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文明:连载23

第六章 中世纪前后的世界

一,文明核心地区融合与激荡

阿拉伯世界崛起

人类文明发展是个整体系统,宏观文明学就是研究人类文明发展这个系统的发生、发源、发展规律,以及各种外部影响条件的综合学科。作为一个整体,通过几百万年来的现象观察我们已经知道其主要的外部环境条件就是气候气象与地缘地理的影响,是为一级制约影响条件,人类的能动影响微不足道。但文明发展带来的能动性也有逐渐的提高,总体尚未构成抵御性逆转,一直到今天都是如此。人的能动性只可以部分抵消外部自然环境,远未达到决定性的时刻。现在有些人过于乐观了,这是因为他们一直生活在相对平和的短期环境之下,从未领教过极端变化的乐观幻觉。想想海平面升降一二百米之后你可以做的(而这是经常发生的),就知道今天人类依然是整体被动于环境的。

工业时代之前的任何文明大事件,几乎都是环境作用的结果。大的地球气候由于牵涉到极其复杂的宇宙条件我们无法测知,但是在有历史可查的年代里,古气候的研究也越来越充分。比如在新石器时代以来的气候周期里,还有一个600周期现象,600年暖湿与600年干冷气候来回交替,大致1200年一个周期,结合其他条件,在地中海的东部地区这种交替表现得相对充分。正所谓,600年海西600年海东,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文明戏本原来不过是背后的气候地缘的综合作用。

早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小冰期就把欧洲文明挤向西亚,催生了安纳托里亚文明与两河文明以及再后来的古埃及帝国。这种案例可能在历史上发生过不止一次,但我们未必都能捕捉到他们的存在,因为实际上的气候变化情况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标准整齐,又加之需要演化充分显增,微观上的其他偶然事件也会打乱我们的视线,最重要的是我们的英雄史观会直接指向恶劣环境下的政治领袖,会误导我们对于事实的判断。但宏观文明学的视野就是粗暴抹杀微观干扰的一套分析工具,所以有些规律在粗线条下更容易浮现出来。

在欧洲的中世纪黑暗时代里,曾经出现过两个明显的小冰期,一个在6世纪,导致了人口减半大瘟疫等事件,一个是公元850年-965年,他们肯定在大小不一参差不齐的各种气候周期内给地中海的海面添加了更高的浪涛。后一次冰期在东亚地区则对应了大唐帝国(唐朝618年—907年)的逐渐崩溃,换句话说,东亚的唐帝国不过是气候提供的一个幸运,恰好两次小冰期之间的300年暖气优惠造就了大唐帝国。全球气候大致一样,但欧洲地中海气候与东亚又有些微差异,所以他们只是一个大致的同构,并非完全一致。

从罗马到阿拉伯半岛的最南端大约相差30个纬度,相当于从包头到西沙群岛,从罗马到麦地那大约20个维度,相当于包头到广州的纬度差。中世纪从6世纪开始的连续二次小冰期再次给阿拉伯人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如同新石器时代末期一样 欧洲文明再次南倾,西亚再次崛起。在农业时代的地中海交流圈内,人种接近,语言相互熟悉,多次被同一种文化同化,他们非常容易就构成一幅灵敏的跷跷板,不是欧洲南部就是中东。表面是宗教与政治,背后推动的实际上是气候作用下的商贸潮流与趋势,最终也传导到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领域,人类的文明积累在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如此的多次反复抽动,形成一种螺旋式上升。这一次回到西亚的文明不再是上一次的两河文明,他们这次有了新名称。

“阿拉伯”作为民族代称最早出现于西元前9世纪亚述征服亚兰时期的阿卡德文献,他们是早期所谓西亚闪族人的一个支系。在旧的人种分类中阿拉伯人属于印欧人地中海类型,在《旧约》中他们被看作是亚伯拉罕的长子以实马利的后代。今天按照分子人类学的定义可能会推翻所有的相关传说,当然你也可以说差别也不大。从基因上阿拉伯人主要为J、R、E这三个类型的父系染色体携带者,所以是亚、非、欧三洲的完全混合型人群,但与东亚又完全不同,只有其中的印欧人与华北进行了一些混合。地球上所有的临近地区的分子人类学结构都是呈渐进演化方式,也就是说,距离越近构成越一致,比如中东与希腊人差别可能只有30%,但是到西欧差别就很大了。他们与东亚的差别更大,是90%以上的差异。

