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古道31】黄山汤岭古道(3):一条尘封已久的千年官道

题记

汤岭古道跨越黄山南北,肇建千年以前,是古徽州北上的通衢孔道。诗仙李白曾醉卧路边,徐霞客经此登临黄山绝顶,抵御太平军的关隘依然屹立。古道平坦宽阔,清幽古朴,沿途奇石飞瀑,山秀水清,是景区内少有的一方净土……

有兴趣的朋友请跟我去探秘吧。

【全文8500字,分四期推出】

先去看看

黄山汤岭古道(1)

黄山汤岭古道(2)

山明水秀榆花溪              

古道沿榆花溪缓缓上行,两边林木茂盛,阴凉静谧,方方正正的台阶长满了苔藓,米黄的花岗岩路面已成棕褐色。因势而筑、千姿百态的拱桥也已被这三十年的沧桑巨变染上了岁月的色彩,无处不在的青藤、柴草挂满每一座拱桥桥身。

榆花溪里石头却是一尘不染的,玉化一般,似乎在最后一次冰川运动后再也没挪动过,亿万年的风雨尽管磨去了它的棱棱角角,却没在它的肌肤上留下时光的年轮。溪中那些巨石,更是安逸地立在水中,靠着山崖,迎着树丛,让每个路过的人情不自禁地想仰面躺上去,摊手挂脚地躺在上面,享受着这片山水带来的宁静。我想,以前黄山佛事兴盛时,附近寺庵里的僧尼们或许也会盘坐在这些石头上,沐浴阳光雨露,问道清风明月,此刻,岁月,风尘,也就随着石下的清溪漂流而去,去了仙界,去了没有凡尘纷扰的极乐世界。

在石头的间隙里,从云门峰、云际峰流下的泉水在这里迂回缠绵着,从石头上软软地滑到下面的碧潭里,无所顾忌地溅着白白细细的水花。这让我想起“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情境,只是今天阴天,没有阳光,也不会有明月,只有山顶弥漫下来的雾霭,或浓或淡,在林间飘绕不定,倘若诗人在此,会是何等心境?

榆花溪里的水潭大大小小地串在一起,小的澄明如镜,大的碧如翡翡,仿佛当年僧尼们留下的佛珠。当然古代僧尼们是不会有这么奢侈的物件的,只有黄山下的小溪涧才这么阔绰。站在这些青碧的水潭边,很容易让人想起大海的碧蓝。我原以为生活在海边的人,天天能踏着金沙白浪,看着碧海蓝天,上周去青岛才知,大海的颜色是和天色同步,天蓝则海蓝,阴天的大海就是灰溜溜的。水本无色,天色,山色,水底沉砂的映衬而已,黄山溪谷常年重绿,这一汪清泉当然要理直气壮地一年四季这样翠绿翠绿地荡漾着。青山养眼,碧水洗心,站在秀水边,我真想脱掉鞋袜,把双脚泡进水里,甚至整个身体埋进去,把这一池的澄明装进我的五脏六腑,让身上的暑气,每一毛孔里的汗渍,以及积郁在心中的尘埃都融进这清澈的水里。只是仲秋季节,山里的寒气太重,我身上这副运转了近五十年的“零件”也不敢这么去折腾了。

雄关漫道在汤岭              

随着古道的不断拔高,溪水越来越浅,水流越来越细,到了汤岭下,就剩断断续续从石缝里冒出来的泉水,细细的,叮叮当当地流淌着。

登山的路却未因山势陡峭而变窄。Z字型盘道在汤岭下被一处古建筑遗址所阻隔,遗址为石块砌成的墙基,约五六米高,立于山坳中间,石缝里已长出碗口粗的大树。石基上的建筑已塌落,仅剩一堵墙角孓立在路边,这或是当年徽州人抵御太平军所筑的工事。

