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6)

本篇要目:

****************************************

351福胜寺塔        

明                 河南省邓州市

352河南府文庙       

明                 河南省洛阳市

353祖师庙         

明                 河南省洛阳市

354洛阳山陕会馆      

清                 河南省洛阳市

355汝州文庙        

清                 河南省汝州市

356朱仙镇清真寺      

清                 河南省开封县

357开封东大寺       

清                 河南省开封市

358陈元光祖祠       

清                 河南省固始县

359太康文庙        

清                 河南省太康县

360柏子塔         

唐                 湖北省麻城市

*******************************************

351.福胜寺塔 

福胜寺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区内,福胜寺始建于西汉时期,至元末已杂草丛生。明初重建庙宇,1382年(明洪武十五年)设僧会司,集资建殿宇,塑佛像。永乐年间,建造释迦宝殿、三门、方丈、僧舍、禅堂等,重装佛像。1446年(明正统十一年),重盖佛殿,增建钟鼓楼、讲堂、厨库,并装饰了圣像。1468年(明成化四年)在县境内募资新修大雄宝殿,东西两侧分建钟鼓楼和伽蓝祖师殿,同时建造天王殿,整修垣墙和门首,雕刻释迦、弥陀二佛放置大殿两侧,募缘精铜4000余公斤铸造大士文佛,置大殿正中;后来年久失修毁于庙宇战乱,又毁于动乱年代,只剩孤塔。


福胜寺塔又称梵塔,始建于北宋天圣十年(1032年)二月二十五日,该塔为八角椎形七级楼阁式砖塔。塔原为十三层,元末遭兵毁,变为七层,明代洪武初由僧子颜重修。1988年5月,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修葺该塔时发现塔基地宫。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由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和河南省文物研究所共同组成发掘队,于1988年7-8月进行了发掘,出土了金棺、银椁、佛骨舍利、舍利瓶及玻璃葫芦等一批文物。地宫内发现的《地宫记》记明此塔始建于宋天圣十年(1032)二月二十五日。

现存的梵塔共7 层,高3 6 .7米,通体呈八棱圆锥状。梵塔造型简洁,比例适度,是一座庄严古朴的楼阁式砖塔。塔檐由青砖砌成,塔身周围,每面都有用砖浮雕的佛龛群,约有13 0 0多块佛龛。这些佛龛上,浮雕着天王、菩萨、金刚、罗汉、黄巾力士等佛法神像,造型奇特。佛龛的边缘和拱门的周围,饰有各种蔓草花纹。


2006年5月25日,国务院公布福胜寺塔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2.河南府文庙


河南府文庙在洛阳老城东南隅文明街东边,为祭祀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修建。被文明街小学占用。始建于元代,重修于明嘉靖六年四月。文庙建筑布局严谨,由南向北做台阶式上升、沿中轴线向两边展开。布局规整,层次分明。为传统的宫殿式建筑,极具观赏和旅游价值。正南为琉璃陶朔彩龙壁,向北依次是棂星门、辟雍、水池、石桥、戟门、大成殿、后殿,属我国传统宫殿式建筑。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封孔子为文宣王,因此称孔庙为文宣王庙,明以后称为“文庙”,相对“武庙”(关帝庙、岳飞庙)而言。


现存建筑二十余间,有戟门、大成殿、后殿。前殿面阔三间,进深二间,悬山式顶;后殿面阔五间,进深四间,歇山式顶,为文庙主体建筑。庙内原有石碑数通,山门、琉璃照壁、石桥、水池等,均在“文革”期间被毁,至今未修缮。


2006年05月25日,河南府文庙作为明代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53.祖师庙


祖师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老城北大街。祖师庙原来范围很大,庙内殿宇楼阁比比皆是,有戏楼、大门、照壁,还有前后殿,大殿内供奉着祖师铜像。这些建筑为清代雍正元年(1723年)河南知府刘天爵修建,乾隆八年(1743年)高兴业又进行了维修。

祖师庙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原名玄武大帝,清代因避圣祖玄烨讳,改为真武大帝。民间传说和画像涉及真武大帝时,都把他幻化为超自然的神——龟形,或者是龟、蛇的合体。现存大殿五间,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建筑破坏较重。据建筑风格及建国初期尚存弘治年间(1488~1500年)的重修碑记判断,这座大殿应是明初建筑。


