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一座村庄,十万日军猛攻不下,中日上演二战规模最大白刃战
探究历史的真相,挖掘过去的故事,听听老一辈讲述脚下土地曾经发生的故事
感受历史传达的厚重,用全新的角度去观察历史,用心去聆听来自过去的声音,感受古人传达的智慧,关注我,跟着我们一起去追寻先祖的脚步,挖掘出那些尘封在泥土中的历史!
正文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在长江三峡西陵峡的右侧,有这样一个小镇(村),准确说是一个要塞。这里曾是中国抗日的铁血要塞,日军曾集结10万重兵进攻也未能将其攻下,这个要塞的名字叫石牌要塞。当年一场被人称为“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战斗,就是在这个要塞前展开的。
石牌要塞位于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镇石牌村境内,在漫长的历史中这里一直是繁华的古镇,五代后周时期峡州州治和南宋建炎峡州夷陵郡治一度设于石牌,使得这里成为一个政治中心。当然,这里自古就是兵家的一个必争之地。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后,重庆成为了国民党陪都,结果让石牌成为拱卫重庆的第一道门户,其战略地位更为重要,日军也深知这点。1943年5月5日,以石牌要塞中心的鄂西会战打响。在此之前,由于从缅甸东进的日军被怒江天险阻挡在滇西狭长的范围内,无法进一步对中国的纵深进行威胁。
同时,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开始恶化,于是日军准备孤注一掷,通过打开石牌进而威逼重庆。从5月5日到6月18日,国军在石牌集结了9、10、26、33集团军及18军18师、11师,86军、32军等,在石牌形成了三条重要防线。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5月28日清晨,石牌要塞最惨烈的战斗开始了,这是一场你死我活的肉搏战。据曾参加这场战斗的老兵们回忆,“日本人一群一群地冲上来,中国人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用刺刀拼。我们没有足够多的飞机,但是我们有足够多的山。那时,最先进的俯冲式战斗机,根本无法向布阵在石牌峡谷里的中国军队开火。更不用说,日军的军舰,只要从峡口开进来,就只有被击沉的命运。”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这是一次历时三小时的肉搏战,也是日军在二战中遭遇的规模最大的白刃战,“不知道在上万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双方谁死人更多,阵地前沿两军尸体呈金字塔形。”
史料记载,对于这次决战,国军投入15万兵力,日军则10万兵力。中日双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厮杀,最终以国家伤亡1.5万人的代价,消灭敌人25718人。有近代史专家评论,“石牌要塞保卫战的胜利,重创了日军,它终止了日军西进的步伐,拱卫了陪都重庆。”
![](http://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从战争的历史地位、意义以及战争的过程来看,石牌保卫战与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相类似,因此人们称其为“东方的斯大林格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