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智商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家长都忽视了双商素的培养
导读:重温了电影《中国合伙人》一部反映青春、梦想、奋斗的励志影片,三个年轻人相遇在大学校园,从此以后三十年的时间三个在梦想旅程上奋斗,结下坚定的友谊。怀着“创办英语学校”这个共同的目标经历艰难坎坷,最终实现了“中国式梦想”,很多成功创业者都可以从这部影片找到自己的奋斗身影。
影片大部分情节取材于现实生活,主角之一成东青原型就是俞敏洪新东方创始人。和角色人物经历一样,俞敏洪60年代出生于农村,因所处时代与当时的家境,他14岁辍学劳动,本以为平平静静做一辈子农民。然而命运总会不经意间给人开一扇门,劳动两年后国家高考政策开放,在母亲的鼓励下,俞敏洪重启了求学路。
连续两年参加高考却都失败了,两年英语成绩分别33分、55分,然而他不想放弃。通过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于第三次英语考了95分,也考上了数一数二的高等学府北大。后来成为新东方创始人,一路走来的艰辛也许只有自己知道,从“英语学渣”到英语学校创始人是逆袭也很励志。
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创作了一本书《在绝望中寻求希望》,其中包含有对教育现状的独特观点:中国人有获得顶端成就的能力,虽然很多华裔曾获诺贝尔奖,很可惜都没有在国内。
目前中国教育重视对智力开发和考试能力的培养,然而学习力未必跟得上。未来对孩子的教育,除了重视智力开发,情商与逆商不容忽视,三大“商素”均衡培养。
情商是一种被他人信任、欣赏的能力,只有具备诚恳待人、讲信誉良好品质,才能被人信任。懂得帮助他人,懂得分享才会被欣赏,这些都是情商重要的因素。
逆商是在挫折和失败面前抗打击的能力、面对逆境自我鼓励的能力,教育中家长和学校应该鼓励孩子勇往直前,战胜困难摆脱失败。
普利兹尼是美国一位物理学家,小时候一次考试物理仅得了8分。经过老师鼓励后仍然没有自信,于是老师不按标准60分考核他及格,只要下次进步一分就算及格。再一次考试他28分仍然是最低,看似没有理由被表扬,然而老师竟然设了进步最大奖,普利兹尼成了全班进步最大的人。经过老师一次次巧妙的鼓励,普利兹尼有了很高的积极性和浓厚兴趣学习物理,最终也取得成就。从这个例子不难理解,鼓励和成就感可以激发无限的力量,逆商也是这样培养出来的。一个人能否取得成就,智商只占20%-30%,情商和逆商的作用很关键。
培养孩子树立远大目标,激发他内在动力,通过鼓励让他对学习更有兴趣更积极,放松使心情愉悦,提高效率使学习事半功倍。培养良好品质,在逆境中有面对和解决的能力,这些不止对学习,一生都受益。
第一点:心情教育
中国应试教育使孩子活动范围在学校与家庭之间,缺少自由奔放的空间和机会,即使有这样的机会,学习的压力使孩子们未必有心情奔放。家长和学校也不敢放手任其自然,在学习的压力下孩子缺少了应有的快乐。国外学生就不一样了,经常在学校组织下,参加一些挑战项目,长途徒步,即锻炼野外生存基本能力,学生又收获了愉悦心情。
俞敏洪称自己第三次高考复习时,英语老师带学生爬山、江边散步讲故事,鼓励他们,这种氛围下心情非常愉悦,无形中提升了学习热情和效率。心情教育就是放松、收获愉悦心情,置身大自然,欣赏山峦美景,享受阳光雨露,家庭、学校应该重视对孩子的心情教育。
第二点:鼓励教育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学习仅仅是其中一个方面,值得表扬的地方很多,哪怕是他的一个特长、发型、服饰等这些无关学习的方面。
需要家长和老师从他们身上发现优势,表扬鼓励,努力地挖掘他们的潜能和优势,通过鼓励表扬,让他们获得幸福感,培养成就感。
第三点:实现目标教育
社会中人各不相同,有人从小有远大志向,成就一番事业,有人一生平庸无为。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选择出身的能力,但以后的道路怎样发展,自己是可以决定的,关键看怎么实现。
如一堆沙石、水泥,放在有想法的人手里也许它会变成辉煌的建筑,没有想法的人它只是一堆沙石。这个想法就是目标,培养孩子的目标感很重要,有了信念,才能激发出努力的力量。
碎碎念:
在这个成绩第一的大环境下,使家长和学校不由的目标一致地重知识,抓学习。孩子几乎成为学习的机器,脑子里不停运转的是习题、公式、单词,即使有难得的自由空间和时间,也不敢放纵。因为你放松了他人都在跑,那就落后不止一步,家长和学生都有这个心理。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