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考面试中的“小聪明”与“大智慧”,你属于哪种?
在面试复习中,有些人你会感觉他无时无刻都在秀智商。而有些人,你可能感觉不到他聪明,但却有种不明觉厉的感觉。
前者属于小聪明,后者就是大智慧。
无论是“小聪明”与“大智慧”,既然存在必有其道理。
小聪明用的好,能出奇制胜;大智慧用的好,能绝地反击。
今天我们就讲讲公考面试中的那些“小聪明”与“大智慧”。
所谓的“小聪明”主要指一些技巧层面的。有些是针对答题的,比如总有部分同学特别执着于对题型的创新答法;也有些和题目无关,却又非常重要。今天重点讲后者,比如下面几种我总结的“小聪明”:
1.第一个出场怎么答?
有些同学会想,好幸运啊,居然第一个,要不要说些客套话呢?这是一种小聪明,但没必要。也有些人认为第一个出场会压分,但第一个出场获得高分的比比皆是,所以要淡定。第一个出场,考官一般精神都比较好,而且对评分要点也刚刚熟悉,加上没有参照对象,所以这时候评分在很大程度上会基于手里的题本给分。因此考生要尽量展示精气神,答题的时候尽可能答的全面些,更容易得高分。
2.最后一个出场怎么答?
如果你是当天最后一个出场的,这个时候考官的人还在,心已经飞走了,所以如何他们再坚持一会认真听你答题很重要。可以在出场的时候说一句:各位考官,我是今天最后一名考生。来引起考场注意,一般情况下,考官认真听比不认真听,分数要高一些,因为考官都是善良的,总是希望能从你的答案中找到更多给你高分的理由。
3.第一道题目不会怎么办?
我曾见过一个考生,自打坐下来就修闭口禅,对考官提醒置若罔闻,一开始我以为他是过于紧张,后来我想大概率是因为第一题没有思路,所以懵圈了。遇到这种情况不要慌,可以直接告诉考官:第一题暂时没有思路,是否可以先回答第二题。一般考官都会允许。答完之后,也许整个思路已经打开了,再来答第一题,只要你答的够好,分数也不会低。当然,不排除你如果还不会怎么办?看下面这个问题。
4.题目完全没思路怎么办?
首先要明白什么叫思路,思路就是你答题的条理逻辑。所谓的没有思路,通常指的是对这个题目整体的条理脉络不清晰,而不是完全没想法。但题目一般是由若干要素构成的,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化整为零,把题目拆分为若干词语或者要点,分别分析。很多时候你分析完这些要素,题目也基本讲清楚了。
5.某个点说完了,发现有个很重要的点漏说了怎么办?
如果这个点不是非常重要,那就不要管了,以免画蛇添足。如果特别重要,有两种方法,一是刚说完上个点,那么可以在下一点开头,用过渡句的形式说。如果在快答完的时候才想起来,那答完后再补充,比如: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我认为有个因素必须要慎重考虑,然后接着说你要补充的内容。
6.面试服装怎么穿才能出彩?
许多人面试会穿正装,于是就有些同学想在服装上搞点特色,比如把黑白套裙换成蓝色、橘黄色,也不失为一种“小聪明”,能让考官眼前一亮。
以上只是部分列举。当然面试中的类似“小聪明”很多,大家平时可以注意收集。说完“小聪明”,那么“大智慧”究竟是什么?
所谓重剑无锋、大巧不工,内容才是面试真正的“大智慧”。
有部分机构和考生存在一种误解,认为面试流畅度>内容。我一直固执的认为,这是对考官智商的侮辱。
但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套理论屡试不爽。为啥会这样?
因为随着模板化答题的盛行和大部分考生的水平问题,答案千篇一律,导致考官无法从内容上进行区分,无奈之下,只能把流畅度作为重要指标了。因此,流畅第一,本质上也是一种小聪明,我们不否定其重要性。
但是,如果想逆袭或者想考高分,仅仅依靠“小聪明”是不够的,一定要有自己的内容,既要有广度,还要有深度。
平时复习的时候不要总在思维、例子上兜圈,扎扎实实的去整理总结一些经典的题目,深入理解并且背诵,使之成为自己的知识,增强自己的底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之所以你的答题假大空,本质上是因为你的积累不够。
另外也可以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对一些好的观点看法对策等及时总结背诵,或者自己复习过程中灵活一闪的想法,从而形成自己“杀手锏”。
我见过一些考生,答题不是特别流畅,答题时间可能就两分钟左右,但是句句都能答在点上,几乎没什么废话,给人一种“大智若愚”、“大巧不工”的感觉,这就是面试中“大智慧”的体现了。这传达的其实不仅仅是对题目内容的思考,无形中也体现了个人的思维、性格。
那么,在“小聪明”和“大智慧”中,你觉得自己属于哪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