坛子肉的3种做法

  肉烂味浓坛子肉

  坛子肉菜品特点是猪肉酥烂而不失其形,口感肥而不腻,色泽红润而亮,其味有独特香味。此品荤菜素作,原料丰富,造型美观,口味咸鲜,酒饭两宜。

  坛子肉是汉族特色菜肴,以五花肉为主要食材的私家菜,在鲁菜,川菜,湘菜菜系中均有此菜品。原料丰富,形态丰腴,肥而不腻,色泽棕红,味道浓厚,鲜香可口,汤浓味香,色泽红润,肉烂不腻。有起源于山东济南和四川两种说法。

  起源于山东的说法为,济南传统风味小吃。它始于清代,据传创制该品的是济南凤集楼饭店。该店厨师用猪肋条肉加调味品和香米,放入黑瓷釉的小口坛子中,用木炭微火煨炖而成。清末济南经营坛子肉有名的店家,当推同元楼,开业于清光绪年间,在城里后宰门街,当时享有很高的声誉。因为肉用瓷坛子煨炖而成,故名坛子肉。

  起源于四川的说法为,“坛子肉”原为四川传统名菜,富有乡土风味。据传,此菜起源于四川农村乡间。因农家活路多,粮多猪多,猪多肉多。栽插收割季节,农忙人少,既想吃肉“打牙祭”,又怕烹肉误农活。于是在忙碌中,以坛代锅,匆匆将大块猪肉投入坛内,加盐加水加些葱姜调料,密封坛口,用“子母火”(柴灰火)煨起,待收工回家时,启开坛口,香味四溢。这一食法也流传入肆市。

  制作食材:猪带皮五花肉500克、油炸猪肉丸子75克、鸡蛋200克、鸡肉50克、火腿25克、墨鱼50克、冬笋25克。蘑菇25克、金钩10克,姜10克、葱15克、胡椒2克、鲜汤500克、猪油250克、细干豆粉25克、精盐3克、酱油15克、醪糟汁20克、冰糖汁25克。

  制作方法:猪肉、鸡肉、猪骨入沸水锅中煮几分钟捞出,猪肉切成7厘米见方的块,鸡肉切块。鸡蛋煮熟,去壳,裹上细于豆粉,入猪油锅炸成黄色捞出。冬笋切成滚刀块。火腿切粗条,金钩、墨鱼精水涨发后洗净。

  在陶质小坛内垫放猪骨,将猪肉、鸡肉、墨鱼、金钩、火腿、冬笋、鸡蛋、猪肉丸等放入坛内,加精盐、酱油、醒糟汁、冰糖汁和纱布袋装好的姜(拍破)、葱(挽结))胡椒(拍碎)、口蘑(涨发),并掺入鲜汤,然后用纸(润湿)封严坛口,将坛置谷糠壳火上煨约五六小时后揭去封纸,取出装姜、葱、口蘑的纱布袋,装入盘中即成。

  极品坛子肉

  原料:猪肘子1千克,西兰花、鹌鹑蛋各100克,鲨鱼肚50克,鸡肉块200克。

  调料:色拉油2千克,川式红卤水3千克,特制汁250克(锅下发制鲍鱼的原汁100克、鸡汤150克、盐3克、味精2克、鸡精3克调匀烧开,大火收汁勾芡即可)。

  制作:1、将猪肘子洗净后抽掉大骨,入七成热的油锅中小火炸2分钟至金黄色,然后入川式红卤小火卤2小时至烂。2、将煮熟的鹌鹑蛋、汆过水的鸡块入七成热油锅中分别炸2分钟、4分钟至熟,垫入盘底,将卤好的肘子放在上面,倒入卤肘子的原汤,上笼小火蒸1小时,取出将汤汁倒掉。3、将鱼肚入沸水汆水(水里加姜、料酒、白醋以祛腥)30秒,然后入生色拉油浸泡5小时(这样炸的时候才能起泡),取出入七成热的油锅中小火炸至蓬松起锅,和第2步中卤好的鹌鹑蛋、鸡块一起放入盘底,将肘子放在上面,将汆水的西兰花围在旁边,淋上特制汁即可。

  特点:肘子金黄,味道鲜香不腻,因为所有原料经过油炸,油脂已经炸出。

  创新点:肘子炸后再卤,非常香,且搭配了鱼肚等,浇鲍鱼汁味道比较新。

  点评:这个菜用了卤水和特制汁,口味很好,建议再加点煨入味的鲍鱼、鱼翅等,以和其名字般配。

  棕香坛子肉

  特点:粽香、酱香,五花肉软糯不腻。烧五花肉时放一斤粽叶,粽叶为肉块解腻增香,还出一股淡淡的清香味,上菜时换用鲜粽叶卷肉,放在垫蒜子的沙煲中烧热,粽香更浓。

  原料(10份量):三层带皮五花肉5000克,炸蒜子100克,鲜粽叶550克。

  调料:葱50克,姜50克,自制香料60克,特制酱料500克,鸡精30克,味精30克,糖色300克。

  自制香料配比:八角20克,桂皮8克,香叶5克,小茴香5克,干辣椒20克,特制酱料配方:米酒100克,排骨酱10克,叉烧酱100克,甜面酱150克,蚝油100克,酱油50克。

  制作方法:

  (1)将三层带皮五花肉切成50克重的大块。

  (2)锅下宽油烧至八成热,下入肉块炸2分钟至出油,捞出控油。

  (3)锅下底油烧热,下入葱姜与自制香料煸炒出香,再入特制酱料炒匀,加入300克糖色,下入五花肉,调人鸡精、味精,同时放入粽叶500克,加高汤7.5千克,小火煨40分钟,离火浸泡1小时至入味。

  (4)取出10块五花肉,用汆水的新鲜粽叶分别包裹。沙煲底下垫炸蒜子,再摆入用粽叶包好的五花肉,灌入适量原汤,上煲仔炉烧热,即可上桌。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