娶3任妻子都没生育,他供2侄子读书,其中一个世界闻名

古往今来,大同社会一直是人人之向往,众人之目标,虽然,大同社会的提出如同天方夜谭,不好实践,也和经济发展、科技普及背道而驰。可是,每个弱者和强者的内心,都有一个大同的角落。能够毫不偏袒、没有私心的待别人的孩子如亲生,其实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善良与感同身受地为他人着想,是根植于国人血液的优良传统。

可也相信多数人不知道,曾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备受敬仰与瞩目的周总理,也曾无书可读、没有父母可以仰仗。他能够取得今日成就,能够走出被禁锢的老家,全靠伯父周贻赓!周贻赓一辈子无儿无女,可却培养出令他骄傲自豪的侄儿周恩来。周总理曾说:伯父待我恩重如山!关于周恩来的身世与往事,还藏着多少为人不悉知的故事呢?

幼年丧母,不幸往事

周恩来,1898年出生于江苏淮安,字翔宇,乳名"大鸾"。资料上关于他的童年记录少之又少,倒不是其中有什么不好说的事迹,而是周恩来年幼之时曲折而又艰辛。周家的祖辈周敦颐想必是各位耳熟能详的人物,那位写《爱莲说》,高呼"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词人,便是周恩来的祖先。

周敦颐为官之时便是出了名的清廉正洁,把道德修养与正心诚意的性命之学当作人生追求和信仰。历经朝政颠覆,朝野权倾换代,周敦颐去世之后,身为宋代六品官员的他,居然未见陪葬品!足以见得,周敦颐的两袖清风、摆袖却金并非是夸夸其谈,口说无凭的。

祖辈给周家留下了珍贵的家规家训,是周家后人谨记于心、随时恪守为人准则,这是周恩来及其父辈不敢忘却的东西。然而,也因为周敦颐清廉的作风,留下来的家产和地产并不多,到了周恩来父亲这一代,不说家道中落,也算是清贫一户了。周恩来的父亲周贻能,在外谋些小生意,勉强糊口,当得知儿子周恩来出生,那是喜上眉梢的幸福。

他的出生,不仅仅是周贻能一个人的大事,也是胞兄周贻赓的大事,因为周贻赓成家多年,夫人的肚子始终不见动静,着实让周贻赓心中难耐,十分渴望能早日有个儿子享受天伦之乐。自家香火还没有延续上,周贻赓还是为弟弟周贻能由衷的感到开心,特别是看到还在襁褓中眉清目秀的周恩来时,更是添上几分的欣喜。

从始至终,周贻赓都把周恩来当作自己半个儿子对待。只是可惜,周恩来出生之后,就被强行安排送去了别家,起因是他的叔叔周贻淦病入膏肓,急需一件喜事来冲冲喜,洗去晦气。而小周恩来就成了关键,把他过继给周贻淦抚养,或许病情能够有转机。

这是来自老一辈的旧念想,他们把最后的希望寄托于虚无缥缈的鬼神之上,也是抓住生命途中的最后一根稻草。最终,这根"稚嫩幼小"的稻草仍旧没能拴住叔叔周贻淦的性命,几个月之后,周贻淦病逝,撒手人寰。

叔叔离世,周恩来暂时性的使命完成了,可当下他的父母在外地奔波,他只能跟着养母陈氏生活。陈氏待他不错,可终究寄人篱下。一年有余的时间,生母万氏带着弟弟赶来接回周恩来,母子三人回到外祖父家中相依为命。在老家生活,幸福的是有母亲做依靠,不幸的是教育落后、条件清寒。

万氏带着两个孩子操劳还不够,丈夫周贻能在外的生意眼看一日不如一日,家中入不敷出、掀不开米缸,她还得找些体力活来做补足家用。万氏的结局几乎是被伏笔好了的,常年的操劳使得她积劳成疾,只带了周恩来和弟弟几年时间便也去世了。并且,万氏离世之后也没能摆脱苦命的悲哀。她去世时是1907年,周贻能生意惨败,血本无归,就连妻子的葬礼费也拿不出来!生母潦草逝世,一年以后养母陈氏也撒手人寰,周恩来和弟弟留守老家,形同孤儿。他的父亲在外辗转谋生,无暇顾及孩子们的成长,这使得刚满十岁的周恩来内心十分早熟。

