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案

例1. 李某某,男,25岁。1989年3月3日初诊: 伤寒一日,恶寒重,发热395℃,无汗,头项痛,身痛,鼻塞流涕,咳嗽,口渴水入即吐,已呕吐6次,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苔薄白润,脉浮紧。按太阳表寒实证处理。投以麻黄汤冲剂,每次2包,日3次。药后25小时见汗,35小时半体温降至378℃。3月4日二诊: 体温381℃,诸症减轻,守方再进。3月5日三诊: 体温37℃,诸症消失。

例2. 刘某,5个月。1993年3月4日初诊: 感寒咳喘痰鸣已5天,咳甚时则呕痰吐乳,鼻流清涕,喷嚏,眼泪汪汪,纳减,大便溏软色黄,苔薄白润,指纹青。按太阳表寒闭肺处理,投以麻黄汤加减: 炙麻黄10克,杏仁10克,甘草10克,桔梗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10克,云茯苓10克,前胡10克,白前10克。2剂。3月7日复诊: 服上方3剂后,咳喘痰鸣基本解除,未再吐乳,纳增,大便成条,守上方减半量再进2剂而痊愈。

例3. 程某某,女,28岁。产后感冒风寒,头痛,发热恶风寒无汗,嗳腐吞酸,干呕,不思食,苔薄白,脉浮数而虚弱。按太阳表寒虚证处理,投以桂枝汤全方(桂枝10克,白芍10克,甘草10克,生姜5片,红枣5枚),连服2剂即愈。

例4. 刘某某,男,28岁。1994年11月13日初诊: 感冒咳嗽40多天,时作寒热如疟状,现仍干咳痰少色白难出,胸部板逼微痛,咽喉不干不痛,渴喜热饮,口苦乏味不思食,苔白,脉浮。按太阳表寒涉及少阳论治,投以桂麻各半汤合小柴胡汤加减: 麻黄10克,杏仁15克,甘草30克,桂枝10克,赤白芍各10克,生姜3片,红枣5枚,冰糖60克(分2次入煎,下同),桔梗15克,枳壳15克,柴胡15克,黄芩10克,半夏10克。3剂,11月16日复诊: 服上方3剂后,寒热如疟状解除,胸逼已舒,咳大减,纳开,如无病然。守方加减再进3剂而痊愈。

例5. 汪某某,男,33岁。1994年10月21日初诊: 患慢性鼻炎、胃炎15年,形寒易感,经常鼻塞声重。近日感冒咳不止,咽喉干痒,大便结。投以自制防荆汤加味: 防风15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葛根30克,甘草15克,桔梗15克,杏仁15克,苍耳子15克,辛夷花15克,白芷15克,连翘15克,银花15克,冰糖60克,麦芽30克。3剂。10月25日二诊: 药后显效,惟咽喉口舌仍干燥,守上方加板蓝根15克,青果5枚,胖大海3枚,再进3剂。10月31日三诊: 咳基本解除,仍以上方合玉屏风散,即上方加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术15克,3剂,在解散余邪中固补卫气。并给散方: 黄芪30克,防风15克,白术15克,苍耳子15克,辛夷花15克,白芷15克,薄荷10克,荆芥10克,连翘15克,甘草10克。5剂。研末,每服3克,日3次,温开水送吞以巩固疗效。

例6. 王某某,女,45岁。1991年7月23日下午初诊: 形寒易感,时自汗出,畏风怕冷已10多年,脉虚弱甚。投以大剂玉屏风散合生脉散加味: 生黄芪100克,防风15克,白术30克,党参50克,麦冬15克,五味子15克,生龙骨50克,生牡蛎50克,乌梅肉30克,浮小麦30克,凤凰衣30克。连服20剂,自汗渐减少,但仍畏风怕冷。复诊仍守上方加重生黄芪为120克,减去五味子、乌梅肉、浮小麦、凤凰衣、生龙骨、生牡蛎,再进15剂,自汗停止,即使跑步半小时以上亦仅身有微汗而已,不再畏风怕冷,脉力明显增强,已一个多月未再感冒。最后嘱长服玉屏风散以巩固疗效。

例7. 廖某某,女,59岁。

一诊: 1991年8月1日上午。

平素容易感冒,感即难以脱体,常常低热不退。上月6日又感冒发热,经治至15日退热后,仍低热昼作夜止,汗出齐胸,微恶风寒,鼻塞,头昏痛(患偏头痛已4年),眼花,神疲乏力,如用力则手足发抖,夜卧如失盖即受冷而痰多鼻塞甚,纳少乏味,纳后脘胀,口干渴喜冷饮,舌红中心有裂痕,脉浮虚而数,投以补中益气汤合玉屏风散加味: 黄芪50克,当归10克,党参30克,白术15克,防风15克,生甘草10克,升麻10克,柴胡15克,陈皮15克,葛根30克,川芎10克,白芷15克,山楂30克,六曲10克,麦芽30克,鸡内金15克。

