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众家 第64期】(焉家启)光眼子

光眼子

作者:焉家启

我是2008年的五一劳动节被评为劳模的,授予我“三八劳动奖章”。从那时起,我每年都非常关注五一前夕的劳模评选活动。而每到这时,就会让我回忆起五十年前我所认识的一位劳模。我对他最最深刻的记忆就是——他被人们称之为“光眼子劳模”。

何谓“光眼子”?就是北方人俗称的“光屁股”。“光眼子”与劳模是什么关系?听我细细道来。

五十年前,正值那个特殊的年代。我当时是一名小学教师,虽说是“知识”不足,但“分子”有余。“知识分子”是臭老九,于是我被分到一个生产大队里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当时的大队长特别特殊,他珍惜知识分子,爱护知识分子,用其所长,为农村服务。于是我便当了这个大队的专职采访员。每天下到各个生产小队去收集好人好事,整理后写成稿子在大喇叭里向全生产队的社员广播。这个大队的下面共有14个小队,所以我的采访任务也很重的。虽然累点儿,但没有政治压力。这里的农民不歧视知识分子,于是我和他们中的很多人交上了朋友。所以这段日子在我的一生中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记。

一天,大队长给我分配了任务,叫我去采访一位劳模,回来

后写写他的事迹,好好地宣传。大队长还告诉我,此人从早到晚,长在庄稼地里,星星不出来不回家,太阳出来前又离开家了。所以叫我适时地去找他。还告诉我,他不识几个字,和他说话不要说太多的新名词,直来直去就行。又补充说:他会背诵几条毛主席语录:“为人民服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我带着心中的种种疑惑,选择了一个大正午,太阳最毒的时候出发去了他所在的十一生产小队,并直奔队部。什么是队部?就是在各个生产小队集中的庄稼地里,盖几间房子,放些生产工具,农药,化肥等。有的还将牲口棚也建在这里,便于管理。所以这个地方也可以称之为社员的“家”。这个生产小队我去过几趟,挺熟悉的。也知道队部在哪儿。之所以选择大晌午的,是因为这个时候连马叽鸟儿(知了)都歇了,他也一定躺在队部的角落里歇息了。

我到了队部,里里外外找了个遍,没有人。于是我就站在队部的门口扯着嗓子喊他的名字,没有人应声。队部的门前是一大片老玉米地,已经长的一人多高了,里面密不透风,一股股热气从地里贯出来,让人很难想象待在里面的滋味儿,更别说还要干活儿了。什么活儿?耪地!玉米从长到半人高就要开始把地里的杂草除掉。每隔十来天就要耪一遍,在这最热的季节是杂草长得最快的时候,所以需要不断地除草。这也是社员们最怕干的活。太苦了!大家形容:天上太阳晒着,地下热气蒸着。

我又喊了几嗓子,听到了回音。好像是在很靠里面的地里传出来的。我非常惊喜,真的让大队长说着了——他是个一天到晚不离庄稼地的人。我试着深一脚浅一脚的往里走,突然,里面传来异样的叫声:“你……你……你别进来!别……别……别进来!”我吓了一跳,原以为附近有蛇什么的,怕吓着我。我也害怕了,忙问他遇见什么了?他更着急地说:“我……我光着眼子那!”我立马停住了几乎趔趄的脚步。这时的我已经从头到脚被汗水湿透了。想一想:我骑车20多分钟,顶着烈日,又着急找了他这么半天,后又钻进了这不透风的玉米地里,能不出汗吗!听他的喊声,再想想“光眼子”这个词,我全明白了他的处境!他的感受!他的应对!在我愣愣地停在原地的两三秒钟的时间里,大脑闪过了他无比高大的劳模形象。他似乎知道我没有再往前走,于是用正常的语气大声说,您先去队部等我,我这就来!我赶紧走回了队部,一小会儿功夫见他光着膀子,下身穿一条湿漉漉的裤头进来了。此刻我关心的是两件事:第一要赶快降他的体温,这么热的天气,我怕他中暑。他顺手拿了一个水瓢,从外面的大水缸里擓了一瓢水,从头冲到脚,又一瓢,再一瓢!自觉很凉快了。第二我问他吃过中午饭了吗?因为这个生产小队的社员家都住在附近,中午都回家吃饭的。一般的家里都会做上一锅凉面,吃着凉快些,然后再睡上一个午觉,下午接着干活儿。他是不回家的,怎么吃饭呀!他说:我是边干活边吃饭。我更糊涂了,光着眼子除草怎么吃东西!他说,我每天叫屋里的(他媳妇)贴两个贴饼子,放上点儿盐和葱花儿,我带在身上,干活时我吃一口,就往前面仍一下,等锄到那儿再吃一口再往前仍一下。到了地头儿,就在机井水池子里的水喝几口,齐啦!吃饱了也不耽误我干活儿!他边说边傻笑着,还自以为这是他的一大发明创造。但我的眼睛已经被泪水模糊了。

