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苞米面

昌滦乐一带的老百姓,一直管玉米叫“苞米儿”,管玉米面叫苞米面。一提起苞米面,脑海中马上就会忆起这样的情景:母亲身体微微前倾,站在在氤氲着热气的锅台边,旁边风箱上放着一盆和好的苞米面。母亲从盆中挖起一大块苞米面,用两手抟成椭圆形或纺锤形,然后熟练地“烀”在烧热的大锅壁上,锅底通常是烧着一锅开水或者炖着豆腐白菜。贴满一圈后,盖上大锅盖,然后大火猛烧。大约半小时后,停火,揭开锅盖,一锅金黄的玉米饼子就做好了。纯苞米面做成的玉米饼颜色虽然诱人,但口感粗砺,咽下去的时候还有点“剌”嗓子,对于我和姐姐来说,还是苞米面发糕吃起来比较顺口。

母亲做的发糕很好吃。她预先将白面和苞米面按比例混合,加入面肥、糖精或白糖,用温水和成稀稀的面团,放在热炕头,盖上棉被发上半天。等面团“膨胀”到顶出盆盖了,就可以做发糕了。母亲习惯把全部的面团均匀地涂在屉布上,熟了之后再切成方形、菱形等我和姐姐喜欢的形状。这样的发糕蒸熟后吃到嘴里,甜甜的,喧喧的,白面的加入减弱了苞米面粗糙的口感,增加了柔韧的香甜,放凉后也不会变得硬邦邦。有时候,母亲也会用发好的苞米面摊成薄薄的玉米饼,出锅时带着焦黄浅褐的“嘎巴儿”,我和姐姐不怕烫嘴,抢着“尝”,感觉味道不比过年过节时的高级点心“槽子糕”逊色。

除了以上两种,我还经常吃到苞米面掺和白面和萝卜丝或各种野菜蒸出来的“疙瘩”,还有用白菜叶“乱”出来的玉米糊糊,还有用干菜和苞米面掺和蒸出来的菜团子。但相比较而言,我还是喜欢吃发糕和发面玉米饼。

四十年前的农村,以苞米面为主食,是有历史原因的。那个年代,小麦产量低,经济条件差,不能天天吃大米白面,得间杂着粗粮吃,一家人的口粮才显着“出息”,所以苞米面经常出现在农家的餐桌上。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苞米面也渐渐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大米白面成了主食。现在人们的饮食趋于多样化,提倡健康饮食、返璞归真,粗粮又被推上了舞台,成了餐桌上的新鲜物。

苞米面,含有丰富的营养素。在美国和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玉米已被列为谷类食物中的首位保健食品,被称为“黄金作物”。经研究发现苞米面中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亚油酸、谷物醇、维生素E、纤维素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硬化、预防肠癌、美容养颜、延缓衰老等多种保健功效,也是糖尿病人的适宜佳品。

我在3月份查了一次全血,单子上显示血脂偏高,医生建议我多吃粗粮,多运动。生性懒惰,运动坚持得不好,但粗粮还是能接受的。于是,我成了单位对面馒头店的常客,因为那里卖一种萝卜馅苞米面包子,既符合医嘱,又挺好吃,两全其美。有几次出去吃饭,我选了气象局东边的那家老东北,贴饼子花卷熬大鱼挺正宗的,大家可以去尝尝。

其实,童年时的那个阶段,食品匮乏,本来是该心酸,但那时的日子既简单又天真,有说不出的快乐。如今想吃什么就有什么,懒得动的话连饭都不用做。时间一晃而过,童年的记忆,仿佛就在昨日;从农耕文明走到工业文明技术的进步使得苞米面推出了主食的舞台,不再局限于地域和时令,但是对老百姓来说,顺因自然、亲手做合适的食物更意味着对传统生活方式的某种延续。希望那饼子、糊糊、发糕、菜团子的香气永远氤氲在生命中。

欢迎您和我们一起讲述自己的故事

(0)

相关推荐

  • 水烙玉米饼,不用油,比煎饼还好吃

    导语:偷学老阿姨水烙玉米饼,不用一滴油,一次烙20张,比煎饼还好吃! 天气越来越热了,好多人食欲不振,这时建议大家多吃一些谷物,能清凉还能美容,粗粮细做,女人吃了皮肤好,吃起来薄如纸,既能当主食又能当 ...

  • 舌尖上的徽州(55)令人垂涎的苞芦饼配散养土鸡

    舌尖上的徽州(55)令人垂涎的苞芦饼配散养土鸡 司马狂/文 有时候,在歙县生活愈久的人,愈发想念歙县.只是他们想念的是那个顽固留在脑海中的歙县,二十年前曾经在歙县这个小山城可望不可及的富足生活,如今全 ...

  • 舌尖上的徽州(89)吃苞芦糊,下辣椒瘪,这样的日子你向往不?

    舌尖上的徽州(89)吃苞芦糊,下辣椒瘪,这样的日子你向往不? 司马狂/文 我辈常年不在故园,心中对于家乡的味道,念念不忘.但身在徽州的诸君,又有多少人能时不时吃到小时候的那份味道呢?苞芦糊就是我们许久 ...

  • 舌尖上的清明之 吴语区——江南的青团,清明馃 |吴语公众号

    什么是吴语?         吴语公众号 吴语区全图 什么是吴语?吴语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语言,通行于上海.浙江.江苏南部.皖东南+赣东北边界.其中上海.浙江北部大部分.江苏南部大部分,同属吴语最大的一个 ...

  • 作文参考【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杨博(4年级)

    征文展台 01 第85号征文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 迁安市第六实验小学 411班杨博 "喂!把碗里的米粒打扫干净再玩去!"妈妈很严肃的对我说.我瞥了妈妈一眼,然后满不在乎地说:&quo ...

  • 舌尖上的兔子经理之洛阳美食排行榜的前世今生

    时值洛阳牡丹文化节如火如荼的季节,外地游客蜂拥而至,畅享着千年帝都的风骨柔情--来到牡丹之乡,除了赏花看景之外,不可或缺的就是人们赖以生存的吃了.作为土著洛阳人,在肚子饿的时候,可以如数家珍的道出附近 ...

  • “五一”游上海古镇有了新玩法 舌尖上的非遗集结“出道”

    东方网记者包永婷4月30日报道:在金山区 枫泾古镇 南大街上,杏花楼. 功德林 . 乔家栅 . 沈大成 等上海老字号组成非遗一条街,展售各自的拿手产品."五一"假期来这旅游的市民游 ...

  • 【野食菜谱】舌尖上的敦煌,不能错过的美食——胡杨焖饼

    双十一已经过去一礼拜了 在朋友圈看到的最多的图片还是这些 又或者是这样的: 最惨的是 某有小伙伴收到了快递烧毁的短信 熬夜花钱抢的东西就这样没了-- 吓得我赶紧看了眼自己有没有买运费险 哦不好意思 我 ...

  • 696期A || 丝雨:舌尖上的童年/周洁诵读

    引言: 一档<舌尖上的中国>风靡全国,吸引了几代人的眼球,催落了N多人的口水.究其火爆的原因,我认为编导是以发掘传统美食为由,挑动年轻人对传统美食的好奇和对绿色环保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触动了 ...

  • 舌尖上的普洱茶性价比

    相信大家都有过这样的困惑:这个茶值多少钱?这个茶值不值这个钱?为什么这个茶值这个价钱那个茶值那个价钱?诸如此类. 舌尖上的价格困惑 初入门茶友或少买茶的茶友往往就有这样的困惑.主要原因有三方面:其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