所有的民族都是混合的结果。民族是一种文化现象,不能直接对应于人种或血缘。阿拉伯民族一样。实际上他们就是西亚消亡的民族之后重新凝聚起来的一个具有相对共同文化的一个新民族,从基因上分析,他们应该主要是新石器时代之后形成的结果,实际上他们与犹太人组成是基本一致的。汉人也是不断与周边融合的产物,不过从75%的汉人父系染色体为同一个O型结果看,东亚的混合交流没有西亚充分,相对平静,所以,东亚的战争多是窝里斗,地中海的战争却多是国际间的大碰撞、大交流,故而每次地中海的战争也更有文明的收益。战争也是一种人类文明的传播力量。

上一波的西亚因为气候导致的沙漠化衰落之后,埃及与波斯地区偶尔支撑着门面。红海与也门地区因为贸易通道维持着局部的繁荣。但是波斯与拜占庭帝国势力经常深入这一地区进行干预,这就加剧了当地经济的衰败。到6世纪末期,波斯帝国废止了红海商贸通道,开辟了波斯湾通道,引起当地阿拉伯社会经济的急剧恶化,同时引发了许多阿拉伯人反思与反省,穆罕默德(穆罕穆德(Muhammad,约公元570~公元632))就是其中的这样的一个人。中国人在19世纪开始提出了“救国”的命题,阿拉伯人肯定在爱琴海文明崛起之后就开始铸造他们的“救国”命题,并且一直到今天都没有中断过这一压抑的气氛。不过我的看法很简单,中东文明的衰落不是他们的人为错误,也与宗教完全无关,而是一个气候大势的结果。无论哪种宗教一般是当地大文明的一种表征,而非主导。从而,假如想挽救中东文明,或者复兴中东文明,只有等待气候或地缘的再次转变。当然,传统文明观不会如此看问题,他们会相反地以果为因,说是因为制度或哪个万恶的反动派使这个地区陷入了地狱般的时代。这就是微观与宏观视野的主要差异。

与中国的隋唐之际同时,阿拉伯世界也开始出现突变,这是整体气候转变的结果之一。但它在阿拉伯人中间是汇聚在一个新宗教的名义之下完成这一转变的。人们的注意力全部被吸引在宗教之上,成也是它败也是它,就完全看不到其他的因素了,甚至是最重要的上帝之手:天气。

之前的中东世界也有一些犹太教与基督教传入,但主要是万物有灵信仰,但自7世纪开始阿拉伯世界转为穆斯林世界,伊斯兰教主要就基于犹太教与基督教之上。穆罕穆德出生于乱世之中的麦加,他的家族本身就与麦加克尔白祭祀有关,但是幼年父母与其他亲人相继去世,陷入贫困,面对社会与个人的遭遇他经常沉思冥想苦修,公元610年他受到启示,成为安拉在人间的报喜天使,开始创立伊斯兰教。公元622年,由于新思想受到传统宗教的排挤和迫害,不得不带领信众转移到西部几百公里外的麦地那。公元631年末,半岛各部落相继归信伊斯兰教,很快实现了阿拉伯半岛的政治统一。公元632年,穆罕默德率10万穆斯林到麦加进行朝觐,同年去世。伊斯兰与基督教的先进性体现在打破原始家族血缘关系,将大众统一在民族与国家之下。用传统的话语可以表述为:觉醒的阿拉伯人在麦加的穆罕默德的引导下,在伊斯兰教的大旗之下重新统一了阿拉伯世界,迅速构成了一股重要的力量,从此开始了与欧洲基督教为主要对象的对抗扩张之路。

在赤贫之中崛起的伊斯兰教以QL为旗帜,以知识和智慧为支柱,以团结和统一为目标,这是当时历史发展的必然。历史是自然而然的一种存在,既无需赞扬也不能批评。截至今天,一部人类史就是一部人吃人的血泪史,这就是所谓文明史真相。在资源有限的古代,你死我活,你抢我夺,自然法则,丛林原则。正如辉煌的希腊文明建立在海盗经济之上,辉煌的罗马城其实是由整个地中海周边的殖民地的血泪支撑起来的,穆斯林也必须建筑它当时的物质基础。人类真正可以稳定地矫情抒发白左的精神,应该是在工业革命生产力大幅提升之后,之前不存在这种基本条件。人类就是动物,人类长期都是动物。是文明的现代成果促使生产力的提高,才逐渐可望终结这种纯动物局面。所以,对于一个是否应该现代化或工业化的争议,应该在此处结束。希望回到丛林社会的就维持原始社会,不愿意回到丛林的就坚决支持加快现代化。或许可以换句话,同意老虎归山的就反对现代化,同意老虎进游乐园的,就支持现代化。好像有差别?好像没差别。但实现现代化现在看来也并非是件易事,需要许多条件的支撑。否则今日阿拉伯为何不能现代化?所以,自然环境依然在严酷制约着人类的生存。

