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要不是慈禧阻拦,他就杀到日本本土了

甲午战争期间,曾有中国人探讨过使用雇佣兵奇袭日本本土,开辟第二战场的计划,应该也算是奇思妙想了吧。比一战期间协约国计划登陆德国本土的想法早了20年。

宋育仁(1858~1931),清末著名维新思想家、活动家,时人誉之“谈新政最早,治经术最深,著作等身,名满天下”,其思想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教育、出版、军事外交等诸多领域。1886年,宋育仁中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在反思和批判洋务运动基础上,宋育仁于1891年完成《时务论》的写作,全面阐述其维新变法主张。
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清军以进口连发步枪败给日军国产单发步枪,清军以克虏伯钢铁大炮败给日军青铜小炮,清军以加特林转管机枪败给日军白刃冲锋,清军以重炮重甲战舰败给日本快炮薄皮军舰。按道理说,甲午战争时期,大批清军都接受过西洋操法训练,论射击火力和射击速度,清军也完全没有问题。清军在遇到对手来到时,能熟练的排列成队列,进行密集的步枪齐射。清军在甲午战争经常可以一个士兵使用手动步枪一天就打出300-400发子弹,可见清军火力之凶猛。
论军纪,清军士兵的名牌上往往也写着纪律要求,如吉林骁勇军左营正勇左哨第一棚徐臣良名牌正面写有行军十禁:“临阵退缩者斩,奸扰平民者斩,造谣惑众者斩,聚众打降为首者斩,误遗火种惊众者斩,遗失军机者贯耳,高声喧哗者贯耳,擅自离营者贯耳,酗酒赌博者贯耳。”一旦吹响了进攻号,士兵即“呐喊着猛进”,甚至“枪炮齐施猛进”,“奋勇当先”,表现了清军较好的老式战争素质。
可是事实还是,清军在甲午战场上,连战连败。大家都眼瞅着,清军陆军宋庆,卫汝贵,马玉昆,左宝贵,长顺,聂士成,章高元,孙万龄,依克唐阿,魏光焘等等这些久经战阵,威名显赫于中华的黄马褂和巴图鲁们。海 军刘步蟾,林泰曾,萨镇冰,方伯谦,林永升等等,这些全部是十几岁就到英国留洋学习海军的将领们全部战败。

此时的,宋育仁正在伦敦,任中国驻英、法、意、比四国公使参赞。因公使龚照瑗回国述职,宋育仁暂时代其职务。宋育仁上书清廷,指出“倭兵少财乏,持久足以困之”。在获悉清军平壤溃败,黄海海战失利后,宋育仁情急之下产生了一个大胆设想,希望能出奇兵反败为胜。其实,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军队与大家一般想象的不同,甲午战争时期的日本陆军并不是一支特别强大的军队,与后来在抗战时期的日军之间水平相差极大,根本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产物。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的日本陆军还处于刚刚草创结束的时期。直到甲午战争爆发前5年的1889年,日本还有9.97%的适龄男丁在征兵的时候,擅自逃跑不到军营报道。在当时的日本还出现了流传甚广的“免服兵役须知”的小册子。甚至还发生了,士兵们愤慨于薪金太低,杀死了大队长和值班军官,烧毁了营房,开出竹桥兵营,为了振作士气,首先开炮轰击了财政大臣的官邸,最后还开到了赤坂临时皇宫门前,要火烧皇宫。
宋育仁就想,既然大清的兵,都已经溃烂到无法再战了,那雇佣西洋兵参战如何呢?其实,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最后灭亡太平天国的战争后,当时的中国人对西洋人的战斗力,从不屑一顾迅速转变为一种神话般的崇拜。既然花了亿万两白银,训练武装的清军,对战日军难求一胜,那还不如花千万白银,邀请数万名西洋雇佣兵来得好用,真花2000-3000万两白银,雇佣数万西洋雇佣兵,让他们带着清军打仗,甚至是独立参战,甲午战争也不一定会输。

当下,宋育仁立即与使馆参议杨宜治、翻译王丰镐等密谋,购买英国卖与阿根廷、智利两国的兵舰五艘,鱼雷快艇十艘,招募澳大利亚水兵两千人,组成水师一旅,托名澳大利亚商团,以保护商队为名,由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自菲律宾北上直攻日本长崎和东京。如果成功,起码可以让日本主力迅速向国内返航,这样就可解了丁汝昌北洋水师之包围圈,甚至北洋水师还可以突出水面,拦截日本陆军回国救援的运输船队。即便不能迅速击败日本,也可以把战争拖入到持久阶段,以日本当时,那个贫困如现在北韩的处境,根本打不起,超过1年的持久战争。
此打算看似异想天开,可也具有相当程度的可行性。因为“澳大利亚为英国的属地,西例商会本有自募水师保护商旅之权,中倭战起,澳洲距南洋最近,颇为震动,商会发议,举办属地水师一旅,以资保护,(英国候补议绅)庵洁华特暗联议院同党主行其议,而以此谋所购一旅驾名(假名)于澳洲商会所为,仍挂英旗出口,则局外无嫌,而踪迹不露”(《借筹记》)。
谋既定,宋育仁等一面报请朝廷批准,一面又与两江总督刘坤一、张之洞等人联系,以取得这些封疆大吏的支持。同时,宋育仁与美国退役海军少将夹甫士、英国康敌克特银行经理格林密尔等商定:由中国与康敌克特银行立约借款200万英镑,另战款100万英镑,以支付兵船购买费用。经过一系列的努力,其所购舰只,备齐了枪弹武器,各级战斗人员,也已经募集妥善,组成了一支有力的海军,准备交由前北洋水师提督琅威里率领。
这事眼看就要成功了,当时已是“炮械毕集”,整装待发了。因时间紧,清廷还未通过正式渠道获得他在欧洲的活动,而此时,公使龚照瑗已经返职。龚照瑗查知此事,遂以妄为生事电告清廷。因为清廷已打定和日本媾和的主意,李鸿章坚决反对宋育仁等人的做法,而慈禧也认为宋育仁“妄生事端”,立即下旨将购船募兵等事,一概作废,同时电召宋育仁速速回国。

