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的文义谜
从“离合”到“增损”
到了东汉末年,隐语的发展开始出现了分支,朝事物谜和文义谜两个方向发展。当时的文义谜没有衍生开来,因此又称“离合”。所谓“离合”,即利用文字的结构特点,将字按照笔画进行拆分,由猜谜者再将其拼合。将字体拆开即为“离”,拼合成字即为“合”。
当时董卓当权,强虏百姓,致使百姓生活于水深火热之中,因此,民间有歌谣唱道 :“千里草,何青青 ;十日卜,不得生 !”暗喻“董卓该死”。其实,这便是一则离合,是将“董卓”二字拆分为“千里草”与“十日卜”隐藏到歌谣之中,控诉董卓的暴行,抒发百姓对他的无比憎恨之情。
《世说新语·捷语》中记载,有一次,曹操和群臣经过曹娥碑,看见石碑上题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八个大字,便问身旁的杨修 :“这是一则谜,你能解吗?”杨修马上回答 :“能。”曹操迟疑片刻,说 :“你先别立马说出口,我们各自再好好想想。”于是在众人向前走了三十里后,曹操和杨修分别将心中的谜底写下。杨修的谜底是“绝妙好辞”。黄绢,就是有颜色的丝绸,黄,色也,绢,丝也,合并在一起乃是一个“绝”字 ;幼妇即少女,合并之后乃是一个“妙”字 ;外孙是女儿的孩子,合起来是一个“好”字 ;齑臼,即捣粉末的容器,是一个“辭(辞)”字。曹操所想的谜底和杨修一样,他感叹道 :“我的才智和杨修有三十里之差啊!”曹娥碑上的碑文是第一则以完整形式出现的谜。它既包含谜面,也包含谜底,只是省略了谜目,使用的是离合之法,后代谜人将其推许为“文义谜之宗”。
东汉时期,“建安七子”之一的孔融便创立了六字离合。其文曰 :
渔夫屈节,水潜匿方 ;(鱼)
与时进止,出寺施张。(日)
吕公矶钓,阖口渭旁 ;(口)
九域有圣,无土不王。(或)
好是正直,女回于匡 ;(子)
海外有截,隼逝鹰扬。(乚)
六翮将奋,羽仪未彰 ;(鬲)
蛇龙之蛰,俾也可忘。(虫)
玟璇隐耀,美玉韬光 ;(文)
无名无誉,放言深藏 ;(兴)
按辔安行,谁谓路长。(扌)
谜底就是“鲁国孔融文举”,将这六个字拆分为鱼、日、口、或、子、乚、鬲、虫、文、兴、扌。此文一直被视为离合的开端。
离合的盛行有其历史原因。刘勰所著的《文心雕龙·明诗》中记载 :“离合之发,则萌于图谶。”图谶即谶纬,是谶书和纬书的合称,是两汉时期的巫师、方士编造的一种宣扬神学的隐语或预言,用于预示吉凶。自王莽、刘秀以来,谶纬之学大盛,更有流传“七纬”,《易纬》《尚书纬》《诗纬》《礼纬》《乐纬》《孝经纬》和《春秋纬》。谶纬之言需借离合,因此,离合也随之盛行。
离合只是在字的字形结构上加以分解合并,有很大的局限性,因此,“增损”便应运而生了。增损即增加与减少,是由离合引申出来的,也是利用汉字的构字特点,把字的偏旁、笔画加以增加或减少,从而组成一个新的字。西晋陈寿所著的《三国志·吴书·薛综传》记载 :“有犬为獨(独),无口为天。”“犬”字加“蜀”字是一个“獨”字,属于增加型 ;“吴”字去掉“口”字为“天”字,属于减少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增损大兴,同期还出现了会意谜、实物谜、诗谜、字谜等等。随着时间的推移,增损之法逐渐成熟,先前只针对一个字的增损,发展为可以在谜面的适当位置增加或减少一个字或多个字的广义增损,以便更好地理解。例如 :
不(打成语一)。谜底为“一口否定”。在谜面上加一个“口”字,就是一个“否”字,即可猜得谜底。
呵(打成语一)。谜底为“不置可否”。在谜面上加一个“不”字,意为将“不”字安置在“口”字上方,与“可”字合并为“否可”二字。
从离合到增损,人们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凝聚其中,是其聪明才智的体现。