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绝观论•皆不如汝说分第十七》探玄
【原典】
问曰:“夫求道者,为一人得耶?为众人得耶?为各各得耶?为共有之?为本来有之?为复修成得之?” 答曰:“皆不如汝所说。何以故?若一人得者,道即不遍。若众人得者,道即有穷。若各各得者,道即有数。若惣共得者,方便即空。若本来有者,万行虚设。若修成得者,造作非真。”
【探玄】
“取舍之心成巧伪”,故大善知识给出的关于“取不得,舍不得”的诠释,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第一,自性无形无相,把捉不得,求之转远,不求反在目前,时时现前,一刻也不曾离,无你回避处;
第二,不要用分别取舍,而要用平等观去用功夫;
第三,用功夫到离心意识处,面对铜墙铁壁,面对无门之门,正是我们有好消息的时候。
拾得禅师诗曰:
君不见,
三界之中纷扰,只为天明不了绝;
一念不生心澄然。无去无来不生灭。
第一段探玄
一、问曰:“夫求道者,为一人得耶?为众人得耶?
求道问道,都是妄想。道不用求,道不用问。求即是道本身,无法放到对立面来求取之。问即是道,也不能当成之外的东西来猜想。
一人就是一切人,一人得即一切人得。道不可以从心外得,故知,是以无所得为得。
能不能说成众人得道呢?心佛众生三无差别,都是平等一如境界,以此论之,也是不用得,更不须言“得”。众人也是不得而得,以其从未失去故。
草堂清禅师诗曰:
“七百僧中选一人,本来无物便相亲;
夜传衣钵曹溪去,铁树开花二月春。”
二、为各各得耶?为共有之?
只要是宇宙人生大道,就不能用有得之心来判断,来思议,来言说。故知,各各得耶,也是妄想之言,错解佛意而已。
为共有之:此话本来不错,故要肯定在己心,能肯定在问者之心。何以故?因为问者是以二元对立之心来议论和提出怀疑的,所以,若肯定之,则是误人子弟也。
三、为本来有之?为复修成得之?”
这个本来有之,也是合头语,词意虽然对,但是,说话人心不善,是在意识心炽盛状态作了二元对立之想,才提出来的,所以,不能不对其心灵负责,故要客观地给予慈悲之教,才是真正觉他之行愿也。
大道是无形、无名,也无法问得出,也无法回应的。它可以无限大,也可以无限小。我们无法得知,也无法顺行。故不能妄作各种局限性的胡思乱想。
故有石屋禅师山居诗一首曰:
“万境万机俱寝息,一知一见尽消融;
闲闲两耳全无用,坐到晨鸡与暮钟。”
第二段探玄
一、答曰:皆不如汝所说
明白了对方把大道当成意识外的某种东西胡乱猜想,故要给否定答案,不能稀里糊涂肯定之。这是大善知识把一个慧根之人从外道妄想心,转变为觉醒人生之心的关键之处也。
“皆不如汝所说”,就是云门三句的第一句:“截断众流”也。把对方意识流当下彻底截断,令其自见本性,才是活人手段矣!
二、何以故?若一人得者,道即不遍。
达摩大师根据对方问题一大堆,逐一给予开示。也就是逐一破之,毫不留情。
大道涵盖乾坤,怎能说一人得之。道即不遍,是说明般若实相一定要从总相上去觉悟才行。
三、若众人得者,道即有穷。
地球村人口是有数的,所以,仅仅说为众人得,也是一种局限狭隘之心。道体无形无相,无穷无尽,故不能设置局限也。
各各得道,不仅是道有数据限制了,还在于道之本在,说“不须得”才对,起心动念即乖也。可是,听不懂者,以为不须得,就不参禅悟道,陷入豁达空,也是不得解脱,是天然外道者也。
四、若各各得者,道即有数。
各各得道,不仅是道有数据限制了,还在于道之本在,说“不须得”才对,起心动念即乖也。可是,听不懂者,以为不须得,就不参禅悟道,陷入豁达空,也是不得解脱,是天然外道者也。
五、若总共得者,方便即空。
凡夫之人提出宇宙人生大道实相,是不是总共得者才是真实的,这个问题,其实是一种偏执,故要给予否定。否定其偏见的理由,就是,佛法讲究的是因病予药,因人而异,这是一种善巧方便,也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智慧,不可能总共多少人,多少病,都给开一种药。那还要八万四千法门有啥用了,故知其想法不是如理作意,故不成立也。
有一位何山守珣禅师,曾作了一首开悟诗如下: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更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六、若本来有者,万行虚设。
如果一切本来即有,不通过明心见性,那么各种参禅悟道之法,都成虚设的了。可见,本来有者,也是不圆满之戏论。
七、若修成得者,造作非真。”
宇宙人生大道实相,是金刚不坏的法体,不生不灭,不一不异,不常不断,不来不去。靠有为法修成的,都是梦幻泡影,故谓之曰:“造作非真。”
曾有一位普明禅师,作了一首《牧牛颂》,其诗曰:
“白牛常在白云中,人自无心牛亦同;
月透白云云影白,白云明月任西东。”
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