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视点 | 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的环境、观念与制度偏好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

葛红亮

新兴国家在“海洋世纪”的影响下,海洋意识日渐浓厚,并逐渐成长为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中的重要角色。在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中,新兴国家相比传统海洋国家,对制度有着明显的偏好,在积极进行制度设计、分享与扩散的同时,还在实践中注重海洋治理制度设计、海上力量发展与海洋外交的平衡、同步开展。然而,新兴国家在全球海洋安全治理实践依旧面临传统海洋安全治理体系的影响,进而还不能满足地区与全球层面海洋安全治理的需要。

01
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的环境与观念
海洋日益成为国家之间对话与发展纽带,国家的生存、发展与交往日益离不开海洋。<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赵青海:《可持续海洋安全:问题与应对》,世界知识出版社2013年版,第1页。'>与“海洋世纪”相同步,新兴国家在参与全球化发展的过程中日益兴起为全球经济发展与全球治理的重要力量。新兴国家在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中承担着日益重要的角色,而这一角色的根源在于这些国家面临的全球海洋政治环境及在这一环境影响下形成的海洋安全治理观念。
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是史无前例的,而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面临的全球海洋政治环境也是前所未有的。以往,全球海洋国际政治最大的特点是传统海上列强间围绕海洋要道控制、海上力量角逐与海洋霸权竞争及海外殖民地争夺。与以往不同,当今全球海洋国际政治,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及广大新兴国家的兴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这恰恰构成了新兴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国际政治博弈与海洋安全治理的大环境。
“海洋世纪”最首要的特征便是海洋重要性的凸显。海洋重要性的凸显集中彰显在两个层面:一是海洋成为国家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二是海洋是国家间往来与联系的纽带。受此影响,海洋正在成为国际战略竞争的新高地。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新兴经济体崛起步伐加快,海洋成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主要大国关注的焦点。<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张文木:《“海上丝绸之路”西太平洋航线的安全保障、关键环节与力量配置》,载《当代亚太》2015年第5期,第88页。--48'>与此同时,随着陆地资源开发趋紧及人类对海洋认识的不断增多,对海洋的系统性研究与合作开发已经迫在眉睫且具有显著可能性,这就意味着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成为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无疑,这将加剧世界各国,特别是沿海国家,在海洋资源及其他的经济利益方面的博弈与争夺。
中国等新兴国家越来越将海洋视为发展新高地的背后折射出来的是新兴国家海洋意识的普遍觉醒,而这也是当今海洋国际政治呈现出的第二个重要特点。与传统的发达国家不同,新兴国家的海洋意识觉醒较晚,对海洋的大规模利用或战略性运用普遍不足。然而,随着新兴国家融入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与世界关系的紧密程度不断增强,在这一过程中,海洋扮演的角色最为重要。而这促使新兴发展中国家重新认识海洋与重新审视海洋在其对外交往过程中的价值。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等新兴国家海洋意识普遍觉醒。随着新兴国家大规模的海上觉醒,现有国际海洋政治的秩序安排正面临着深刻挑战。在这一方面,由于新兴国家的数量与规模最为显著,亚太海域众多沿海国家海洋意识觉醒最为突出,而这正在深刻作用于地区现有的海上力量格局与秩序。对此,作为主要新兴国家之一的印度,有着深刻认识。在一份名为《不结盟2.0:印度21世纪外交与战略》报告中,印度的战略家们认为,美国在亚太海域的大规模军力部署、日本在海上力量发展方面的日渐活跃和强势、中国海上力量的后来居上及亚太地区其他沿海国家,如印度尼西亚、越南、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海上力量建设的发展,亚太海域既成为大国博弈的舞台,又成为众多中小国家在亚太事务中谋求地位与维护既得利益的角力场。<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Sunil Khilnani,Rajiv Kumar,Pratap Bhanu Mehta,Lt.Gen.Prakash Menon,etc,Non-Alignment 2.0:A Foreign and Strategic Policy for India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Printed in India,2012,pp.12-13.--49'>不仅如此,海洋意识的普遍觉醒也构成了广泛存在的海洋领土争端与权益纠纷产生的重要因素。