1895年3月,清廷与日本签署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以海外募集水师奇袭日本的计划胎死腹中。宋育仁因“潜师谋废”,败局已定,只能“抚赝私泣,望洋而叹”,着实伤心了很久。在回国途中,他写成了《借筹记》,详详细细地记了这事的经过,以表壮志未酬之情。
战后清廷本打算对宋育仁作进一步的处理,但这一惊人壮举,牵连涉及的人确实太多,有朝廷重臣,还涉及到外国人士。知晓此事的人对他的遭遇更是深表同情,所以,朝廷处理这事也有所顾虑,没再深究,只是收缴了他出使时所赏赐的二品顶戴,仍降回四品原职,回翰林院供职。

(0)

相关推荐

  • 第十章:蕞尔小国 屡衅海疆

    |甲午战争中被遗忘的英雄左宝贵/每周五更新/廉克飞(撰文)| 1894年7月18日(光绪二十年六月十六日),左宝贵在奉天接到清廷军机处电谕:"著抽调奉军带赴朝鲜平壤城,会办军务." ...

  • 甲午海战要是炮弹量充足,可以打败日本吗?

    朝文社 作者:我发团队张嵚 在让多少人扼腕长叹的甲午海战里,北洋水师一桩被各类影视剧演绎了千百遍的难题,正是"缺炮弹".从电影版的<甲午风云>到电视剧版的<北洋水 ...

  • 致远舰找到了,那么北洋水师到底葬送在谁的手里?

    最近"致远舰"沉船被发现的消息铺天盖地,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没,而日本联合舰队却一舰未沉,那么北洋水师到底是葬送在谁的手里? 一般人都会说,因为慈禧挪用了北洋水师的军费去建造 ...

  • 光绪and李鸿章:八旗中枢VS汉臣精英

    文 | 子玉 子玉说: 光绪与李鸿章,一个是君,一个是臣,如此两人根本不在一个维度,能有什么可比性? 两人屁股底下的位置虽不同,但他们都共同经历了晚清的一系列大事件.甲午战争.戊戌变法.庚子之变等. ...

  • 张骞墓缅怀:丝绸之路开拓者,华夏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张骞纪念馆门楼 汉中行,孬张牵挂本家先贤,专程赴城固参观张骞纪念馆.拜谒博望侯墓. 张骞,字子文,汉武帝即位时任侍从官.鉴于北方匈奴扰汉作乱日甚,汉朝为联合诸多番国与之抗衡且商贸互通,遂遣张骞两度出使 ...

  • 谁是真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学术界有争议,但不论从历史、时间和贡献看只有他才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谁?

    中国历史上到底谁才是真正"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学术界还有些争议,官方说法是林则徐.但不论从历史.时间和贡献看只有他才是当之无愧的,他是谁? 经常有人说,林则徐是近代中国&quo ...

  • 跟着“睁眼看世界第一人”一起看中国

    要是232年前(1785年)的今天,林则徐大人不出生,世界将会怎样? 童年的小人书 风物君语 林则徐大人虎门销烟可谓是家喻户晓,不过,你知道他是哪里人吗?销烟之后他又去了哪里? 从东南到西北,全国有6 ...

  • 【灯谜赏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猜河北谜人一)张冠宇

    [灯谜赏析]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 谜目:猜河北谜人一 谜底:张冠宇 制谜:河北张家口 庞建生 赏析:山西汾阳市 杨耀学 "睁眼看世界第一人"是名言,但如果单从 ...

  • 打开心态,睁眼看世界

    2021年04月04日 来源:刚柔互用摘 图片来源:网收 当两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沟通的信息就不在一个频道上. 认知水平低的人,总喜欢争出口舌上的胜负,下意识地反驳. 一个人如果对外界的信息永远屏蔽, ...

  •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到底是谁?魏源、林则徐,还是另外谁

    谁是"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至少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就有4大人选:魏源.林则徐.龚自珍.徐光启. 举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中进士,官至高邮知州等职,晚年弃官归隐,潜心 ...

  • 睁眼看世界

    任明清 一.精神生活不可少 当今的社会结构已悄然间从"物质架构"向"知识架构"转变,相应地知识经济大行其道,知识化.信息化是其标志,高素质的人力资源成为最重要具 ...

  • 1978伟大的“睁眼看世界”

    改革开放前夕,邓小平提出要派人出去看看,特别要看看发达国家是如何发展经济的.据当时的国务院港澳办公室统计,从1978年1月至11月底,经香港出国和去港考察的人员达529批3213人,其中共有12位副总 ...

  • “睁眼看世界”的父母,会影响到孩子的一生……

    [闲话]回老家的快乐 马上要赶回家过年,我得大体上过一下脑子,回去干点什么?单单胡吃海喝,太没有劲.有什么快乐的事儿呢?陪陪老人,见见老朋友,接接地气,不是挺好的事情吗. 平常,我们在北京工作的老乡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