我无语了,刚刚设计的采访计划全然不存在了。片刻,我恢复了思绪,按采访的顺序,该问他什么思想支配你这样战天斗地的?他郑重其事的开始背“为人民服务”;“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啊!又叫大队长说着了!他背的还真挺熟悉的!又问他你这样又苦又累的是为什么呀!他又很认真的回答“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累不累,学习革命老前辈!想想万恶旧社会”又接着说:大喇叭里广播了 “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人生活在深水中。”我说“水深火热中”。他说:是。我这点苦不算苦!

我愕然了!他问我还有的说吗,我说没有了。他拿起锄头,径直向玉米地的深处走去。

我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回到大队部,声泪俱下地向大队长做了长篇的汇报。最后我说:他是真真正正的英雄!是英雄!

后来我调动工作,去了另一所学校。离开了和我有着深厚感情的农民朋友们。再后来,过去了20多年了。偶尔遇上了他的大女儿,我问她父亲还好吗?她伤心的说:父亲在他刚刚40岁时就去世了。大家都说他一天好日子也没有过上。后来又见到几位当年生产队的熟人,对这位劳模的死各抒己见。有人说:他真是累死的。有人说:老天爷眷顾他,别让他再受累了,好好的歇歇吧!更有人说:老天打发他下来就是叫他干活儿的,他40岁就把一辈子的活儿干完了,老天当然就召他回去了。还有心疼他的人说:唉!真是个苦命的人,一天福也没享就走了,死的头一天还在地里转悠那!

我也是劳模,和他比起来自愧不如,而当年那些劳模几乎都是忘我地,玩儿命地对社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但愿,祖国不会忘记他们!我们的子孙后代不会忘记他们!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作家自述】写作始终是我的人生梦想,但几十年忙忙碌碌的工作,烦烦索索的事务,沉沉重重的责任使我没有时间也没有精力涉及写作。这个梦想是我老了以后实现的。我追忆着我走过的路。

我几十年的生活轨迹很富有戏剧性。换句话说很精彩。因为数了数,我有八个头衔儿——焉老师、焉主任、焉校长、焉经理(旅游公司)、焉书记(社区党委书记)、焉主席(侨联主席)、焉党代表(丰台区第十届党代表)、焉秘书长(西红门热土文学社秘书长)。

我几十年都在忙忙碌碌地工作,埋在我心中的一个梦想就是想写一些东西,却一直没有腾出时间和精力来。回到了我的家乡西红门,在热土中发挥作用,也终于圆了我的梦。因为我的阅历丰富,这是我写作的源泉。看到家乡西红门巨大的变化,这是我写作的动力。我并不想当一名作家,但我要尽我最大的努力讴歌我们的党,我们蒸蒸日上的祖国,讴歌改革开放的伟大成果,讴歌我们勤劳勇敢的中国人民。我有多少值得抒发和撰写的东西呀!我要在有生之年,将我的梦想变成现实。

我很珍惜这个机会,非常热爱这片热土,几年来,我在各大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十六篇作品。获得诸多的奖项。去年底我的第一本书出版,我给它定的题目就是《圆梦热土》。在这片热土上,我将永远为时代讴歌。

(0)

相关推荐

  • 老劳模与退伍兵

    大荔县夕阳红义工大队大队长赵贤若,全国劳模,年已70多岁,退休已10年之多,她虽然年老而心不老.退休后放下在家不享清福,整天忙着带领志愿者服务队人员,不管炎热的夏天,严寒的冬天,整天跑来跑去慰问敬老院 ...

  • 深州唐奉村留有弹孔的老房子是怎么一回事?