在前述因素的影响下,新兴国家在实现海洋安全与参与海洋安全治理方面面临着的任务既紧迫,又繁重多样。一方面,海洋安全日益成为影响新兴国家经济安全、边海疆安全与战略安全的重要构成因素。这就意味着重视海洋安全应该构成新兴国家维护国家安全的题中之义。而从内容上来看,海上安全包括海上传统安全与海上非传统安全两个部分。这使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时要承担的任务是多样的。它既包括保护海洋运输通道的安全、捍卫正当合理的海洋权益与展开海洋安全外交,还包括实现海洋生态安全与应对海盗、海上恐怖主义等。同时,现今的全球海洋政治形势与海洋的“公域”性质也揭示了新兴国家实现海洋安全与开展海洋安全治理必须经由一条有别于以往海上争霸与海上强权博弈的道路,在“海上舞台”上保持良性竞争的同时,却不可避免在海洋安全治理方面展开合作。也就是说,如今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进程中倾向于持有综合的、共同的、合作的安全观。这一海洋安全治理观念在指导新兴国家进行海洋安全治理制度设计的同时,也影响着这些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的路径选择。

02
新兴国家参与海洋问题治理的制度偏好

在海洋安全治理层面,新兴国家由于海洋意识兴起不久,总体上来说还相对薄弱,总体上落后于传统的发达国家,而在内容上,新兴国家对海洋安全治理的关注比较晚、投入也相对比较少。因而,新兴国家与传统发达国家不同,它们在关注海上安全力量建设的同时,对海洋安全治理的制度建设与规范塑造给予了很大关注。

新兴国家参与海洋安全治理对制度与规范的偏好是有其历史传统的。主要新兴国家独立于二战以后,这些国家开始作为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在20世纪40年代50年代海洋权利意识开始在全球范围内觉醒的背景下,即通过制度与规范的路径来捍卫国家海洋权利与维护海洋安全。其中,印度尼西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印度尼西亚是当今新兴国家之一,也是全球最大的群岛国家。然而,它的群岛国家身份得到其他国家及国际社会的认同却经历了漫长的过程,而这一过程实际上和印尼借由制度层面捍卫自身海洋权利与维护印尼海洋安全的努力是同步的。1957年12月,印度尼西亚处于朱安达·卡塔维查亚(Djuanda Kartawidjaja)内阁时期。以《朱安达宣言》(Djuanda Declaration)的公布为标志,印尼有了最早的涉及海洋的正式制度性文件,而这份宣言的核心即是向国际社会宣示印尼的群岛国家地位。印尼在此时公布这一宣言,主要有两个目的。其一,以印尼群岛国家身份的确立来维护印尼的海洋安全;其二,迎合全球海洋权利意识觉醒,在国际海洋秩序确立过程中清楚地表达自己的声音。1958年,国际社会在日内瓦通过了包括《领海与毗连区公约》、《公海公约》、《捕鱼与养护公海生物资源公约》与《大陆架》公约在内的奠定当时国际海洋制度基础的四个公约。尽管印尼清楚地阐述了自己的制度与观点,但由于这一时期国际海洋秩序依旧主要维护的是传统海洋大国的要求与利益,<citation type="note" data-title="<a href=" java;'="">高之国等主编:《国际海洋法的理论与实践》,海洋出版社2006年版,第2页。'>(10)印尼依旧不得不为其群岛国家身份的确立及得到国际社会承认继续努力。1960年第二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召开前夕,印尼通过并对外公布了《领水法第4号法令》(Act No.4 of1960,Indonesian Territorial Waters,1960年2月18日)。明确了印尼12海里的领海宽度与印尼群岛间水域与资源完全的、排他的主权。尽管印尼此举遭到了美英等传统海洋国家的反对,认为此举违反了所谓的“自由航行”,但在第二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上,印尼依旧坚持自身的观点和反对西方国家主张。不仅如此,印尼还以直线基线的方式确定了印尼的群岛基线及12海里的领海宽度,及在此后进一步要求外国船只通过印尼领海时须事先通报。印尼的制度努力最终在1982年第三届联合国海洋法会议后实现了预期目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UNCLOS,以下简称《公约》)对群岛国、群岛基线及群岛水域的法律地位持有肯定态度。
海洋作为纽带将战后独立的新兴国家与传统国家联系在一起,而这也是它们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展开博弈。对于新兴国家而言,此时海洋安全治理的根本任务是维护国家海洋权利及以此来实现海洋安全。而通过战后数次联合国海洋会议,新兴国家克服了海上安全力量的差距问题,积极参与到全球海洋问题治理中。通过制度性参与,新兴国家与传统国家在海洋方面的利益诉求总体上得到了平衡,而新兴国家在推动制度构建方面甚至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作为当代国际海洋制度纲领性文件的《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形成便是在新兴国家藉由制度来参与和积极推动的结果。受此影响,新兴国家对持续参与全球海洋问题治理逐步形成了非常明显的制度偏好。

文章来源:节选自《新兴国家参与全球海洋安全治理的贡献和不足》,原刊于《战略决策研究》2020年01期,转载请注明由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编排

作者:葛红亮,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副研究员,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0)

相关推荐

  • 陈根:从数据不安全到《数据安全法》,建立数据准据

    文/陈根 在全球信息化进入全面渗透.跨界融合.加速创新.引领发展的大背景下,全球进入大数据时代,数据呈现爆发增长.随着数据在数字经济时代的社会治理和数字化商业转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数据安全,也日 ...