祖师庙大殿南向,面阔五间,琉璃瓦覆顶,为单檐歇山式顶。大殿内部的梁架结构属元代建筑风格,由于战乱和人为破坏,此种梁架结构全国已很少,大殿内的梁柱十分粗大、挺拔,并且保存的相当完好,没有一根开裂。梁架叠层巧构,一层一层上去,到了最上边的藻井,突然变色,竟像蓝天般湛蓝,再配以各种雕刻、绘画图案,使人目不暇接,也使人不仅可以观察整个梁架的拼接和堆积,还能欣赏整个顶棚的绘画艺术。大殿内还有各色木雕,十分精美。

2006年5月,祖师庙作为明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

*******************************************

354.洛阳山陕会馆


洛阳山陕会馆,别称西会馆,位于老城区九都东路,始建于清代康熙、雍正年间,是当时在洛的晋、陕两地商人筹资修建的经商、聚会、社交场所。馆址占地面积10000余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000平方米。

洛阳山陕会馆中轴线卜有照壁、山门、舞楼,正殿、拜殿等,中轴线左右为对称的东西穿房及配房。洛阳山陕会馆也是豫西地区为数不多的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早期建筑群之一。

会馆的地势偏低,没有正开的大门,只有东、西两个仪门。东西仪门中间有照壁,高约12米,宽13米。


东西仪门


东西仪门

正对照壁的是山门,

山门的正上方刻着“河东夫子”四个字。这“河东夫子”指的是关公,关公是诚信之师,敬奉他代表商人要以诚信为本。


舞楼南立面则是庄严的山门形象,整体为清水砖墙,底部设三座券门,庑殿琉璃瓦顶。

山门北侧是舞楼,俗称倒座戏楼,楼上的屋脊都是琉璃构件,那二龙相戏的“珠”是蜘蛛,象征商路的四通八达;那条连接整个琉璃屋脊的绳子图案,又有“绳绳相扣,代代相传”的寓意;姿态各异的八仙,自然指商道上要“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还有白菜,意指“白来财”。

拜殿与正殿相邻。正殿面阔五间,前为柱廊,廊道置石碑几方。


中轴对称二侧的配殿(厢房)

拜殿面阔五间,始建于清雍正年间,道光重修。单檐歇山琉璃瓦顶。前有高大月台,巍峨壮观。月台前有一对高大的石狮,威风凛凛,给人以不可一世之态。


正殿是会馆的主体建筑,面阔5间,进深3间,歇山式顶,琉璃覆瓦、勾连斗拱。照壁高12米、宽13.2米,由青色雕砖砌成,正中用彩色琉璃方砖镶成3块方形壁面,其上雕饰二龙戏珠、花卉、人物等,基座雕饰有图案。


正殿内部


外檐柱础更大雄放,最下为覆莲,中间是狮子穿心,再上六棱柱式样。


2006年5月25日,洛阳山陕会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5.汝州文庙  

汝州文庙,又称汝州学宫,位于河南省汝州市城区望嵩路上。坐北面南,地势北高南低。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院内中轴线明显,排列有大成殿、启圣宫、名宦、乡贤等主要大殿及廊房50余间。据建筑形式考证,可能为明代中、晚期所建。


汝州文庙初建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它坐北面南,南北长300余米,东西宽50多米,总面积20870平方米。明清时期,文庙一直是汝州的最高学府。民国时期,汝阳中学曾在此成立,后改为省立临汝中学。

汝州文庙建于明代中晚期,其特点为中轴线明显,建筑排列有序。大成坊居南端,面向中大街,系单檐硬山式建筑,面阔3间,进深两间。殿台高筑,柱础作圆鼓型,高檐柱,细小昂头作卷云状,殿顶施青瓦。大成坊后为文明坊,文明坊后为明伦堂,再后是名宦祠和乡贤祠,分列两边,为出檐廊房式。之后正中是大成殿,最后为启圣宫。庙中殿字均居高台之上。


大成殿


2006年5月25日,汝州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6.朱仙镇清真寺 


朱仙镇清真寺整体建筑来看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可以说是研究清代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第三进院落是该寺的主体院落,礼拜大殿就坐落在这一庭院中。庭院的正西为大殿,九级台阶烘托起十六间大殿,大殿中为窑洞式殿堂,大殿之外,左、右两侧是南北讲堂。整个清真寺,金碧辉煌,琳琅焕彩。


前山门位于寺院中轴线的最东端,面阔三间,进深二间,高10米,单檐歇山顶。山门两侧为呈“八”字形的扇面墙,山门两边有两尊石狮,一雄一雌,左边为雌狮,怀里还抱着一幼狮,据传这两座石狮的石料来自阿拉伯半岛,通过前面的运粮河运送而来,然后在水中浸泡七七四十九天之后,经能工巧匠雕刻而成。墙中央有精美的砖雕图案。山门上边正脊中央是狮驮宝瓶,两侧浮雕为琉璃龙凤图,正面为龙,背面为凤,龙腾凤舞,惟妙惟肖。