自公元661年起阿拉伯人进入帝国时期。伊斯兰自然成为阿拉伯帝国的国教。扩张时期的阿拉伯帝国成为横跨三大洲的一个国家。在四大哈里发之后的伍麦叶王朝(661~750)时期,他们定都于大马士革,王国进入鼎盛期。罗马帝国的拜占庭原本在中东的一些势力范围悉数被阿拉伯人收服。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帝国的版图已经东扩至印度河流域,从非洲一侧已经西指大西洋,在中亚北界为咸海,南至尼罗河。天平正在向西亚再次倾斜。我相信假如气候再严酷一些,尼罗河文明乃至非洲文明会再次崛起。同时期温暖的印度半岛因为气候转冷,明显进入外族不断侵入状态。

8世纪初期北非柏柏尔人也开始信仰穆斯林,他们还从比利牛斯山攻入西哥特人占领的西班牙,甚至进入高卢与法兰克帝国开战,但最终被压制回西班牙半岛。西班牙半岛从动态历时性看是一个地缘劣势比较明显的一个国家,由此也可见一斑,最初距离西亚遥远,后期不断被非洲穆斯林侵袭,好不容易有一个“发现新大陆”的良机,还被几个北方海盗国家拖住死拼,最后竟然战败。

之后的阿拔斯穆斯林王朝(750~1258)时期又移都巴格达,他们恩威并重,世俗与宗教的灵活变化让帝国更加繁荣昌盛。这或许是因为阿拉伯人始终不忘初心:他们要挽救阿拉伯世界,他们会不择手段清洗几个世纪以来的落后屈辱,他们要复兴昨日的辉煌地位。这一时期,阿拉伯人在医学、数学、天文学、化学、哲学、历史学、地理学、文学、语法学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几乎可以媲美当初的希腊文明的成就。反而是欧洲在基督教的统治之下进入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僵化黑暗时代。所以,一个地区的民族或集体心理,会决定他们采取何种政治制度与方法前进,以适配于环境。人类社会的发展,是多相因素综合博弈的结果,除了地缘与气候之外,没有决定性因素。

正统文明观认为,后期由于施行分封制阿拉伯帝国开始四分五裂。但我还是愿意解释为环境与宏观因素的动态变化。此时已经在欧洲站稳脚跟的基督教开始壮大,恰逢另外一个短暂的温暖期——这往往会是中东沙漠地区的灾难,欧洲人在养精蓄锐之后,乘虚攻入内乱的阿拉伯世界。持续三个世纪的十字军东征就此(1096-1291)开始,或许还句话说,阿拉伯地区几个世纪的富足发展,引来了隔壁的强盗觊觎。欧洲与阿拉伯世界的第一次全面战争开始打响,这也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宗教战争,是基督教与伊斯兰教的全面战争。或许我们也可以把正常持续几百年的两洲大战对应于大约公元前10世纪以来的一个持续1500年大降温的继续,除却最初500年的罗马共和国是个明显的欧洲气温上升期,并且文艺复兴时期是个相对的平稳期,中间多为持续的下降期,那么它们同时就对应了跷跷板两端的欧洲与阿拉伯世界的兴衰。

从文明的角度分析,此时是一个人类文明突变期。全球正式进入全面的宗教统治阶段。此时的佛教也已经全面覆盖了东亚地区,印度河流域更是诸多教派的乐园。中国地区的儒教其实也具有一定的宗教性质。中国的西北等各大地区先是被佛教文化覆盖,基督教也深入到草原地区,道教自汉代也进入中国人的生活之中。但是南来的西亚伊斯兰教竟然取代了佛教改变了中国西域的颜色,或许这是“文明”的力量,毕竟阿拉伯人是西亚文明的继承者,他们长期都是文明与秩序的输出者。宗教,尤其是一神教,是农业文明发展到末期的一种高级文明现象,因为它体现了对血缘原始性的剥离,并且具有通往现代社会的复杂组织结构。所以,近几千年的宗教生活是对于之后现代社会的一个准备。而中国就这方面的历史来看,依然是一个弱文明。阿拉伯与欧洲都进入到过一神教的绝对统治期,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所以依然处于原始家族血缘时代。

