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器碑》真不愧为汉隶第一!

《礼器碑》
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

“隶书以汉为极,每碑各出一奇,莫有相同”,遗迹数量颇多,以碑刻和摩崖书最具代表性,《礼器碑》就是东汉成熟隶书的碑刻代表之一。

其笔画瘦劲且有轻重变化,结体紧密又有开张舒展,捺角粗壮斜行,长波尾部尖挑,风格质朴淳厚。

《礼器碑》为圆首碑,碑文记述了鲁相韩敕优免孔子舅族颜氏和妻族亓官氏邑中繇发、造作孔庙礼器、修饰孔子宅庙、制作两车的功绩。碑阳末3行及碑阴、两侧刻有104人姓名及捐款钱数,与《乙瑛碑》《史晨碑》合称孔庙三碑。

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

确如郭氏所言,如在整个汉碑体系中找出和王羲之书法的精神气质最接近的碑刻,恐怕只有《礼器碑》与《曹全碑》了,如果只选择一个,那便非《礼器碑》莫属。

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

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

《礼器碑》的用笔丰富多彩,以方笔为主,凝整沉着,笔画粗细悬殊,细如钢丝,铁画银钩,粗如磐石,坚挺有力。粗细变化明显。尽管线条起伏变化,但通篇看来又不失和谐。

对于学习书法的爱好者,选择临习《礼器碑》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品味汉隶书法源头,对自己的书法作品都是一个很好的风格创作和尝试学习。那怎样学习《礼器碑》更系统高效又正宗呢?

对此我们推荐这款由雷洁制笔和翕之文创研发的《礼器碑字卡临习套装》:

翕之文创出品《礼器碑》字卡▲

临习《礼器碑》可选择弹性较强的熊毫毛笔,着重练习笔力,要处理好线条轻与重、粗与细的关系。

《礼器碑字卡临习套装》包含特制的配套毛笔,雷洁制笔:熊毫——得意忘形,此毛笔弹性适中,得心应手,满足大多数使用需求;还有临习专用半生半熟竹浆纸(200张)。

此碑将近1900年的历史,从原石可以看出,刻石刀痕较浅,由于年代久远,风化和捶拓较多,所以,拓版上的笔画显得纤细,甚至有的出现了断笔,这对我们认识和理解原碑造成了障碍。

在临习时既要通读《礼器碑》的章法、了解字的结构和用笔方法,也要了解《礼器碑》的产生背景,拓版的年代及字体的清晰度,这样才能还原《礼器碑》真正的墨迹原貌,真正的体现成熟汉隶的特点。

所以,在临习时为了避免看不清而不能还原原碑的风貌,还需要多看经验丰富的书法老师书写笔法。而不是自己拓版机械的临摹。

对此我们《礼器碑字卡临习套装》早已配上了专业书法老师书写笔法视频,随写随看。

翕之文创出品《礼器碑》字卡▲

带视频教程解析,刚接触书法,一头雾水没关系,先看字帖附带的视频熟悉一下;遇到难写不懂笔法的看视频讲解;有一定基础或者有自己风格的也可以看视频互相学习借鉴。

下面请看视频教程示例:

翕之文创签约书法家刘炎鑫老师教学视频样本

对于“字”,主要看它的提按、顿挫、疾徐、藏露、方圆的用笔技巧。这就需要在临摹时字帖离得更近,看的更准。现代我们基本都用高凳高桌,书本形式字帖的位置放不到最适合的位置《礼器碑字卡临习套装》新型长条字卡则能放到最近。

有了带视频讲解的《礼器碑字卡临习套装》老师边写边讲,零基础在家自学,无需报班,解决自学路上的一大难题。

出差时随身携带,旅途中在车上,拿出字卡,边看视频边读帖;笔法不会也可以看视频讲解。特种哑光卡纸,阳光下不反光。

译文对照:字卡左边附有对应简体释文,易于理解经典、读帖与临摹

材质升级,特种覆膜哑光卡纸,强光下不反光,厚实不易破损,防水防污染,不小心弄脏了,一擦即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