二诊: 8月10日。

连服上方9剂,昨日体温仅下午为372℃,余时均未超过37℃。用力已不手足发抖,口已不干,虽仍纳少乏味,但纳后不觉脘胀,夜卧仍鼻塞,昨日喷嚏多。守上方再进7剂。

三诊: 8月17日。

早晚体温不超过369℃,下午37~371℃,手足心热,仍有头昏痛、鼻塞,但喷嚏已止,守上方去山楂、六曲、麦芽、鸡内金,加生晒参15克,麦冬15克,五味子10克,再进10剂。

四诊: 8月28日。

午后低热(373℃)间作,寐差,头昏痛乏力,手足心热,仍舌红中心有裂痕,但胃纳增加。守上方加减: 黄芪30克,党参30克,白术10克,炙甘草10克,升麻10克,银柴胡15克,青蒿15克,生鳖甲30克,地骨皮15克,葛根30克,种洋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10克,酸枣仁30克,川芎10克,知母10克,茯苓30克。

五诊: 10月19日。

再进上方6剂,低热解除,精神、饮食、睡眠、二便正常。仍守上方加减以善其后。

我们热病研究课题组在防治感冒病时,有鉴于当前存在着重热(风热感冒)轻寒(风寒感冒)的偏向,医院里和市场上充斥着风热感冒的辛凉解表中成药,而对风寒感冒所需的辛温解表的中成药几乎缺如,因而往往造成寒者凉之的不良后果。为此,我们在常用辛温解表主剂麻黄汤治风寒感冒得效的经验基础上,为了便利科研,特制成“麻黄汤冲剂”,用以治疗“流感”和“上感”的表寒实证,经临床试用和交叉验证有良好疗效。这里仅举例1以见一斑。

例2病属太阳表寒闭肺而痰涎涌盛之证,其麻黄汤加味方亦可称三拗(麻黄、杏仁、甘草)二陈(半夏、陈皮、云苓、甘草)二前(白前、前胡)汤,即以三拗开肺,二陈二前化痰,故获速效。本案似亦可用小青龙汤,但此方中的白芍和五味子均属酸收之品,不适宜于表寒闭肺之证。

例4咳而胸痛,寒热如疟状,是属太阳表寒涉及少阳之证,故用桂麻各半汤合小柴胡汤获得速效。《伤寒论》治寒热如疟状有三方,即桂麻各半汤、桂二麻一汤、桂二越一汤。其中以桂麻各半汤应用机会较多。太阳少阳同病而见寒热如疟状者,病机重点在少阳的,宜用柴胡桂枝汤;病机重点在太阳的,宜用桂麻各半汤合小柴胡汤(从理论上看,似乎不必合用小柴胡汤。但从临床上看,则以合用效更佳,本案即其例证)。

例3头痛发热恶风寒无汗有似太阳表寒实证,但从其病起于产后和脉呈虚弱来看,实属太阳表寒虚证,故服桂枝汤全方2剂即愈。又从其兼见嗳腐吞酸干呕不思食来看,可见不仅表有风寒,而且里有食滞。由于桂枝汤既能扶助卫阳以发散风寒,又能健运中气以消化食滞,故不需加入消食药,就能达到表解里和的目的。由此可见,风寒感冒只要具有寒热脉浮而虚弱,就可确定其为太阳表寒虚证,即使不具有自汗出,而反无汗的,也可用桂枝汤取效。有人认为,太阳伤寒表实固然是实证,但太阳中风表虚却不能认为是虚证,如果是虚证,那就决非桂枝汤所能胜任,而必须采用玉屏风散等方才能奏功。这种认识是不够深刻的(参看《万友生医论选》“略论太阳中风表虚和伤寒表实”一文)。因为表寒虚证有邪多虚少和虚多邪少之别,邪多虚少的,治宜祛邪为主兼补正,这就应该采用攻中兼补的桂枝汤;虚多邪少的,治宜补正为主兼祛邪,这就应该采用补中兼攻的玉屏风散等方。