  • 江一:体系之本,其在护人(现象六讲其三范文引领)

    体系之本,其在护人 --现象六讲其三范文引领 文/江一   "富不富,看制度."国与国之间的对比,最根本是制度之间的对比,制度之下,治理实践的积累会成为治理体系,乃至治理文化.中国 ...

  • 【老照片】新中国同印尼体育交流

    照片由原中国驻印尼大使馆文化参赞司马文森子女提供,在此表示感谢. 体育是"世界通用语言",从古希腊城邦竞技时代起,代表一国荣光,亦是国家交流的重要工具:公共外交时代,体育在增加亲和 ...

  • 哪些国家没有领土争端?

    (双击可放大图片) 挑几个特殊的国家说明一下: 1.蒙古国 处于中国.俄罗斯两大国之间,没有任何领土纠纷,也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 2.古巴 估计会有人问,美国在古巴还有个关塔拿摩监狱,这算不算争 ...

  • 傅莹:坚持以多边主义思维推进海洋合作与治理

    2020年11月5日,应中国南海研究院邀请,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傅莹出席在海口举办的首届"海洋合作与治理论坛",并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南海研究院院长吴士存.菲律宾前总统 ...

  • 隐患排查治理合集:制度、全员隐患排查责任制、排查清单、培训课件

    [第一部分]企业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制度汇编 [第二部分]隐患排查治理责任制汇总 [第三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年度方案 [第四部分]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清单 [第五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培训 [第六部分]隐患排查治 ...

  • 专家视点 | 基于全球海洋治理的我国蓝色经济发展

    作者:杨薇,孔昊 发展蓝色经济对我国参与全球海洋治理的意义 ▲▲▲ 与发达国家相比, 我国在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方面仍存在经验不够丰富.在国际组织中发挥的作用有限以及规则制定权和议程设置权欠缺等问题.因此 ...

  • 专家视点 | 中国建设海洋强国的策略选择

    作者:赵维良 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建设海洋强国,需要有和平的外部环境与稳定的内部环境,同时需要两种环境之间形成良好的互动.我国的海洋战略有自己的背景和目标,但他国的成功经验及其背后的深层逻辑,可以提供 ...

  • 专家视点 | “生态 ”驱动海洋经济绿色转型的内在机理

    作者:李志伟 海洋经济是依托传统的资源型海洋产业,以海洋自然资源开发和综合利用为主的资源型经济,其构成主体和发展基础是基于海洋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加工等活动而形成的资源型海洋产业体系.根据产业结构理论和 ...

  • 专家视点 | 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变革之道在于不断创新理念和制度

    作者: 叶泉 为适应国际社会权力结构的变化.应对层出不穷的全球性海洋问题与争端,对现有全球海洋治理体系进行改革与完善势在必行. 更新全球海洋治理理念 当前,全球海洋治理面临的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

  • 专家视点 |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张卫彬,朱永倩 全球海洋生态环境治理体系的构建既要符合海洋自身特点,确立"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指导理念,并以全球治理作 ...

  • 专家视点 | 中国特色海洋思维的应用与发展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陈韶阳,郑清予 "领土思维"与"海洋自由思维"相统一 01 长期以来,中国的领土思维在大多数情况 ...

  • 专家视点 | 国土空间规划的海洋分区研究

    作者: 周鑫,陈培雄,黄杰,王权明 国土空间分区作为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自然资源统一管理的基础,对整个规划体系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在统一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用海分区既有其独立性与特殊性,也面临着陆海统 ...

  • 专家视点 | 国土空间规划视角下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的现状及展望

    作者:狄乾斌  韩旭 我国海洋空间规划的现状与问题 近年来, 党中央高度重视海洋事业发展的空间大格局, 对海洋事业展开了一系列新的规划.我国海洋事业取得了重大成就, 海洋经济转型初具成效, 海洋科技取 ...

  • 专家视点 | 海洋强国战略下提升中国海洋软实力的对策

    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中心 打造高端海洋智库 服务国家海洋事业 作者:韩增林,岑贝,刘旭 本文对目前海洋软实力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总结其研究方向以及研究内容的相互关系,并根据现有研究存在问题,从理论与实践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