朱仙镇清真寺整体建筑来看为典型的中国传统的四合院式的建筑,可以说是研究清代伊斯兰教清真寺建筑文化的典型实例,第三进院落是该寺的主体院落,礼拜大殿就坐落在这一庭院中。


庭院的正西为大殿,九级台阶烘托起十六间大殿,大殿中为窑洞式殿堂,大殿之外,左、右两侧是南北讲堂。整个清真寺,金碧辉煌,琳琅焕彩。


2006年5月25日,朱仙镇清真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7.开封东大寺

开封东大寺位于顺河回族区清平南北街南端路西,是中原现存规模宏大、保存完整的伊斯兰教古寺,有着典型的中国宫殿式清真寺建筑风格。史载东大寺原建于城外东南三、四里的文庄,明洪武年间迁于今址,为“敕修大梁清真寺”。明永乐五年(1407年)又重修扩建,殿堂华丽雄伟。清道光年间毁于水患,回民继而重修。

现今的东大寺基本保持了那时的建筑风格规模。东大寺座西向东,院分三进,庭院开阔,整个寺院青砖碧瓦,建筑宏伟,错落有致,风格古朴。大门明三暗五,前立门狮,脊顶七孔仙桥装饰别具有特色,门楣镶刻的“护国清真”、“护国佑民”题词,使人们联想起东大寺回民助清堵水的传说。二门三间,两侧廊房与二院南北讲堂走廊向西环绕到大殿陪殿。

庭院西端中间是大殿,殿前有宽阔的月台和卷棚。卷棚下大殿每间门上原各竖有三面大匾,共十五面,多为著名经师写的阿拉伯文匾,汉文的多为清末显贵重臣题赠,惜已在文革中毁遗。大殿为硬山顶,琉璃瓦,高三丈余,殿两侧为配殿,北配殿为伊玛目住处和会客议事场所,南配殿临时改为女寺。大殿内宽敞明净,壁洁窗净,后窑假门上雕有堆体经文,上门两旁雕刻有堆体经文对联。殿内除明柱,花卉图案画栋及敏拜尔外,无其他装饰物品,显得朴素典雅,洁净庄严


2006年5月25日,东大寺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8.陈元光祖祠


陈元光祖祠位于河南省固始县陈集乡陈集村。又名将军祠。唐代大将陈元光后裔所建。清嘉庆年间(1796-1820年)重修。现存正殿五间,大式硬山灰瓦顶。殿内支柱,有厢房等建筑十四间,硬山灰瓦顶,保存较完好。


原房近百间,现有房间31间,房屋面积740平方米。门前一泓碧水称“月牙塘”,建筑总体为四合大院,分门楼,左右耳放房,后堂,左右厢房,配房。整一个建筑为硬山式砖木结构,石基,石柱,青转灰瓦,堂室含廊,木框架结构。将军饲建筑布局严谨,中轴线主体建筑突出,结构完整,注重细节,室内外均为石竹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柱下部石狮,石象做工细致,形象精美,具有较强的地方色彩,是一组有教育历史,艺术价值的建筑群体。


陈元光(657-711年),字廷炬,号龙湖,廉州临漳郡(今广西合浦县廉州镇)人, 祖籍光州固始县(今河南省固始县)。唐朝时期大臣,归德将军陈政之子。博览经书,贯通文史,自学兵法,服习骑射。年十三,领乡荐第一。仪凤二年(677年),承继父职,授玉钤卫翊府左郎将。永隆二年(681年),授左玉钤卫中郎将、岭南道行军总管。


2006年5月25日,陈元光祖祠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59.太康文庙


太康文庙位于河南省太康县城关回族镇黉学街北侧,俗称学宫,原为府学。占地2870平方米。始建于明宣德元年(1426年),明末毁于兵火。清顺治五年(1648年)重建,康熙六年(1667年),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两次重修,新中国建立后的1952年也曾维修。占地2870平方米。今存大成殿及拜殿。

