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之前名为长安,古人因何改名,又是何人所改?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黄巢《不第后赋菊》
提起长安,可能很多人都是听着有一点耳熟,但是又想不起来。因为很多人更熟悉的可能是西安,而长安就是西安的前名,后来才被改名为西安。下面就先来简单地介绍一下长安。
长安是我国古代的“十三朝古都”,是我国数千年历史上影响最大的都城,也是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古都之首,同时还是世界四大古都之一。长安可以说是有着数不胜数的光环笼罩着,仅一座城便贯穿了我国数千年的历史,见证了我国古代数十个朝代的兴衰沉浮。
也正如长安之名寓意的“长治久安”一般屹立在古老的东方,作为一个见证者,见证了我国一步步从清朝至今一步步强大,然而就是这样一座古城,却被后人改名为西安,这是何人所为?目的又是什么呢?
一、长安之名初现,高祖建都取名
高祖七年(前200年),汉高祖刘邦兴建长乐宫和未央宫,后来在同年汉高祖刘邦迁都于此,取名为“长安”,寓意为“长治久安”。这也是长安之名第一次出现在我国历史之上,长安也在此开启辉煌的历史。
而其实在长安之前,在此定都的就有周朝和秦朝,只不过在周文王时期名叫丰京,后来武王继位之后改名为镐京,所以西安简称镐便是出自这里。而后来到了秦朝时,建都咸阳,而咸阳的地理位置就包括了今天的西安和咸阳部分地区。
只不过到了汉高祖时期才真正的取名为长安,后来便一直延续下去直到明朝,所以才有十三朝古都之称。而当时汉高祖为何取名为长安呢?其实这其中是有着一定原因的,下面就来说说。
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登基,定国号为汉。而汉高祖在取名之时也是犹豫许久,原本汉高祖最早的想法是把 国都定在家乡,但是从位置上看咸阳又是十分的优越,旁边就有着“百二秦川”和“函谷关”这样的优势在此, 显然是建都的首选。
但是要是定都在咸阳,刘邦心里就有点不太踏实,因为古时候都是十分的封建迷信,那时候的人认为秦朝是一个短命的王朝,因为存在的时间极短,这很不吉利,不但如此,在刘邦之前,项羽进入咸阳的时候就曾经放火烧了整个咸阳,要定都在这里还要重修,还不如重建。
所以无论从什么方面来看,定都在咸阳都是不明智之选,但是咸阳的地理位置又太好,又舍不得。最后在一番商榷之后,汉高祖便决定把都城定在离咸阳不远之处的地方,并且取名为长安,这便是汉高祖取名长安的原因。
二、长安之辉煌
“川原秀丽,卉物滋阜,卜食相土,宜建都邑”——《隋书·高祖纪》
在汉高祖定都长安之后,长安的辉煌就此开始。汉朝覆灭后,隋文帝杨坚灭北周建立了隋朝,公元582年(开皇二年)隋文帝在长安城的南面建都,名为大兴,后来在隋朝历代皇帝的不断努力之下,大兴的整体格局形成,而这也是后来的长安城地址。
隋朝覆灭之后,公元618年,李渊称帝,唐朝初立,改大兴之名为长安,经过唐朝皇帝的修缮,长安之名开始传遍全世界。一句“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便证明着长安辉煌之时的盛况。直到后来明清时期才被改名。
三、改名西安,迁都北平
“据百二河山之险,可以耸诸侯之望,举天下形胜所在,莫如关中”
长安之名一直到明朝时期,在朱元璋建立明朝的过程中,在稳定了南方的局势之后,朱元璋把原本的奉元路改名为西安府,而西安的寓意就是大明的西边安定,于是西安二字就第一次出现在我国的历史之上。而朱元璋原本想迁都西安,于是派太子前去西安考察。
而太子自然也是对西安详细地考察了一番,因为太子当时是比较倾向于西安,但是就在太子考察结束返回都城之后的第二年便病逝了。而朱元璋对于太子的逝世自然是悲痛万分,于是就没有考虑迁都的事情。到了后来朱棣发动“靖难之变”继位燕京之后,不顾反对强行把都城迁到北平,至此,长安就失去了重新成为国都的最后机会。
小结
“关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龙首也。”——《葬经翼》
长安之名在我国历史上存在千年之久,为“十三朝古都”,历经了无数的风霜和战争,最后依旧屹立不倒,可以说是我国数千年历史文明的见证,在我国历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