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义刚:演人物是最低级的表演经验 展现个人魅力才是最高的艺术追求
这个问题相当重要,记得在几年前,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李玉声先生在网络上说出了“京剧不需要扮演人物”的话,顿时引起一片争论,赞成的很多,反对的也不少!我记得当时我没有参加讨论,一则、我没有想清楚这个问题,二则,我想等等看最后的结果如何。有人说:京剧怎么能不扮演人物呢?只要是戏剧都要扮演人物。都要读懂人物,你演的才是这个人物啊!这句话乍听起来似乎正确,但是我现在想说:这句话不适用于京剧和以京剧为代表的中国戏曲艺术。
前不久,我在某杂志上看到一篇某著名老生演员的文章(别人代笔),名曰《扮演人物是对流派最好的继承》,如果这句话是个外行说说也就罢了,如果真是这位老生演员所想,我感到遗憾:一个演了几十年戏的中年演员怎么能说出这样和其艺术阅历不相符的话?
扮演人物是什么?是最低级的表演要求,一个演员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扮演人物。不扮演人物,你上台来干嘛?但是就京剧而言,特别是对在舞台上活跃了很多年的京剧演员来说,扮演人物,是最不应该再提到的低水平话语。
确实,我们经常看到一些老艺术家,当别人在采访他们的时候,问他为什么艺术做到如此精湛,老艺术家总是吞吞吐吐,半天才说明白:首先……我是扮演人物,吃透人物的思想感情……
青年演员们,请不要相信这样的话,不是因为老艺术家说的是假话,而是因为他们无话可说,这些老艺术家们,他们有的只有表演经验,没有艺术理论,如果不站在台上示范,他们不知道如何把自己的经验表达出来,他们脑子里的理论,只是在建国初期的戏改期间,成天学习苏联斯坦尼的戏剧理论而无法磨灭,照搬过来套用的。不仅他们在套用,连现在的戏曲教学和戏曲理论研究也在不停的、不加以任何改动的套用,这一用就是六十年。我想说:这对于京剧,这门典型中国文化属性的艺术的健康发展,是贻害很深的。
京剧是什么?是和无数大象无形的中国传统文化一样,表现一个事物的“精、气、神”的高度概括性艺术,京剧要不要扮演人物,我说要!但是这是最最基础,最最低级的要求,而要展现京剧的精神内涵,最主要的还是要依靠对种种要表现的事物进行高度提炼和升华的结果来体现出来。
我们都可以看到马连良扮演的宋世杰和周信芳扮演的宋世杰不一样,高盛麟扮演的高宠和厉慧良扮演的高宠也不一样,都是宋世杰,都是高宠,哪里不一样?为什么不一样?如果我们说吃透人物,体会思想感情,那么宋世杰的思想感情又是什么样的呢?又是以什么为评定体会其思想感情是否准确的标准呢?我想说:对于京剧表演来说,这些人物要抓住的只是一个大范围的、简练的定性,抑或说一个关键词。比如说马连良对宋世杰的关键词是“老辣”,周信芳则是“刚直”,个人标准不同,展现出来的技艺手段也不同,而京剧观众看的恰恰是艺术家独具个人魅力的技艺手段,看的是经过提炼和升华后“共性之中出典型”的独特表现。
这是京剧表演的要求,也是终极要求。如同中国书画中画梅画兰一样,不是真的表现梅花和兰草的姿态,而是借物咏志,传达出其作者本人精神状态和追求,戏曲表演也是这样,也是借用角色的平台传达演员本人的艺术风格的追求。所以说,不仅是京剧,更广泛的中国艺术都是最初体会对象的“思想感情”,最终要表达的本人的“思想感情”的,是要展现你一个艺术家个人魅力的。这才是高级的追求,上档次的追求。
青年演员们,现在如果有人采访你怎么演戏,你可以说:我首先是扮演人物。因为你们正在向艺术表演的高境界迈进,等到你们成熟了,有了表演经验了之后,就不要说这样的话了:我还在扮演人物。
当然,光能说不行,还要在艺术本领上达到这种境界。(唐义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