绕过遗址,上方不远处就是汤岭关,也证实了这处遗址确是冷兵器时代驻守御敌的第一道工事。

汤岭关位于云际峰、云门峰夹持而成的V型山坳底部,四面峭壁,为古时兵家必争的天然关卡。关墙由花岗岩石块砌成,南北各有四五十级台阶,中有两米宽通道连通关内外,通道内两侧各有楼梯上至关顶。关顶长17米,宽6米,有堞垛22个,窗洞19个,为1990年黄山园林部门拆除旧关墙后改建而成。关墙两边与山体连接处以及山脊上尚存古城墙残存。

关额南北刻有“汤岭关”三个楷书大字,北面落款:“咸丰己未(1859)孟冬月,泾阳张芾立,华亭王桐监造”。据《黄山指南》记载:“汤岭,在山之西坳,汤岭头上,东西陡峭之壁,南北岭路磴高级危,各十里,势若登天。岭头隙地用石砌成关隘,清咸丰已未,张中丞芾驻徽所建,以御粤寇。一人当关,千夫莫敌,唯此足以当之”。

张芾为何许人?

太平天国时期徽州守将是也!

张芾(1814-1862),陕西泾阳人,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进士,道光二十五年任工部侍郎,咸丰二年(1852)年授江西巡抚,次年奉命驻守九江,抵御太平军,战败,被革职留任。据清同治十年(1871)进士、歙县潭渡人黄崇惺的《凤山笔记》载,咸丰五年(1855)正月十三日,太平军攻入徽城,歙县县令廉骥元、县丞张颍滨殉难。二月二十二日,户部右侍郎、歙县杞梓里人王茂荫上呈《请饬张芾往徽宁一路防堵片》,力荐张芾前来防守徽、宁两府。咸丰皇帝准奏,张芾于五月抵达徽州。王茂荫举贤保家,一举两得,张芾也不负隆恩,于咸丰九年(1859)二月,剿除徽州境内太平军势力,随后腾出手来加建工事,以御北范来敌,汤岭关关隘正是当年初冬所建。次年四月,曾国藩署理两江总督,命李元度代替张芾镇守徽州。八月,张芾离徽。张芾驻守徽州六年,几度抵御太平军于域外,别离之际,徽州绅民争相拜送于路边,数十里而不绝,张芾也揽辔(pèi)踌躇,泪流不已。此后,徽州在清军与太平军的拉锯战中苦度四年,徽商两三百年积累起来的财富也就在这十年的刀光剑影中消耗殆尽。张芾回京供职不久,于次年(1861)丁忧回籍,同治元年(1862)前往“招抚”回民义军,被捕杀害,享年49岁。(未完待续)

如今铅华洗净,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早已安息在着明山秀水间,石化成这座关隘屹立在云门峰下。云门峰尚未开发,其东面峭壁上两块巨石突兀而出,喻名“狮虎争食”、“猛虎下山”,它们或许才是这座古战场遗址的历史见证者。

我们站在这座穿越历史百余年的古关隘上,一团白雾从云门峰上流淌下来,像滚滚而来的洪水,瞬间将山峰、峡谷湮没得无影无踪。凉飕飕的风将我们刚才登山拔高时如雨的汗水吹得一干二净,体感温度逐渐下降,似乎寒冷的冬季已提前到来。

在关顶上小憩后,我们沿南坡古道继续前行。

⬇【徽 州 古 道 精 彩 回 顾】⬇

歙县

箬岭古道(上)(下)黄连凹古道(下)(上)

连岭古道文昌古道塔岭古道

歙岭古道水岭古道

峰高岭古道(上)、(中)(下)

【休宁】

五龙岭古道(下)(上)马金岭古道

右龙岭古道(上)(中)(下)白际岭古道

平鼻岭古道塔岭古道廻岭古道

高湖山古道浙岭古道思贤岭古道

觉岭古道大燕岭古道、吊石岭古道(上)、(下)

【太平】

穰岭古道

【祁门】

陶家岭古道大洪岭古道榉根关古道

【黟县】

西武岭古道(下)、(中)(上)黟县西宏古道

【黄山】

松谷庵古道汤岭古道(1)(2)

【婺源】

谭公岭古道重龙山古道

乡野闲谈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