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时代

  我的青春时代

飞翔

18岁,青春似火。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国家不允许参加高考,只能回乡务农。我是一名回乡知识青年,心里还是喜悦的。

1974年国家推广开门办学。高中学生不上课,办专业班。愿意学农的到农业班,愿意学工的到机电班,愿意学医的到赤脚医生班,愿意学写作的到土记者班。

我一回家就被大队小学选为民办教师。同届的同学为我鼓掌,我也乐意去教书。一上讲台就是小学五年级语文,因为学校老师还没有一个是高中生。

当民办教师就如《人生》里面的高加林一样,受到农民尊敬,受到学生尊敬。哪怕每月只拿300工分(折合15元钱),国家每月给予4元钱的补助,我没有花钱的习惯,全部交给母亲。工作出色,年底出席龙店区劳模大会,获得一本红色封面的日记本和一张奖状。

正在教书起劲时,老天爷又给我一个喜讯。刚成立的公社各单位差人,我们大队就抽掉了4人去公社4个单位。一个去农业银行当会计,一个去信用社当会计,一个去公社当通讯员,我去供销社当营业员。户口留在原籍,工资每月拿37.5元。

此时我的身体出了毛病,整夜失眠。我闹情绪,父亲不敢出面留我在家教书。组织安排不能违抗,我只好带病上班。供销社见我不能写作,就把我下到基层分销店当收购员。

边工作边服药,3个月有了正常睡眠。单位来了一位刚毕业的女青年,我萌发了爱恋之心。二人交往成了一对恋人。可是姑娘的父亲不允许我们谈恋爱,硬是想主意把我们拆开了。先把我调到公社附近的分销店当大生产开票员,再把那位姑娘调到另外一个公社分销店工作。

爱情的火焰刚刚燃烧,就被一桶水泼灭了。我心里非常难受,想不通这个问题。接着我又失眠了,上班不能像一个青年人那样风风火火地干。1976年国家有三位领导人逝世,我也被乌云笼罩着。每天吃药,安神补脑,祈求早日睡好觉。

1977年国家下达恢复全国高考的通知,我又兴高采烈起来。边上班边复习,一心想考个大学,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哪知道毕业三年,生病两次,原来学到的知识像云彩飘走了。

那一年12月我参加高考,以为可以一举上榜。可是坏的结果出现在我面前,我又感到自卑起来。1977年底国家形势发生变化,供销社裁减亦工亦农青年职工,我是其中一个。

我把单位发的100多元工龄补贴购买了一块上海生产的“海狮”牌手表。这块手表是二手货,一位姓胡的组长卖给我的,比原来的价格低了10元钱。

1978年我去大队小学上班。校长安排我当初二班的语文老师,我一边教书,一边又准备高考复习。从文科改报理科,心想通过复习,可以有机会过线,离开农村。

这次考试我大队有几位下放知识青年也报了名。7个人参加考试,只有一名女知青被录取。我第二次落榜,心灰意冷,不敢见我的老师,不敢与老同学写信。

青春时代,我又走运的机会,也有倒霉的事发生。要是命好,考个大学,我也许成了一名专业记者。理想被现实打碎,我笑不出声,我没勇气对父母说:“我会成功的!"

过了22岁,父母考虑的事,是要我结婚成家。从供销社回家做了一门亲事,由于自己把握不好,流产了。第二起亲事,姑娘刚过18岁,不能马上结婚,分手了。第三起亲事成功了,但女方没有读过书,对抚养孩子造成了损失。

事业、爱情交织着,我在命运面前挣扎。到了25岁我只有尊重习俗,成家立业。选定自学之路,用双脚去走出自己的一条人生之路。

到了29岁我的文章经常刊登在报纸上,我又被党组织批准为中共党员,而且在这年参加民转公文化课考试,一次就过线了。皆大欢喜,我的青春又来到了身边。

准确地说,我18岁走出学校,滚爬了11年,才找到属于自己的航线。人生充满忧郁,也充满欢笑,只要自己不倒下,希望就在前头。有毅力有自学能力的人,会得到社会的恩惠。

(0)

相关推荐

  • 悠悠母校情

    再不点蓝字关注,机会就要飞走了哦 追溯向桥中学的历史,六十年代坐落在向桥村祠堂畈上,也就是现在向桥中心小学后面,那时由于国家处于经济困难时期,百废待兴,无钱兴办学校,只好借助王姓祠堂办校,后来由于学生 ...

