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先早课|阴气盛,阳气隆 2024-04-21 15:52:15 阴气盛,即阴气相对于阳气偏盛的状态。如《素问·痹论》:“痹或痛,或不痛,或不仁,或寒,或热,或燥,或湿,其故何也?岐伯曰:痛者,寒气多也……其多汗而濡者,此其逢湿甚也,阳气少,阴气盛,两气相感,故汗出而濡也。”《素问·厥论》:“帝曰:寒厥何失而然也?岐伯曰:前阴者,宗筋之所聚,太阴阳明之所合也。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阴气盛则瞑目。”阳气隆,指每天中午阳气隆盛的状态。见于《素问·生气通天论》:“故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刘更生,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教授,中华中医药学会医史文献分会副主委,中华中医药学会首席健康科普专家。慎终如始 则无败事 赞 (0) 相关推荐 补阳气(湖南中医药大学:郭志华) (阳气不足,小便次数多,手脚冰凉,胃寒怕冷.)黄芪10克,桂枝5克,大姜两片,红枣5枚. 每天两次. 中医药”四逆汤”排陈寒回阳气,驱除身体大寒,乃”起死回生”之方 中医药”四逆汤”排陈寒回阳气,驱除身体大寒,乃”起死回生”之方 中医药方怎么开 中医药方怎么开 尚先早课|气盛热壮,脉大血多 本句见<灵枢·经水>:"黄帝曰:夫经水之应经脉也,其远近浅深,水血之多少各不同,合而以刺之奈何?岐伯答曰:足阳明,五脏六腑之海也,其脉大血多,气盛热壮,刺此者,不深弗散,不留不泻 ... 尚先早课 | 阴者主脏阳者主腑 阴阳是中医理论构建的关键要素之一,渗透到生命.身体.疾病.诊病.治病等各个方面.<内经>中到处都显示出阴阳与中医知识的融合,是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特点.如<灵枢·终始>:" ... 尚先早课|上合于天,下合于地;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上句见<灵枢·逆顺肥瘦>:"岐伯曰: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中国学问的根本,就在于合于天地之道.天地 ... 尚先早课|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博谓之崩 本句见于<素问·阴阳别论>:"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澼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皆言脉象主病. 阴搏阳别,指尺部之脉搏指滑利而有力,与寸部之脉明显不同. ... 尚先早课|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阳则溜于经 本句取自于<灵枢·邪气脏腑病形>:"黄帝问于岐伯曰: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曰: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曰:高下有度乎?岐伯曰: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曰:邪之 ... 尚先早课|阳为气,阴为味 水为阴,火为阳 本句见<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 水属于阴,火属于阳.在自然界中,最能表征阴阳的,莫过于水火.故本篇又云:"水火者,阴阳之征 ... 尚先早课|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阴阳保持着相对平衡,这样的状态就是健康.如果阴或阳一方偏盛或偏衰,就是疾病状态.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 ... 尚先早课|清阳为天,浊阴为地 人赖天地以生,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观念.那中国文化是如何理解天地的呢?归根结底就是阴阳.天为阳,地为阴,天地阴阳和合,则有昼夜.寒暑,以化生万物. 中医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念一脉相承.如<素问 ... 尚先早课|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 今日句出自<灵枢·终始>:"凡刺之道,毕于终始,明知终始,五脏为纪,阴阳定矣.阴者主脏,阳者主腑,阳受气于四末,阴受气于五脏."终始,此指经脉循行之起止.经脉内属脏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