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初三学生的吐槽
语文课上
虽说星期三比不上星期五,但还算有盼头。一进校门,阳光明媚,心情甚好。但转念一想,我去!今天下午有两节语文课。我的心直接《凉凉》了。
语文课上的“知,乎,者,也 ”对于我来说虽能通晓(也不枉语文成绩考了102)。但我却不喜欢上语文课,只因这实在是无聊至极。
今天于往常一样,翻开语文书,满篇的“子曰,子曰,子曰……”
烦死了!
除了苏东坡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或者毛润之的“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亦或是《诗经》中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吸引我的注意力。
像《与妻书》、《北冥有鱼》等,没有几个能引起我的兴趣 。我对它们的感觉就像'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毕竟还是要中考,不背怎么行呢?)。
天不随人愿,今天恰恰讲的是我不大喜欢的《送东阳马生序》。这篇文章我早在预习时就了解大半,说白了:就是一退休的副国级干部再参加全国政协会议时,在京偶遇一个在名牌大学读书深造的同乡晚辈,他知道这个中二青年品学兼优,便写信劝勉他:和我年轻比起来,你学习条件太好了,你好好学习,天天向上。考个公务员,当个好官,为人民服务。就这么一目了然,可是,我的同窗们好糊涂,不懂啊!就一句:“以中有足乐者,不觉口体之分不若人也。”我可怜的老师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字写的比我头还大,一字一字逐一讲解。恨不得把脑袋打开灌进去,我的同窗们还听的懵懵懂懂。真是: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草包一样的队友。和这些人坐一起听课,拉低了我的智商。
其实,对于我以及和我一样的同学们来说,近乎于完美的语文课应该是这样的:比如上周老师上《再别康桥》时,顺便讲徐志摩身边的美女才女,陆小曼,林徽因,讲讲泰戈尔来中国徐志摩和林徽因陪伴的故事。记得那次老师讲这些八卦,同学们听的津津有味。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当老师朗诵林徽因的诗句,我们仿佛觉得才女林徽因从电子白板走下来了,走进我们心里。难怪有人用“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来形容林徽因的才情,美丽。难怪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写的这么美,我身边要有这样的佳人,我也能写出这样的诗。
唉!可惜考试不考这些。老师只是偶尔给我们这样讲讲。大多时间像填鸭子一样,只是把要考试的东西塞给我们,接不接受的,就看你的悟性了(幸亏我悟性尚佳,不然……呵呵……)。
总而言之,上课吗,有趣总比无聊好多了。但是!愿望是丰满的,现实是骨感的。毕竟中考已然来临,最缺的就是时间,我所期盼的,现在是无望了。但我还是要努力,我相信: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毕竟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 】
责任编辑:书带草 祁国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