    在深州唐奉村采访,村里的老人杨坤图. 杨泽民.杨坤强等带我去看一座弹痕累累的老房子,并且说这是抗日时期唐奉区小队和日伪军交战留下的印证. 其实,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抗日战场已经化为乌有,看资料说好像深 ...

  • 【每天老照片】-1万-2020-1961年的老照片 农业战线生产忙 力争今年收成好

    1961年1月8日的<人民日报>以"农业战线生产忙,力争今年收成好"发表了一组老照片. 河北滦县城关公社李兴庄生产队的社员们,给麦田盖暖粪肥,让小麦安全越冬. 四川武胜 ...

  • 谢伟杰|东庄麦收(梅欧堂说文解字)

    "五月里,麦黄杏儿熟--" 从楼下小径走过,看着花圃里的杏树上微微泛黄的青杏儿,不知怎的,想起了这首不知名字的多年前的新民歌.说它是新民歌,是因为记忆中后面还有一句:八月里,打下济 ...

  • 【文艺众家 第44期】(感悟生活)麻将之歌

    麻将之歌 作者:刘家魁 在中国,除了爱钱和男人爱女人女人爱男人,恐怕就数爱麻将的人最多了!我不会打麻将时,也曾感叹过宗教魅力的巨大,以为菩萨的信徒远远超过任何一位伟大的政治家,更远远胜过麻将爱好者!为 ...

  • 【文艺众家 第45期】(小说阅读)三姨太的海燕

    (原创作品,作者授权发表) 三姨太的海燕 作者:高淑霞 北屋里三姨太正在画画,她身穿一件浅紫色镶边锦缎旗袍,脸色绯红,手握画笔在调色盘上轻转慢沾,待笔头熏满颜料,提笔在画布上涂抹勾画,天边那末火红的彩 ...

  • 【文艺众家 第46期】(文行天下)北京之夏

    北京之夏 作者:张国领 A 作者:张国领 <北京之夏> 翻开日历才发现,今日立秋,北京从今天起已进入丙申年的秋天了. 立秋以后秋天肯定是来了,但夏天并没   有立刻消失,按照夏日那暴燥的脾 ...

  • 【文艺众家 第47期】(老闵谝传)“埃及艳后”有多艳

    "埃及艳后"有多艳 作者:闵生裕 老闵谝传  "埃及艳后"有多艳 一度征服古罗马恺撒大帝和其继任者安东尼奥,号称"埃及艳后"的克丽奥佩特拉据 ...

  • 【文艺众家 第48期】(旧岁月.旧物什)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远去的乡村符号之--簸箕 作者:乔加林 随着时间的流逝,儿时的一些经历情景却愈加清晰地出现在我的脑海里.寻找儿时记忆时迫使我将过去的回忆记录下来.簸箕就是其中之一. 簸箕,一种是器具名称,另一种是指纹 ...

  • 【文艺众家 第49期】(文行天下)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父亲是一部永恒的书   作者:王德兴 舞文弄墨多年,但写父亲的却没有几篇,并非我不想写,而是因为父亲的内蕴太丰富,所以不敢轻易动笔. 父亲1943年参加教育工作,足迹遍布故乡周围的数十个村庄.他的为人 ...

  • 【文艺众家 第50期】(文行天下)叫魂

    叫     魂 作者:刘汉斌 向日葵的花开在套海农场的土地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河套大地的胸膛上. 向日葵的花开在我从梦中被笑醒的脸上. 向日葵的花开得遍地都是. 整整一个夏天,我一直沉浸在套海农场三十 ...

  • 【文艺众家 第51期】(奇.趣)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松甫的石头会唱歌 作者:张国领zhangguoling 在石头爱好者的圈子里,都说石头收藏家罗松甫的石头会唱歌.可我却从来没信过. 今年六月的一天,当我在安徽蚌埠的石头市场上终于见到罗松甫的时候,还是 ...

  • 【文艺众家 第52期】(笔叙挚爱)邻家虚掩的门

    邻家虚掩的门 作者:鲁兴华 邻家虚掩的门 作者:鲁兴华 客厅的门敞开着,母亲在刮鱼鳞.我轻轻走到母亲身后,仔细端详着母亲刮鱼的那双手.母亲的手短而厚,我疑惑,一尺长的鱼母亲该如何抓得牢?又如何刮得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