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有病网原创:穴位的故事292丘墟:泻火
【byb.cn 人体管道工】上回书,我们说到了足少阳胆经的第39穴悬钟,它对治疗各种骨性疼痛有较好的疗效。今天,我们继续沿胆经的循行路线前行,解读第40穴丘墟,它是一个泻火大穴,对各种上火症状都有帮助,咱们还是先来说文解字~~!
一、外踝下的气血点
丘,土堆或土坡也。
墟,故城遗址或废墟。
丘墟,名意指在胆经的风气作用下,地部的脾土为空虚之状。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定位】:在外踝的前下方,当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处。
【解剖】:在趾短伸肌起点;有外踝前动、静脉分支;布有足背中间皮神经分支及腓浅神经分支
丘墟穴这个“丘”字,显然指的就是足外踝这个貌似丘陵般的大包,而这个“墟”字,指的就是穴位所处的“趾短伸肌”,如果从其厚度和质量相对于大肌肉群来说,显得单薄空虚一些。这是因为其气血物质来自于上一穴悬钟,按胆经循行路线来看,外踝无论如何也是挡在其前面的一座“丘陵“,使得气血要翻过这个“丘陵”下行会很困难,即使能够翻丘下行后的气血物质也会少得可怜,导致趾短伸肌接收的气血不足(脾属土主肌肉),显得空虚,正如穴义所言:“本穴物质为悬钟穴降行而至的水湿风气,在风气的吹刮下穴内脾土为空虚之状,只有皮骨而无脾土(肌肉),故名丘墟。”
我们搜索别有病网针灸穴位库发现,在以“丘”命名的穴位中,涉及了3条经脉的四个穴位,但如果按词组的结构来看,只有丘墟穴和其他三穴不同,丘墟强调的是丘,这里特指的是足外踝这个大“包”,酷似“丘陵”般。
胃经:梁丘
脾经:商丘
胆经:外丘、丘墟
所有的“丘“穴周边,不是有隆起的肌肉,就是有隆起的骨骼,其外形同丘陵般,故名。
以“墟“命名的只有两个穴位,分别是肾经上位于胸部乳头内侧的灵墟穴,还有一个就是足外踝胆经的丘墟穴,所有的“墟“穴,都有薄薄的肌肉层,相对于大肌肉群来说,显得荒废一些,似有废墟之状,故名。
二、胆经的原穴
丘墟是胆经的原穴。那什么是原穴呢?
原穴,是脏腑的原气经过和留止的部位。十二经脉在腕、踝关节附近各有一个原穴,合为十二原穴。阴经的原穴即本经五输穴的输穴,阳经则于输穴之外另有原穴。 原穴在临床上,可以治疗各自所属脏、腑病变,也可以根据原穴的反应变化,推测脏腑功能的盛衰。
原穴的动力、原气源于肾间动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五脏六腑,通达头身四肢,是十二经脉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的根本。因此脏腑发生疾病时,就会反映到相应的原穴上来,通过原穴的各种异常变化,又可推知脏腑的盛衰。在临床上,针刺原穴能使三焦原气通达,调节脏腑经络功能,从而发挥其维护正气,抗御病邪的作用。另外在治疗上常用原穴配络穴,称原络配穴,治疗表里经之间的病证。
换言之,如果胆经堵了,点按丘墟穴必会有酸胀痛的感觉,这点大家在疏通经络时可以参考一下。 大家注意手、足少阳经的原穴,分别是阳池和丘墟,且均位于一个大骨节下方,阳池是尺骨茎突,而丘墟是足外踝,点按此二穴可检测三焦和胆经的通畅情况。
三、泻火大穴
前几年《求医不如求己》一书热销,作者中里巴人给大家介绍了一个消气穴-太冲,它是肝经的原穴。实际上同为消气穴,胆经的丘墟穴的作用更强,毕竟“凡十一脏取决于胆”。并且太冲多消的是怒火,而丘墟既可泻怒火,也可化解血瘀,也就是长期心情不舒畅憋闷之火。
有意思的是,我正在写此文时,刚好调理了一个58岁的解放军退役军官,他就是急慢火同时兼而有之,表现为长期的头痛,近期又由于家老人住院,急火攻心,导致浑身痛、嗓子痛,咳嗽......,我让他点按丘墟穴,他感觉不能碰,巨痛无比。后来,我帮他把全身的经络打通以后,他长期靠服用止痛药的头痛,立刻就消失了,并且浑身轻松,可见作为胆经的原穴,这个丘墟穴对检测胆经是否通畅还是很有意义的,这个案例大家可以看《慢性头痛浑身痛58岁血瘀男案》一文。所以,如果你觉得生气上火,可以交替按肝经的太冲和胆经的丘墟,哪个疼就说明哪条经络有问题,一到按到不疼为止。
健康一线解读丘墟穴-泻火
四、功效和主治
【功效】
生发风气
【主治】
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下肢痿痹,外踝肿痛,疟疾,疝气,目赤肿痛,目生翳膜,中风偏瘫
五、总结
1、外踝下的气血点
2、胆经的原穴
3、泻火大穴
这正是:急火攻心头痛起,嗓子冒火身体紧,皆因胆经受阻滞,丘墟一穴除病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