他失学在家,每天面对的不过是杂乱的家务活以及一望无际的田野和耕地。如此枯燥乏味、一年如一日的生活,周恩来是在厌倦和妥协中度过了年幼的光阴。11岁那年,周恩来再也不想挣扎于脚下的泥潭,他想走出去,去远方、去学堂、去看得到希望和星火的地方。求助于父亲显然是不可能的了,周贻能在武汉教书,明面上是个体面的教书先生,实际上不过是入不敷出的寒门穷书生罢了。父亲自顾不暇,周恩来只能另寻出路。

他想到自幼对自己喜爱有加的四伯父周贻赓,周贻赓是周贻能的胞兄,因为在大家族中排行老四,所以周恩来喊他做四伯父,他们两家的情谊可比称呼上要亲近许多。周贻赓算是周家比较有出息的后代了,至少吃喝不愁,还能适时接济一下亲朋好友。周恩来聪明,他盘算着四伯父这里可能是唯一的出路了。1909年,周贻赓远在东北奉天任职官员,一日,十分出乎意料的,他竟然收到一封来自老家江苏的书信,寄信人则是许久未见的侄子周恩来。

展开信封,里面是得体有礼貌的问候,讲述了周恩来对伯父的思念以及自己在老家一切都好,请勿挂心。但是,这样一封简单的书信,却让周贻赓久久地思量,原因是周恩来在信中写下这样一句话:亲爱的四家伯,我多么想念书啊!

周恩来这个年纪的孩子,大多数脑袋里都想着晚饭吃什么?卡片剩多少?今夜去哪里捉迷藏?这个本该玩闹、无忧无虑的年纪,有人为明日的课堂作业发愁,也有人为明日的饭菜发愁!周恩来呢,不仅无书可读,也无下一餐可以期待。

这样赤裸裸的现实和无奈刺痛了周贻赓的心,他活了半辈子,一直想要一个孩子继承家业、延续志向,可惜一直事与愿违。看侄儿周恩来的书信,里面情深意切、流露出真情实感,很难想象这些文字与笔锋出自一个十一岁孩童之手,周贻赓对周恩来的喜爱之情不免又增添几分。

他心想,周恩来不仅是自己打心底里疼爱的侄儿,还是周氏家族的长孙,一个家族是否兴旺,看的不是一个人的单枪匹马的能干精明,而是世世代代的团结互助。况且,周家祖上便是书香门第出身,文韬武略不在话下,不能在他们这一辈断了后人的学业啊!于是,周贻赓当即与三哥周济渠商议,利用前往南方任职的机会把在武汉教书的七弟周贻能带到东北,同时也把老家的周恩来接来。这样一来,方便几位兄长接应他们的生活。

伯父教导,树立抱负

周贻能初来乍到,摆脱了以前入不敷出的困境,但还是没能力负担起周恩来的上学费用。他在铁岭县衙里面做师爷,周恩来的学业由四伯父周贻赓全面资助。

1910年,周恩来来到东北念书,踏上远离淮安老家列车的周恩来,想必毕生难忘这一天的光景。从此以后,他将有书可读,不必烦恼温饱,有长辈可以依靠,有大好前程可以向往。以后,有一个周总理的光辉等待着他。"十二岁那年,我离家去东北,这是我生活和思想转变的关键,没有这一次的离家,我的一生一定也是无所成就,和留在家里的弟兄辈一样,走向悲剧的下场……"

的确,十二岁的周恩来走向东北,就等同于走出生活和思想上的贫瘠,而这一切,全都仰仗着他的四伯父周贻赓。父子俩受到四伯父的接应,周贻能很是感激,虚心接受安排的工作,脚踏实地,几乎每月都在出差忙碌,不想白费周贻赓的一番苦心,所以教育周恩来的教育重任便交给了周贻赓做主。

周恩来住进了四伯父家中,白天就读于东关模范学校,晚上回家则有周贻赓辅导。虽然四伯父周贻赓在对待周恩来学业上面一丝不苟、甚至十分严肃较真,每天晚上,一大一小的辅导对峙,总是流露出压抑的氛围,家中的老小都不愿意这时候去触霉头。但是周恩来每每回想起这段时光,心头余留下的全是感动和怀念。小周恩来的到来,弥补了周贻赓没有子女的遗憾,也抚平了周恩来多年来没有享受到父爱的悲伤。他们两人是互相救赎,互相推着前进。