我在常用仲景麻桂方治风寒感冒外(参看《万友生医论选》“我对仲景麻黄方剂的点滴体会”和“桂枝汤及其加减法的临床体会”两文),还曾自制“防荆汤方”(基础方: 防风15克,荆芥10克,薄荷10克,葛根30克,甘草5克。加味法: ① 风寒感冒加紫苏叶15克;② 风热感冒加桑叶、菊花、银花、连翘各10克;③ 鼻塞流涕加苍耳子、辛夷花各10克;④ 咳嗽加桔梗、杏仁各10克,冰糖60克;⑤ 咽喉干痛加连翘、桔梗各15克,亦可酌加山豆根、板蓝根、青果、洋果等;⑥ 头痛加川芎、白芷各10克;⑦ 身痛风寒加羌活、独活,风热加秦艽、桑枝各10克;⑧ 伤食加山楂、麦芽各15克,六曲、鸡内金各10克;⑨ 气虚易感合玉屏风散。以上用量小儿酌减)以通治感冒(“流感”和“上感”),常收稳效。这里仅举例5以见一斑。本案虚人感冒初起,由于邪多虚少,故先用防荆汤加味以祛邪为主,继因邪气渐退,乃合用玉屏风散于解散余邪中固补卫气,最后给玉屏风散加味长服以巩固疗效。至于例6、7案则均属虚人易感的虚多邪少之证,前案因其脉虚弱甚,自汗亦甚,故用大剂玉屏风散(生黄芪由100克加至120克)合生脉散加味,服至35剂才汗收脉起,最后才单用玉屏风散以收功。这里谈谈玉屏风散防治虚人感冒的用法问题: 有人认为玉屏风散必须按古法用散剂长服才能收效,如作汤剂则欲速不达。这虽值得注意,但并不尽然。我认为玉屏风散防治虚人感冒的或用散剂、或用汤剂,要看病情轻重缓急而定。即: 病情轻缓的,自当用散剂以徐图之;病情急重的,则宜先用汤剂以急图之,然后用散剂以巩固之。不少顽固性虚人易感者,几乎长年累月感冒难以脱体,常常需用大剂玉屏风散作汤,先服若干剂,必俟其感冒完全脱体后,才能用散剂以竟其全功。前案即其例证。后案病机与前案同中有异的是,不仅气虚,且阴亦虚,属于气阴两虚之证,故最后用补中益气汤合青蒿鳖甲汤加减以气阴两补获得良效。

万友生论外感病近代名老中医经验集

(0)

相关推荐

  • 玉屏风散的临证应用

    玉屏风散,<世医得效方><丹溪心法>均有载.<汤头歌诀续集>当归补血汤(李东垣)方歌中附有方歌:"当归补血有奇功,归少芪多力最雄:更有芪防同白术,别名止汗 ...

  • 五官科疾病

    结膜炎:大黄附子汤:防风通圣散:葛根汤:黄连解毒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小柴胡汤:小青龙汤:泻心汤:玉屏风散:栀子柏皮汤: 角膜炎: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五苓散:小柴胡汤:玉屏风散: ...

  • 孕妇感冒案一则

    林某,女,30岁,孕16周,2020年2月3日初诊.主诉:感冒2天.3天前洗澡后受凉,出现喷嚏连连.流清稀涕,鼻塞,语声重浊,鼻翼发红,晨起上颌咔黄浊痰,不出汗,后背畏寒,纳眠可,大便不畅.日1次,小 ...

  •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61、164)反复发作的感冒案、心背痛案

    161.感冒咳嗽反复案 每天早上,看病后都要交代很多病人不要吃水果,这些病人都觉得不可思议,常会问为什么呢? 老师经常跟他们一解释,就得好几分钟,有时比看一个病的时间还长. 甚至有些病人还听不进去,他 ...

  • 医案赏析:五苓散治呕吐、近视、尿频、感冒案

    俗话说:"药对一口汤,不对用船装",经方之神妙,只要方证对应,"效如桴鼓,覆杯而愈"确非虚语. 文/钱光明 一.呕吐宿疾 冯某某,女,34岁,农民,1984年1 ...

  •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164-反复发作的感冒案、心背痛案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海点滴-164-反复发作的感冒案.心背痛案来自岐伯有道00:0005:31 粤.医海点滴-164-反复发作的感冒案.心背痛案来自岐 ...

  • 【文章鉴赏】友邻体质不足受寒感冒案

    余之友邻,孟冬受寒,病作头身痛,恶风怕冷发热,鼻鸣流清涕,恶心欲吐,自汗,舌淡苔白,脉浮按之弱. 友邻素信余,平日有恙多诊于余,故知其体质不足.今偶感风寒,卫气不足于表,营阴虚于内,营卫不和遂作太阳中 ...

  • 经方麻黄附子细辛汤外敷应用:感冒案

    麻黄附子细辛汤贴敷在临床的应用体会 作者 毛国安 麻黄附子细辛汤是各位老师耳熟能详的一首名方,虽简简单单的三味药,临床应用却十分广泛,疗效也常能令人惊叹.该方在伤寒论中涉及的原文只有一条,即" ...

  • 治疗一例老年人感冒案

    (作者:韦安理 2020-12-28) 有一位老人家感冒了,主要症状:怕冷,无汗,流清鼻涕,口有点苦,大便干,小便黄,全身不舒服,晚上睡不好觉. 2020年12月27日问诊,辨为三阳合病,处方:&qu ...

  • (近期)医案丨柴葛解肌汤治疗感冒案

    医案整理:黎   柳 图文编辑:芦   易 责任主编:胡玉星 ▶基本信息◀ 尧某      男     23岁 ▶主诉◀ 发热伴头痛3天 ▶病史简介◀ 3天前患者开始出现发热,头痛明显,疼痛无明显固定 ...

  • 柴胡桂枝汤‖经水适来感冒案【第721期】

    上期原医案 岩某,女性,34岁. 3天前感冒经水适来,因致寒热往来,身体疼痛,口苦咽干,微呕,微恶风寒,在本国使馆以西药治疗不效而求中医会诊.舌苔薄白,脉弦细. 处方:柴胡12g,桂枝10g,白芍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