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利人物画:为真善美讴歌
在他的作品中重建了一个语言的故乡和本真醇厚、自然亲切的生活家园。通过他的作品,重新阐释、打开了陕北现实生活的情景。他是从黄土地上走出来的一位优秀画家,也是辽阔雄奇的陕北大地高原厚土的人性灵光滋润、养育的一位无出其右的美术家。
他的作品不仅仅是对生活场景和习俗浮光掠影的风情式的再现,而是在他的大量作品中,揭示出他对现实社会中普通人生命情感真实状态及其人性本源的主题。他早年充满温暖情怀的杰作《喂》、《簸黑豆》、《厚土》、《炕头》、《沐浴》就是不以粉饰生活为己任的写实主义作品。
杨光利:又名杨光,1955年农历除夕生于陕北绥德县,1981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陕西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陕西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文化部优秀专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陕西国画院副院长。
杨光利老师以写实主义的画风描绘了变迁中的中国陕北农村,有童年生活的温暖记忆,有篷勃发展的铿镪之音,也有凋零衰败的感叹记录,朴素真实、温情动人,具有时空的穿透力和纪实风格的再现力。
《纺线线——延安大生产运动》260X320cm 王有政杨光利合作 2009年
2009年6月,杨光利和王有政老师合作完成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纺线线——延安大生产运动》,被国家美术馆收藏。2014年12月创作完成陕西人文千年重大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作品———《绥德石雕》。
从1974年参加农民画学习班走上绘画道路开始,到成为一位杰出的写实人物画家,杨光利始终如一地以画笔为平凡者作传,为真善美讴歌。他不追求炫目的色彩、华丽的装饰、宏大的题材,不雕饰、不炫技,始终如一地以精准、细腻且克制的笔触,执著探索着不同地域、不同文化、不同身份的人物形象背后亘古不变的人性主题。
杨光利先生创作颇丰,如果对他的作品题材进行简单分类,最多见的大体可以划分为陕北题材、印度题材、青藏高原题材三大类。
40岁之前,杨光利画得最多的是黄土高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陕北人,这片热土是他生命与灵魂的起点,也塑造了他对艺术、对美最根源的期待。他在一篇文章中所写到的:“黄土高原既是我的生身之地、创作之地、流连之地,也是我的精神家园。”
深沉、原始、浑厚、质朴——这样的描述不仅适用于黄土高原,同样也适用于青藏高原和古国印度。这,大概也就是杨光利先生同样钟情于它们的重要原因。
即便这三种题材所展示的文化不同、宗教不同、风俗不同、服装不同、人物形象不同,甚至在创作时所使用的绘画手法也不同,但通过绘画所展示出来的人性是相同的,人性的真善美是共通的。
“无论画陕北人、西藏人,中国人、印度人,我画的始终都是人的生活,画的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关系,画的是人性。人类的语言可能互不相通,但人性是相通的,画布上的形象是相通的。这是一种形象语言,也是一种艺术语言。”
他回忆道:“我有一幅《喂》,画一个老太太,坐在碾盘上,给孙子喂蛋羹,这就是以我外婆为原型的。小时候在农村,父母工作的时候,就是外婆照顾我。吃饭的时候,小孩子,吃一口就跑了,吃一口就跑了,给我喂一顿饭要跑好多圈。外婆是个小脚老太太,最后跑不动了,就座在碾盘上,等我跑够了来吃。画这幅画的时候是外婆去世三周年,我想起小时候的情景,就画了这么一幅画。”
这幅作品后来参加了第六届全国美展,获得铜牌。除《喂》之外,《厚土》与《炕头》这两幅后来广受赞誉的画作,同样是杨光利以外婆为原型创作的。
当年刚从乡村走进美院的时候,他没受过科班训练,甚至不能想象怎么把白色石膏用黑色的笔画出来。于是就想方设法和图书馆老师打好关系,央求老师在休息日把他锁进图书馆,不断地看书、看书、再看书,一点点摸索绘画的世界有多大。
1984年,杨光利凭借《喂》赢得第六届全国美展铜质奖,他在第二年就刻了一方“寂寞之道”的印章,以此提醒自己,绘画是一条需要耐得住寂寞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