周贻赓治学严谨,在家规家训上面同样不容许出现偏差。尽管先后娶了三四名妻子,周贻赓也未能如愿得到一子,到了已成定局的时候,周贻赓反倒坦然了,命中无时不必强求。他周家的客厅中挂着这样一副对联: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是周贻赓的口头禅,也是他对周恩来最深刻于心的一句教诲。

往往,周贻赓会搬出"孙子"、"老子"等著名言论,用这些贤人的人生观和履历成就来鞭策周恩来学习成才。可许多人都不解,从周敦颐到你周贻赓,周家败落得不知好几个等次,如今自己任职官场,身处泥泞和铜臭之中,又何必再拿这些圣人学说来教导人呢?

这或许就是周贻赓的执拗之处了,他是个传统的男子,把家族名誉看得重,同时也把家族文化与底蕴看得很重。絮叨这些传统家规家训,是想在时间洪流里留下一份祖宗积淀下的财富,也给后代留着些消磨不掉的精神文化。周家到他周贻赓这一代可以蛰伏,但到他侄子周恩来这一辈,必当重新崛起。四伯父这种淡然如水又满怀抱负的观念对于周恩来来讲,就是一大思想启蒙。不需要周贻赓的鞭策和管教,周恩来自己也是个好学的主儿。他明白上学的机会来之不易,所以格外珍惜在学堂上课的光阴,成绩出类拔萃。

每一次国文考试,周恩来所写的文章总是被当作典范张贴在教室门口,供同学们交流学习。当时周恩来的国文老师总是感叹:周恩来是他教书几十年里面,最好的学生。当然,读死书当第一名可不是周恩来唯一的抱负,他想要的从来不是眼前的奖状和表彰,而是关乎民族与国家的未来和光明。

从来到东北,周恩来就被四伯父告诫,千万不要贪玩去租界,否则出事谁也救不了他。这样严肃的告诫还是周恩来鲜少听见的,在中国,还有中国人不能去的地方吗?出于好奇,周恩来也要去传说中的租界瞧一瞧,看看里面藏着怎样的名堂!这一去不要紧,周恩来和玩伴刚进租界就遇上了一起交通事故。租界里面大多都是洋人,他们住着宽敞的房子,有整齐的安保,有一尘不染的公路,肉眼可见的"上流"人士。

正当周恩来和同学惊讶眼前的建筑时,一阵吵闹吸引了两人的注意。原来,租界中的一名洋人在开车时撞到了一位中国人,这位不幸伤亡者的亲友正在鸣不平。有热闹的地方必然少不了中国人,不过大半会儿,四周就被围得水泄不通,包括巡警也前来协调处理这场纷争。了解事情来龙去脉之后,周恩来笃定这件事全责在于洋人,但是巡警似乎不分青红皂白,直接要赶这名哭泣的妇女离开租界。

显而易见的,这位洋人不是好惹的普通人,这顶着官帽的巡警不过见眼行事,尸位素餐罢了!周恩来看得气愤,十分恼怒巡警的不公平判决,但周恩来更多的还是心酸,因为在场围观的中国人,竟然每一个站住来为这名妇女主持公道。哪怕说一句话、表明立场,都不至于让这位妇人孤立无援。

但很久很久,直到人群散去,事成定局,都没有一点反抗和代表真理的声音发出!周恩来心中想起四伯父常常念叨的那句话:中华不振!以前每当周贻赓说起这四个字,周恩来都是默默在心中否定了的,他觉得他们生活得很好,民族的发展在往后必当走向光明。但如今的见闻让周恩来的心凉透半截,他领悟到,四伯父所说的"中华不振",绝对不是物质上的,而是精神上的。

从租界回到周家,周恩来垂头丧气,一直低头思考着什么。他在思考,如何拯救中华?如何走出困境?如何唤醒民族的血性?打小,四伯父就教导自己不要为了名利而失去方向,读书并不是为了浮于表面的东西。至于读书究竟是为了什么,如今的周恩来总算有了答案。

一次修身课上,校长询问了一个可大可小的问题:在座的同学们,来到学校是为什么而读书呢?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畅谈自己的理想。唯独到了周恩来这里,他站起来铿锵的说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句话,不仅令同学们鸦雀无声,也令校长久久不能回神,他想不到,一个十二岁的小小少年,竟然能有此豪言壮志,有此远大抱负!