太康文庙大成殿宽22.65米,屋顶全部覆盖绿色琉璃瓦,象征头顶蓝天;正中央的屋脊是琉璃烧制的二龙戏珠、人物、宝瓶、彩珠等;在四角的下垂屋脊以及其他部位还设置有琉璃狮子、小狗等,大殿屋檐下四周也设有拱形饰品。为凸现大成殿的巍峨,在其殿下专门建筑有距地面1米高的月台。最值得一提的是大成殿门头上方的立体雕刻牡丹、龙等饰品,在国内也是十分罕见的雕刻珍品。整座大成殿楼阁雕花灵活,内外饰物栩栩如生,显示了雕师雕艺精良、刻工细致。六百年文庙巍然屹立、美观大方,高贵而不奢华,古朴而不沉闷,充盈着文化的气息。


大成殿内部

拜殿从外观上看是五间房的整体结构,内设三道大梁,房顶是灰色的筒瓦,屋脊上的雕龙、雕花装饰品保存比较完整;屋檐下四周安置有彩色的拱形饰品,其雕刻工艺十分精巧;牌坊门头上的栏杆和拱形饰品均利用古风古韵的彩绘艺术进行绘制,整体效果非常典雅。


2006年5月25日,太康文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360.柏子塔

柏子塔位于湖北省麻城市区东北约10公里的九龙山上,辖地属阎河镇柏子塔村。柏子塔为六边形楼阁式砖塔,莲花形平座以及直棂窗为唐代盛行的建筑风格,而球纹窗又具有五代风格。原为九层。日寇侵华时,将塔顶及八、九层炸毁,现存七层半,后修复,残高34.72米,保存总体状况较好。

塔门面南,拱券形,内壁设佛龛,二层以上相间设半圆形单券门窗,一至五层为穿心式楼梯,五层以上为螺旋式楼梯。塔檐和腰檐置斗拱,塔檐一至六层用七踩斗栱承托,七层以上改用五踩斗拱。

据(《麻城县志》康熙九年刻本)载:“唐德宗四年(783年),虚应禅师建塔,九级,顶覆以铁镬,镬侧一柏蟠根而生,每立秋日午,塔身无影”。

2006年5月,柏子塔被国务院批准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0)

相关推荐

  • 【孔庙】河南内乡文庙:元代架构,宋风彩枋

    2021年3月25日,在刘宛伟先生的带领下,我们从南阳出发,前往内乡县赵店乡去寻访巫马期遗迹.事先刘先生已经通过朋友找到了赵店乡的黄进饶老师,我们先到赵店乡接上黄老师,而后一同前往袁寨村实地堪察. 找 ...

  • 大唐遗存

    日本行 (13) 奈良是我此次日本之行驻足的第四座城市,它在京都与大阪之间被称为"近畿之屋顶"的纪伊山地及扩展至北侧的平原组成,在佛教传入日本的公元6世纪至8世纪期间,奈良一直作为 ...

  • 皖-蒙城万佛塔--蒙城文庙、城隍庙大殿

    蒙城万佛塔位于安徽省蒙城县县城中心,建于北宋崇宁元年(1102),是安徽境内淮河以北我一直梦想的古建筑. 从蚌埠坐车到达蒙城县的时候已经是下午五点了,好在只是深秋,太阳还挂在西边,直接打车前往万佛塔公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1)

    第六批国保--三.古建筑(共计513处) 本篇要目:  序号 编号  名称  时代  地址  298 Ⅲ-1 承恩寺 明至清 北京市石景山区      299  Ⅲ-2 地坛   明至清 北京市东城区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2)

    本篇要目: ***************************************** 11.关岳庙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2.醇亲王府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3.广济寺 清 北京市西城区 14.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3)

    本篇要目: *************************************** 21宝云塔 宋                 河北省衡水市 22修德寺塔 宋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4)

    本篇要目: ******************************************* 31柏林寺塔 元                          河北省赵县 32正定府文庙 元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5)

    本篇要目: ************************************** 41真武庙 明         河北省蔚县 42常平仓 明         河北省蔚县 43蔚州灵岩寺 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6)

    本篇要目: *************************************** 51万全右卫城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2洗马林玉皇阁 明     河北省万全县 53金门闸 清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7)

    本篇要目: ***************************************** 61普光寺 宋至清    山西省寿阳县 62金洞寺 宋至清    山西省忻州市 63安禅寺 宋至明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8)

    本篇要目: ************************************* 71定襄关王庙 宋        山西省定襄县 72妙道寺双塔 宋        山西省临猗县 73禅房寺塔 辽 ...

  • 第六批国保--古建筑(9)

    本篇要目: **************************************** 81东邑龙王庙 金至清      山西省潞城市 82乡宁寿圣寺 金至明      山西省乡宁县 83净因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