  • (长篇报告文学连载)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章2) ||张学武(河北)

    第八章 ( 2 ) 对于是去供销社,还是去中学,苏万贵的态度是随苏斌的便,苏斌想去哪儿就去哪儿,哪里有兴趣就去哪儿,是放任自流的态度. 梁海珍却不是,坚决让苏斌到供销社去.梁海珍扳着手指头说了供销社的 ...

  • 野饕食话之 猪“下水”

    中苏关系破裂,苏联人逼债,要拿猪肉去还,那时又是"三年困难时期","养人"都恼火,哪有好多粮食去养猪,猪肉自然奇缺.为了还债,伟大领袖都带头省嘴,全国人民哪还敢 ...

  • 《丹水谣》连载8:相思病(下)

    中午,全大兴在粮所食堂吃了饭,便向魁星楼走去.李算盘三个闺女,一个儿子,全大兴都见过.两年前,全大兴做媒,把大闺女爱花嫁给城外老熊家,现在,已经有两个孩子了.李算盘三个闺女中,二闺女李丹花长得最漂亮. ...

  • 追忆爷爷“站柜台”

    追忆爷爷 "站柜台" 作者:张炳俊 爷爷"站柜台",是小时候爷爷给我最深记忆的开始.那时,爷爷六十多岁,我七八岁. 站柜台,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是我们那偏僻落后的乡 ...

  • 我的青春伙伴李井泉:老照片故事

    上图1977年摄于普兰店星台镇乌古城(巍霸王山城).右一为李井泉,中间是刘炳文.那一年我不到十八周岁,井泉二十岁. 李井泉是福成家搬到城子坦老古村认识的最好的朋友.认识他之前,我在当年的新金县第二十三 ...

  • 穿胶皮袜子的女生

    我说的胶皮袜子,其实不是袜子,而是一种胶鞋,并且是当年辽南农村严冬季节穿的一种棉胶鞋,并且还是一种男人穿的黑色的棉胶鞋.这种胶皮袜子比较笨重,其鞋帮的胶,上的较高,在雪水交加的猪或牛圈里出粪,是可以当 ...

  • 姜广富:公社院里难忘的事(三)|散文

    姜广富:映山红又开了|微小说 文/姜广富 [作者简介]姜广富,喜爱文学写作,习惯用文字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是活跃在文学创作圈内的老兵.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 在公社院里的时光,每天也就那些事,尽心 ...

  • 谢国庆:我在丰宁坝上草原下乡的日子

    知青岁月点滴 2020年1月5日,我接到丰宁县政协邀请函后,我们十几位老知青坐上中巴车去参加丰宁文史(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专辑)出书仪式.到达县里后,丰宁县委.县政协领导对我们的到来举行了欢迎仪式,表示热 ...

  • 往事回眸——知青生活点滴

    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 一批生龙活虎.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十几岁的青年人响应国家号召,怀揣梦想来到了祖国最需要.环境最艰苦的北大荒.来到了条件艰苦的郊区农村,开始了十几年的创业历程.他们把学到的科学文化知识 ...

  • 小说||同学(外一篇)

    同   学 石光举||贵州 李正清和杨八斤与罗棒槌是同学,并且是一个大队的,他们读的是私塾.私塾所教的课文无非是<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孝经>等 ...

  • 【万家灯火】宫国庆:《记忆中的白云中学》

    [总第045802期] 记忆中的白云中学 作者:宫国庆 霜染青丝,岁月堆痕.匆匆间转瞬已是人到中年,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常常在夜深人静的时候跃然脑际.于是,思绪的潮水便开始了放纵奔流,发黄的记忆也随之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