周恩来的此番发言,一直以来都是作为教科书级别的精神宣传,成为了几代孩童读书时期的榜样和根植于心的信仰。对于周恩来来说,这句话不仅是他人生中较为出名的一段往事,也是他一辈子为之奋斗和努力的方向。君子一言驷马难追,他用余生践行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名言。

小学毕业之后,周贻赓工作调动前往天津任职,周恩来一同前往。到了天津,饶是家中老大周贻赓也没了后台,一起重新来过。经人介绍,当地最好的中学便是南开学校,周贻赓死心眼,一定要让周恩来上最好的学校,接受最好的教育,在他的心里,周恩来已经是自己乃至整个周家的接班人了。但是南开学校并不是想进就能进的,和这个学校的治学水平一样出名的,就是它的门槛了。这个学校里,你能找到成绩优异的寒门子弟,而绝找不到出身豪门的纨绔子弟。能不能进来读书,全凭成绩单说话。

这一点,周贻赓对周恩来还是很放心的,毕竟在东北的时候,周恩来就名列前茅,书面考试这些不在话下。唯一担忧的恐怕就是入学考试中的英文科目了。周恩来就读的东关模范学校,教的英文都是皮毛,不像南开学校,把英文当作了主学科目。为了没有后顾之忧,周贻赓下了血本请家教老师,恶补周恩来的英文。说实在的,周贻赓虽然是周家各兄弟中发展得最好的,但是放在社会这个大染缸中,也是平平无奇的小角色。

周贻赓有一大家子的人要养,有家族里面的亲朋需要接应,如今负担周恩来的教育费用,实在是笔不小的开销。为助周恩来成才,周贻赓不知多耗费了多少心神,多奔波了多少的行程。

这些付出,周恩来自然知晓。为了节约开支,体贴四伯父的不容易,周恩来不敢也不舍得乱花一分钱。他每天的午饭就是校门口买两块白味儿的烧饼,就着一碗白开水囫囵下肚,只管饱腹不知美味。四伯父给他的生活费完全够他改善伙食,但是周恩来不愿意把钱花在这些事情上面,他有存钱的习惯,本想着以备不时之需,但这些钱最终都被他捐给了学校里病弱的校工。

周恩来的与众不同正是体现在这些常人眼中微不足道的小事上面,他把每一个细节做好,才能把大事做得稳妥。原本以严肃治学闻名的南开学校校长张伯苓,此时也不得不对周恩来刮目相看了。"周恩来是南开最好的学生。"这是当年在南开学校人尽皆知的一句话,出自于校长张伯苓之口。

十五岁考进南开学校的周恩来,用一年的时间以及不俗的实力,证明了自己能够在这所学校立足扎根。因为周恩来的成绩拔得头筹,且还是老师校董们的得力助手,第二年,周恩来便被免去了学费,减轻了周贻赓的压力。

周贻赓欣慰之余也意识到,侄子周恩来绝非池中之物,他的未来不可能被一个周家束缚,他会有更加广阔的一片天地。果不其然,南开大学毕业之后,周恩来考取了公费留学日本的名额,这一次离家可就是隔了千山万水的了。周贻赓送别周恩来,看着眼前这个小子从写信求学的小孩头,一朝长大成了独当一面的男子汉,心中感慨万千。

尽管舍不得,但也要送他远行,奔赴未来,这是长辈要上的一堂课。在码头,或许有千言万语要嘱托,但此刻,一个眼神便能明白对方的心情。周贻赓和周恩来,是长辈和晚辈的关系,也是老师和学生的关系。在周贻赓的羽翼下成长,周恩来有了自己的思想体系,有了自己的抱负理想,同时,他的羽翼逐渐丰满,他需要去拥护更多人。

独当一面,永失伯父

在日本留学的时间眨眼而过,期间周恩来没能找到时间回奉节探望,刚刚回到天津不仅,又参加旅欧学生组织,数年间,叔侄竟然不能相见。团圆时,周恩来已经把旅欧一事完善,也和志同道合的邓颖超结成了眷侣。周贻赓见到周恩来,直感叹时间的奇妙,为何当初的小伙子就成家了呢?为何以前乳臭未干的他,就成了民族的大人物呢?为他骄傲的同时,又落寞自己错过太多周恩来的人生历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