正日与书为伍,一心想参加考试,没想到竟然名落孙山,他很丧气地回到家里,把从前写过的文章统统找出来烧了,从此必门苦读。苏洵痛下决心,苦读了五、六年。有一天,他觉得自己可以写文章了,便提笔写了一篇,一时文思泉涌,许多道理很自然地从他的笔下写出来,苏洵觉得仿佛这几年所读的书,使他的脑子装满了学问。于是,苏洵的学识及文章受到了大家的肯定,尤其是大文学家欧阳修,从此,他的文章便成了人人争读的作品。
bǐ jì lǎo |
yóu huǐ chí |
ěr xiǎo shēng |
yí zǎo sī |
彼 既 老 |
犹 悔 迟 |
尔 小 生 |
宜 早 思 |
【解释】象苏老泉上了年纪,才后悔当初没好好读书,而我们年纪轻轻,更应该把握大好时光,发奋读书,才不至于将来后悔。
【启示】苏洵到了二十七岁才省悟到读书的重要性。我们年纪轻轻,现在开始用功是绝对来得及的。要认识到读书学习对我们人生的重要性,要打好坚实地知识根底,长大以后才能为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ruò liáng hào |
bā shí èr |
duì dà tíng |
kuí duō shì |
若 梁 灏 |
八 十 二 |
对 大 廷 |
魁 多 士 |
【解释】宋朝有个梁灏,在八十二岁时才考中状元,在金殿上对皇帝提出的问题对答如流,所有参加考试的人都不如他。
【启示】有志者事竟成,凡是立定的志愿,只要坚持不懈,努力去做,是一定会成功的。年轻人应首先立下志愿,失败了不要气馁,仍坚持努力、百折不回是一定会成功的。
【故事】宋朝时,有个名叫梁灏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参加考试,想一举成名 ,可是年年考,却年年落榜,虽然已经考了无数次,但他却一点也不灰心。梁灏的儿子也是好学不卷的人,而且也已经高中状元了,梁灏见儿子中了状元,除了高兴之外,自己的期许也更深,他立定志愿,一定要考上状元。从此,他更用功,每一个朋友见到他如此用功,就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儿子已是状元了,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何必还要自己去争功名呢!但是,梁灏并没有受这些话的影响,仍然日夜苦读。黄天不负苦心人,在他八十二岁那一年,他终于考中状元了。当皇帝召见他时,他的表现丝毫不逊于年轻的状元,所以深得别人的赞赏。梁灏对于自己以满头白发的高龄才中状元,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终于达到了目标,完成了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