(有卖我以前代表作的淘宝:https://shop61404457.taobao.com/?spm=a1z38n.10677092.card.14.594c1debiR9TbH )

(0)

相关推荐

  • 伊斯兰文明和基督教文明,斗了近千年,继续斗下去谁会赢

    引言: 科幻大神刘慈欣在三体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斩尽杀绝,是对一个文明的最高敬意. 今日的世界说这样的话语,当然不合时宜,但身处丛林法则时代,这句话就是真理. 曾经辉耀的四大文明古国,大多都在时间的 ...

  • [世界历史]为什么现在的埃及跟古埃及文明在文化方面没有继承关系

    时间:2021-08-03 08:42:34    来源:原创   作者:毒奶色   来自吾爱诗经网 如今的埃及(全称是阿拉伯埃及共和国[ 阿拉伯语:جمهوريّة مصرالعربيّة‎ ])是 ...

  • 拜占庭帝国碎碎念

    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娅大教堂 前几天女儿说看了一本什么书,其中提到拜占庭帝国,她觉得挺有趣,问我能不能讲讲拜占庭的事情.这是个庞大的话题,不知道该怎么讲,再加上我对欧洲史也不是很熟悉,只能勉为其难地介绍 ...

  • 黎巴嫩,死死缠绕的命运

    黎巴嫩民歌,明亮的眼睛 Abdo Habeb Ghandoura Abdo Mounzer - Shartini 海岸 黎巴嫩位于亚洲西部,地中海东岸,北部和东部毗邻叙利亚,南部与以色列接壤. 国土面 ...

  • 发现文明连载14

    第四章 宏观看东亚文明的开端 一,中国文明的开端 东亚人的形成 正如要揭示西方的命运要深入到洪荒时代,要揭示东亚的命运也必须如此.因为只有通过长程轨迹我们才能发现始终主宰我们命运的背后黑手,原来是除了 ...

  • 发现文明连载45:规律史

    一,探索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史 今天的物质世界是直接建立在大航海时代殖民与工业革命的基础之上,但是从另外一方面各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是大航海与工业革命引发的启蒙运动的余声,所以,近现代的国家是近代以来的理论家 ...

  • 发现文明 连载64:人群与落后

    3, 回顾远古,东亚的历史上也有几次可见的重新洗牌.第一次是现代人父系D染色体携带者在5万年前进入东亚,第二次可能是另外一波父系C人进入,这两拨现代人是如何相处的我们不是很清楚.有专家认为,通过Y染色 ...

  • 发现文明 连载65

    历史时期东西差异确立 东亚与整个欧洲大小差不多.假如仅只比较东亚与西方,拿一张中国汉朝与罗马帝国的地图可以看出,中西方就地理地缘都是非常不同的. 欧洲是一个被海洋环抱.被大河纵横切割富含水分的大洲.而 ...

  • 发现文明 连载66:何谓发达国家

    近现代中国 1, 在封闭落后的东亚环境中,中国人一直认为中国是世界的中心,也是世界的标准,甚至是周边小国的文明老师.其实中国不过是铁器时代之后局部的东亚地区一霸.但是从清末开始天朝接连败北,首先是鸦片 ...

  • 发现文明:连载5

    环境始终制约人类发展 我们可以肯定,人类发展的外部环境干预就是气候与地缘,而且这两项是人类永远无法反制的,永远被动于它们.从属于它们.假如说这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定律或规律之一的话,那么基本上这是绝对的, ...

  • 发现文明:连载6

    二,为何上帝拣选了人类 在导言中我们已经讨论过"文明"定义的延伸问题,我们将短暂的"文明"延伸到"人类"发展,"大文明" ...

  • 发现文明:连载7

    三,分子人类学改写文明认知 人类出非洲理论与环境论吻合 经过一百多年的化石派观察推测,初步建立了一套人类进化体系,马上就有更新的科学技术来迭代更新了.分子人类学起源于近代以来的遗传学,但借助于当代的计 ...

  • 发现文明:连载8

    第二章 发现欧洲文明 吃螃蟹并不惊天动地地困难,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肯定是被什么深深触动了.内心革命了,才会在行动上产生革命. 旧石器时代的文明很少进入知识分子的视野,除了专业人员几乎百分百的知识分子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